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麥稈蠅

鎖定
昆蟲名,為雙翅目黃潛蠅科。中國15個省、市、自治區已有記載,在內蒙古、華北及西北春麥區分佈尤為廣泛,在冬麥區分佈也較普遍,並在局部地區為害嚴重。麥稈蠅主要為害小麥,也為害大麥和黑麥以及一些禾本科和莎草科的雜草。
中文學名
麥稈蠅
拉丁學名
Meromyza saltatrix Linnaeu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昆蟲綱 Isecta
雙翅目
黃潛蠅科
分佈區域
黑龍江、新疆、貴州、雲南、西藏、青海四川內蒙古、寧夏、河北等

麥稈蠅分佈與危害

麥稈蠅 麥稈蠅
是中國北部春麥區及華北平原中熟冬麥區的主要害蟲之一。分佈廣泛、北起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南至貴州、雲南,西達新疆、西藏;青海的海南、四川的甘孜、阿壩地區也有發生;新疆、內蒙古、寧夏以及河北省張家口地區、山西省北部、甘肅部分地區對春小麥的為害最為嚴重,在晉南及陝西關中北部冬麥區,亦能造成為害;

麥稈蠅寄主

此蟲主要為害小麥,仍亦為害大麥、燕麥或黑麥:野生寄主多屬禾本科和莎草科的鹼草、白茅草等雜草。

麥稈蠅危害特點

以幼蟲鑽入小麥等寄主莖內蛀食為害,初孵幼蟲從葉鞘或莖節間鑽入麥莖,或在幼嫩心葉及穗節基部1/5-1/4 處呈螺旋狀向下蛀食,形成枯心、白穗、爛穗,不能結實。由於幼蟲蛀莖時被害莖的生育期不同,可造成下列4 種被害狀:(1)分櫱拔節期受害,形成站心苗.如主莖被害,則促使無效分櫱增多而叢生,羣眾常稱之為“下退” 或“坐罷”;(2)孕穗期受害,因嫩穗組織破壞並有寄生菌寄生而腐爛,造成爛穗;(3)孕穗末期受害,形成壞穗;(4)抽穗初期受害,形成白穗,其中,除壞穗外,在其他被害情況下被害整完全無收。

麥稈蠅形體特徵

麥稈蠅
麥稈蠅(5張)
體長雄3.0~3.5 mm,雌 3.7~4.5 mm。體黃綠色。複眼黑色,有青綠色光澤。單眼區褐斑較大,邊緣越出單眼之外。下顎須基部黃綠色,腹部2/3 部分膨大成棍棒狀,黑色。翅透明,有光澤,翅脈黃色。胸部背面有3 條黑色或深褐色縱紋,中央的縱線前寬後窄直達梭狀部的末端,其末端的寬度大於前端寬度的 1/2,兩側縱線各在後端分叉為二。越冬代成蟲胸背縱線為深褐至黑色,其它世代成蟲則為土黃至黃棕色。腹部背面亦有縱線,其色澤在越冬代成蟲與胸背縱線同,其它世代成蟲腹背縱線僅中央1 條明顯。足黃綠色,附節暗色。後足腿節顯著膨大,內側有黑色刺列,腔節顯著彎曲。觸角黃色,小腮須黑色,基部黃色。足黃綠色。後足腿節膨大。 長橢圓形,兩端瘦削,長lmm 左右。卵殼白色,表面有10 餘條縱紋,光澤不顯著。 末齡幼蟲體長 6.0~6.5mm。體蛆形,細長,呈黃綠或淡黃綠色。口鈞黑色。前氣門分枝,氣門小孔數為6個,多數為7 個。 圍蛹。體長雄4.3~4.8 mm,雌5.0~5.3 mm。體色初期較淡,後期黃綠色,通過蛹殼可見覆眼、胸部及腹部縱線和下顎須端部的黑色部分。口約色澤及前氣門分枝和氣n 小孔數與幼蟲同。

