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釀皮子

鎖定
釀皮子(在甘肅小吃中,釀皮讀rang pi),西北特色風味小吃,味美爽口,經濟實惠,既有菜又有飯。同時又是一種“快餐”,受到羣眾的喜愛。
釀皮子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其特點是色澤橙黃而透明,吃起來柔軟又有韌勁,風味特佳。食用時,要將涮好的一張張釀皮子切成細條,上面再放上幾塊蒸熟的,切成薄片的麪筋,澆上辣椒油、醋、蒜末、醬油、芥末等佐料,其色悦目,香味誘人。
中文名
釀皮子
分    類
西北小吃
口    味
味美爽口
輔    料
辣椒油、醋、蒜末、醬油、芥末、胡蘿蔔絲等

釀皮子所需食材

涼州麪皮子 涼州麪皮子
涼州釀皮子是用優質麪粉精製而成的食品,色澤晶瑩黃亮,透明如玉,切成長條裝或塊狀,根據需要配以醋汁、蒜泥辣椒醬芥末、胡蘿蔔絲等調味品即成。

釀皮子歷史發展

明洪武三年(1370年)徵虜大將軍徐達擊敗元朝大將擴廓帖木兒,明代的中央政權掌控了河湟。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寧州”為“西寧衞”。為控扼西北邊防第一線,防止“元人北歸,屢謀興復”,明朝制定了“固定疆土,防其侵軼”的政策。洪武十九年(1386年)朝廷下令長興侯耿炳文徵召陝西周邊士兵與工匠,在原西寧古址的基礎上修築西寧城和樂都古城。大量的陝西軍士及內地工匠等人口的湧入,為青海帶來了食材的融合與飲食結構的變化。據史書記載:涼皮最早出現在陝西西安附近,用本地產的秈米制成,製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漿和蒸制。最初叫“米皮”,但人們通常放涼食用,所以習慣性稱為“涼皮”。
當時來往青海的道路運輸業極為不便,而這些軍士的軍費又是自給自足的,由屯田收入來維持生活開銷。又由於地理等原因,河湟不產稻米,從陝西家鄉運秈米極其困難。入了軍籍的軍士們回家無望,只能因地制宜,用河湟地產的小麥麪粉以及後期引進的洋芋,結合家鄉的手藝,製作出涼皮,聊以思念遠方的故土。
在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他們的後代發揚了豐富的想象力,結合本地產食材,用相似的製作工藝,或增或減後,形成了一道源自陝西涼皮又脱胎於涼皮的改良小吃。隨着時間的推進,具有青海地域飲食文化的“釀皮”就出現了。
以前,賣釀皮的多是挑擔或擺個小攤出售,並沒有幌子之類的,包括有鄉村、牧區還有這種簡易的釀皮攤點。七十年代末期,改革號角吹來市場的開放之風,很多精於製作傳統飲食的手藝人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從小吃做起,在市場的大舞台上一顯身手。
隨着釀皮市場的做大和被食客認可,同樣的加工工藝,略顯出不同的製作水準和調料風格,使得經營者有了“品牌意識”,紛紛亮出了自己的招牌,“祖傳”“正宗”“特色”“清真”“張記”“王記”“互助”“樂都”“民和”等,當然這些只是為了區分名稱和吸引食客的眼球而已,實際上,美味往往就在食客的舌尖上。
每有客人光臨,尤其是從省外遠道而來的客人,青海人會把釀皮作為一道當地特色美食介紹給他們,並把它當作青海人心手相傳的一種自豪,請客人品嚐,並講述着它的故事。
釀皮在它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具有青海地域特徵的文化。在青海乃至周邊,不同地區、不同信仰的人們都喜歡釀皮這道小吃。本地的漢、藏、土、回、蒙、撒拉等民族羣眾都有製作與食用釀皮的傳統習俗。可以説,釀皮是各民族和睦相處、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一道民族小吃,也是一道凝聚着民族向心力的美味小吃。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如今,經歷了歲月沉澱的釀皮作為一種載體,隨着青海知名度的提高和人員的流動遷徙,帶着“不再是遙遠地方”的絢麗多彩,從青海走向了全國。 [1] 

