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鸞箋

鎖定
鸞箋,漢語詞語,讀音luán jiān,意思是古紙名,指彩箋。出自宋蘇易簡《文房四譜·紙譜》。
中文名
鸞箋
記    載
文房四譜·紙譜》 《漢書》

目錄

鸞箋解釋

古紙名。彩箋。 [1] 

鸞箋出處

宋蘇易簡《文房四譜·紙譜》:“蜀人造十色箋,凡十幅為一榻,……然逐幅於方版之上砑之。則隱起花木麟鸞,千狀萬態。”後人稱彩箋為“鸞箋”,本此。一説“鸞箋”即“蠻箋”。《通雅·器用》:“韓浦有‘十樣鸞箋出益州’之詩,楊升庵(慎)引作十樣蠻箋,元瑞譏之,不知升庵乃依《箋譜》,亦非自改也。”
雁足、雁帛、雁書、鸞箋——《漢書》記載蘇武故事,言蘇武被拘匈奴,牧羊於北海,後來漢朝
廷要求匈奴放歸蘇武,匈奴謊稱武已死。漢使則謂單于,漢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繫着帛書,説蘇武等在某澤中,單于只得放蘇武歸漢。於是,書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書等代名詞。再如,宋時蜀地善制十色彩箋,箋上隱然有花木麟彎圖案,這樣,書信又多了一個別稱:鸞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