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鷹獸

鎖定
鷹獸,洛陽鐘鼎青銅器
獸作欲跪狀,鷹首獸身,長尾尖啄如鷹,雙目圓睜,臀胸飾虎紋 ,頸飾龍紋,體兩側為龍首羽紋狀雙翼,造型別致,矯健生動。鷹首獸身,造型別致,矯健生動。在古代傳説中,鷹獸又是鳥中之王的完美結合體,這種特殊的生物由於擁有鋭利的視線和統御的才能,成為古人想象中的一種瑞獸,能鎮宅辟邪,化煞納財,用“如虎添翼”來形容鷹獸是最恰當不過了,現藏湖南博物館。 [1] 
中文名
鷹獸
年    代
戰國
出    土
1938年湖南寧鄉月山鋪出土
原件規格
高13cm,長20cm
現藏於
湖南博物館

鷹獸規格參數

洛陽鐘鼎青銅器
洛陽鐘鼎青銅器(2張)
原件規格:高13cm,長20cm
複製件規格:高13cm,長20cm

鷹獸製作工藝

傳統工藝
(1)用特製的泥巴做成待鑄青銅器的實心泥模
(2)在泥模上分塊翻制外範
(3)修整外範並加刻詳細的花紋,把小塊外築拼接成大塊
(4)在青銅器預定位置製作相應銘文
(5)在泥模上颳去一層厚度,這層空隙就是待鑄青銅器的厚度
(6)製作澆口和冒口後的剖視模範
(7)用約600度的温度焙燒成陶質,對合成整體範預熱並灌注銅液
(8)打碎,取出青銅器

鷹獸失蠟法

(1)泥質範料塑出燻爐內範,使之陰乾。
洛陽鐘鼎青銅器
洛陽鐘鼎青銅器(4張)
(2)內範內貼蠟片。
(3)片雕空。刻花。
(4)用蠟料塑出蟠龍和口銜的蠟柱。
(5)制蠟質澆口,排氣通道,並焊接成整組蠟模。
(6)範料稀釋成泥漿,反覆塗於蠟模之外形成能承受澆鑄銅液所需的厚度。陰乾後,取較乾的範料包覆於泥漿層外,再陰乾成整體的泥範。
(7)口杯朝下,烘焙範料,蠟料熔化流出,焙至攝氏600-850度成陶範。
(8)注青銅液前將陶範預熱至燒結的温度。
(9)銅凝固冷卻後,脱除內、外範,割除澆口。
(10)形狀複雜的完整燻爐,加以適當拋光。

鷹獸現代工藝

仿古青銅器的製作工藝是屬於失蠟澆鑄。失蠟澆鑄屬於精密澆鑄的一種,顧名思義是工藝要求較高。它和大部分顧客想象中的工藝方法大不一樣,有些顧客會錯誤的想:“澆鑄不就是做一個模子,倒一個出來一個,非常簡單。”其實並不如此。
失蠟澆鑄的工藝過程:
第一步,先製作蠟型。每做一個青銅器都必須先做蠟型。也就是説,蠟型是什麼樣,青銅器就是什麼樣。製作蠟型分為四部:
先是塑形,即用蠟先雕出第一個蠟型;
其次就是給雕出的第一個蠟型做模具(模具由石膏或硅橡膠製成),目的是為了能減少每次都要塑性,因為通過模具就能做出和第一個蠟型一模一樣的很多蠟型;
接着就是通過模具壓型,即將蠟溶化後通過壓力設備將蠟壓入作好的模具中,使其成型;
壓出的蠟型需要修飾,因此就要精修蠟型,即修型人員運用專用工具一筆一筆對蠟型修飾(精修蠟型質量的好壞是影響質量因素的重要一環);最後就是組型,即將精修好的蠟型組合到一起(為了便於澆鑄)。
第二步,結殼,脱蠟,焙燒澆鑄,組好的蠟型,先必須掛沙,結殼。將組好的蠟型沾入事先配好的膠體溶液中,隨後再將耐火石英沙由細到粗,一遍一遍,一層一層塗掛在蠟型上,這樣就使蠟型壁的內外結殼(這樣蠟型就被石英沙層裹在了中間)。
接着就是脱蠟,即將結殼好的模殼放入熱水中,因為蠟受熱會融化而且比水輕,就會從模殼中湧出並浮出水面,這樣就會形成一個空腔。最後就是將空腔的模殼放入焙燒爐中,升温至800度焙燒,再將已溶化的青銅液灌入焙燒好的模殼中成型。
第三步,清殼、打磨及作舊。清殼就是將已灌注成型模殼外部及內部的石英沙層除去,再利用機器設備對清殼後的產品稍做打磨,最後對產品進行表面處理(化學反應,配方保密)達到理想的效果。
作舊是製作中及其重要的一個工序,現今出土的青銅器因為經歷了幾千年的化學反應,其表面出現一層青綠色的鏽,而今要在短短四五天的時間內產生綠鏽,這就需要通過現代的化學反應加速銅的自然腐蝕,一般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的高仿品,僅鏽色一道關就要製作長達近一年的時間甚至更長。冶鑄時的比例及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器物的鏽色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水鏽,黑漆古,綠漆古,紅鏽等等,要想達到逼真的效果就需要經過多次處理,並且要隨時調節環境的酸鹼度和乾濕度。 由於經過作舊後所產生的鏽色是銅的自然化學反應,所以即使是同一種產品其鏽色也不是完全一樣的,這就使得仿古青銅器更具收藏價值。  [1] 
失蠟鑄造法
造型
尺寸測量
成品
紋飾勾畫、手工雕刻
比例縮放
制模
翻形
制蠟型
蠟型
焊接組裝
澆口及澆道設計
包殼
結殼
硬化
脱蠟
澆鑄
焙燒
熔銅
澆鑄
破殼
碎殼
打磨焊接
表面處理
-
鏽色處理
-
環保處理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