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鹽酸大觀黴素

鎖定
鹽酸大觀黴素,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14H26Cl2N2O7,是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主要用於對青黴素、四環素等耐藥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文名
鹽酸大觀黴素
外文名
Spectinomycin hydrochloride
化學式
C14H26Cl2N2O7
分子量
405.271
CAS登錄號
21736-83-4
熔    點
194 ℃
沸    點
583.1 ℃
密    度
1.43 g/cm³
閃    點
306.4 ℃

鹽酸大觀黴素化合物簡介

鹽酸大觀黴素基本信息

化學式:C14H26Cl2N2O7
分子量:405.271
CAS號:21736-83-4

鹽酸大觀黴素理化性質

密度:1.43g/cm3
熔點:194ºC
沸點:583.1ºC
閃點:306.4ºC
折射率:1.568
蒸汽壓:5.05E-16mmHg at 25°C [1] 

鹽酸大觀黴素藥品簡介

鹽酸大觀黴素藥理毒理

該品為鏈黴菌Streptomycesspectabilis 產生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主要對淋病奈瑟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對產生β-內酰胺酶的淋病奈瑟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對許多腸桿菌科細菌具中度抗菌活性。普羅菲登菌和銅綠假單胞菌通常對該品耐藥,對該品耐藥的菌株往往對鏈黴素、慶大黴素、妥布黴素等仍敏感。該品對溶脲支原體有良好作用,對沙眼衣原體和梅毒螺旋體無活性。

鹽酸大觀黴素藥代動力學

該品肌內注射吸收良好。一次肌內注射該品2g後,1小時達血藥峯濃度(cmax),約為100mg/L,8小時血藥濃度為15mg/L,劑量加倍則血藥濃度亦約增加1倍。與血清蛋白不結合。血消除半衰期(t1/2b)為1~3小時,腎功能減退者(肌酐清除率<20mL/分鐘)可延長至10~30小時。該品主要以原型經腎排出,一次給藥後48小時內尿中以原型排出約100%。
血液透析可使該品的血藥濃度降低約50%。
該品的作用機制是與細菌核糖體30S亞單位結合,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

鹽酸大觀黴素用法用量

僅供肌內注射。
成人:用於宮頸、直腸或尿道淋病奈瑟菌感染,單劑一次肌內注射2g,用於播散性淋病,一次肌內注射2g,每12小時1次,共3日。一次最大劑量4g,於左右兩側臀部肌內注射。
小兒:新生兒禁用。小兒體重45kg以下者,按體重單劑一次肌內注射40mg/kg,45kg以上者,單劑一次肌內注射2g。
臨用前,每2g該品加入0.9%苯甲醇注射液3.2mL,振搖,使呈混懸液。

鹽酸大觀黴素不良反應

個別患者偶可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短暫眩暈、噁心、嘔吐及失眠等,偶見發熱、皮疹等過敏反應和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減少、肌酐清除率降低,以及鹼性磷酸酶、尿素氮和血清氨基轉移酶等升高。也有尿量減少的病例發生。

鹽酸大觀黴素禁忌症

對該品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過敏史者及腎病患者禁用。

鹽酸大觀黴素注意事項

1、不得靜脈給藥。應在臀部肌肉外上方作深部肌內注射,注射部位一次注射量不超過2g(5ml)。
2、與青黴素類無交叉過敏性。
3、發生不良反應時,對嚴重過敏反應者可給予腎上腺素、皮質激素及(或)抗組胺藥物,保持氣道通暢,給氧等。

鹽酸大觀黴素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1、孕婦禁用。
2、哺乳期婦女用藥尚不明確。若使用該品,應暫停哺乳。

鹽酸大觀黴素兒童用藥

1、由於該品的稀釋液中含0.9%的苯甲醇,可能引起新生兒產生致命性喘息綜合徵,故新生兒禁用。
2、小兒淋病患者對青黴素類或頭胞菌素類過敏者可應用該品。

鹽酸大觀黴素藥物相互作用

據文獻資料報道,該品與碳酸鋰合用,可使碳酸鋰在個別患者身上出現毒性作用。

鹽酸大觀黴素藥典信息

鹽酸大觀黴素來源

本品為[2R-(2α,4αβ,5αβ, 6β,7β,8β,9α,9αα,10αβ)]十氫-4α,7,9-三羥基-2-甲基-6,8-雙甲氨基-4H-吡喃並[2,3-b][1,4]苯並二氧六環-4-酮二鹽酸鹽五水合物,按無水物計算,含大觀黴素(C14H24N2O7)不得少於77.9%。

