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鶤,讀音為kūn,是一個漢語漢字,是鵾(鵾)的異體字 [3]  ,字義為禽類用字。
中文名
拼    音
kūn
部    首
字    碼
U+9DA4
五    筆
plwo
倉    頡
bjhaf
鄭    碼
wwfr
注    音
ㄎㄨㄣˉ
解    釋
大雞、
粵    語
gwan1 kwan1
廣    韻
古渾切,上平23魂,gūn,臻合一平魂見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20
五筆86
plwo
五筆98
plqo
四角號碼
37527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9DA4
首尾分解查字
軍鳥(junniao)
筆順編號
45125111232511154444
筆順讀寫
捺折橫豎折橫橫橫豎撇豎折橫橫橫折捺捺捺捺

文字源流

“鶤”本為“鵾”的正體字,“鵾”原為異體字,今以“鵾”為正體字,並類推簡化作“鵾”。

詳細解釋

“鶤”是“鵾(鵾)”的異體字

鶤雞(鵾雞)

1鳳凰的別稱——鶤(鵾)雞:《淮南子.覽冥》:「過歸雁於碣石,軼鶤(鵾)雞於姑餘。」漢.高誘.注:「鶤(鵾)雞,鳳皇之別名。」
2鳥名。似鶴而大。《龍龕手鑑.鳥部》:「鶤(鵾),鶤(鵾)雞,似鶴而大也。」《文選.張衡.西京賦》:「翔鶤(鵾)仰而不逮,況青鳥與黃雀。」唐.李善.注:「鶤(鵾),大鳥。」唐.劉禹錫〈飛鳶操〉詩:「遊鶤(鵾)翔雁出其下,慶雲清景相迴旋。」
3大雞。《説文解字.鳥部》:「鶤,鶤雞也。」《爾雅.釋畜》:「雞三尺為鶤(鵾)。」晉.郭璞.注:「陽溝巨鶤,古之名雞。」元.成廷珪〈謝馮仁伯惠雙雞〉詩:「可人送我雙鶤(鵾)雞,五色毛羽生方齊。」
4戲曲名《鶤雞曲》簡稱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字部】鶤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9
《廣韻》《集韻》𠀤王問切,音運。《爾雅·釋畜》雞三尺曰鶤。《郭注》陽溝巨鶤,古之良雞。《揚子·太䣥經》鶤雞朝飛踤於北,嚶嚶相和不輟食。
又《張衡·西京賦》鴐鵝鴻鶤。《張揖曰》鶤雞黃白色,長頷赤喙。
又《唐韻》古渾切《集韻》公渾切,𠀤音昆。同鵾。《淮南子·覽冥訓》軼鶤雞於姑餘。《高誘注》鶤雞,鳳皇別名也。 [1] 

説文解字

【卷四】【鳥部】鶤
鶤雞也。從鳥軍聲,讀若運。古渾切

説文解字注

鶤雞也。釋鳥。雞三尺為鶤。郭曰。陽溝巨鶤。古之名雞。釋文。字或作鵾。九辯。鵾雞啁哳而悲鳴。王雲。奮翼鳴呼而低昂。王正謂雞三尺者也。高注淮南曰。鶤雞,鳳皇別名。張揖註上林賦曰。昆雞似鶴。黃白色。則非釋鳥所云矣。許意不謂雞嘼。亦不謂鳳皇。故其字廁於此。葢與張説同也。從鳥。軍聲。讀若運。古渾切。十三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