釀皮子製作方法

  • 武威麪皮子
製作時,選用優質麪粉加水並加入少許蓬灰(一種綠色食用鹼)水和成麪糰,然後在清水中多次揉搓,使麪粉中的蛋白質和澱粉分離。分離出的蛋白質裝入平底容器入鍋蒸熟,俗稱麪筋;遊離水中的澱粉,待其沉澱於容器底部後,倒去上面的清水,再加入純淨水及適量的蓬灰水,調和成稀糊狀,隨即舀入太平底盤中,上籠入鍋蒸熟,切成方塊薄片,隨碗搭配食用。這種涼爽的麪食品,極受人們喜愛,食者非常普遍。在涼州城鄉,凡市場均有涼州釀皮子。
  • 武威高擔麪皮子
除上述外,涼州還有高擔釀皮蕎粉釀皮、牛筋釀皮等,制和精細,品味優良。高擔釀皮,因其製作者昔日在街巷挑擔高出售而得名。其製作方法與普通釀皮有所差異,一是蒸制時一般不加食用鹼,二是不提取麪筋,三是將調成稀糊狀直接舀入平底盤入鍋蒸熟即成,也稱涮鍋釀皮。其食品色澤白淨,柔勁較強,所用調味品更精製而周全,食用時加些黃瓜絲或者豆芽或者胡蘿蔔絲,其也是涼州風味名品。蕎粉釀皮、牛筋釀皮的製作更為精細,其味道各具特色。

釀皮子種類

釀皮子武威釀皮

武威麪皮子 武威麪皮子
武威釀皮子是一種麪粉製作、色澤晶瑩黃亮、透明如玉的食品,獨特之處就在於它是把麪粉中的蛋白質浸泡洗淨過濾後,剩下的澱粉攪成糊狀,放入籠屜蒸制而成,而蛋白質則蒸成了氣孔充足,鬆軟可口的“麪筋”。吃時切成條狀或塊狀,加上醬油、香醋蒜汁辣椒油、胡蘿蔔絲、精鹽等調料,供人們涼吃。在夏秋炎熱天氣,釀皮子極受人們喜愛,食用者非常普遍。在武威城裏,幾乎每條街都有釀皮賣,有好食者每天必吃。推車挑擔,串户叫賣的,為數亦不少。釀皮子價廉物美,色澤誘人、其味酸辣涼爽,柔韌可口,是一種大眾化的地方風味食品
武威還有一種“高擔釀皮”,據説製作者過去在街頭挑擔出售,因其擔子特別高而得名。高擔釀皮蒸制過程中不加入食鹼,不提取麪筋,所以柔勁較強。另外,其成品色澤不是黃亮,而呈灰白,所用調料亦更精緻而周全,有的在食用時還加入少量芝麻醬、黃瓜絲或豆芽,因而在釀皮中獨樹一幟,被人們視為名品。

釀皮子古浪釀皮

古浪麪皮子 古浪麪皮子
古浪釀皮子,是用優質麪粉精製而成的食品,色澤晶瑩黃亮,透明如玉。製作時,選用優質麪粉加水並加入少許蓬灰水和成麪糰,在清水中多次揉搓,洗得澱粉和麪筋分離。遊離水中的澱粉,待其沉澱於容器底部,清去上面的黃水,再加入純淨水及適量的蓬灰水,調和成稀糊狀,隨即舀入大平底盤中,上籠入鍋蒸熟;麪筋亦上籠蒸,一蒸便煊起如海綿狀。吃時切成筷子粗細長條或麻將塊狀,根據需要再加上醋汁、蒜泥、辣椒醬、芥末、胡蘿蔔絲等調味品隨碗搭配食用。這種涼爽的麪食品,柔韌可口,酸辣涼爽極受人們喜愛。
還有一種涮釀皮。製作方法與普通釀皮有所差異,一是蒸制時一般不加食用鹼,二是不提取麪筋,三是將調成稀糊狀麪粉直接舀入平底盤入鍋蒸熟即成,其食品色澤白淨,柔勁較強。
如圖《古浪麪皮子》所示,左邊顏色淺亮的為涮制,右邊顏色深的是蒸制,頂部為片狀的麪筋以及根據個人口味添加的佐料。

釀皮子陝西釀皮

陝西涼皮 陝西涼皮
陝西釀皮屬秦鎮的釀皮歷史最為悠久。秦鎮位於户縣,毗鄰西安。將陳年大米浸泡過夜,石磨成漿,沉澱,撇去上清,上籠蒸制,加各種調料而成,此即為秦鎮涼皮。綿軟爽滑,酸辣可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