鹽酸大觀黴素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幾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100m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21),比旋度為+15°至+21°。

鹽酸大觀黴素鑑別

1、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光譜集1007圖)一致。
2、本品的水溶液顯氯化物鑑別1的反應(通則0512)。

鹽酸大觀黴素檢查

結晶性
取本品,依法檢查(通則0981),應符合規定。
酸度
取本品,加水製成每1mL中約含10mg的溶液,依法測定(通則0631),pH值應為3.8~5.6。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5份,各0.75g,分別加水5mL,溶解後,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渾濁,與1號濁度標準液(通則0902第一法)比較,均不得更濃,如顯色,與黃色6號標準比色液(通則0901第一法)比較,均不得更深。
有關物質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臨用新制。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大觀黴素3.5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1):取大觀黴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大觀黴素17µ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2):取大觀黴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大觀黴素80µ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3):取大觀黴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大觀黴素170µg的溶液。
系統適用性溶液:取大觀黴素對照品適量,加水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大觀黴素3.5mg的溶液。
靈敏度溶液:取大觀黴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大觀黴素10µg的溶液。
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pH值範圍0.8~8.0),以0.1mol/L三氟醋酸溶液為流動相,流速為每分鐘0.6mL,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高温不分流模式檢測器的參考條件:漂移管温度為110℃,載氣流速為每分鐘2.6L,增益係數為1,低温分流模式檢測器的參考條件:漂移管温度為70℃,載氣流量為20psi,增益係數為100,噴霧器模式為加熱,動力級別60%,其他模式的檢測器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進樣體積20μL。
系統適用性要求:系統適用性溶液的色譜圖應與大觀黴素標準圖譜一致,大觀黴素峯與雜質E峯(相對保留時間約為0.9)之間的分離度應不小於1.0,靈敏度溶液色譜圖中,大觀黴素峯峯高的信噪比應大於10。對照品溶液(1)~(3)色譜圖中,以對照品溶液濃度的對數值與相應峯面積的對數值計算線性迴歸方程,相關係數(r)應不小於0.99。
測定法: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1)~(3),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峯保留時間的3倍。
限度: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有雜質峯,用線性迴歸方程計算,含雜質D(相對保留時間約為0.7)和雜質E(相對保留時間約為0.9)均不得過4.0%,其他單個雜質不得過1.0%,雜質總量不得過6.0%,並計算(4R)-雙氫大觀黴素(相對保留時間約為1.6)的含量。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通則0832第一法1)測定,含水分應為16.0%~20.0%。
熾灼殘渣
不得過1.0%(通則0841)。
抽針試驗
取本品2.0g,加苯甲醇注射液3.2mL,使成混懸液,用裝有7號針頭的注射器抽取,應能順利通過,不得阻塞。
可見異物
取本品5份,加微粒檢查用水溶解後,依法檢查(通則0904),應符合規定。(供無菌分裝用)
不溶性微粒
取本品,依法檢查(通則0903),每1g樣品中,含10µm及10µ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6000粒,含25µm及25µ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600粒。(供無菌分裝用)
細菌內毒素
取本品,依法檢查(通則1143),每1mg大觀黴素中含內毒素的抵應小於0.075EU。(供注射用)
無菌
取本品,用適宜溶劑溶解並稀釋後,經薄膜過濾法處理,依法檢查(通則1101),應符合規定。(供無菌分裝用)

鹽酸大觀黴素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
供試品溶液
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大觀黴素0.35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1)
取大觀黴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大觀黴素0.15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2)
取大觀黴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大觀黴素0.35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3)
取大觀黴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大觀黴素0.70mg的溶液。
系統適用性溶液與色譜條件
見有關物質項下。
系統適用性要求
除靈敏度要求外,其他見有關物質項下。
測定法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1)~(3),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用線性迴歸方程計算供試品中大觀黴素(C14H24N2O7)含量,並將其與有關物質檢查項下測得的(4R)-雙氫大觀黴素的含量之和作為C14H24N2O7的含量。

鹽酸大觀黴素類別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鹽酸大觀黴素貯藏

密封,在乾燥處保存。

鹽酸大觀黴素製劑

注射用鹽酸大觀黴素。 [2] 
參考資料
  • 1.    鹽酸大觀黴素  .化源網[引用日期2023-03-22]
  • 2.    中國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P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