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鶯鶥科

鎖定
鶯鶥科(學名:Sylviidae):是鳥類DNA分類系統和鳥類全基因組測序分類系統中鳥綱雀形目的一個科。該科有2屬31種。是小型鳴禽,體型纖細瘦小, 體長9-26釐米;嘴較細尖,嘴緣光滑,上嘴先端常微具缺刻。鼻孔長,上具蓋;翼多短圓,每翅有10枚初級飛羽,尾羽10-12枚。跗蹠細弱,前緣被似靴狀鱗或盾狀鱗。羽色大多比較單一,雌雄羽色多相似。
棲息於森林、灌叢、蘆葦沼澤和耕地等多種生境中。大多為候鳥。鳴叫聲尖細而清脆,通常豐富、複雜和悠揚。大多數都有細尖的喙,可以從樹葉上收集昆蟲。它們更多地以水果為食。分佈在歐洲、亞洲和非洲。
(概述圖參考來源: [4] 
中文名
鶯鶥科
拉丁學名
Sylvi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鶯鶥科
2屬 [9] 
31種 [8] 
命名者及年代
Leach, 1820
保護級別
易危(VU) 1種;近危(NT)1種;無危(LC)29種 IUCN標準 [8] 

鶯鶥科動物學史

黑頂山林鶯鶥 黑頂山林鶯鶥 [34]
英國動物學家威廉·埃爾福德·利奇(William Elford Leach,又名Sylviadæ)在1820年出版的《大英博物館館藏指南》中介紹了“Sylvidae”的學名。該科成為舊大陸鶯類集合的一部分,是一個分散的單元分類羣,有70多屬400多種鳥類。分類方面的進步,特別是分子數據的幫助,已經導致從這個羣體中分裂出幾個新的“科”。有證據表明,與鶯相比,這些“鶯”與舊大陸的畫眉關係更為密切,因此,這些鳥類更適合稱為鶥鳥,或僅稱為“鶯鶥”。 [3-4] 
2011年發表的一項利用線粒體DNA序列數據進行的分子系統發育研究發現,“Sylviidae”(鶯科)的物種形成了兩個不同的“分支”。根據這些結果,鳥類學家愛德華·迪金森(Edward Dickinson)和萊斯利·克里斯蒂斯(Leslie Christidis)在《霍華德和摩爾世界鳥類完整清單》(Howard and Moore Complete Checklist of the World of Birds of the World)的第四版中選擇了將該科分離成二個屬,即“Sylvia”和“Curruc”。並將大部分物種轉移到一個復活的“鶯鶥屬”(Curruca),在林鶯鶥屬(Sylvia)中僅保留了黑頂林鶯庭園林鶯等2個物種,另一個變化是把非洲鴉鶥多氏仙鶲移到了林鶯鶥屬。英國鳥類學家聯合會並沒有這樣做,理由是“分成兩個屬將不必要地破壞命名法的穩定性,只會導致系統發育信息含量的輕微增加。 [2] 
鳥類新分類系統階元中“科(family)”的數目有所增加,其組成成員也有許多調整。尤其是雀形目的鶯類、鶥類、鶲類等數量眾多、形態各異的類羣,其系統發育和分類地位一直存在爭議。《中國鳥類分類與分佈名錄》(第三版)及時反映了這些變化。例如,第三版中的鶯鶥科(Sylviidae)(舊稱鶯科)就是由傳統分類系統中“鶯科”中的部分成員以及鴉雀和部分雀鶥成員組合而成。 [1] 

鶯鶥科形態特徵

鶯鶥科是小型鳴禽,體型纖細瘦小, 體長9-26釐米;嘴較細尖,嘴緣光滑,上嘴先端常微具缺刻。鼻孔長,上具蓋;翼多短圓,每翅有10枚初級飛羽,尾羽10-12枚。跗蹠細弱,前緣被似靴狀鱗或盾狀鱗。羽色大多比較單一,雌雄羽色多相似。 [5] 
它們比其他鶯類更強壯,也是色彩更豐富的鶯之一,不同尋常的是雌性的羽毛不同(雌性較暗)。 [5] 
鶯鶥科 圖譜
巴利阿里鶯鶥 巴利阿里鶯鶥 [10]
帶斑鶯鶥 帶斑鶯鶥 [11]
也門鶯鶥 也門鶯鶥 [12]
亞高山林鶯 亞高山林鶯 [13]
灰白喉林鶯 灰白喉林鶯 [14]
白眶林鶯 白眶林鶯 [15]
東歌鶯鶥 東歌鶯鶥 [16]
白喉林鶯 白喉林鶯 [17]
非洲沙漠鶯鶥 非洲沙漠鶯鶥 [18]
沙林鶯 沙林鶯 [19]
歌林鶯 歌林鶯 [21]
萊氏林鶯 萊氏林鶯 [20]
紅海林鶯 紅海林鶯 [22]
褐林鶯 褐林鶯 [23]
黑頭林鶯 黑頭林鶯 [24]
塞浦路斯林鶯 塞浦路斯林鶯 [25]
門氏林鶯 門氏林鶯 [26]
漠地林鶯 漠地林鶯 [27]
橫斑林鶯 橫斑林鶯 [28]
魯氏林鶯 魯氏林鶯 [29]
馬氏林鶯 馬氏林鶯 [30]
莫氏鶯 莫氏鶯 [31]
棕臀林鶯 棕臀林鶯 [32]
波紋林鶯 波紋林鶯 [33]
非洲山林鶯鶥 非洲山林鶯鶥
黑頂林鶯 黑頂林鶯 [35]
魯文佐裏山林鶯鶥 魯文佐裏山林鶯鶥 [36]
庭園林鶯 庭園林鶯 [37]
多氏林鶯鶥 多氏林鶯鶥 [38]
貓林鶯鶥 貓林鶯鶥 [39]

