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鶴頂蘭

(蘭科鶴頂蘭屬植物)

鎖定
鶴頂蘭,蘭科鶴頂蘭屬植物 [4]  。高大地生草本。假鱗莖圓錐形,上部有互生葉2—6枚。葉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長柄,無毛。花葶直立,疏生大型鱗片狀鞘;總狀花序花多數,花大而美麗,背面白色,內面暗赭色;唇瓣背面白色,內面茄紫色有白色條紋,淺3裂,圍抱蕊柱而成喇叭狀,邊緣稍波狀。蒴果長橢圓形。 [5] 
鶴頂蘭廣佈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及大洋洲,中國產台灣、福建(平和、漳州)等地 [4]  。鶴頂蘭喜温暖、濕潤及散射光充足的地方,耐熱、不耐寒,喜濕、較耐旱。生長適温18—28℃。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沙質壤土。春季進入生長期,置於半陰環境,並保持基質濕潤,夏秋乾熱時向植株噴霧,提高空氣濕度。花後休眠時控制澆水。新芽長出後,每月施肥1次,以含氮量高的肥料為主。 [6] 
鶴頂蘭具芳香,是很好的室內盆栽花卉,可用於陽台、窗台等處栽培觀賞;也適宜林下陰濕處片植。 [7] 
中文名
鶴頂蘭
拉丁學名
Phaius tancarvilleae (L’Héritier) Blume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蘭科
鶴頂蘭屬
鶴頂蘭

鶴頂蘭形態特徵

鶴頂蘭
鶴頂蘭(8張)
鶴頂蘭植物體高大。假鱗莖圓錐形,長約6釐米或更長,基部粗6釐米,被鞘。葉2-6枚,互生於假鱗莖的上部,長圓狀披針形,長達70釐米,寬達10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收狹為長達20釐米的柄,兩面無毛。
花葶從假鱗莖基部或葉腋發出,直立,圓柱形,長達1米,粗約1釐米,疏生數枚大型的鱗片狀鞘,無毛;總狀花序具多數花;花苞片大,膜質,通常早落,舟形,比花梗和子房長,先端急尖,無毛;花梗和子房長3-4釐米;子房稍擴大,無毛;花大,美麗,背面白色,內面暗赭色或棕色,直徑7-10釐米;萼片近相似,長圓狀披針形,長4-6釐米,寬約1釐米,先端短漸尖,具7條脈,無毛。
鶴頂蘭
鶴頂蘭(5張)
花瓣長圓形,與萼片等長而稍狹,先端稍鈍或鋭尖,具7條脈,但近邊緣的脈分枝,無毛;唇瓣貼生於蕊柱基部,背面白色帶茄紫色的前端,內面茄紫色帶白色條紋,攤平後整個輪廓為寬菱形或倒卵形,比萼片短,寬3-5釐米,中部以上淺3裂;側裂片短而圓,圍抱蕊柱而使唇瓣呈喇叭狀;中裂片近圓形或橫長圓形,先端截形而微凹或圓形而具短尖頭,邊緣稍波狀;唇盤密被短毛,通常具2條褶片;距細圓柱形,長約1釐米,呈鈎狀彎曲,末端稍2裂或不裂;蕊柱白色,細長,長約2釐米,上端擴大,正面兩側多少具短柔毛;蕊喙大,近舌形,寬約2.5毫米;藥帽前端收狹而呈喙狀,外表面具細乳突狀毛;花粉團卵形,近等大。花期3-6月。 [1] 

鶴頂蘭產地生境

鶴頂蘭 羅連/攝 鶴頂蘭 羅連/攝
生於海拔700-1800米的林緣、溝谷或溪邊陰濕處。產中國台灣、福建(平和、漳州)。廣東(饒平、翁源、仁化、信宜、蕉嶺)、香港、海南、廣西(寧明、東蘭、平南、龍州、蒙山、德保、資源、龍勝、興安)、雲南(富寧、思茅、勐臘、雙江、騰衝)和西藏東南部。廣佈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及大洋洲。 [1] 

鶴頂蘭生長習性

性喜温暖、濕潤、半廕庇的氣候,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土壤,忌乾旱,忌瘠薄,輕耐寒冷,生長適温為18-25℃。冬季相對休眠,保持盆土微潮,不宜澆水太多。越冬温度應在6℃以上比較耐寒,冬季室温10度以上就不會受害。有時葉片受凍後可將葉片剪除,温度適宜時假鱗莖可以正常長出新葉並開花。 [2] 

