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鹽城八景

鎖定
鹽城有“八景”,縣誌有記載,除平湖秋月、石橋春漲兩景外,六景都在鹽城四門。歲月流逝,當年八景,多已湮沒,即使個別倖存的,也已面目全非。
中文名
鹽城八景
地理位置
江蘇省鹽城市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氣候向南暖温帶氣候過渡的地帶
著名景點
平湖秋色
石橋春漲等

鹽城八景鐵柱潮聲

縱湖秋色 縱湖秋色
鹽城北門外新洋港和串場河匯流處有一座天妃閘,昔時閘下有系船用的鐵柱,每當水急潮湧,浪擊鐵柱,鏗鏘之聲盈耳。清人高岑《鐵柱潮聲》詩云:策馬春城草色濃,石樑東畔訪遺蹤。高擎碧漢神光遠,突立中流劍氣衝。駭浪奔騰淹日月,驚濤洄漲吼魚龍。荒原寂寞空千古,安得驊騮一笑逢。
天妃閘下為何有鐵柱?民間傳説,是唐代薛仁貴從此處跨海徵東系兵船之用。史有薛仁貴其人,但他從未到過鹽城。天妃閘建於清乾隆四年春,由泗州知州汪文煜、盱眙知縣葉本、河標遊擊胡成三人督建,兩年後建成。因閘上、閘下水位差較大,水流急,非纜繩系船不能停泊,故閘下置鐵柱以系船。解放後,新洋港整治,拓寬此段河道,天妃閘拆除,新建了北閘大橋。

鹽城八景平湖秋色

平湖,指的是大縱湖。秋夜眺望湖面,明月清光,天水一色,風景如畫。清人高岑題《平湖秋月》詩云:
扁舟一棹泛秋湖,月色平鋪似畫圖。
紅蓼花疏波滾雪,白蘋葉細露凝酥。
一天星斗涼如洗,兩岸人煙潑欲無。
最是夜深風浪湧,水晶盤裏走龍珠。
大縱湖為古射陽的一部分。京劇有齣戲叫"鴻門宴",項伯救了劉邦的命,劉邦得了天下,賜項伯姓劉,封他為射陽侯,他的封地在今鹽城、寶應一帶。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從古射陽分出鹽瀆縣,鹽瀆縣與射陽縣(今寶應縣)“分湖而治”,在射陽縣為鎮(今沙溝鎮),在鹽瀆縣為村(今東沙溝),村西有河,為二縣界溝。這個分界線,歷時兩千一百多年,至今未變。
大縱湖旅遊區地處蘇北裏下河腹部,位於鹽都區大縱湖鎮,距市區4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度假區內的大縱湖是裏下河地區最大、最深的湖泊,素有“水鄉澤國”之稱。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6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度假區內不僅擁有一望無垠的湖蕩水面、清澈透明的二級水質、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四季分明的宜人氣候等良好的湖蕩濕地生態資源,而且擁有“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卧冰處、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學家陳琳之墓、明末清初著名書法家宋曹的故居、“揚州八怪”之一的書畫家鄭板橋教書館等獨特的人文資源。
縱湖 縱湖
大縱湖自古為鹽城名勝,縱湖秋色列入鹽城新十景之一。她以寧靜致遠的意境、恬淡秀美的風光、清雅綺麗的魅力吸引着眾多遊客前來觀光。 [1] 