麥稈蠅生活習性

(一)生活史在華北春麥區,內蒙古等春麥區年生 2 代,冬麥區年生 3—4 代,以第一代幼蟲為害春麥,第二代幼蟲在寄主根莖部或土縫中或雜草上越冬。各代各蟲態發生期依地區而異。在內蒙古西部,越冬代成蟲一般幹5 月下旬米至6 月上旬開始大量發生,盛發期延續到6 月中旬。越冬代成蟲產卵前期為1~19 天。平均5.5 天,產卵期間1~ 22 天,平均11.l 天,每雌平均產卵11.8 粒,最高41 粒,卵均散產,大多產在葉面基部。卵經4~5~7 天孵化,盛孵期在 6 月上、中旬。幼蟲經20 余天成熟化蛹。第一代蛹期為3~12 天,平均9.9 天,7 月中旬為化蛹盛期。第一代成蟲子7 月下旬羽化,一般在麥收時已大部羽化離開麥田,轉移到野生寄主上產卵害十,以至越冬。 在晉南冬麥區,麥稈繩年生4 代,以幼蟲在麥苗或野生育主內越冬。以越冬代(即第四代)及第一代幼蟲為害冬麥。越冬代成蟲羽化盛期為4 月中、下旬,在返青的冬麥上產卵孵化寄生為害。第一代成蟲羽化時,冬麥已達生育後期,第二、三代幼蟲寄生於冬麥的無效分櫱、春小麥、落粒麥苗或野生寄主上,不影響產量。第三代成蟲羽化後,在秋播麥苗上或野生寄主主產卵孵化寄生至越冬,在冬季較暖之日仍能活動取食。 關於在冬麥區越冬代及第一代幼蟲對冬麥為害的相對重要性,據在京郊豐台區調查,越冬代幼蟲為害率較第一代幼蟲為高,而在山西及陝西等地,越冬代幼蟲只在過於早播的麥田內發生為害,為害面比較集中。在秋季麥苗更小,幼蟲亦能轉株為害。雖主莖被害,但冬前分率,仍可抽穗結實,對產量的影響一般不太顯著。第一代幼蟲則為害生育期較晚的小麥,早播冬麥由於生育期相對提前,被害較輕。而晚播麥田正處於拔節或孕穗期,被害較重,造成爛德瓦白穗,發生為害面積也遠校越冬代廣而分散,影響產量較大。因此,無論在春麥或冬麥區,越冬代成由開始盛發都是化學防治關鍵時期。 (二)成蟲活動習性測報工作需在越冬代成蟲發生期間系統調查成蟲密度。成蟲喜光,幹早晚及夜間棲息於葉片背面,一且多在植株下部。晴朗之日 10 時左右,陽光較強,氣温升高,開始大量活動,在麥株頂端附近飛舞。此時,用捕蟲網掃捕偵查蟲情,效率較高。 中午前後日光強烈,温度過高,成蟲又潛伏在植株下部。至14 時以後又逐漸活躍, 17~18 時為活動高峯。雌蟲在田間產卵時刻亦以此時為主。 在微風情況下,成蟲活動性強。如風過增大到 4、5 級以上,活動顯著減弱,常潛伏於植株中、下部葉片土。風速的大小顯著影響網捕成蟲的結果,調查蟲情時必須注意。 (三)產卵習性成蟲產卵時,對寄主及田間小氣候有明顯的選擇性。 1.對植株生育期的選擇銀1960 年對甘肅防號不同生育期的麥莖進行調查,結果在技節期、孕德期、抽穗期、開花期着卵莖率依次為 93.0%,52.0%,5.0%及 1.5%,幼蟲入莖成活率依次為20.0%,12.5%,0%及0%。由此可見,拔節、孕穗期是小麥易受麥稈蠅為害的危險生育期,進入抽穗後着卵顯著減少,而且幼蟲入莖後也不能成活。一般早、中熟品種比晚熟品種受害輕,同一品種由於運期早播等措施前期生長快的受害也較輕。原因是麥稈蠅產卵對麥殊生育期有明顯的選擇性。 2.對春小麥品種的選擇麥稈蠅對不同品種的春小麥,在產卵時有明顯的選擇,主要原因是不同品種生育期的差別。但在生育期相同的品種,葉片基部有長而密的茸毛的品種着卵較少,被害較輕;相反,葉片基部寬,葉面光滑無茸毛或茸毛短而稀的品種着卵較多,被害較重。品種間對麥稈蠅抗性的明顯的差別為選育抗蟲豐產的新良種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3.對麥田小氣候條件的選擇不同栽培技術和條件,直接影響小麥的生長髮育,也影響麥田小氣候。一般小麥生長茂密的麥田,通風透光較差,濕、温係數較高,不適於麥稈蠅生活,誘導麥株產生抗蟲能力,成蟲密度較低,着卵較少,受害較輕。生長稀疏的麥地則相反。