鶴頂蘭繁殖方式

可通過無菌播種和組培法大量繁殖;一般以分株繁殖為多;常在春季新芽萌發前或開花後暫短的休眠期結合換盆進行分株;生長健壯的植株2-3年可以分株一次;將植株從盆中倒出,去掉舊營養土,再將生長密集的假鱗莖叢小心分開,分盆的條件是必須有2個以上的假鱗莖,或使每3個假鱗莖成一叢,並帶有新芽,這樣不影響開花。 [2] 

鶴頂蘭栽培技術

鶴頂蘭栽種

盆栽基質可用4份腐殖土、1份河沙或直接用碎苔蘚或泥炭土3份、沙或碎苔蘚1份;於春季新芽萌發之前換盆或換土;盆栽時盆下部1/4-1/3填充粗顆粒狀的碎磚塊、碎瓦片,以利盆土排水和透氣;盆栽也可用園土、砂和腐葉土各1份混合使用,並施糞幹或豆餅作基肥。把有新芽的假鱗莖一面向着盆沿,並留出生長2-3年的位置,栽種深度以使假鱗莖的下部1釐米左右埋入土中為宜。 [2] 

鶴頂蘭施肥

由於該植物枝葉茂盛,生長勢較強,需肥量比較多,除在培養土中添加部分基肥外,在生長旺盛期,應每2-3周追施一次液體肥料,秋末氣温降低後停止施肥。 [2] 

鶴頂蘭澆水

對環境濕度要求較高,夏季除保持盆土濕潤外,還要經常周圍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花後,植株有一個休眠階段,此時,要適當控水,不要太潮。 [2] 

鶴頂蘭光温

温光調控。春夏秋之季可遮光50%左右;冬季不遮光或少遮光;在家庭室內可放在靠近向陽的窗子附近,最好每日有2-3小時的直射光;露地栽植射陽光有害,因其葉片較薄,會因日灼而變成褐色;夏天應蓋遮陽網適當遮光;通常在中温或高温温室越冬,夜間最低温度在12℃以上;但據介紹栽培最普及的大花鶴頂蘭抗寒能力較強,可短期忍受4℃左右的低温。休眠後,新芽萌發,可每月施2-3次15%的餅肥水。10月下旬入室後,要保持5℃以上的温度和較好的光照,温室內温度保持12℃左右,則2-3月開花。 [2] 

鶴頂蘭病蟲防治

鶴頂蘭鞘鏽菌

通常在葉的上下表面,較少在莖上出現凸起的小皰,內含黃色、橙色、鏽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狀孢子。鏽病並不致命,葉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葉外,可用65%代森鋅粉劑500-600倍液或含銅殺菌劑噴灑。 [2] 

鶴頂蘭白絹病

多發生於黴雨季節。初發病時、葉基佈滿白色茵絲.導致根莖腐爛。防治方法: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嚴重的病株要燒燬。 [2] 

鶴頂蘭炭疽病

終年都有,高温多雨季節更為猖撅,而以建蘭感染尤多。病斑先從葉尖向根莖處延伸,初為褐色,然後逐漸擴大增多,出現許多幹黑點,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積極改菩環境條件外,在發病期內,可先用5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每7-10天一次;然後再輔以1%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一次,連續噴3-5次。 [2] 

鶴頂蘭介殼蟲

俗稱“蘭蝨”。在高温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可於孵化期內用1%氧化樂果或1500倍50%馬拉硫磺噴治。如盆數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2] 

鶴頂蘭園藝觀賞

鶴頂蘭花期長,具芳香,是極好的室內盆栽花卉。這個屬大約有50個物種,大多為地生蘭,株型較大,有的株高可達1米,葉片也很大,有的種類葉片長達50釐米。鶴頂蘭喜光,在亞熱帶地區,可以在直射陽光下生長,但氣温不要太高。鶴頂蘭的花序也很大,有時從假鱗莖中抽出的花葶就長達90釐米,每個花葶上生長着十幾朵花。植株大,花朵中等大小,其呈管狀的唇瓣非常有特色,極具觀賞價值。鶴頂蘭還具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氣息,是人們喜愛的盆栽花卉。 [2] 
鶴頂蘭 鶴頂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