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轄地區
- 3個社區、7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麻坪街
- 電話區號
- 0914
- 郵政區碼
- 726114
- 車牌代碼
- 陝H
- 人 口
- 16428人(2018年)
麻坪鎮歷史沿革
編輯因境內有麻坪河而得名。
1949年,成立麻坪鄉,以駐地麻坪街命名。
1958年,由孤山、粟峪、油房3鄉組建為麻坪公社。
1959年,撤銷麻坪公社,併入石門公社,成立麻坪管理區。
1961年,成立麻坪公社。
1966年,改名長武公社。
1968年,恢復原名。
1983年,體制改革時,將公社改為農興、麻坪2鄉。
1985年,合併為現規模。
麻坪鎮行政區劃
編輯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611021110001 | 121 | 三興社區 |
611021110002 | 121 | 麻坪街社區 |
611021110003 | 121 | 孤山社區 |
611021110202 | 122 | 宋村村 |
611021110206 | 220 | 娘廟村 |
611021110213 | 121 | 雲蒙山村 |
611021110217 | 220 | 陳台村 |
611021110219 | 220 | 慄西口村 |
611021110224 | 121 | 峪口村 |
611021110229 | 220 | 斜嶺村 |
麻坪鎮地理環境
編輯麻坪鎮位置境域
麻坪鎮政府
麻坪鎮地形地貌
麻坪鎮氣候特徵
麻坪鎮水系水文
麻坪鎮自然資源
麻坪鎮境內礦藏資源豐富。有開採的石灰石礦2處;鎂礦2處,位於槐樹坪村和宋村;海泡石、白雲石礦1處,位於楊樹溝村;鐵礦2處,位於熊虎溝和頭岔溝口;金錢石礦1處,位於陳興村;水晶石礦2處,位於峪口村和長麻地。農業耕地面積1.91萬畝,林地面積11.67萬畝,人均7.1畝。
[1]
麻坪鎮自然災害
麻坪鎮人口
編輯截至2011年末,麻坪鎮轄區總人口1604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47人,城鎮化率14%。另有流動人口600人。總人口中,男性8373人,佔52.2%;女性7670人,佔47.8%;14歲以下3329人,佔20.8%;15—64歲10720人,佔66.8%;65歲以上1994人,佔12.4%。2011年,麻坪鎮人口出生率7.7‰,人口死亡率3.2‰,人口自然增長率4.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7人。
[1]
麻坪鎮經濟
編輯麻坪鎮綜述
2011年,麻坪鎮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萬元。
2018年,麻坪鎮有工業企業10個。
麻坪鎮第一產業
2011年,麻坪鎮農業總產值達到4800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麻坪鎮糧食生產4507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藥材、烤煙、核桃、蠶桑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麻坪鎮發展百頭豬場18個、千頭養豬場5個、萬頭養豬場1個,發展生態養豬大户151户,發展萬隻以上養雞大户2户,畜禽飼養量達到16.83萬頭(羽)。全鎮有中藥材專業示範村6個,烤煙專業示範村3個,生豬專業示範村3個,蠶桑專業示範村1個,核桃專業示範村2個。
[1]
麻坪鎮第二產業
麻坪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麻坪鎮有商户383户。
截至2011年末,麻坪鎮有郵政所1個,徵訂報紙260份、期刊300冊。
截至2011年末,麻坪鎮有電信代辦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1500户,移動電話用户2200户。
麻坪鎮交通運輸
編輯麻坪鎮社會事業
編輯麻坪鎮文化事業
麻坪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麻坪鎮有幼兒園(所)2所,在園幼兒221人,專任教師3人;小學5所,在校生741人,專任教師7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68人,專任教師5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1]
麻坪鎮衞生事業
麻坪鎮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麻坪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44户,人數2414人,支出132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人,支出8640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2人,支出1.39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5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6人次,共支出44.9萬元;農村臨時救濟75人次,支出5.5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8706人。自然災害受災人口789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40畝,倒塌房屋82間,直接經濟損失177.8萬元,救災支出62.0萬元,比上年增長37%。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2人。新增就業人員12人,有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人。
[1]
麻坪鎮歷史人文
編輯麻坪鎮境內的雲蒙山(又名書堂山),系秦嶺支脈,呈東西走向,長約10千米,寬約8千米,主峯海拔1745米,為洛南羣山之首,蒼松翠柏,奇石獨尊。相傳神話人物神農雨師赤松子曾雲遊於此,據載漢代張良興漢滅秦,輔弼劉邦稱帝建國,功臣思退,在此隱居。
清康熙初年,在山頂建有古剎數座,其中萬壽宮有正殿、中殿、前殿各三間,殿閣雕樑畫棟,至今保存完好。每年陰曆9月17、18、19三天為廟會日,香客如雲。山上有捨身崖、馬頭峯、“書堂雪花”、“雲蒙觀華”等自然景觀,山下有磨斧石、試斧石等奇石景點,四季遊人不絕。
- 參考資料
-
- 1. 李立國,趙政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陝西省卷(下)[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2337—2338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627
- 3. 2020年統計用區劃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