麥稈蠅發生規律

環境條件對麥稈蠅發生為害程度有很重要的影響 (-)與氣候的關係 同一地區由於不同年份氣候的變比,麥稈蠅越冬代成蟲發生的早晚也不相同。據在內蒙古西部中灘地區 1957~1963 連續 7 年的調查,越冬代成蟲開始盛發期可分為早( 6 月 1 日以前)、中( 6 月 1~10 日)及晚( 6 R 10 日以後)三類情況。在期間,分析逐年春季氣温與麥稈蠅越冬代成蟲發生期的關係,入5 月份氣温對越冬代成蟲開始盛發期有一定影響,尤其是4 月份的氣温更為重要。當年4 月份平均氣温高於多年平均值者則開始盛發早,低於平均值者則晚,與平均值相近者則屬中間類型。 麥稈蠅越冬代成蟲發生量決定於越冬基數的大小,而越冬基數的大小又與第一代成蟲羽化後的氣候有關。根據1957~1962 年在內蒙古中灘地區的調查分析,8 月份降雨量的大小與翌年越冬代成蟲發生數量具有強負相關。8 月份降雨量小,則翌年麥稈蠅越冬代成蟲發生量大,相反,則發生量較少。 關於在冬麥區氣候與麥稈蠅的關係,根據1955~1957 年在晉南的觀察,一般春季回寒早,土温劇降,延遲化蛹及羽化。越冬幼蟲化蛹最適温度為 8.5~9℃,最適 5 cm 上温在2 月間為3~4℃,3 月間為10℃,如在化蛹階段上温較此為低,即將顯著推遲化蛹。而化蛹、羽化的延遲,一般會減輕為害,因越冬代戍蟲盛發期時小麥已進入較後的生育階段。 (二)與小麥品種的關係 利用品種抗蟲性,選育豐產、抗蟲並具備其它優良性狀的小麥良種,是防洽麥稈蠅的一種最經濟有效的辦法。生產實踐證明,抗蟲品種大面積的連續栽培,不僅能避免或減輕受害,還能顯著的壓低麥稈蠅的發生數量。例如,據調查,內蒙古春麥區麥稈蠅問題最早發生在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旗一帶。當地的農家品種如 “紅小麥”等屬中早熟品種,葉面具有較密的茸毛,能抗麥稈蠅,原不存在麥稈蠅為害的問題;但從1953 年起,推廣薩縣長芒麥和甘肅96 號這兩個豐產、抗鏽但晚熟尤其是前期生長較慢,而且葉面光滑無毛,適於麥稈蠅寄生為害的品種,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又沒有相應的藥劑防治措施,以致麥稈蠅猖極為害。以前中灘農場情況為例,1958~1961 年主要品種為感蟲的“甘肅脆號”,這 4 年麥稈蠅越冬代成蟲高峯期平均蟲口密度依次為21.3,9.13,10.2 及11.2 頭/網,在進行藥劑防治的情況下,為害率依次為21.3%, 3.l%,4.4%及 6.9%。1962 年起該場自有出並種植能抗麥稈蠅的“新白麥”,在未進行藥劑防治的情況下,1963~1965 年麥稈蠅越冬代成蟲高峯期平均蟲口密度依次僅為 1.7,0.16 及 1.2 頭/網,為客率依次僅為0.08,0.04 及0.6%。 (三)與耕作栽培技術的關係 一般適期早播,合理密植,水肥條件好,生長髮育快,拔節早,茂密旺盛的麥田受麥稈蠅害較輕;土壤鹽鹼化,地勢低窪,排水不良,施肥不足,遲播及播種過深,麥苗生長不良的麥田則受害較重。例如 1960 年在內蒙古中灘地區對“甘肅96 號”品種豐產田與鄰近的一般大田進行對比調查。 豐產田及一般田內,麥稈蠅成蟲密度、着卵莖率及為害率均有顯著差別。主要原因是由於小麥生育期的差異和田間小氣候的不同,影響成蟲趨性、產卵及幼在人莖為害。由此可見,為了爭取小麥豐產和防治麥種蠅,對栽培技術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四)天敵的影響 麥稈蠅幼蟲有 2 種寄生蜂,一種屬姬蜂科,另一種屬小峯科,後者寄生率較高。在內蒙古春麥區,寄生率一般較低。在晉南冬麥區,一般年份寄生率在10 %左右,最高年份可達40%以上。春秋兩季發生的第一、四代幼蟲被寄生率高於夏季發生的第二、三代。如越冬代幼蟲被寄生率高於30%,為害最輕,若低於用%則為害重。

