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鷯哥

鎖定
鷯哥是雀形目椋鳥科鷯哥屬鳥類。 [8-9]  成鳥主體黑色,具藍紫色金屬光澤;頭頂中央羽毛硬且捲曲;眼下有一黃色裸露區域,經頭後延伸到枕部;腰和尾上覆羽具銅綠色光澤,翼和尾黑色光澤較弱;翼上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大白斑;虹膜褐色,外圈白色;喙和腳橙黃色;頭側裸露皮膚黃色。 [8] 
鷯哥分佈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地區,在中國雲南、廣西、海南島和香港等地區也能見到其身影。棲息於低山丘陵至山腳平原的林緣疏林。常三五成羣活動,冬季結大羣,社會性強。常通過鳴叫相互呼應,鳴聲清脆多變。主食蝗蟲、蚱蜢和螞蟻等昆蟲,也吃無花果等植物種實。繁殖期在4—6月,常兩三對在同一棵樹或相鄰的喬木上營巢,窩卵數通常3枚,卵藍綠色,雛鳥晚成。 [8] 
鷯哥在動物園和鳥園有飼養展出。在中國野外數量已經較少,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二級保護動物 [5]  [10]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3] 
中文名
鷯哥 [1] 
拉丁學名
Gracula religiosa
別    名
秦吉了
九官鳥
外文名
Common Hill Myn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椋鳥科
鷯哥屬
鷯哥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7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7] 

鷯哥形態特徵

鷯哥通體黑色,頭和頸具紫黑色金屬光澤。眼先和頭側被以絨黑色短羽,頭頂中央羽毛硬密而捲曲,雄性成鳥嘴鬚髮達;額至頭頂輝黑色,頭側被以絨黑色短羽;頭後有兩片桔黃色肉垂;眼下後方部分裸露;上體的後頸、肩和兩翅內側覆羽均為輝紫銅色;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呈金屬綠色;飛羽黑色,第2-7枚初級飛羽內翈橫貫白斑,飛翔時更為明顯;尾羽黑色,沾輝綠色。頦、喉至前頸紫黑色;前胸銅綠色;腹部藍紫銅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羽端具狹窄白色羽緣。雌鳥體色與雄鳥相似。幼鳥上體褐黑色;頭後肉垂缺如;頭部裸露部分不如成鳥顯著。兩脅和腹部具狹窄白色羽緣。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蹠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
虹膜暗褐,外圈白色;嘴峯桔紅色;跗蹠檸檬黃色;肉垂及裸露臉部黃或深黃色。 [4] 
大小量度:體重♂165-258克,♀168-233克;體長♂255-304毫米,♀234-295毫米;嘴峯♂23-24毫米,♀23-28毫米;翅♂155-173毫米,♀153-172毫米;尾♂64-92毫米,♀65-86毫米;跗蹠♂30-39毫米,♀31-38毫米。 [4]  (注:♂雄性;♀雌性)

鷯哥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次生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竹林和混交林中,尤以林緣疏林地區較常見,也見於耕地、曠野和村寨附近的小塊樹林中。 [4] 

鷯哥生活習性

常聚3-5只的小羣活動,冬季則多集成10-20只的大羣。社會性行為極強,若其羣中的一隻鳴叫,其他鳥則長時間地在附近徘徊鳴叫。鳴聲清脆、響亮而婉轉多變,繁殖期間更善鳴叫,常常彼此互相呼應。多變,而且能模仿其他鳥類鳴叫、甚至學會簡單的人類語言。 [4] 
主要以蝗蟲蚱蜢、白蟻等昆蟲為食,也吃無花果、榕果等植物果實和種子。嗜吃野果。果樹上的果實成熟期間,尤其是無花果或類似多果肉的果實成熟季節,常和其他嗜吃果實的鳥類大羣光臨。也兼吃昆蟲,如蚱蜢、白蟻等。 [4] 