鹽城八景石橋春漲

石橋,指的是橫跨在東沙溝石樑溪上的小橋,高郵、寶應、興化三州縣之水,匯於石樑溪,而後注入西塘河。這裏有建於晉代的古孝子王祥祠,春日泛舟溪上,綠柳垂絲,碧波盪漾,令人心曠神怡。清人高岑題《石橋春漲》,詩曰:
春風閒步日初明,溪上煙雲總入情。
萬派鴨頭新漲湧,一弓雁齒小橋平。
滿堤紅雪桃花落,兩岸薰風柳絮輕。
安得珊瑚枝七尺,六鰲釣後海波清。
這一帶原為古射陽,唐宋以來,有不少騷人墨客經此弔古懷今,詠景抒情,留下許多著名詩篇。如唐代温庭筠,宋代范仲淹、楊萬里,元代薩都剌,明、清楊瑞雲、孔尚任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東漢名醫華佗,曾在這一帶為百姓巡診。陳壽的《三國志·魏志》上,就記載有他在這一帶行醫的故事:
在一家酒店裏,華陀碰到一個名叫嚴昕的人,問道:“你身體覺得怎麼樣?”嚴答:“自覺一切如常。”華陀説:“你有病,面色已看出來,切莫飲酒了。”嚴不聽,酒後乘車回家,果然中途暈倒而死。華陀在鹽瀆行醫,收過一個名叫清修的鹽瀆子弟做學生,悉心傳授,可惜清修先於華陀去世,華陀的醫術終於失傳。

鹽城八景登瀛晚眺

登瀛橋在鹽城西門外,橫跨串場河上。登橋臨水,在落日餘輝中,看水中倒影,令人賞心悦目。清人高岑題《登瀛晚眺》詩云:
眾仙攜手共登瀛,入畫芳菲一望平。
近郭夕陽晴更好,照人春色晚逾明。
綠楊芳草花邊路,紅杏青帘柳外城。
日落長歌連轡返,隔煙遙聽賣魚聲。
鹽城瓢城記憶高清組圖
鹽城瓢城記憶高清組圖(15張)
清康熙25年(1686年)淮河決口,國子監博士孔尚任奉旨,協助工部右侍郎孫在豐疏浚淮河入海口,孔尚任親至鹽城,佈置開挖岡門(今龍岡鎮)向東的入海新官河(今稱蟒蛇河)57華里。為避開縣城,新官河道由西門外向北接通天妃閘,此時尚未建橋。直到清同治六年(1867年),有個姓沈名登瀛的人,出資在新官河上建橋,方便行人,將橋定名為永豐橋。沈登瀛去世,人們為了紀念他,改永豐橋為登瀛橋,橋頭成了魚市口。後登瀛橋幾經戰火,毀去又重建,建國後就拆建了四次,木橋改鋼筋水泥橋,並加以拓寬。

鹽城八景楊樓翠靄

楊樓,指的是鹽城南門城樓。樓廣五丈,高二丈五尺許,題額曰:“淮揚一覽”。城門內有青雲橋,北對孔廟(今市政府大會堂一帶)欞星門(碑坊)。城門外為躍龍池,池南為迎恩亭,城樓四面接水,樓、橋、門、亭,壯麗炫耀,為準南大觀,諸郡邑皆無。這個城樓,是明萬曆七年(1579年)鹽城縣知事楊瑞雲所建,楊瑞雲是廣東南海人,第一部《鹽城縣誌》,是他主持修纂的,他後來升任户部主事。
鹽城的古城,城牆高兩丈三尺,城基寬兩丈餘,城周長七里六十七丈,東西直徑略長,有二里一百零八丈,南北略短,有二里九十丈。初築城時,開三個門,東為朝陽門(今國貿大廈附近),西為安泰門(今勝利劇場附近),北為拱斗門(今鹽城中學西門附近)。楊瑞雲任鹽城縣知事時,增開南門,名迎黃門(今陸公祠南)。後將此門閉了,向西幾十步,新闢一南門(今解放路小學附近)。民國23年(1934年),在西門和南門之間,增闢新西門(今軍分區招待所附近),因城牆東闊西狹,形似瓢,又稱"瓢城"。古鹽城在鹽場環抱之中,四周河道縱橫,白浪滔滔,登上城樓,舉目四望,確有乘瓢浮水之感。繞城一週,唯南門有樓,故騷人墨客,喜結伴遊南門,登樓觀景,借景抒懷。清人高岑題《楊樓翠靄》詩云:
何處堪為結伴遊?楊家勝概解疆侔。
馬嘶綠野疑無路,人語紅欄忽有樓。
四壁煙雲渾似畫,一天蒼翠碧於油。
登臨擬奏霓裳賦,馬到丹霄最上頭。

