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鷹嘴砬子

(黑龍江省境內海林市三道河子鎮)

鎖定
鷹嘴砬子,山名。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海林市三道河子鎮河口村北1公里,三道河西岸。屬張廣才嶺餘脈,海拔288米。從側面看,砬巖酷似雄鷹高踞,鷹嘴突出,昂首向天,故名。
中文名
鷹嘴砬子
用    處
山名
海    拔
288 m
張廣才嶺餘脈

目錄

鷹嘴砬子簡介

山上原有柞林,現為灌木。東北1公里有渤海國古城(稱興農古城)遺址。古城東西長183米,南北寬180米,除東北角被沖壞外,四周可見較清楚的土質城牆輪廓,南牆和北牆有似土質
門墩和門道缺口,外有深1米、寬9米的護城壕。
驛馬山位於黑龍江省巴彥縣縣城以西16公里處的驛馬山,海拔333.3米,方圓7.5公里。此山雖然不算高大,但風光卻十分美麗。山石鬼斧神工,古樹偉岸蒼勁,處處峯巒疊翠,遊人絡繹不絕。來到驛馬山不僅能欣賞到優美的山林風光,而且還能拾到一串串古老的傳説。
驛馬山,顧名思義,是與“驛馬”慼慼相關的。驛馬山原名泥瑪刺山。傳説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率“岳家軍”北上抗金,正當他要揮師“直搗黃龍府”之時,宋高宗聽信秦檜的讒言後,在臨安(今杭州)連下12道金牌,命岳飛率兵“班師回朝”。於是,傳令的“驛使”就騎上“驛馬”向北飛奔,路上一站接一站地傳遞,當一個驛使騎着驛馬,路過泥瑪剌山的時候,驛馬竟脱繮衝入金兵營中,也像“岳家軍”一樣“英勇殺敵”,最後戰死疆場。從此起,泥瑪剌山就被人們改稱為“驛馬山了”。
鷹嘴砬子是驛馬山的主峯。沿鷹嘴砬子向西行走,可見一斷崖。此崖高5米,崖面直立,斷崖左右及上方均有直線裂縫,下方被土石掩蓋。從遠處眺望,其形如門,因此被稱為“石門”。在石門的前面,有一塊為長方形、高約一米,形如牀鋪的巨石,此石上面還散落着些許小石,而且排列有序,如同棋局;巨石兩側各有一個石凳似的石塊。傳説這石門裏面的石洞曾是兩位天外仙人來此居住的地方,石門外的石桌和石凳則是兩位仙人下棋用的棋盤和坐凳。兩位仙人之所以常在石門前下棋,是因為牽來了一匹金馬駒,還馱來了一些金豆子,本意是想把金豆子送給山下的窮苦人,讓他們當種子用,春種秋收不再捱餓受窮。可是來到此地一看,山下的土地都被惡霸地主霸佔,於是就把金馬駒牽到石洞中讓它拉石磨磨金豆子,仙人則常在洞外下棋飲酒為樂,有時還放牧金馬駒於驛馬山的山花綠野間,所以人們常看見金馬駒的身影。現在,“驛馬仙弈”已被列為巴彥“十大天然奇景”之一。

鷹嘴砬子其他信息

從驛馬山的另一天然奇景“一線天”處西行約兩公里,有一石壁,石壁旁邊長有兩棵形狀特異的大樹,被稱為“情侶樹”。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青年男女因不滿父母的包辦婚姻而結伴“私奔”,到了驛馬山上。有一天,正當這對青年男女以山花為媒,以綠樹為屏,以山泉為酒,就要舉行婚禮時,突然從山下傳來了叫喊聲和鑼鼓聲,兩人朝山下一望,發現竟是女方原來婆家的一羣人“搶親”來了。在這種情況下,這對情人,含着熱淚結拜為恩愛夫妻,然後同時吞刃自盡。到了第二年春天,在這對夫妻自盡的地方,竟神奇地長出兩棵長青樹,而且互相盤繞在一起,就像是一對棒打不散的鴛鴦一樣,永遠的相互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