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鹼液加固法

鎖定
鹼液加固法是指將加水稀釋的氫氧化鈉溶液加温後經注漿管無壓自流滲入土中,對土進行加固的方法。
中文名
鹼液加固法
外文名
Alkali reinforcement
學    科
材料技術
領    域
工程技術

鹼液加固法簡介

鹼液加固法是指將加水稀釋的氫氧化鈉溶液加温後經注漿管無壓自流滲入土中,對土進行加固的方法。

鹼液加固法用途

地基土化學加固方法之一,適用於濕陷性黃土地基的事故處理。

鹼液加固法原理及作用

鹼溶液與黃土中大量存在的鈣、鎂等可溶性鹼土金屬陽離子產生置換反應,生成鹼土金屬氧化鈣化合物,沉澱在在上粒表面;鹼溶液還與土中呈遊離狀態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及鋁硅酸鹽等細微顆粒反應生成鈉硅酸鹽和鈉鋁酸鹽;鹼溶液還使土粒表層逐漸膨脹和軟化,使相鄰土粒緊密接觸、相互溶合膠結成強度較高的整體,提高了土的強度 [1] 
鹼液對土的加固作用不同於其他的化學加固方法,它不是從溶液本身析出膠凝物質,而是鹼液與土發生化學反應後,使土顆粒表面活化,自行膠結,從而增強土的力學強度及其水穩定性。為了促進反應過程,可將溶液温度升高至80~100°C再注入土中。加固濕陷性黃土地基時,一般使溶液通過灌注孔自行滲入土中。黃土中的鈣、鎂離子含量較高,採用單液即能獲得較好的加固效果。

鹼液加固法過程

設計時先確定需加固範圍和深度,再確定灌注孔間距、溶液濃度和每孔注入量。每孔的加固半徑約400~500mm,每加固1m3土約需用固體燒鹼44~50kg。稀釋後的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約為80~120g/L。施工時沿基礎四周或兩側佈置灌注孔,用直徑60~80mm的洛陽鏟打孔至預定深度,插入帶孔眼的直徑20mm鋼管,周圍填砂礫石,上部夯填土封孔。鋼管經膠皮管與氫氧化鈉溶液桶相連,將加熱至95℃以上的溶液,沿灌注鋼管無壓自流注入土中,灌注速度約1一3L/min [2] 
參考資料
  • 1.    塗光祉, 錢鴻縉. 鹼液加固濕陷性黃土地基[C]// 海峽兩岸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地工技術學術研討會. 1994.
  • 2.    李雲章, 李雲章. 濕陷性黃土地基鹼液加固[J]. 建築結構學報, 1982, 3(1):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