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鹿島線

鎖定
鹿島線隸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是一條連接了千葉縣香取市香取站茨城縣鹿島市的鹿島足球場站的鐵路線。
中文名
鹿島線
外文名
Kashima Line
鹿島線
開通日期
1970年8月20日
線路長度
17.4 km
起止站點
香取站、鹿島足球場站

鹿島線線路簡介

鹿島線基本信息

線路圖 線路圖
所屬公司:東日本旅客鐵道
運營公司:東日本旅客鐵道、日本貨物鐵道
里程:17.4km
軌距:1067mm
車站數:6
線路狀態:全線單線直流1500V架空電車線法供電
最高速度:85km/h
所屬支社:東日本旅客鐵道千葉支社

鹿島線IC卡使用

全線位於東京近郊區間,可以使用Suica卡乘車。

鹿島線歷史沿革

概述
鹿島線伴隨鹿島臨海工業地帶的興起而得到建設。在《改正鐵道敷設法》第39條之二規定了“連接茨城縣鹿島市與千葉縣佐原地區”的鐵路。1964年由時任運輸大臣指導日本鐵道建設公團進行建設,鹿島線北鹿島站開業後,為了落實《改正鐵道敷設法》第39條之一規定的“經過鉾田市連接茨城縣水户地區與茨城縣鹿島地區”路線,日本鐵道建設公團繼續推進縱貫鹿島灘地區連接水户站與北鹿島站的鐵路建設。1980年《日本國有鐵道經營再建促進特別措施法》實施,由於鹿島線在建區間旅客輸送量達到理想預期值,所以線路得以繼續建設。最終部分區間轉交第三部門鐵道。
香取站~北鹿島站間的鹿島線由內燃列車開業,1974年全線電化,1978年成田國際機場開業後作為航空燃料運輸線,原計劃使用3年,但因燃料管道修建延遲造成使用期限延長,導致當地居民不安倍增。 [1] 
年表
1970年8月20日,香取站~鹿島神宮站開業。11月12日,鹿島神宮站~北鹿島站(今:鹿島足球場站)開業。
1974年10月26日,香取站~北鹿島站電氣化。
受東日本大地震影響的鹿島神宮站附近的高架橋 受東日本大地震影響的鹿島神宮站附近的高架橋
1978年7月25日,鹿島臨海鐵道鹿島臨港線開通旅客列車,鹿島神宮站~北鹿島站旅客事業同期開始。
1983年12月1日,鹿島臨海鐵道鹿島臨港線中止旅客列車,鹿島神宮站~北鹿島站旅客事業同期廢止。
1985年3月14日,鹿島臨海鐵道大洗鹿島線開業,鹿島神宮站~北鹿島站旅客事業重開。
1987年4月1日,國鐵分割民營化,線路劃歸東日本旅客鐵道
1994年3月12日,北鹿島站更名為鹿島足球場站。
2011年3月11日,受東日本大地震影響,鹿島線高架區間與車站站舍部分被毀,全線中斷。
2020年3月14日,線路全線導入Suica乘車。

鹿島線線路站點

車站列表
路線名
站名
英文
累計營業距離/km
換乘
所在地
成田線
佐原
Sawara
-3.6
東日本旅客鐵道成田線(成田方向)
香取
Katori
0.0
東日本旅客鐵道:成田線(銚子方向)
鹿島線
十二橋
Jūnikyō
3.0
*
潮來
Itako
5.2
延方
Nobukata
10.4
鹿島神宮
Kashima-Jingū
14.2
鹿島臨海鐵道:大洗鹿島線(水户方向:客運列車轉乘站)
(臨)鹿島足球場
Kashima Soccer Stadium
17.4
鹿島臨海鐵道:大洗鹿島線、鹿島臨港線(貨物線)

鹿島線車輛使用

JR東日本
E217系 E217系
E217系——鎌倉車輛中心
E257系500型 E257系500型
E257系500番台——幕張車輛中心
E131系 E131系
E131系——幕張車輛中心
E235系1000型 E235系1000型
E235系1000型——鎌倉車輛中心
鹿島臨海鐵道
6000型
8000型 8000型
8000型
JR貨物
EF64型 EF64型
EF64型——愛知機關區
EF65型——新鶴見機關區

鹿島線運行狀態

鹿島線與成田線在香取站分歧,但是鹿島線列車會直通運行抵達佐原站,1天16班往復,多數為千葉站 · 成田站 · 佐原站~鹿島神宮站的普通列車。還開行有1天1班往復的橫須賀線久裏濱站發鹿島神宮站着的總武快速線直通列車。
鹿島神宮站~鹿島足球場站間除了JR東日本的回送列車,還會有鹿島臨海鐵道大洗鹿島線的直通列車經過。

鹿島線線路建設

由於鹿島線由日本鐵道建設公團作為高標準線路建設,因此全線幾乎都採用高架橋連接,與成田線分離後,鹿島線沒有一個道口。另外,在利根川、常陸利根川和北浦架設的橋樑都很長,特別是在北浦架設的北浦橋樑長度為1236m,長度僅次於東海道新幹線的富士川橋樑。這些高架和橋樑的合計長度達到了全線的55%,也通過了沿線水流眾多的軟地基區間。但是在強風時香取站~十二橋站間和延方站~鹿島神宮站間會進行限速和暫停運行。
參考資料
  • 1.    中川浩一.茨城県大百科事典.茨城県水戸市笠原町978-25 茨城県開発公社ビル:茨城新聞社,1981年11月:第2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