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粉蟲

鎖定
黃粉蟲(學名:Tenebrio molitor)為擬布甲科粉甲屬昆蟲,亦稱麪包蟲、麪條蟲、黃金蟲、黃粉甲等 [1]  [3]  。黃粉蟲經歷完全變態發育,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其卵長1-1.5毫米,呈長圓形,乳白色。初孵幼蟲長2-3毫米,為乳白色,隨後變為黃褐色;老熟幼蟲體長28-35毫米,黃褐色,節間和腹面呈黃白色。蛹長15-19毫米,乳白或黃褐色,有光澤且無毛。成蟲體長15-20毫米,體色初為乳白色,後成熟為黑褐色,呈橢圓形 [4] 
黃粉蟲原產北美洲,現已廣泛分佈全球 [3]  。在野外多棲息於森林落葉層下及岩石、原木下的隱蔽處 [5]  。過去為糧食害蟲,現人工養殖中則以米糠、葉菜類、野生植物及動物蛋白等為食 [6]  。黃粉蟲活躍好動,偏好黑暗環境,具羣居性,適於高密度飼養 [3]  [7]  。通常需80天完成一個生長週期,成蟲壽命在50-160天,平均約60天 [8-9] 
黃粉蟲富含多種營養成分,是重要的昆蟲資源,在食品、保健品、醫藥和飼料等領域廣泛應用。其適應能力強,生長快速且成本低,已成為繼養蠶、養蜂業之後,發展迅速的養蟲業之一 [10] 
中文名
黃粉蟲
拉丁學名
Tenebrio molitor [1] 
別    名
麪包蟲
麪條蟲
黃金蟲
黃粉甲 [3] 
外文名
yellow mealworm [1] 
動物界 [1] 
節肢動物門 [1] 
昆蟲綱 [1] 
鞘翅目 [1] 
擬步甲科 [1] 
粉甲屬 [1] 
黃粉蟲 [1] 
亞    種
[1] 
分佈區域
原產於北美洲,現全球均有分佈 [3]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年 [1] 
棲息環境
常棲息於森林的落葉層下,以及岩石和原木下的隱蔽處 [5] 

黃粉蟲形態特徵

黃粉蟲屬於全變態昆蟲,其發育過程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4] 

黃粉蟲

黃粉蟲的卵長1-1.5毫米,呈長圓形,乳白色,卵殼脆軟易破。卵殼外的黏液可粘附雜物,提供保護。卵一般直線排列或成圓圈,最終集片成團,少量散佈在飼料中 [4] 

黃粉蟲幼蟲

初孵幼蟲長2-3毫米,乳白色,隨着齡期增加,體長逐漸增長。蜕皮時幼蟲呈乳白色,隨後體色變為黃白色至淺黃褐色,老熟幼蟲體長28-35毫米,體徑約5-7毫米,體壁堅硬有光澤,無大毛。其體色為黃褐色,節間和腹面為黃白色,頭殼硬且深褐色,各足轉節腹面近端部有2根粗刺 [4] 
黃粉蟲 黃粉蟲

黃粉蟲

蛹長15-19毫米,乳白色或黃褐色,無毛有光澤,鞘翅芽伸至第三腹節,腹部向腹面顯著彎曲,背面各節兩側有側刺突,末端有一對尖彎刺呈“八”字形。雌蛹的乳狀突大而明顯,端部扁平向兩邊彎曲,雄蛹的乳突較小,基部癒合,端部呈圓形向後延,以此可區分雌雄 [4] 

黃粉蟲成蟲

成蟲體長15-20毫米,橢圓形,初羽化時乳白色,逐漸變為黃白色至黑赤褐色,性成熟後開始交配。體表多黑斑點,無毛有光澤。複眼紅褐色,觸角11節,念珠狀,末節長大於寬,第一二節長度之和大於第三節,第三節長度為第二節的兩倍,鞘翅末端圓滑 [4] 
黃粉蟲成蟲 黃粉蟲成蟲

黃粉蟲棲息環境

黃粉蟲喜歡黑暗的環境,在野外生活中,黃粉蟲常棲息於森林的落葉層下,以及岩石和原木下的隱蔽處 [5] 

