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麻姑山景區

鎖定
麻姑山景區位於南城縣城以西。這裏山巒秀麗,不僅有奇特壯觀的飛瀑“玉練雙飛”、千古流芳的“魯公碑”,還有“半山亭”“仙都觀”“神功泉”“龍門橋”“丹霞洞”等著名景點。
2018年1月,麻姑山景區被江西省旅發委評為4A級旅遊景區。 [1] 
中文名
麻姑山景區
地理位置
江西省南城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47.8 km²

麻姑山景區主要景點

碧濤庵
碧濤庵是一方古剎,舊為宋工部尚書何異的書房。清康熙六年(1667年),南城縣令苗蕃建庵,庵門額書“碧濤庵”三字,筆力古樸遒勁。正門左右牆壁嵌有兩塊青石板,刻有苗蕃親筆書寫的銘文。 [2]  庵內有大雄寶殿、八角鐘樓、洗心池等。
龍門橋
龍門橋為青石砌成的單拱石橋,古稱三峽橋,又名鎖龍橋。橋上架設一座磚瓦結構的長亭, [2]  為亭橋一體式結構,橋長6.6米,亭高4.2米。橋亭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被山洪所毀,現為道光元年(1821年)進士廖連重建。
神功泉
神功泉位於龍門橋的西側,泉水從巖底石隙中滲出,流入石盂,剛能入勺。以勺舀水,舀之不幹,所以又叫“一勺之多”。泉水清澈冷涼,味甘沁心。明代御史邵梅墩遊山飲泉,特贈書“一勺之多”。 [2] 

麻姑山景區開發建設

麻姑山景區基礎建設

為將麻姑山打造成江南養生、休閒、度假聖地,中國長壽文化研究、交流、溝通中心,世界養生文化交流展示平台,保健養生食品和保健藥品的生產基地,南城縣對麻姑山進行整體開發,目前,入景公路建設、入景門樓建設、麻姑雕像及廣場建設、兩條遊步道及觀瀑亭建設、雙龍湖擴建工程建設、景雲禪寺建設、遊客中心至仙都觀公路改造工程建設、麻姑山核心景區供水工程建設等十餘項重點工程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之中。 [3] 

麻姑山景區榮譽表彰

1991年,南城麻姑山景區被江西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4] 
2018年1月,南城麻姑山景區被江西省旅發委評為江西省4A級旅遊景區。 [1] 

麻姑山景區文化活動

麻姑山景區人文歷史

麻姑是中國傳説中有名的女壽仙,據傳,麻姑原是建昌(南城)人,後得道昇天,她擲米成珠,分給貧苦百姓。麻姑曾對人説,她親眼看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滄海桑田”的成語,就出自於此。 [5] 
“麻姑獻壽”是民俗畫中最重要的題材之一。《神仙傳》裏説,能穿着木屐在水面上行走,能擲米成丹砂。[6]
麻姑曾説她已經看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還説蓬萊水也淺於舊時的一半,將來還會變成陸地。滄海變成一次桑田,不知要經過多少個千萬萬年。麻姑已經見過三次滄海變桑田,長得象十八、九歲的大姑娘。今天的麻姑形象多為繪畫和工藝品,或騰雲,伴以飛鶴,或騎鹿,伴以青松,也有直身托盤作獻物狀,手中或盤中,一般有仙桃、美酒或佛手。過去給女者祝壽,常送麻姑獻壽圖。 [5] 
麻姑獻壽是中國流傳很廣的神話傳説。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住在崑崙山上的神仙西王母的壽辰。每當壽辰之日,她都要設蟠桃會宴請眾仙。八方神仙,四海龍王,天上仙女都趕來為她祝壽。百花、牡丹、芍藥、海棠四位花仙採集了各色鮮豔芬芳的花卉,邀請仙女麻姑和她們同往。麻姑用靈芝草釀成仙酒,帶到蟠桃會,獻給了西王母。因此,過去民間為婦女祝壽時,常常繪出“麻姑獻壽”的圖畫相贈。 [5] 

麻姑山景區詩詞

麻姑山學館內備有專人負責蒐集採補古今名人詩文字畫,現仍保存有歷代名人序、記、詩、賦900餘首(篇)。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