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蜜蟲

鎖定
蜜蟲是同翅目蚜蟲科昆蟲,又叫膩蟲、煙蚜、桃赤蚜、菜蚜。無翅孤雌蚜體長約2.6毫米,顏色為黃綠或洋紅,腹管長且筒形,尾片呈黑褐色,兩側各有3根長毛。有翅孤雌蚜體長2毫米,頭胸部為黑色,腹部呈淡綠色,並有黑褐色斑紋,翅膀透明無色,翅痣為灰黃或青黃色。有翅雄蚜體長1.3-1.9毫米,顏色可為深綠、灰黃、暗紅或紅褐色,頭胸部為黑色。卵為橙黃色的橢圓形,逐漸變成漆黑色。若蟲與無翅孤雌蚜相似,顏色淡綠或淡紅,體型較小。 [2] 
蜜蟲主要分佈在中國華北地區,有麥長管蚜、麥二交蚜、黍縊管蚜三種。 [2]  蜜蟲以卵在桃樹的葉芽和花芽基部越冬,但在温室及菜窖中則以成蟲或若蟲越冬。為害期是4-5月,秋季8-10月,以秋季為害嚴重, [2-3]  一年可發生10餘代。春季氣温達到6度以上後開始活動,在越冬寄主上繁殖2-3代,冬季也可以在大棚內的茄果類蔬菜上繼續繁殖危害。 [2] 
蜜蟲不僅危害桃樹,也對小麥、燕麥和大麥等作物造成損害。在小麥苗期主要集中在葉背、葉麓和心葉處取食,抽穗後則轉移到穗部為害。受害作物會出現黃色斑點,莖葉變黃,穗無法充分成熟,對產量和質量有一定影響。 [1-2] 
中文學名
蜜蟲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學    科
生命科學

蜜蟲基本信息

所屬目:同翅目
所屬科:蚜科
蜜蟲
蜜蟲(5張)
所屬屬:蚜屬

蜜蟲簡介

蜜蟲,也叫麥蚜、膩蟲。麥蚜屬同翅目、蚜蟲科,我省常見的有麥長管蚜、麥二交蚜、黍縊管蚜三種。主要為害小麥、燕麥、大麥等作物。小麥苗期,多集中在葉背、葉麓及心葉處為害;小麥抽穗後,轉移至穗部為害,以口針刺吸莖葉及嫩穗的汁液。受害後,出現黃色的斑點,莖葉變黃,穗不能充分成熟,對產量和質量有一定影響。
鑑別蚜蟲常用的形態特徵:
(一)舳角長短不一,3-6節組成,蝕角上有威黨孔(圈),其形狀、排列、數目,因種、型而不同。
(二)腹管位於腹部第六節背板後緣兩側,其長短、形狀、表面花紋,因種、型而不同。
(三)尾片生於腹末,形狀、大小,表面花紋,兩邊剛毛數目,因種、型而不同 [1] 

蜜蟲形態特徵

無翅孤雌蚜體長約2.6毫米,黃綠色或洋紅色,腹管長筒形,尾片黑褐色;尾片兩側各有3根長毛。有翅孤雌蚜體長2毫米,頭胸黑色、腹部淡綠色,腹部有黑褐色斑紋,翅無色透明,翅痣灰黃或青黃色。有翅雄蚜體長1.3-1.9毫米,深綠、灰黃、暗紅或紅褐色,頭胸部黑色。卵橢圓形,橙黃色變成漆黑色。若蟲近似無翅孤雌蚜,淡綠或淡紅色,較小。

蜜蟲生活習性

蜜蟲
蜜蟲(12張)
華北地區一年可發生10餘代。以卵在桃樹的葉芽和花芽基部越冬。春季氣温達6℃以上開始活動,在越冬寄主上繁殖2-3代,然後產生有翅蚜遷飛到露地蔬菜上,直到秋末冬初又產生有翅蚜遷飛到越冬寄主上,生出無翅卵生雌蚜和有翅雄蚜,交配後在越冬寄主植物上產卵越冬。冬季也可以在大棚內的茄果類蔬菜上繼續繁殖危害。桃蚜的天敵有瓢蟲食蚜蠅草蛉煙蚜繭蜂菜蚜繭蜂、蜘蛛、寄生菌等。

蜜蟲防治措施

(1)在菜地周圍設置黃色板誘蚜。
(2)在蜜蟲向菜田遷移盛期,及時噴灑3%天達啶蟲脒微乳劑1200倍液、0.9%愛福丁乳油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20%康福多(吡蟲啉)濃可溶劑10000倍液、35%賽丹乳油1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闢蚜霧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70%艾美樂水分散粒劑15000倍液等 [1] 
(3)保護天敵瓢蟲草蛉
參考資料
  • 1.    山東農學院農學系昆蟲教研組編,農作物害蟲及其防治 農學專業用 下冊,,1972.03, 7.
  • 2.    蜜蟲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7-02]
  • 3.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編.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手冊 (修訂本)[M].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