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麻栗坡紅絲線

鎖定
麻栗坡紅絲線(Lycianthes marlipoensis C. Y. Wu & S. C. Huang)亞灌木,高1-2米,植株表面全部無毛。大片葉,呈長橢圓形。果序無總梗,通常2-4(-6-8)果着生於葉腋內。種子多數呈褐黃色,近三角形,約長1.5-2毫米,寬1-1.2毫米,水平壓扁,外面具網紋。果期冬季。
中文名
麻栗坡紅絲線
拉丁學名
Lycianthes marlipoensis C. Y. Wu & S. C. Huang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茄目
茄科
紅絲線屬
麻栗坡紅絲線
分佈區域
雲南省

麻栗坡紅絲線形態特徵

麻栗坡紅絲線
麻栗坡紅絲線(10張)
亞灌木,高1-2米,植株全部無毛。較上部葉假雙生,大小不相等,厚紙質,大葉片長橢圓形,偏斜,長10.5-14釐米,寬4-5.5釐米,先端尾狀漸尖或鐮形,基部楔形,葉邊圈較圓,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側脈每側4-6條,在葉子背面凸出;葉柄粗壯,長1-1.5釐米;小葉片卵狀披針形,偏斜,長3.8-8.5釐米,寬1.7-3.5釐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葉柄長約5-12毫米。花未見。果序無柄,通常2-4-(6-8)果着生於葉腋內,果柄通常長2-3釐米,下部較纖細。漿果綠色(未成熟),球狀,直徑約6毫米,宿萼淺杯狀,長約3毫米,直徑約5毫米,邊截形,萼齒5枚,突起於杯狀萼截形邊緣的下面,稍不等長,約長0.5-1毫米,先端瘤狀凸起或稍彎,基部三角形。種子多數,褐黃色,近三角形,約長1.5-2毫米,寬1-1.2毫米,水平壓扁。果期冬季。 [1]  [3] 

麻栗坡紅絲線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下或石灰岩山地,海拔1100-1600米。 [1] 

麻栗坡紅絲線分佈範圍

紅絲線果
紅絲線果(6張)
產雲南東南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