黃粉蟲分佈範圍

黃粉蟲原產於北美洲,目前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 [3]  。1952年,北京動物園從蘇聯引進並進行人工飼養黃粉蟲養殖技術,作為觀賞動物的鮮活餌料,後逐漸傳播到民間。在中國自然分佈於東北三省及北京、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甘肅、內蒙古、四川、重慶等地,是黃河流域倉庫中常見的害蟲。隨着黃粉蟲養殖業的發展,各地相互引種,目前已遍佈全國各地 [11] 

黃粉蟲生活習性

黃粉蟲食性

黃粉蟲原為糧食害蟲,通過人工養殖主要食用米糠、麩皮、菜餅、葉菜類、瓜果皮、蔬菜根莖、桑葉、部分樹葉及野草、水生草類,還有一些昆蟲蛹、死成蟲及熟肉、骨頭等動物蛋白 [6] 

黃粉蟲集羣

黃粉蟲為集羣性動物,幼蟲和成蟲均喜歡聚集生活,這種行為對其生長和繁殖有利,適於高密度飼養,最佳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000-3000只老齡幼蟲或成蟲 [3] 

黃粉蟲活動

黃粉蟲晝夜活動,但夜間最為活躍,成蟲喜歡在光線較暗處活動與產卵,因此飼養時需創造黑暗環境。成蟲後翅退化不能飛行,成蟲和幼蟲均靠爬行運動 [3] 

黃粉蟲蜕皮

黃粉蟲幼蟲具有周期性蜕皮習性,這主要發生在幼蟲期,每次蜕皮增加一齡並伴隨體形、體重的增加。蜕皮間隔時間通常為4-6天,間隔時間隨蟲齡、温度和營養條件而變化,蟲齡增加蜕皮間隔時間也增加 [3] 

黃粉蟲負趨光性

黃粉蟲喜黑暗怕光,具有負趨光性。成蟲喜歡在陰暗角落躲避陽光,幼蟲則潛伏在糧食、麪粉、糠麩表層1~3cm處。這些昆蟲在陽光強烈時會隱藏在暗處,因此人工飼養時需提供遮蔽;成蟲和幼蟲需要散射光照,而蛹對陽光最為敏感,2小時內暴曬可導致死亡 [16] 

黃粉蟲自相殘殺行為

黃粉蟲羣體中存在互相殘傷現象,各蟲態均有被同類咬傷或食掉的可能。剛羽化的成蟲體壁白嫩易受傷害,蛹和正在蜕皮的幼蟲等也易受同類攻擊 [7] 
黃粉蟲 黃粉蟲

黃粉蟲生長繁殖

黃粉蟲生長特性

卵期
黃粉蟲卵粒微小,常黏附食物或糞便碎屑,使得難以觀察孵化過程。卵期長短與温度相關:10℃以下卵極少孵化,15-20℃需7-12天,20-25℃需5-8天,25-32℃僅需3-5天。8月自然變温條件下,孵化率可達90%左右;每天24小時均可孵化,但以半夜至早晨8時前為主 [9] 
幼蟲期
幼蟲生長髮育伴隨週期性脱皮,每脱皮一次增加一齡,體形和體重隨之增加。幼蟲脱皮次數為8-19次,通常為13-15次,與營養條件相關。脱皮時,幼蟲停止取食,頭部脱裂線裂開,隨後脱皮。剛脱皮幼蟲乳白色,1-2天后變黃褐色,體壁硬化。每次脱皮間隔時間因蟲齡、温度和營養條件不同而異,蟲齡越大,間隔時間越長 [9]  。低齡幼蟲生長較慢,高齡及老熟幼蟲生長較快 [12]  。幼蟲期在15-30℃需30-90天,平均60天 [9] 
蛹期
老熟幼蟲停食並彎曲成“C”形或“S”形,進入預蛹期。3-4天后蛹從幼蟲表皮中脱出,初為白色,1天后變黃褐色。蛹期長短與温度相關:15-20℃需8-20天,25-32℃需6-8天。蛹發育成熟後顏色變深,羽化前成蟲在蛹內扭動並破裂蛹殼完成羽化 [9] 
成蟲期
初羽化成蟲呈乳白色,1-2天后體壁硬化變為黃褐色或紅褐色,4-5天后變黑褐色並開始交配產卵。成蟲壽命50-160天,平均60天,受温濕度和營養條件影響較大 [9] 

