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鷲龍

(屬於獸腳類馳龍類半鳥盜龍類的非鳥類恐龍)

鎖定
鷲龍是一種發現於南美洲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屬於馳龍類中的半鳥盜龍類。鷲龍屬下目前僅有一種,即模式種戈氏鷲龍。鷲龍是為數不多的發現於南美洲的馳龍類。鷲龍的發現使得半鳥盜龍類這一單系得以確認,這一類羣的成員僅發現於南方大陸。鷲龍的發現暗示了南方大陸的馳龍類可能與北方大陸上的一樣繁盛,同時也表明馳龍類很有可能起源於泛大陸完全分裂之前。
中文名
鷲龍
拉丁名
Buitreraptor [10] 
模式種
戈氏鷲龍(Buitreraptor gonzalezorum
分類位置
獸腳類,馳龍類,半鳥盜龍類
產    地
阿根廷,巴塔哥尼亞
時    代
晚白堊世早期,塞諾曼期
地    層
坎德羅斯組(Candeleros Formation)
命名人
彼得.馬克維奇等人(Peter Makovicky et al.

鷲龍命名由來

鷲龍的化石於2004年由塞巴斯蒂安.阿派斯特圭和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彼得.馬克維奇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地區發現。鷲龍的屬名取自巴塔哥尼亞地區的一個地名“LaBuitrera”。其中“Buitrera”有禿鷲的意思。種名則是紀念標本的發現者Fabian González和Jorge González兄弟二人多年來為野外發掘所做出的貢獻。

鷲龍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目前發表的鷲龍標本有兩件。
正型標本:MPCA 245為一件幾乎完整的成年個體的頭骨。
鷲龍具有以下鑑定特徵組合於其它獸腳類區分:頭骨長度是股骨長度的1.25倍。上頜窗很大,呈橢圓形,其長軸平行於前後向的方向。方骨具有一個明顯的側向擴展的脊,同時在後端還具有一個氣孔。上顳窩的前邊緣非常直。齒骨前後向延長,其側面觀略呈三角形。齒骨的外側面有一個較深的溝,裏面有小的滋養孔。牙齒很小,數量多,內外側向顯著的壓縮。牙齒沒有近中脊和遠中脊,且齒冠和齒根之間缺乏收縮。牙齒表面有縱向的條紋。上頜骨中間位置的牙齒間隙比較大。前部頸椎的椎體的後邊緣比神經棘的後邊緣更靠後。第8節和第9節的椎體具有一道脊,一直延伸至椎體的腹外側面,並終止於靠後的位置,形成一個結節。僅第1和第2節背椎的兩側具有氣孔。最後一節薦椎的腹面具有一個明顯的結節。中段和靠後的尾椎的椎體外側面具有一道複雜的脊。叉骨具有氣腔化構造,且腹面具有兩個氣孔。肩胛骨柄的中段有所膨大。手部的骨塊纖細,手部的長度大於股骨的長度。腸骨的背邊緣外翻。尾骨短肌附着脊發達,呈葉狀,其後端指向外側。腸骨的髖臼後突的背邊緣具有非常明顯的凹陷。第三蹠骨近端內外側壓扁,略呈窄足型的狀態。第四蹠骨後外側面具有一發達的脊 [1]  [2-4] 
歸入標本:MPCA 238關聯的頭後骨骼,包括腰帶,右側後肢和一些脊椎骨。
鷲龍圖冊

鷲龍系統發育位置

目前主流的系統發育分析支持鷲龍與南方盜龍,半鳥和脅空鳥龍構成了一個單系,稱為半鳥盜龍類。與其它馳龍類不同的是,半鳥盜龍類的成員僅在南方大陸上有所發現 [5] 
鷲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鷲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鷲龍食性

與北方大陸的馳龍類不同,鷲龍的牙齒數量較多,牙齒沒有鋸齒邊緣,且體積較小。這種牙齒更適合固定獵物,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鷲龍主要捕食魚類 [4] 

