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鷓鶘口銃台

鎖定
鷓鴣口銃台亦稱鷓鴣口城台,位於晉江入海口突出部今豐澤區東海鎮蟳埔鷓鴣山。
中文名
鷓鴣口銃台
館藏地點
鷓鴣山
所屬年代
明朝

目錄

鷓鶘口銃台歷史記載

鷓鴣,《閩書》作聖姑,晉江“東南行至法石、石頭、聖姑(鷓鴣)、岱嶼,別名蚶江,此又晉江入海之水門也。地饒魚鹽,而苦卑濕。”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郡人史繼偕《記文》稱:“車橋之下,浯嶼之上,地名鷓鴣口,有海門焉。外從茲入,實合郡東南門户。海洋多暗礁伏石,非潮漲,巨舟不得行。僅龜嶼前一線,舴艋可通。宜宿一軍為咽喉扼塞。而戰守之具無逾火器,若創築城台,備列銃炮,寇至海門,列炮齊發,一夫之守,雄於百人。”

鷓鶘口銃台軍事事件

鷓鶘口銃台明朝

明代末期,沿海海防形勢日益嚴峻,鷓鴣口重要的海防戰略地位得到高度重視,遂於天啓七年(1627)營建鷓鴣口銃台,歷時兩年,於崇禎二年(1629)竣工。城台週二十四丈,高一丈八尺,中建房五,安大炮九,各重八百鈎,旁為火房三,列百子神飛各炮,扼塞要害。
明崇禎二年(1629),鷓鴣口銃台各項設施剛剛佈置就緒,海寇突入江口。福建副使、原任泉州知府蔡繼善 “乃申令募壯士分伏要害,以邀其歸,賊駭遁去”。有鑑於此,蔡繼善捐俸,委命周斌在溜石亦築建一銃台,周長20餘丈,高1.4丈,配備大炮19門,軍士300名,與鷓鴣口銃台互為犄角。

鷓鶘口銃台清朝

鷓鴣口銃台的創建,見證了鷓鴣在明末泉州海防史上重要的戰略地位,也為清代鷓鴣巡檢司的設置奠定了基礎。
“三籓”之變時,鄭經出師閩南,泉州沿海戰略要地如崇武、鷓鴣、秀塗、蚶江、祥芝、永寧、深滬、圍頭、東石等,成為清軍與鄭軍反覆爭奪的據點。鷓鴣口在這場拉鋸戰中也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幾度易手。直到清康熙十九年(1680),提督萬正色克復泉州沿海及金、廈兩島,鄭經退回台灣後,清廷才將祥芝巡檢司移設於鷓鴣,改稱鷓鴣巡檢司,隸屬於晉江縣管轄,設弓兵十餘名;另有泉州清軍右營派駐的汛兵18名。乾隆四十九年(1784),增設泉州府蚶江海防通判,又稱“蚶江分府”後,鷓鴣巡檢司改隸蚶江海防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