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鵝湖書院

鎖定
鵝湖書院位於上饒鉛山縣鵝湖鎮鵝湖山麓,為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佔地8000平方米。鵝湖書院曾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人們為了紀念“鵝湖之會”,在書院後建了“四賢祠”。宋淳熙十年賜名“文宗書院”,後更名為“鵝湖書院”。
書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來,幾次兵毀,又幾次重建。其中以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整修和擴建工程規模最大。康熙皇帝還為御書樓題字作對。書院歷經數百年,風貌依舊,格局完整,原狀留存,是書院實物遺存中少有的得以完整原貌保存的一處。院內設有“鵝湖之會與鵝湖書院”、“辛棄疾與鉛山”等固定的展覽、陳列。書院平均每年接待參加人數達6萬多人次,其中僅接待海外專家學者及文化團體就達1萬人次。 [1-5] 
中文名
鵝湖書院
類    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    址
上饒鉛山縣鵝湖鎮鵝湖山麓
面    積
8000 m²

鵝湖書院佈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鵝湖書院在鵝湖寺(即仁壽寺)的左邊,而鵝湖塔則在鵝湖書院的左邊。鵝湖書院的大門,不在正中,而在左面,所以正對着鵝湖塔。書院四周有山有溪,環境幽雅。 鵝湖書院比鵝湖寺大得多,建築規模頗似孔廟。由大門進去,經過兩排桃樹,有一個大圓門,圓門內有一個大院子,對面又是一個大圓門,上面是三排殿宇,由此登石階而入,又是一個院子,裏面是半月池,池周圍是石欄杆。渡過古橋是第一排殿宇,再過一個院子,是第二排殿宇,其最後一排殿宇,是四賢祠。祠前也是一個院子,祠後則是一個相當高的坪台,其下有一小池,其後是一座高牆,正對那兩大圓門的北端高牆。這三排殿宇是主屋。在主屋兩旁,又是一排一排的房屋。
在鵝湖書院後面的四賢詞內,設有朱、呂、二陸四個牌位,又有一個題着“頓漸同歸”字樣的匾額,這和書院前排建築中所懸“道學之宗”的御匾,正遙遙相對,由此可見宋代朱、陸鵝湖之會的盛況。抗日戰爭期間,鵝湖書院成為東南訓練團的駐紮營地。
書院建築羣佔地8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坐南朝北,主要建築安排在中軸線上。鵝湖書院自建立以來。幾度廢興,建築規模也幾經變動。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建後的基本佈局為:院牆前臨照塘,牆內左義門、右義門。建築共六進:一、頭門;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欄石拱橋,泮池兩各有一碑亭;四、儀門,三楹,兩翼有廡廓;五、會元堂,五楹;六、御書樓。東西兩廓各有讀書號房20幢。 [7] 

鵝湖書院建築

鵝湖書院【左義路、右禮門】

頭門兩旁廂屋與前照壁相交之東、西大牆處,為書院與外界通聯的主要門户。拱形門洞,門樓為單檐廡殿頂。西大門額匾:“鵝湖書院”,陰額:“聖域賢關”;東大門額匾:“仁山知水”。

鵝湖書院【頭門】

北向前照壁,南通一進院內。五開間,明間、次間脊檁前敞廳,懸山,稍間硬山,出五山屏風牆。明間中立大型木質對開版門一樘,抱鼓石一對。其上大匾:“敦化育才”。稍間以及次間的後半進有房。東、西側屋各三間,硬山,山牆。

鵝湖書院【敬惜字爐】

牌坊 牌坊 [6]
石牌坊東側,在“義圃”門旁,雕刻石砌,為焚燒字紙之爐。與義圃相對,有“經畲”門,為通東、西院雜役住所和士子號舍門户。

鵝湖書院【石牌坊】

矗立於泮池與頭門之間,始建於明正德六年(1511)。正面額匾:“斯文宗主”,背額匾:“繼往開來”。“文革”後期,“枇林批孔”“批朱熹”時,一些人已經將繩索掛上了牌樓,卻一時拽拉不動。方打算另行設法,欲毀之而後快。當時此處的校長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並居然勸阻住了,石牌坊倖免傾圮。

鵝湖書院【碑亭】

二座,各在儀門東、西配屋之北,泮池兩側,相向。外觀相同,單檐歇山,三開間,四金柱。然而柱形不同:東亭柱方形訛角,西亭柱圓形。或許是暗示“朱陸異同”。

鵝湖書院【泮池】

儀門之前,半圓,其上單孔拱橋通儀門中門。明景泰四年(1453)鑿成。池圍欄杆的望柱、闌版均青石,紋飾、圖案、字跡留下了不同時代的特徵印記。

鵝湖書院【儀門】

在講堂之前。取“有儀可象”之意。五開間,明間、次間懸山,稍間硬山,穿鬥式,脊檁前敞廳,立木質版門三樘。匾:“道學之宗”。

鵝湖書院【講堂】

在四賢祠之前。三開間,敞廳,疊梁式,單檐歇山。中堂版壁前為講台,兩側壁仿朱熹書體,有:忠、孝、廉、節四擘窠大字。正門外及兩廂有迴廊,與依院牆而建的碑廊相通,廊後有門通向兩側士子號舍。