鹽城八景瓜井仙蹤

瓜井,在今鹽城中學校園東北角。以井深水甜,大旱不涸,保存了近兩千年。東漢熹平元年(公元172年),會稽句章(今浙江餘姚)有農民許昌、許韶父子揭竿起義,自封陽明皇帝,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募兵討平許氏父子。揚州刺史臧旻向漢靈帝報告,"上列功狀詔書,除堅鹽瀆丞"。鹽瀆縣自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縣以來,一直"有縣無治",由射陽縣(今寶應縣)縣丞代管,孫堅是見之於史書的鹽瀆第一任縣丞。
孫堅在鹽城任縣官期間,為官清正,他父親孫鍾在縣城南門外開挖深井,引水種瓜,以此為生,這瓜井便是孫鍾留下的。孫堅任滿離去。後來他起兵入吳,長子孫策戰死,次子孫權自立為吳王,以京口(鎮江)為都城。孫鍾家族發祥的故居和瓜井,被人們稱為"真龍地"。明萬曆年間,孫鍾故居遺址猶存。知縣楊瑞雲有《經孫司馬堅故居二首》,其一曰:
瓜井 瓜井
風景蕭蕭起暮愁,英雄去矣地還留。中原當日悲劉氏,建業行看有仲謀。
近海魚龍千疊浪,西風葭葦滿城秋。
只今吊故憑詞賦,不盡淒涼對古邱。
隋大業十一年(公元616年),農民起義領袖叫韋徹,據鹽城稱王,在縣城南門外修建皇宮,瓜井成了御花園的一部分。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淵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發兵征討韋徹,被韋徹打敗。後來唐太宗李世民招降韋徹。為了破壞這塊"真龍地"的風水,下旨將韋徹的皇宮拆除,在瓜井旁邊建一座永寧寺,瓜井又成了寺內僧人飲用水之井。唐太宗統一天下後,修復鹽城的土城,宋、元兩朝又四次修土城,直到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才將縣城移向西南方,改土城為磚城,此時瓜井被圈入縣城東門以內。清人高岑有《瓜井仙蹤》詩云:
鹽城永寧寺高清大圖
鹽城永寧寺高清大圖(10張)
從他名地説東門,那及孫公故址尊。
滿徑春未瓜自蔓,丹爐人去井猶存。
海天歲月無今古,漢室皋夔有子孫。
渺渺仙蹤何處聽,教人仰止暗銷魂。

鹽城八景範堤煙雨

範堤,是指范公堤,為北宋范仲淹所築。古人登范公堤東望,堤外有煙墩(烽火墩)七十餘座,遠近相接,如有兵變匪警,即在墩上點火報警;還有潮墩(救命墩)103座,漲潮時,趕海人爬上潮墩避難。煙墩、潮墩星羅棋佈,海霧飄忽,茫茫蒼蒼,別是一番風光。清人高岑題《範堤煙雨》詩曰:
拾青閒步興從容,清景無涯憶範公。
柳眼凝煙眠曉日,桃腮含雨笑春風。
四圍碧水空濛裏,十里青蕪杳靄中。
踏遍芳齡一回首,朝暾紅過大堤東。
範堤 範堤
范公堤是當地羣眾為紀念北宋時期范仲淹主持修建的捍海堤壩而命名的。這些攔潮海堤位於江蘇沿海,地處長江口以北,俗稱蘇北,它北起阜寧,南至啓東的呂四,全長約300公里。早在唐代(766年),當時的黜陡使李承受朝廷派遣巡視這裏時,發現沿海一帶風暴潮嚴重威脅着鹽場和農田的安全,便指令地方官員動員民眾由阜寧至鹽城修築沿海防潮堤壩,抵住潮水內灌,保證了鹽場和農田的豐收,故譽稱此為“常豐堰”,至五代又延至東台以南,經數百年潮湧浪激,平時又不注意維修,到了北宋初年常豐堰早已名存實亡,失去了防潮能力,這時范仲淹受命為西溪(今東台縣城西)鹽官,正值秋潮為患肆虐,百姓流離失所,鹽田荒蕪,民不聊生。范仲淹毅然上書朝廷並獲准修建海堤,經過為時三年的艱苦施工,終於在1023年建成了近百公里的海堤,在一望無際的灘地上,雄偉的堤身宛如一道海上長城屹立於濱海,抵擋着潮水的湧進,百姓譽之為“捍海堰”。海堤建成後,隨即產生了效益,當年秋收豐盛,三千户流民定居下來,漁鹽各業復甦興旺,後人為表彰范仲淹修堤的功勳,將捍海堰譽稱為“范公堤”,一直延續至今。 [2] 

