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鹿藿

(中醫藥)

鎖定
鹿藿,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的莖葉。5~6月採收,鮮用或曬乾,貯乾燥處。生於海拔400~1200m的山坡雜草中或附攀樹上,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味苦、酸,性平,歸胃、脾、肝經,具有祛風除濕、活血、解毒、消積散結、消腫止痛、舒筋活絡的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頭痛、牙痛、腰脊疼痛、瘀血腹痛、產褥熱、瘰癧、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燙火傷、小兒疳積、頸淋巴結結核、風濕關節炎、腰肌勞損、蛇咬傷、血吸蟲、女子腰腹痛。
中文名
鹿藿
拉丁學名
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4] 
豆目
豆科
鹿藿屬
鹿藿
分佈區域
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等地

鹿藿形態特徵

多年生纏繞草本。各部密被淡黃色柔毛。莖蔓長。3出複葉,頂生小葉近於圓形,長2.5~6cm,寬2.5~5.5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側生小葉斜闊卵形,或斜闊橢圓形,長2~6cm,寬1.5~2.5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葉片紙質,上面疏被短柔毛,背面密被長柔毛和橘黃色透明腺點;托葉線狀披針形,不脱落。總狀花序腋生,花10餘朵;長約7mm;花萼鍾狀,5裂;花冠黃色,龍骨瓣有長喙;雄蕊10,二體,花葯1室;子房上位,胚珠2,花柱長,基部彎曲,被毛,柱頭頭狀。莢果短,長圓形,紅紫色,長約1.5cm,闊約9mm;種子1~2粒,黑色,有光澤。花期5~9月,果期7~10月。

鹿藿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1200m的山坡雜草中或附攀樹上。
[1-3] 

鹿藿別名

蔨、鹿豆、箮豆、野綠豆、野黃豆、老鼠眼、老鼠豆、野毛豆、門瘦、酒壺藤、烏眼睛豆、大葉野綠豆、鬼豆根、藤黃豆、烏睛珠、光眼鈴鈴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條根。

鹿藿入藥部位

鹿藿性味

味苦、酸,性平。

鹿藿歸經

歸胃、脾、肝經。

鹿藿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解毒,消積散結,消腫止痛,舒筋活絡。

鹿藿主治

風濕痹痛,頭痛,牙痛,腰脊疼痛,瘀血腹痛,產褥熱,瘰癧,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燙火傷,小兒疳積,頸淋巴結結核,風濕關節炎,腰肌勞損,蛇咬傷,血吸蟲,女子腰腹痛。

鹿藿相關配伍

1、治婦女產褥熱:鹿藿莖葉9~15g,水煎服。
2、治瘰癧:鹿藿15g,豆腐適量。加水同煮服。
3、治流注、癰腫:鮮鹿藿葉適量,搗爛,酌加燒酒搗勻。外敷。(1~3方出自江西《草藥手冊》)
4、治痔瘡:鹿藿30~60g,鴨蛋1個。燉服。(《福建藥物志》)
5、治腎炎:鹿藿、半邊蓮、苡米、赤小豆、梵天花、銅錘玉帶各15g。水煎服。(《香港中草藥》)
6、治慣發性頭痛:鮮鹿藿七錢(約21g),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7、治小兒疳積:鹿藿、豺皮樟各15g,燉豬瘦肉服。
8、治牙痛:鹿藿、梔子根各15g,水煎服。
9、治神經性頭痛:鹿藿、白牛膽、蘭香草各15g,水煎服。
10、治頸淋巴結結核:鹿藿、倒提壺各15g,山芝麻、葫蘆茶各20g,水煎服。
11、治風濕性關節炎:鹿藿、白石榴根、楓寄生、陰香各15g,水煎服。
12、治腰肌勞損:鹿藿、阿利藤各15g,燉羊肉服。(7~12方出自《常用草藥圖集》)

鹿藿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搗敷。

鹿藿採集加工

5~6月採收,鮮用或曬乾,貯乾燥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