黃粉蟲繁殖方式

成蟲階段為黃粉蟲繁殖期。在適宜温濕度條件下,每年繁殖3-4代,世代重疊,無越冬現象。成蟲多次交配,每次產卵5-40粒,最多50粒。每雌成蟲一生產卵280-370粒,產量高峯在羽化後60天左右。在華東地區,最佳產卵季節為4-6月和9月中旬至11月上旬。通過科學管理,如利用複合生物飼料和適當提高營養,可延長產卵期、增加產卵量,產卵量最多可達800粒 [2] 

黃粉蟲人工養殖

黃粉蟲養殖設施

選擇朝南向陽房屋,門窗安裝紗網,以防成蟲逃逸及天敵(如蜘蛛、螞蟻、蟑螂、壁虎、老鼠)的危害。小規模養殖可使用光滑內壁的盆、缸、木箱、紙盒、磚池等器具;大規模養殖應採用立體養殖,設置框架,使用規格為長0.6 m、寬0.45 m、高0.15 m的養殖箱。一養殖箱可養幼蟲1萬隻左右 [13] 

黃粉蟲養殖方法

池養
在室內建造養蟲池,可分層立體養殖,分別用於飼養成蟲、不同發育階段的幼蟲和放置蛹。池高20-30釐米,池底和內壁用水泥抹平,內壁上沿嵌入寬5釐米的玻璃條,防止蟲體爬出 [9] 
盆養
使用現成的塑料盆、搪瓷盆或陶瓷盆,由於內壁光滑,無需特殊處理防逃逸。應準備多個盆,將不同蟲態分別飼養,利用養蟲架分層放置盆以提高空間利用率,並注意空氣濕度和飼料含水量的控制 [9] 
箱養
適用於大規模集約化養殖,需統一規格的養蟲箱,材料常用鐵皮、塑料板、木板、膠合板等,木板或膠合板需光滑處理 [9] 
櫃養
櫃養適用於大規模集約化養殖,櫃中的抽屜可將不同蟲態和日齡的幼蟲分開飼養,確保幼蟲整齊一致。養蟲櫃多用木板製作,抽屜內壁光滑處理 [9] 

黃粉蟲飼料管理

黃粉蟲及其幼蟲食譜廣泛,採用精飼料和青飼料搭配餵養。精飼料由麥麩、米糠、玉米粉、豆餅等組成,含水量應在15%,青飼料有白菜、蘿蔔、甘藍、馬鈴薯、瓜類、野草等。常用精飼料配方如下 [13] 
(1)麥麩70%,米糠20%,玉米粉6%,豆餅粉4%,混合攪拌,每100kg混合料添加多種維生素6g,微量元素100g [13] 
(2)麥麩60%,米糠21%,玉米粉10%,豆餅粉9%,混合攪拌,每100kg混合料添加多種維生素6g,微量元素100g,以上兩種配方可用於飼餵幼蟲或成蟲 [13] 
(3)麥麩80%,玉米粉10%,花生餅粉9%,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土黴素共1%,混合攪拌,此配方適合飼餵幼蟲 [13] 

黃粉蟲病害防治

軟腐病
軟腐病為黃粉蟲幼蟲期病害,主要發生於梅雨季節。症狀為幼蟲行動遲緩、食慾下降,最後軟爛死亡。應及時撿出病蟲,調整濕度,停止喂高水分飼料,並用0.25克氯黴素或金黴素與250克麥麩拌勻投餵 [11] 
乾枯病
軟腐病為黃粉蟲幼蟲期病害,主要發生於梅雨季節。症狀為幼蟲行動遲緩、食慾下降,最後軟爛死亡。應及時撿出病蟲,調整濕度,停止喂高水分飼料,並用0.25克氯黴素或金黴素與250克麥麩拌勻投餵 [11] 

黃粉蟲天敵危害

螞蟻
螞蟻會鑽進飼養室和器具,取走蟲體。防治方法包括修建水溝或將飼養架底腳置於盛水容器中,隔離效果較好 [11] 
蟎類
蟎類常隨飼料傳入,對黃粉蟲危害極大,捕食卵或寄生於蟲體。防治方法為杜絕飼料帶蟎,未使用飼料密封貯存,使用前隔水蒸20分鐘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11] 
其他
老鼠、鳥類、壁虎、青蛙等天敵可大量捕食黃粉蟲,需防止其進入飼養室。倉庫害蟲如玉米象、揭擬谷盜等也會危害黃粉蟲,應及時清除並對飼料進行前處理 [11] 