麥稈蠅防治方法

根據麥稈蠅發生為害的特點,防治策略及採取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結合必要的藥劑防措的綜合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 1.加強小麥的栽培管理因地制宜深翻土地,精耕細作,增施肥料,適時早播,適當淺播,合理密植,及時灌排等一系列豐產措施可促進小麥生長髮育,避開危險期,造成不利麥稈蠅的生活條件,避免或減輕受害。 2.選育抗蟲良種有關科研單位、良種場和鄉、村科研實驗站,應加強對當地農家品種的整理和引進外地良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選擇適應當地情況,既豐產又抗麥稈蠅、抗鏽、抗逆的良種。對豐產性狀好但易受麥拜蠅為害的品種,則需經過雜交培育加以改造,培育出適應當地生產需要的新良種。 3. 加強麥稈蠅預測預報,冬麥區在3 月中下旬,春麥區在5 月中旬開始查蟲,每隔2 —3 天於10 時前後在麥苗頂端掃網200 次,當200 網有蟲2—3 頭時,約在15 天后即為越冬代成蟲羽化盛期,是第一次藥劑防治適期。冬麥區平均百網有蟲25 頭,即需防治。 (二)藥劑防治根據各測報點逐日網掃成蟲結果,在越冬代成蟲開始盛發並達到防治指標,尚未產卵或產卵極少時,據不同地塊的品種及生育期,進行第一次噴藥,隔 6~7 天后視蟲情變化,對生育期晚尚未進入抽穗開花期,植株生長差,蟲口密度仍高的麥田續噴第二次藥。每次噴藥必須在3 天內突擊完成。 當麥稈蠅成蟲已達防治指標,應馬上噴撒2.5%敵百蟲粉或1.5%樂果粉或1%1605 粉劑,每667m2 1.5kg。(5)如麥稈蠅已大量產卵,及時噴灑36%克蟎蠅乳油1000—1500 倍液或50%1605乳油4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與40%樂果乳油1:1混合後對水1000 倍液或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3000 倍液、25%速滅威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每667m2 噴對好的藥液50—75L,把卵控制在孵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