鶯鶥科棲息環境

棲息於森林、灌叢、蘆葦沼澤和耕地等多種生境中。它們通常是生活林地或茂密灌木叢中的鳥類。 [6] 

鶯鶥科生活習性

歐洲和亞洲的大多數鶯鶥都是遷徙的,在冬季離開北方的繁殖地,到温暖的南方尋找昆蟲。大多數遷徙發生在夜間,鳥類在進行這些長途旅行之前會儲存大量脂肪;鳥類在準備過程中通過脂肪使體重增加一倍。然而,隨着氣候的變化,這種遷徙模式正在演變,鳥類不再向南移動那麼遠,一些個體甚至在它們的繁殖地越冬。 [6] 
是灌木鳥類,可能是最常見的鶯類羣,大多數物種確實有完全不同的鳴叫聲,這些歌曲通常豐富、複雜和悠揚。鳴叫聲尖細而清脆。大多數都有細尖的喙,可以從樹葉上收集昆蟲。它們更多地以水果為食,尤其是在秋季。 [6] 

鶯鶥科分佈範圍

分佈在歐亞大陸和非洲 [7] 

鶯鶥科繁殖方式

卵生。通常營巢於林下灌木或樹枝杈上,巢呈杯狀,主要由草莖、草葉、細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羽毛。卵微綴黃色、黑色或褐色斑點,雌雄輪流獨孵卵,雛鳥晚成性。 [5] 

鶯鶥科下級分類

鶯鶥科(2屬 31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鶯鶥屬
Curruca
Bechstein, 1802
1
巴利阿里鶯鶥
Curruca balearica
(von Jordans, 1913)
2
帶斑鶯鶥
Curruca boehmi
(Reichenow, 1882)
3
也門鶯鶥
Curruca buryi
(Ogilvie-Grant, 1913)
4
Curruca cantillans
(Pallas, 1764)
5
Curruca communis
(Latham, 1787)
6
Curruca conspicillata
(Temminck, 1820)
7
東歌鶯鶥
Curruca crassirostris
(Cretzschmar,1827)
8
Curruca curruca
(Linnaeus, 1758)
9
非洲沙漠鶯鶥
Curruca deserti
(Loche, 1858)
10
Curruca deserticola
(Tristram, 1859)
11
Curruca hortensis
(Gmelin, 1789)
12
Curruca layardi
(Hartlaub, 1862)
13
Curruca leucomelaena
Ehrenberg, 1833
14
Curruca lugens
(Rüppell, 1840)
15
Curruca melanocephala
(Gmelin, 1789)
16
Curruca melanothorax
(Tristram, 1872)
17
Curruca mystacea
(Ménétries, 1832)
18
Curruca nana
Ehrenberg, 1833
19
Curruca nisoria
(Bechstein, 1795)
20
Curruca ruppeli
(Temminck, 1823)
21
Curruca sarda
(Temminck, 1820)
22
Curruca subalpina
(Orlando, 1937)
23
Curruca subcoerulea
(Vieillot, 1817)
24
Curruca undata
(Boddaert, 1783)
林鶯鶥屬
Sylvia
Scopoli, 1769
25
非洲山林鶯鶥(非洲鴉鶥)
Sylvia abyssinica
(Rüppell, 1840)
26
Sylvia atricapilla
(Linnaeus, 1758)
27
魯文佐裏山林鶯鶥
Sylvia atriceps
(Sharpe, 1902)
28
Sylvia borin
(Boddaert, 1783)
29
多氏林鶯鶥(多氏仙鶲)
Sylvia dohrni
(Hartlaub, 1866)
30
貓林鶯鶥
Sylvia galinieri
(Guérin-Méneville, 1843)
31
黑頂山林鶯鶥
Sylvia nigricapillus
(Vieillot, 1818)
[8] 

鶯鶥科保護現狀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
易危(VU)——1種;近危(NT)——1種;無危(LC)——29種。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