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麪點

鎖定
麪點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組成部分,素以歷史悠久、製作精緻、品類豐富、風味多樣著稱於世。春秋戰國時,穀物品已有麥、稻、菽、黍、、粟、大麻子等,並已有五穀、九穀、百穀之稱。其中麥有大麥、小麥之分,黍、稷、稻也有許多品。穀物加工技術已從杵臼、石磨盆、棒、碓等發展到石磨。隨着油料、調味的生產和青銅炊具的使用,當時出現了油炸、蒸制的麪點。類似炒盤的青銅炊具則可用以烤烙麪點。
中文名
麪點
主要原料
麪粉米粉
是否含防腐劑
主要營養成分
蛋白質
適宜人羣
兒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
儲藏方法
乾燥、低温

麪點麪點的含義

在我國人民飲食中,麪點具有廣泛的內容。因地理環境、風俗習慣、原料物產等因素的影響,對面點概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從“麪點”二字的字意來看,一般認為是利用粉狀的糧食(主要是麪粉米粉等)為原料調製而成的用以暫時充飢的食品。在南方習慣稱之謂“點心”,而在北方則習慣稱之謂“麪食”,這類食品通常以手工作坊製作,一般不作下餐主食,而以早晨、午後或夜晚食用為多。從其供應的形式看,是特指飲食業供應的方便食品(包括早點小吃和筵席點心等)。
隨着人們就餐形式的改變,原料種類的增多,機械設備的運用,麪點技術的提高,使得我國麪點的範疇日益廣泛,麪點成為一類以糧食、果品、魚蝦及根莖類蔬菜等為主要原料,以包捏技法等為主要手段,並利用餡及調味料另以組配,再經過熟制而成的色、香、味、形俱佳的食品。這類食品除了傳統飲食業供應的品種外,還包括了糕點食品廠生產的糕點,它既可作為正餐食品供給人們享用,又可作為小吃、點心食品用來調劑口味;不僅作為食品提供人們物質上的滿足,還可作為藝術品給人們以精神上的享受。
總之,麪點即是用各種糧食(米、麥、豆、雜糧),肉類、蛋、乳、蔬菜、果品、魚蝦等為原料,並配以多種調料與輔料,將其調製成坯及餡,經成形、熟制而成的具有一定營養價值且色、香、味、形俱佳的方便食品

麪點歷史發展

漢代隨着石磨的廣泛使用,發酵等麪點製作技藝的提高,麪點品種迅速增加,並在民間普及。崔緹四民月令》中記述的農家麪食有燕餅、煮餅、水溲餅、酒溲餅等。漢末劉熙《釋名·釋飲食》中詳細記述了“餅,並也。溲麪使合併也。胡餅作之大漫汗也,亦以胡麻着上也。”“蒸餅湯餅髓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其中胡餅為爐烤的芝麻燒餅,蒸餅類似饅頭,湯餅為水煮的揪面片髓餅為動物骨髓、油脂和麪製作的爐餅。在《西京雜記》中記述了民間節日吃時令麪點的習俗,如九月九,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蓬餌即蓬糕,從而開了重陽節食糕的先河。
魏晉南北朝時,麪粉、米粉的加工已用重籮篩出極細的麪粉,發酵方法日益成形與普及,並出現了蒸籠等炊事用具和麪點成形器具。《餅賦》中提到了許多面點品。如安乾、豚耳、狗舌、劍帶、案成、髓燭、饅頭、薄壯、起溲、湯餅、牢丸等等。
隋唐五代,隨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不少胡食、麪食西來,部分中國麪點東傳,麪點製作進入全盛時期。如餛飩,有了花形、餡料各異的二十四氣餛飩;畢羅的餡料變化有蟹黃畢羅、天花畢羅等;形狀有闊片、細長片、方葉形、厚片等。唐代長安出現了麪點鋪,專賣胡餅、蒸餅、畢羅等等。長安、金陵一些士大夫家中精於飲食,創制出不少麪點名品,有加熱成熟後顏色鮮豔不損的櫻桃畢羅、湯清可注硯的餛飩、可映字的薄餅和能打結的柔韌麪條等。
宋元時期已出現酵子發麪的技藝,油酥麪糰的製作也趨成熟,並創造了用綠豆粉皮、雞蛋煎餅包餡制兜子、金銀卷煎餅的特殊技藝。《夢梁錄》記載的包子就有細餡大包子水晶包子、筍肉包子、蝦魚包子、江魚包子、蟹肉包子、鵝鴨包子、七寶包子等等。此時麪點製作技藝日趨完善,除包子外,麪條的製作方法也有多,有先杆後切成條的,有拉拽成寬長條的,有用湯匙撥麪人沸水鍋中呈魚形狀的,還有用特製有漏孔的木牀壓成細條入鍋的河漏;此外還有用模加壓成形再經油炸的油酥麪點,先捏成形再用剪刀在外層剪出花樣的饅頭;糕團已能製出壽桃、壽龜、駱駝蹄、梅花餅等多種象形成品。
北宋汴京、南宋臨安、元大都等地的麪點業十分繁榮,都有專業麪點鋪,《東京夢華錄》中載有專賣包子的、饅頭的、肉餅的、胡餅的名鋪大店不下十家。其中鄭家油餅店有二十餘爐,而武成王廟前梅州張家、皇建院前鄭家最盛,每家有五十餘爐。其市肆之繁榮、麪點受民分之喜愛和營業之興旺不難想象。
明清時期,中國麪點中的重要品種大體均已出,各風味流派基本形成。麪點原料製作更超精細,山東在磨面過篩過程中,粘附在篩框上,基本屬純澱粉性質的飛面和江南將糯米水磨後入袋吊幹晾曬而成的澄粉等,已經常使用。清代抻面已能分別拉出三角形、中空和細如棉線的,品種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境地。北京的豌豆黃驢打滾、薩其瑪、芙蓉糕龍鬚麪、小窩頭等,山西的刀削麪、抻面,山東的煎餅、餃子、油餅等,蘇州的糕團,揚州的包子澆頭面,廣州的粉點等,都已名聲遠揚。

