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麻嶺村

(廣東省東莞市謝崗鎮南面行政村下轄村)

鎖定
麻嶺村,位於謝崗鎮東南部,距鎮政府5.4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總面積0.02平方千米。東南與嚇圍仔村相鄰,南與兵營口村、謝樂山村交界,西與黃毛嶺村毗鄰。始建於清初,因村落山嶺旁遍種黃麻而名麻嶺村,曾用名為“麻元嶺”。
中文名
麻嶺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謝崗鎮
地理位置
謝崗鎮東南部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屬東莞縣戎廳。民國時期,屬第三區大同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第七區、第九區南面鄉;1957年12月,屬橋頭區謝崗大鄉;1958年10月,屬樟木頭人民公社南面生產大隊;1959年10月,屬國營崖山農場;1962年底,屬謝崗人民公社南面生產大隊;1983年8月,屬謝崗區南面鄉;1986年11月,屬東莞市謝崗鎮南面管理區;1999年7月,屬謝崗鎮南面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林姓,其先祖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7年)從福建汀州清流縣石壁村遷至廣東潮州潮陽縣,清初輾轉福建興寧縣葉塘勝青村瓦子塘,再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405人,其中男性200人,女性205人;80歲以上12人,最年長者95歲(女);海外留學人員1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0人。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謝崗話。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花生、甘蔗、蔬菜,以及龍眼、黃皮等果樹。2015年,村經營仍以農業為主,以種植荔枝、龍眼、黃皮為多。2015年,全村荔枝種植面積73.33公頃,龍眼種植面積40公頃、黃皮種植面積26.67公頃,年產量分別為10噸、5噸、2噸;組級經濟總收入28.9萬元。村民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等。
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黃皮,傳統節慶食品有粗葉粄、蘿蔔粄、年糕、湯圓、硬餅、刀麻切。
20世紀80年代末通電,90年代末通電話,1998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00年初通互聯網,2015年通自來水。村中有公園、文化廣場、籃球場、公廁各1個。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無存留。
該村代表性人物為林浩池(1900—?),黃埔軍校第二期學員,曾參加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後受中共黨組織委派回家鄉鎮隆墟領導農民運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客家豆腐”製作技藝,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林偉明。
2011年12月,該村被廣東省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廣東省衞生村”稱號。 [1] 
參考資料
  • 1.    麻嶺村  .東莞地情資料數據庫[引用日期202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