鷯哥分佈範圍

繁殖地:不丹、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滅絕:孟加拉。
引進(留鳥):中國香港。
引進(繁殖地):波多黎各。
引進(季節性不確定):中國澳門。 [3] 
鷯哥分佈圖 鷯哥分佈圖 [3]

鷯哥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營巢於喬木上,常成對或2-3對在同一樹上或鄰近樹上繁殖。巢位多選擇在死樹或腐朽樹木上的天然樹洞中,常常利用舊巢,也能用嘴將小的洞口擴大和清理出洞內的木質。巢內有時墊有枯草葉、羽毛和蛇皮,有時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2-3枚。多為3枚。卵藍綠色,有時被有深栗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3-38毫米×24-26毫米,平均36.5毫米×25.5毫米。 [4] 
鷯哥雛鳥出殼後,雌、雄鳥哺育,每天數次喂雛鳥啄碎的黃粉蟲,育雛開始是以雌鳥為主,30天后雄鳥喂雛次數多於雌鳥。育雛食物以黃粉蟲和其它昆蟲為主,並補充鈣質,在缺乏昆蟲時,親鳥的各種食物均可喂雛。雛鳥8日齡睜眼,11日齡時頭部肉垂明顯,14日齡時體表蓋滿黑色的雛羽,20日齡時頭頸部肉垂已接近成鳥的形狀,但略小且顏色淺。雛鳥在26日齡時離巢,並能返回巢內過夜,30日齡左右時,雛鳥離開親鳥獨立生活。 [4] 

鷯哥亞種分化

鷯哥(7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Gracula religiosa andamanensis
Beavan, 1867
2
Gracula religiosa batuensis
Finsch, 1899
3
Gracula religiosa intermedia
Hay, 1845
4
Gracula religiosa palawanensis
Sharpe, 1890
5
Gracula religiosa peninsularis
Whistler & Kinnear, 1933
6
Gracula religiosa religiosa
Linnaeus, 1758
7
Gracula religiosa venerata
Bonaparte, 1850
[2] 

鷯哥保護現狀

鷯哥種羣現狀

鷯哥由於過度捕捉和環境條件惡化,致使種羣數量日趨減少,在曾有分佈記載的廣西南部,已未見有任何報道,或許已在廣西境內絕跡。在雲南也很少見,僅海南島還有一定種羣數量,但亦不豐富,故應注意保護。 [4] 
該物種對某種程度的棲息地退化具有耐受性。然而,它們的貿易量很大:從1994-2003年,超過17萬隻野生鷯哥被捕獲從各個國家出口(UNEP-WCMCCITES貿易數據庫,2005年10月)。貿易與整個物種範圍內的棲息地喪失相結合,對該物種造成了嚴重影響,由於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半島、泰國、菲律賓、印度和老撾部分地區的貿易,數種數量顯著減少。 [3] 

鷯哥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3]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5] 

鷯哥致危原因

鷯哥致危的原因主要是棲息地被破壞、分佈國的寵物市場和活躍的國際貿易。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和巴厘島,鷯哥曾相當常見,由於捕捉和棲息地喪失已非常稀少了,但當地人仍在為獲取雛鳥而將有巢洞的樹伐倒,嚴重影響了種羣的發展。在印度阿薩姆邦,當地人利用竹製的鳥巢箱吸引鷯哥,收採雛鳥用於寵物貿易。非法貿易的存在,嚴重地影響着一些國家對鷯哥的保護。中國每年有相當數量的雛鳥和成鳥被非法捕捉,一部分還用於出口,據統計,1992-1995年共出口10000多隻,其中1992年就出口了7000多隻,非法來自越南的鷯哥在中國被一些進出口貿易公司收購。泰國自1991年以來從未簽發過該鳥的出口許可證,但在新加坡卻發現數千隻鳥來自泰國。從1994-2003年,超過17萬隻鷯哥被捕獲,從各個國家出口。由於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半島、泰國、菲律賓、印度和老撾部分地區的貿易,使種羣數量顯著減少。貿易與整個物種範圍內的棲息地喪失,對鷯哥造成了嚴重影響。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