鷲龍馳龍類的起源時間和古生物地理學

馳龍類是一類在北半球各大陸十分廣佈的肉食性恐龍,在半鳥盜龍類的成員被發現之前,它們在南半球的化石記錄一直是一個空白。幾乎所有的較為完整的馳龍類的化石都發現於白堊紀時期,這就使得馳龍類的起源時間存在一定的爭議。近年來對於熱河生物羣的研究表明,副鳥類在早白堊世比較早的階段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多樣性,這就暗示着副鳥類中的三個主要支系,即馳龍類,傷齒龍類和鳥類具有較早的起源時間,並且在演化的過程中存在較長的幽靈支系(Ghost lineage) [1]  ,即一個單系在演化歷史上真實存在過,但是還沒有化石記錄的部分。鷲龍的發現使得半鳥盜龍類這一單系得以確立。這一單系的成員僅在南方大陸上有分佈,説明它們的最近共同祖先也很有可能生存在南方大陸上。由於馳龍類的成員都是陸地掠食者,因此它們不太可能跨越白堊紀時期的海洋擴散到南方大陸上。更合理的一種解釋是馳龍類起源於泛大陸完全分裂之前,其中的一支擴散到了岡瓦納古陸的部分並最終發展成了白堊紀時期的半鳥盜龍類。對於虛骨龍類系統發育樹的貝葉斯末端定年分析也支持馳龍類的最近共同祖先的出現時間可以推算至泛大陸分裂之前 [6-7]  。同時,在歐洲,印度和亞洲地區的中晚侏羅地層都發現過馳龍類的牙齒化石,一些牙齒的分類學位置也得到了系統發育分析的證實 [8-9]  。因此結合多方面的證據,馳龍類很可能起源於泛大陸完全分裂之前。
參考資料
  • 1.    Makovicky P J, Apesteguía S, Agnolín F L. The earliest dromaeosaurid theropod from South America[J]. Nature, 2005, 437(7061): 1007-1011.
  • 2.    Gianechini F A, Makovicky P J, Apesteguía S. The cranial osteology of Buitreraptor gonzalezorum Makovicky, Apesteguía, and Agnolín, 2005 (Theropoda, Dromaeosaurida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Argentina[J].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7, 37(1): e1255639.
  • 3.    Gianechini F A, Makovicky P J, Apesteguía S, et al. Postcranial skeletal anatomy of the holotype and referred specimens of Buitreraptor gonzalezorum Makovicky, Apesteguía and Agnolín 2005 (Theropoda, Dromaeosaurida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Patagonia[J]. PeerJ, 2018, 6: e4558.
  • 4.    Gianechini F A, Makovicky P J, Apesteguía S. The teeth of the unenlagiine theropod Buitreraptor from the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Argentina, and the unusual dentition of the Gondwanan dromaeosaurids[J].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1, 56(2): 279-290.
  • 5.    Pei R, Pittman M, Goloboff P A, et al. Potential for powered flight neared by most close avialan relatives, but few crossed its thresholds[J]. Current Biology, 2020, 30(20): 4033-4046. e8.
  • 6.    Lee M S Y, Cau A, Naish D, et al. Sustained miniaturization and anatomical innovation in the dinosaurian ancestors of birds[J]. Science, 2014, 345(6196): 562-566.
  • 7.    Yu Y, Zhang C, Xu X. Deep time diversity and the early radiations of bird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1, 118(10): e2019865118.
  • 8.    Prasad G V R, Parmar V. First ornithischian and theropod dinosaur teeth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Kota Formation of India: paleobiogeographic relationships[M]//B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Plate Tectonics. Springer, Cham, 2020: 1-30.
  • 9.    Hendrickx C, Mateus O. Abelisauridae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Portugal and dentition-based phylogeny as a contribution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isolated theropod teeth[J]. Zootaxa, 2014, 3759.
  • 10.    Buitreraptor  .Deepb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