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鵜鶘

(鵜形目鵜鶘科動物的統稱)

鎖定
鵜鶘(學名:Pelecanus)是鵜形目鵜鶘科動物的統稱,又名塘鵝、伽藍鳥、淘河等 [4]  [24]  。鵜鶘是大型水鳥,雌雄相似,體型粗壯,適於飛翔和游泳,體長105-188cm,體重13kg [3]  。喙部寬大而直,上喙尖端向下彎曲,呈鈎狀,下喙具可擴張的大喉囊,可自由伸縮。舌小,但舌部肌肉發達。頸細長,飛行或休息時,頸部彎曲,能很好地支持頭部和嘴。全身羽毛密而短,羽色為白色、桃紅色或淺灰褐色。尾短而寬,尾羽 20-24枚。翅膀寬大,翼展較寬,扇翅有力。腿部短而粗壯,趾間具蹼 [5]  [12] 
鵜鶘在全球大部分地區都有分佈,多分佈在亞洲、歐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亞等地,熱帶種類相對較多 [6]  [13]  。主要棲息於湖泊、沼澤、鹹水湖礁和沿海海岸水域 [12]  。鵜鶘具有羣居性,食各種各樣的魚,從小魚直至大的魚類,此外,也食腐肉、卵、幼鳥、兩棲類和甲殼類 [5]  [7]  。鵜鶘常集大羣繁殖,築巢於樹上、灌木叢或地面,巢穴主要由樹枝搭建,內襯蘆葦和羽毛。通常每窩產卵2-3枚,孵化期35-37天。野生鵜鶘最長壽個體記錄是26歲,而人工飼養的鵜鶘可存活至60多歲 [8-9] 
2020年,卷羽鵜鶘、白鵜鶘和斑嘴鵜鶘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14]  。卷羽鵜鶘(Pelecanus crispus)、秘魯鵜鶘(Pelecanus thagus)和斑嘴鵜鶘(Pelecanus philippensis)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為近危(NT)等級,其他5種均為無危(LC)等級 [1]  。2023年,卷羽鵜鶘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15] 
中文名
鵜鶘
拉丁學名
Pelecanus [16] 
別    名
塘鵝 [4] 
伽藍鳥 [24] 
淘河 [24] 
外文名
Pelican [16] 
中國動物保護等級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動物界 [16] 
脊索動物門 [16] 
鳥綱 [16] 
鵜形目 [16] 
鵜鶘科 [16] 
鵜鶘屬 [16] 
8種 [1] 
分佈區域
亞洲、歐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亞等地 [6]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16] 
保護級別
近危(NT)3種、無危(LC)5種 IUCN標準 [1] 
棲息環境
湖泊、沼澤、鹹水湖礁和沿海海岸水域 [12] 

鵜鶘動物學史

鵜鶘進化史

在已發現的鵜鶘化石中,漸新世的相關樣本記錄豐富,但新近紀和第四紀的記錄較缺乏。學術界認為除南極洲外,所有大陸都應存在新第三紀和第四紀鵜鶘化石 [20] 
1880年在印度發現的Pelecanus sivalensis Davies化石,是在Siwalik Group地層序列中發現的兩個物種中較小的一個,這個完整的跗蹠骨是100多年來在印度收集到的第一個鵜鶘化石,它的化石形成於上新世晚期(約2.6 Ma),是該地區最年輕的鵜鶘化石 [18] 
在阿根廷恩特雷里奧斯省(Entre Ríos)的中新世巴拉那組地層中發現的Pelecanus paranensis化石是南美洲已記錄的鵜鶘科動物化石,該化石與褐鵜鶘和秘魯鵜鶘密切相關,被認為是鵜鶘屬中已滅絕的物種。科學家根據這一發現推測,新世界(即美洲)鵜鶘的祖先可能通過大西洋傳播而來。也由此學術界普遍認為,鵜鶘是在舊大陸(傳統的歐洲、亞洲和非洲大陸)進化,然後傳播到美洲。而晚中新世的退行性海洋古環境則促成了鵜鶘種類從半鹹水或淡水棲息地向嚴格的海岸線棲息地的演化驅動 [19] 
2013年,由古生物學家霍寧格·克勞斯率領的科學考察隊對秘魯伊卡荒漠進行考古研究,並在地區找到了一個1.8米高的巨鳥遺骸,這塊巨鳥化石是一種巨大的白鵜鶘,距今3500萬年,生活在漸新世時期 [17] 

