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麒麟竭

(棕櫚科黃藤屬植物)

鎖定
麒麟竭是棕櫚科黃藤屬 [4]  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 [5]  莖及葉鞘被尖刺;羽狀複葉在枝稍互生,下部有時近對生,小葉披針形,互生,葉柄、葉軸被刺;肉穗花序;單性異株,花淡黃色;核果紅褐色,被黃色鱗片,含紅色樹脂,常由鱗片下滲出。 [5] 
麒麟竭分佈於中國海南島、中國台灣等地,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伊朗也有分佈。 [5]  麒麟竭喜光、高温多濕的亞熱帶氣候、 [4]  不耐寒,以土層疏鬆、排水良好、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為宜。 [6] 
據《神農本草經疏》記載,麒麟竭味甘、鹹,平,有小毒。主五藏邪氣,帶下,止痛,破積血,金瘡生肉。 [7]  血竭為活血化癌藥,能活血定痛、化瘊止血、生肌斂瘡。 [5] 
中文名
麒麟竭
別    名
麒麟竭
海蠟
麒麟血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棕櫚科
黃藤屬

麒麟竭植物學史

麒麟竭記載

麒麟竭一名血竭,味辛、鹹,氣平。有小毒。出自南番諸國,麒麟樹脂結成。其樹高長,婆娑可愛。脂從中滴,狀如膠飴。久久凝塊成形,紅赤與血同色。故今番賈,收採貨買,特名曰血竭,又名曰麒麟竭也。敲斷而有鏡臉,光彩似能射人。取摩指甲弦間,紅透甲者方妙。但與紫鉚相類,勿誤認假成真。書載叮嚀,用須仔細。 [2] 

麒麟竭歷史

麒麟竭,始載於《雷公炮炙論》玉石部。《新修本草》將紫礦、麒麟竭同入一條,可見對麒麟竭的基原均不甚瞭解。《圖經本草》雲:“麒麟竭,舊不載所生州土,今出南方諸國及廣州。”《本草綱目》謂:“麒麟竭是樹脂,紫礦是蟲造。”遂將麒麟竭改列於木類,糾正了《雷公炮炙論》和《新修本草》在藥物分類上的錯誤。古本草所記載的血竭,多由國外進口。《滇南本草》記載之木血竭結合現時雲南所產之血竭來考證,我國最早使用的血竭當為龍舌蘭科龍血樹屬植物的樹脂無疑。我國現在進口的棕櫚科黃藤屬藤本植物血竭,經考證,最早是明代航海家鄭和從南洋諸國帶回。宋朝以前所用的血竭為龍舌蘭科龍血樹屬植物的樹脂,稱為木血竭,清、明以後用的血竭為龍舌蘭科龍血樹屬植物的樹脂和棕櫚科植物藤竭,目前兩者皆用。 [3] 

麒麟竭形態特徵

麒麟竭,藤本,長達10-20m,莖粗2~4cm。羽狀復互生;小葉條狀披針形,長達30cm,寬約3cm,葉脈平行3出;葉柄和軸疏生小刺。肉穗花序雌雄異株,花黃色;花被片6,2輪;雄蕊6;柱頭3深裂。果實核果狀,卵狀形,果皮腥紅色,鱗片縫中流出紅色樹脂。 [1] 

麒麟竭產地生境

麒麟竭分佈於中國海南島、中國台灣等地,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伊朗也有分佈。 [5]  麒麟竭喜光、高温多濕的亞熱帶氣候、 [4]  不耐寒,以土層疏鬆、排水良好、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為宜。 [6] 

麒麟竭主要價值

據《神農本草經疏》記載,麒麟竭味甘、鹹,平,有小毒。主五藏邪氣,帶下,止痛,破積血,金瘡生肉。 [7]  血竭為活血化癌藥,能活血定痛、化瘊止血、生肌斂瘡。 [5] 
參考資料
  • 1.    黎躍成 勞家華主編,道地藥和地方標準藥原色圖譜,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第521頁
  • 2.    (明)陳嘉謨撰;陸拯,趙法新校點,本草蒙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01,第153頁
  • 3.    桂鏡生主編,中藥商品學,雲南大學出版社,2015.08,第380頁
  • 4.    李文華,旭日干,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天然藥物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09,第369頁
  • 5.    陸葉,尹海波主編,藥用植物學 翻轉課堂版,蘇州大學出版社,2017.12,第356頁
  • 6.    陳士林,中華醫學百科全書 中藥資源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8.04,第191頁
  • 7.    (明)繆希雍撰,神農本草經疏 下,中醫古籍出版社,2017.07,第4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