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麒麟碑衚衕

鎖定
麒麟碑衚衕位於東城區西北部,西起交道口南大街,南至張自忠路,東鄰中剪子巷,北靠府學衚衕,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中文名
麒麟碑衚衕
別    名
口袋衚衕
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管轄部門
交道口街道辦事處
地理位置
東城區西北部

麒麟碑衚衕歷史沿革

麒麟衚衕
麒麟衚衕(2張)
麒麟碑衚衕,清宣統時稱口袋衚衕。民國三十六年(1947)稱麒麟碑衚衕。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麒麟碑衚衕併入張自忠路。“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紅亮衚衕,1976年從大街分出後,稱麒轔碑衚衕。明朝大同總督仇鸞曾居住於此,府門前有漢白玉雕刻的麒麟影壁,故以此為名。後麒麟碑移至鼓樓內保存。
麒麟碑衚衕南口原有兩隻埋入土中,只露出頂部的石獅,近年挖出,移至白塔寺內殿前。麒麟碑衚衕內大宅,現析為府學衚衕36號院和交道口南大街136號院東、西兩宅。東宅曾為同治皇帝的遺孀敬懿、榮惠二太妃居所,後為天主教會神學院所購。現為北京市文物局。西宅,民國初年為北洋軍閥海軍總長劉冠雄的官邸,民國二十年(1931)改為助產士學校,現為東城區婦產醫院。

麒麟碑衚衕衚衕特色

在北京有兩條因影壁上的飾物而得名的衚衕,一為鐵影壁衚衕,一為麒麟碑衚衕。前者在德勝門內,因為衚衕中有一座元代的古剎“護國德勝庵”。庵內有一通雕刻着獅子、麒麟的石頭影壁。由於影壁表面呈黑褐色,好像是鐵鑄的,所以被人稱為“鐵影壁”。現在“德勝庵”早已變為民房,鐵影壁被移到了北海公園中,保護了起來。後者在地安門東大街路北,因為明朝嘉靖年間有個武將仇鸞住在這裏,府邸前邊有一座鑲嵌着漢白玉石碑的影壁。這塊石碑上浮雕着麒麟怪獸,故稱“麒麟碑”。後來,仇鸞因故獲罪,門前影壁被推倒,麒麟碑被埋在地下近六百年。民國初年翻建房屋時,石碑才從泥土中被挖出來。如今這塊石碑被完好地保存在鼓樓內。

麒麟碑衚衕所獲榮譽

2022年3月,入選“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街巷衚衕 第一批)”。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