鹽城八景龍祠勝概

龍祠,是鹽城東門外龍王廟(今東門閘附近)。此廟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座落在范公堤畔。廟前林蔭夾道,四旁古柏參天,甚為幽靜。清人高岑題《龍祠勝慨》詩曰:
百年華構古神祠,勝概逢春信覺奇。
殿柳綠圃清晝永,宮花紅襯夕陽遲。
樓台金碧徵遺構,霖雨蒼生樂盛時。
愧乏鄭虔三絕筆,新圖畫取更題詩。
緊靠龍王廟旁邊,還有一座八蜡廟,此廟是清乾隆九年(1744年)鹽城知縣黃垣為紀元末殉國的吳川劉猛將軍所建,始稱劉將軍廟。清同治元年(1862年)鹽城知縣陳蔭培改建為八蜡廟,臘有八者,指先嗇、司薔、農、郵表輟、貓虎、坊、水庸、昆蟲,意思是祭祀八位神靈的廟。清人王兆熊有《春日過八蜡廟》詩云:
精廬春自好,徐步入方塘。
溪柳勻新綠,瓶梅綻暖黃。
雲低棲野寺,竹影瘦匡牀。
徙倚經壇晚,清風度夕陽。
站在龍王廟前,可遠眺范公堤外的煙墩。煙墩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抗侯名將戚繼光率軍駐紮鹽城西北姚家蕩和鹽城東南西團時,發動軍民新建,共73座之多。東門閘下的頭墩、伍佑的三墩等,均為煙墩。每墩有士兵5名,負責瞭望與守衞。一旦倭寇入侵,立即在墩上舉火報警,各墩見一墩起煙,皆相繼舉火,內地官員見了即急馳救援,合力狙擊。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四月,盤據在崇明三沙的倭寇三萬多人,欲進犯揚州,在如皋被千户王良、呂雄打敗,向北逃竄。白駒村民戴選和校秀因事外出,路遇倭寇犯境,二人奮力阻擊,戴選用鹽叉戳死一個倭寇,因鹽叉生鏽,尚未來得及從倭寇身上拔出,另一倭寇就從側面斷其左臂,戴選不顧疼痛,用右手奪下倭刀,獨臂再戰,終因寡不敵眾,二人英勇就義。是年八月,倭寇又竄至劉莊場,副使劉景韶率軍還擊,連戰皆捷,將倭寇圍困在劉莊。這時,副總兵劉顯偕同參將曹克新率領本部兩千精兵增援,經過一場惡戰,全殲倭寇600餘人。倭寇見有了戒備,多少年不敢輕易來犯,至今人們仍傳頌戚家軍的抗倭功績。清康熙七年 (1668年)鹽城知縣陳繼美有《初春巡閲墩台二首》,其一雲:
墩堡星羅接大荒,憑高遠眺海雲翔。
射城廬舍臨蛟窟,淮甸桑田逼水鄉。
試武春堤追細柳,談文紫陌憶長揚。
年來城外波濤靜,島國猶知有聖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