麪點特點及分類

中式麪點歷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麪點小吃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麪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時期,已出現油炸及蒸制的麪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
此後,隨着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麪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日益豐富。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麪條、拉麪煎餅湯圓等;南方的燒麥、春捲粽子、圓宵、包子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及民俗風情,又演化出許多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
北京的焦圈、蜜麻花豌豆黃艾窩窩、炒肝爆肚
太原的栲栳刀削麪揪片等。
新疆的烤羊肉、烤饢抓飯
山東的煎餅喜餅
安徽的臘八粥大救駕徽州餅、豆皮飯。
台灣的度小月擔仔麪鱔魚伊麪、金爪米粉
海南的煎堆、竹簡飯。
湖南的新飯、腦髓卷、米粉、八寶龜羊湯
廣西的大肉棕、桂林馬肉米粉、炒粉蟲。
貴州的腸旺面絲娃娃、夜郎面魚荷葉餈粑
雲南的滷牛肉燒餌塊過橋米線等。
此外,還有大量的少數民族特色風味食品,極大地豐富了烹飪文化的內涵。
北京著名小吃
綠豆經篩選、淘洗、浸泡、磨糊、點漿、發酵濾粉、沉澱、煮沸等9道工序加工製成。色灰綠,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熱食為宜,佐京產辣鹹菜絲配芝麻燒餅和焦圈。已有千餘年製作歷史。
玉米麪黃豆麪加白糖、糖桂花蒸制而成。色澤金黃,形似寶塔,小巧玲瓏,甜香細膩,500克面可製出小窩頭100多個。
芸豆經磨碎、煮爛、抹壓、卷餡、切段等5道工序製成。餡心有芝麻糖餡、豆沙餡或配金糕成鴛鴦餡。入口即化。清代前期已出現於民間,清末成為御膳
由發麪空心炭火烤成。食時將燒餅切一小口,取出面心,夾入熱豬肉末。外酥裏嫩,香味濃厚。
爆肚
鮮羊肚或牛肚按不同部位切成條或片,用沸水爆熟,蘸芝麻醬、醬油、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和葱花等調料食用。清鮮脆嫩,味醇不膩。
可葷可素。炒好後,疙瘩顏色深黃,配上綠色青菜,黃綠相間,食之綿軟而有韌勁,滋味醇香。已有60餘年製作歷史。
麪點 麪點
豆麪糕,因過去售時,隨切隨將炒熟的幹黃豆麪撒於糕上,猶如毛驢就地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故名。分為兩種,一種為將蒸熟的江米麪糰沾上炒熟的黃豆粉擀成片,捲入豆餡,切成小塊,撒白糖食用;另一種為將紅糖和熟黃豆麪拌勻,卷在蒸熟的黃米麪糰裏,切塊後澆紅糖水食用。
焦圈
油炸食品。和麪時注意鹽、鹼、礬3種調料比例,炸時控制油温,至色澤深黃、油亮即成。
燒麥
北京的燒麥皮薄如紙,四周有折皺的花邊皮,包餡收緊口,花邊聚在一起,像一朵花。餡心除豬肉、海蔘、蝦仁外,隨季節變化製作蟹肉燒麥、翡翠燒麥,一般以豬肉為主,配白菜、青韭、茴香、南瓜、大葱、西葫蘆製成。以都一處飯莊所制最著。
碗豆經磨碎、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色澤橙黃,細膩甜潤,清涼適口。原為清宮膳房製作。
艾窩窩
糯米經泡透、蒸熟、搗爛、晾涼、分劑、包芝麻仁、核桃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等餡料。粘軟柔韌,酥鬆甜香,清涼適口。元代已有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