鵝湖書院【內院碑亭】

二座,講堂後兩側,靠院牆,單檐四角攢尖

鵝湖書院【四賢祠】

在御書樓之北,內祀四賢。五間,單檐歇山,疊梁式,有迴廊。已圮多年。左右尚有單坡碑廊各五間附於院牆內側,與二小碑亭聯結。

鵝湖書院【御書樓】

居書院南端最高處,擴建於清代康熙年間。九開間,用木質版壁分隔為三間,明間有樓,重檐歇山頂,次間一層,硬山,出五山屏風牆。靠山面為穿鬥式構架,中跨用疊梁式構架,門十根木質圓形滿堂柱,前後有廊。前良廊兩側,數步之外,各有門出內院、去東、西院士子號舍。後廊沿中部“半月池”一口。最南端土台花壇,高約五尺,從半月池兩旁拾級可上。明間正門上方懸“窮理居敬”匾,前側楹聯:“章巖月朗中天鏡,石井波分太極泉”。 [8] 

鵝湖書院【號舍、雜屋】

東、西外院以儀門兩旁配屋為界,南進,縱列二排士子號舍,系士子潛心修業、孜孜研讀之場所;北出,縱列一排,為書院執事、雜役等居用。均以穿鬥式榀架遞相建造,二排號舍和一排雜屋之前均置以走廊及小院開井。書院東、西外院號舍、雜屋共有100餘間。

鵝湖書院【文昌閣、關帝廟】

分列御書樓左右,各有房3間。內祀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

鵝湖書院【碑刻】

鵝湖書院現存古代碑刻共14通。其中:東碑亭內現存碑刻4通。西碑亭有碑5通。儀門後兩廂有碑廊,東廊嵌碑二,西廊嵌碑一。御書樓前廊東端嵌碑一通。西大門外右側院牆嵌《告示》碑1通。 [9]  【圖冊資料來源 [6] 

鵝湖書院歷史

南宋時期(1127—1279),儒家學者風行講學,書院發達。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等會講鵝湖寺,各持己見,“相與講其所聞之學”,這就是哲學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宋淳祐十年(1250),改名為“文宗書院”。
史料陳列室
史料陳列室(4張)
皇慶二年(1313),增建“會元堂”。
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又重修擴建,並正式定名“鵝湖書院”。
書院自南宋至清代共八百多年,幾遭兵毀,又幾次重建。其中尤以清代康熙五十六年(1717)整修和擴建工程規模最大。
1957年,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1959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遭“紅衞兵”的破壞;1983年,省文化局撥款重修,並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10月,經中宣部批准,就在此召開“紀念朱子誕辰87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是上饒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05月25日,鵝湖書院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10-11]  【圖冊資料來源 [6] 

鵝湖書院典故

宋淳熙二年(1175)五月,呂祖謙與朱熹編成《近思錄》,結束福建之行而歸浙時,朱熹親自送行。五月底,抵信州鉛山鵝湖寺。呂祖謙為了調和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理論分歧,使兩人的哲學觀點“會歸於一”,於是出面邀請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前來與朱熹見面。六月初,陸氏兄弟依約來到鵝湖寺。這就是著名的“鵝湖之會”。“鵝湖之會”的規模不算小。雖然直接參加辯論會的是朱熹和陸九淵兄弟。但列席旁聽者不少,如浙江學者劉子澄、趙景明、潘叔度,陸九淵的門人朱亨道、鄒斌等。鵝湖寺地處閩、浙、贛交界,聞風而至的學者亦有若干人。
朱熹事後回憶説:“始聽瑩於胸次,卒紛繳於談端。”可見一開始氣氛就顯得相當緊張。鵝湖之會辯論的中心議題是“教人之法”,關於這點,陸九淵門人朱亨道記載道:“鵝湖講道,誠當今盛事。伯恭蓋慮朱、陸議論猶有異同,欲會歸於一,而定所適從。……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可見在這個問題上,朱熹強調通過對外物的考察來啓發人的內心潛在良知。陸氏兄弟則主張“先發明人本心”,反對多做讀書窮理之工夫,以為讀書不是成為至賢的必由之路。會上,雙方各執已見,互不相讓。而作為會議的主持者,呂祖謙在會上沒有明確表態。對於朱、陸雙方的觀點,“甚有虛心相聽之意”。但從陸九淵埋怨呂祖謙“為元晦所尼”和呂祖謙對朱熹與陸九淵的不同評價中可以看出呂祖謙內心還是傾向朱熹的“教人”之法,認為二陸的主張過於疏闊的。呂祖謙評價朱熹和陸九淵道:“元晦英邁剛明,而工夫就實入細,殊未可量。子靜亦堅實有力,但欠開闊。”“欠開闊”正是對陸九淵認識論流於空疏的一種婉轉批評。 [12] 

鵝湖書院詩詞

部分紀念詩詞 [13-14] 
夜坐書懷

書院
社日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