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麒麟尾

(藥材)

鎖定
麒麟尾,藥材,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解毒消腫。
藥品名稱
麒麟尾
主要適用症
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解毒消腫

麒麟尾別名

獅尾草、篷萊蕉、龜背竹、羽葉藤、過山標、上樹百足、上樹蜈蚣、萬丈深、青竹標、蛇包穀、大塔旗、爬牆風、搭壁麒麟、英雄草、攀地蜈蚣、牛膝、大望。

麒麟尾入藥部位

莖葉或根。

麒麟尾性味

味苦、微辛,性平。

麒麟尾歸經

歸肝、肺經。

麒麟尾主治

用於感冒發熱,鼻衄,目赤腫痛,百日咳,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痰火瘰癧,癰癤,毒蛇咬傷。

麒麟尾相關配伍

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麒麟尾)全株9-15g,水煎或燉豬骨服;或浸酒內服外搽。(《廣西本草選編》)
治跌打損傷:萬丈深15-30g,泡酒500g。每次服18g。
治骨折:萬丈深適量,小雞1只。共捶爛包患處。(2-3方出自《貴州草藥》)
治外傷出血:(麒麟尾)根研粉,撒佈患處。(《廣西本草選編》)
治乾瘦:萬丈深6-9g。以砂糖為引,蒸服。(《貴州草藥》)

麒麟尾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燉肉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粉撒。

麒麟尾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割,切段曬乾。

麒麟尾藥理作用

治療跌打損傷腫痛,風濕性關節炎,外傷出血和小兒營養不良等。

麒麟尾相關論述

《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病處方選》:“清肝涼血,消腫解毒。治目赤腫痛,鼻衄;外用治癰疽瘡癤,陰囊紅腫,乳瘡。”
《廣西植物名錄》:“根、藤活血散瘀,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治跌打,骨折,蛇傷,癰癤,百日咳,目痛,鼻衄等。” [1-4]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 2.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
  • 4.    楊衞平,夏同珩.新編中草藥圖譜及常用配方 5:貴州科技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