黃粉蟲近種區別


黃粉蟲
黑粉蟲
幼蟲
背板為黃褐色,臀部各節、背中部及前後緣為黃褐色,腹面及節間為淺黃白色。第二節觸角的長要比寬大3倍,靠近內唇的兩側有剛毛,每側各有3對剛毛。在前足轉節的內側有兩根刺狀剛毛,第九節寬超過長,尾鈎的長軸和背面形成直角。
背板為黑褐色或暗紅褐色,臀部各節為黑褐色,腹面及節間為黃褐白色。第二節觸角的長要比寬大4倍,靠近內唇的兩側有剛毛,每側剛毛不成對,約 3 根剛毛。在前足轉節的內側有一根刺狀剛毛,第九節寬不超過長,尾鈎的長軸和背面形成明顯的鈍角。
成蟲
體色為赤褐色,有脂肪的光澤,較為圓滑。觸角末節的長大於寬,鞘翅有刻點,行列間沒有大而扁的刻點。
體色為深黑色,無光澤,較扁平。觸角末節的長小於寬,鞘翅有刻點且極為密集,行列間有大而扁的刻點,從而形成明顯隆起的脊。
繁殖能力
產卵能力強,每年繁殖2-3代,飼料利用率高,人工養殖週期短。
產卵能力弱,成活率低,每年繁殖1代,飼料利用率低,人工養殖週期長。
圖片
黃粉蟲 黃粉蟲
黑粉蟲 黑粉蟲
參考資料: [2] 

黃粉蟲主要價值

黃粉蟲生態價值

黃粉蟲不僅是害蟲,還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餐廚垃圾、腐爛動植物、畜禽糞便等為食,具有生物降解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產品的能力。這可為養殖場有機廢棄物及塑料廢物的處理提供有效解決方案,緩解養殖生態環境污染。此外,黃粉蟲還能處理養殖場周邊污泥,改善土壤生態 [14] 

黃粉蟲經濟價值

黃粉蟲是禽類理想的飼料昆蟲,富含營養價值高的動物性蛋白質。其人工養殖設備簡單,飼料廉價、生長快速,且養殖技術易學 [13]  。2001-2003年,國家農業部將“黃粉蟲工廠化生產技術的示範推廣”列入豐收計劃項目,推動了黃粉蟲的高效標準化規模養殖,並湧現出許多專業化公司和企業 [15] 

黃粉蟲科研價值

黃粉蟲最初被用於殺蟲藥劑的檢測及毒性試驗,還作為昆蟲生理學、生化學、解剖學及生物學等研究和教學的試驗材料 [7] 

黃粉蟲營養價值

黃粉蟲具有生長週期短、繁殖能力強、分佈廣泛、人工養殖成本低、營養豐富等優點。與豆粕、魚粉等常規蛋白飼料相比,黃粉蟲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較高,氨基酸和脂肪酸組成平衡,富含礦物質元素、甲殼素、維生素和抗菌肽等,其飼料化利用有利於動物的健康生長 [14] 
參考資料
  • 1.    Tenebrio molitor  .ITIS[引用日期2024-06-17]
  • 2.    佔家智. 高效養黃粉蟲[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7,15-16,20,25
  • 3.    佔家智. 高效養黃粉蟲[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7:1,28,30-31
  • 4.    劉玉升編著. 黃粉蟲[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2
  • 5.    Mealworm Beetle  .Macalester College[引用日期2024-06-17]
  • 6.    朱小兵,耿建軍.黃粉蟲飼養技術[J].華夏星火,1998
  • 7.    陳彤編著. 黃粉蟲養殖與利用[M].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1
  • 8.    陸再龍.黃粉蟲養殖技術[J].農技服務,1997
  • 9.    原國輝,李為爭編著. 特種養殖致富快車 黃粉蟲科學養殖技術 第3版[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
  • 10.    朱琳,王向譽,聶磊,等.黃粉蟲的主要功能成分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8
  • 11.    原國輝,鄭紅軍編著.黃粉蟲、蠅蛆養殖技術[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 12.    劉光華,曾玲,甘詠紅.黃粉蟲齡期及生活習性的觀察[J].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
  • 13.    王衞東.黃粉蟲的養殖及應用[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
  • 14.    王會京,謝宇光.黃粉蟲的營養價值及其對動物生產性能和生態環境的影響[J].飼料研究,2022
  • 15.    劉玉升,王付彬,崔俊霞,等.黃粉蟲資源研究利用現狀與進展[J].環境昆蟲學報,2010
  • 16.    佔家智. 高效養黃粉蟲[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7:2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