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麗正書院

鎖定
麗正書院,最早出現在唐東都洛陽紫微城,為中國最早的官辦書院,由唐玄宗創立於開元五年(公元717年),作為官方的修書機構,其首要任務是搜書、校書、藏書,是中國第一書院。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稱為集賢殿書院,簡稱“集賢書院”。 [1-4] 
唐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在秘書監馬懷素的建議下,唐玄宗選拔了飽學之士20人,於東都洛陽設乾元修書院,在乾元殿編校書籍。為使修書工作順利進行,朝廷於次年將乾元修書院改名為麗正書院,新增設檢校官,並改修書官為麗正殿直學士,麗正書院作為官方的修書機構正式成立。書院的主管人員“掌刊輯古今之經籍,以辨明邦國之大典,而備顧問應對”。隨後不久,唐玄宗在京師長安也設立了麗正書院。集賢書院收藏圖書達53915卷,且分抄正副兩本藏於長安與洛陽。
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為慶祝《封禪儀注》一書告成,唐玄宗在集仙殿賜宴羣臣,君臣相談甚歡,因集仙而思集賢,遂下詔將麗正書院改為集賢書院,取“集賢納士以濟當世之意”。 [5] 
中文名
麗正書院
出現時間
開元六年(公元718年)
類    型
學術機構(修書之地) [6] 
創立者
唐玄宗李隆基
別    名
乾元修書院
集賢書院

麗正書院基本簡介

麗正書院想象圖 麗正書院想象圖 [1]
作為我國第一所官辦書院,麗正書院廣“聚文學之士”,或修書,或侍講,以張説為修書使以總之。
公元725年改稱集賢書院後,書院又根據設置需要,配備了一系列官職,分別為學士、直學士、侍講學士、修撰官、校理官、留院官、檢討官、中使、孔目官、知書官等。
與此同時,書院還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經籍的學士,按月終、歲終進行內、外考核,“月終則進課於內,歲終則考最於外”;並依據每個人的業績,由修書使進行登記,上奏朝廷,分別加以褒貶。另外,對於修撰、校理、留院、檢討等官員,也依照每個人的學識水平和工作狀況,分月或逐年進行考核,或兼或留,酌情而定。
俗話説,樹大招風。對於書院工作人員的高薪及其從事的活動,難免會有少數人看着眼紅,甚至公然加以詆譭。這裏面,以中書舍人陸堅表現得最為明顯。陸堅自負文學,常以集賢書院學士多非其人、所司供膳太豐加以議論,嘗曰:“此輩於國家何益,如此虛費。”建議罷之。
對此,張説果斷給予了反駁。他説:“自古帝王功成,則有奢縱之失,或興池台,或玩聲色。今聖上崇儒重道,親自講論,刊正圖書,詳延學者。今麗正書院,天子禮樂之司,永代規模,不易之道也。所費者細,所益者大。徐子之言,何其隘哉!”(徐子即陸堅)張説的據理力爭,不僅有力維護了書院的尊嚴和聲譽,而且闡明瞭書院的存在價值和它今後的發展方向。
麗正書院(集賢書院)設立後,搜書、校書、藏書成為其首要任務,這對我國古代傳統文化典籍的流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據有關資料統計,集賢書院收藏圖書達53915卷,且分抄正副兩本藏於長安與洛陽。
同時,依託書院藏書多、學者多的優勢,書院還成了皇帝諮政的“顧問”。這方面,“蔣乂(yì)應對”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據《舊唐書》記載,蔣乂“在朝垂三十年,前後每有大政事、大議論,宰執不能裁決者,必召以諮訪。乂徵引典故,以參時事,多合其宜”。可見,“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以備皇帝應對是當時書院的一項重要任務。
另外,學者們在整理圖書,尤其是在選評當時文人著述的過程中,對那些確有真知灼見、有真才實學的能人賢士,也負責及時向朝廷舉薦。這從其招納的賢士張果(後來被神化為八仙之一的張果老)身上可見一斑。
張果老這一名號在民間可謂家喻户曉,他曾入集賢書院一事卻鮮有人知。據《新唐書》記載,唐玄宗聽説隱居中條山的張果為神異之人,便於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派通事舍人裴晤前往招納,未果;後又派中書舍人徐嶠攜皇帝的親筆信前往,張果方才答應進入集賢書院。

麗正書院後世影響

麗正書院(集賢書院)雖然還稱不上是後來書院聚徒講學的機構,但它孕育了以後漸起的各類書院“培養人才”“研究史籍”的學風,因而奠定了我國古代書院羣星璀璨的基石,在我國書院教育發展史上有着不可磨滅的開創之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