鵜鶘發現與命名

瑞典生物學家林奈(Linnaeus)在1758年《自然系統》第10版中首次正式描述了鵜鶘屬(Pelecanus) [2]  。而鵜鶘科“Pelecanidae”的學名,則由法國學者拉菲內克·施馬爾茨(Rafinesque Schmaltz)在1815年提出 [21] 

鵜鶘形態特徵

鵜鶘,大型水鳥,雌雄相似。體較粗胖肥大,適於飛翔和游泳,體長在105-188cm,,體重13kg,是現存鳥類中個體最大者之一 [3]  。嘴形寬大直長,上嘴尖端向下彎曲,呈鈎狀;下嘴具可擴張的大喉囊,可自由伸縮。舌小,但舌部肌肉發達。當鵜鶘捕魚後,發達的舌部肌肉能控制喉囊像網袋一樣把水排掉。頸細長,飛行或休息時,頸部彎曲,能很好地支持頭部和嘴。全身羽毛密而短,羽色為白色、桃紅色或淺灰褐色。尾短而寬,尾羽 20~24枚。翅膀寬大,翼展較寬,扇翅有力,能以超過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長距離飛行。腳短,腳趾間有蹼連接 [12]  [5] 
鵜鶘 鵜鶘

鵜鶘棲息環境

鵜鶘主要棲息於湖泊、沼澤、鹹水湖礁和沿海海岸水域 [12]  。如斑嘴鵜鶘棲息在東南亞的低地淡水、鹹水和海洋濕地地區 [22]  ;美洲白鵜鶘棲息在在沿海地區,例如沿海海灣和河口,重要的內陸越冬區是加利福尼亞州的索爾頓海和水流防止結冰地區的大河 [23] 
鵜鶘 鵜鶘

鵜鶘分佈範圍

鵜鶘在全球大部分地區都有分佈,大多分佈在亞洲、歐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亞等地,熱帶種類相對較多 [13]  [6]  。其在中國則主要分佈在新疆、青海、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台灣等省 [24]  。中國共有3種鵜鶘,即卷羽鵜鶘、白鵜鶘和斑嘴鵜鶘,其中卷羽鵜鶘多見於北方,冬季遷至南方越冬 [25]  ;斑嘴鵜鶘中國分佈於長江下游、廣東、福建、雲南和台灣及海南島等東南沿海一帶 [12]  ;白鵜鶘分佈於青藏高原 [13] 
鵜鶘屬分佈圖 鵜鶘屬分佈圖 [26]

鵜鶘生活習性

鵜鶘食性

鵜鶘具有羣居性,大部分種類通過羣體協作捕魚,它們會排列成一條直線或是“U”形,用翅膀撲打水面,從而迫使魚類遊入淺水區,當魚類聚集在淺水區時,鵜鶘便用嘴將它們舀起來。褐鵜鶘則從空中俯衝捕食,袋狀的大嘴像漁網一樣能把魚網住。鵜鶘食各種各樣的魚,從小魚直至大的魚類,此外,也食腐肉、卵、幼鳥、兩棲類和甲殼類。 [5]  [7] 
鵜鶘 鵜鶘

鵜鶘遷徙

鵜鶘部分種類具有遷徙行為,白鵜鶘在春季於3-4月,秋季於9-10月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間遷徙 [12]  。卷羽鵜鶘在3月末、4月初遷到北方繁殖地,10-11月遷到越冬地,遷徙和越冬均成羣,在香港深水灣曾在越冬期間見到多達約80只的大羣 [12]  ;美洲白鵜鶘每年都會遷徙,幼鳥第一年會遷徙到冬季棲息地,直到兩歲才開始每年的遷徙,美洲白鵜鶘在春季到達繁殖地,時間相對較短,通常在三月或四月初到達,秋季遷徙較為分散,它們白天成羣結隊遷徙,通常超過 180 只 [23] 

鵜鶘集羣

鵜鶘具有羣居性,常成羣生活和繁殖 [12]  。如澳洲鵜鶘是高度羣居的晝間鳥類,它們成羣飛翔,有時規模可能很大。它們在多達 40,000 只的大型羣體中繁殖,它們飛行速度強勁、速度緩慢,經常在熱氣流上滑翔以節省能量 [27]  。美洲白鵜鶘也是羣居性鳥類,它們總是成羣棲息、築巢或覓食。它們的築巢羣非常大且密集,通常包含大約1000個巢 [23] 
鵜鶘 鵜鶘

鵜鶘交流

在鵜鶘羣體中,成年個體一般多數保持沉默,而雛鳥則相對吵鬧。如澳大利亞成年鵜鶘很少發出叫聲,也很少使用叫聲,它們的叫聲包括嘶嘶聲、吹氣聲、呻吟聲、咕嚕聲或鈔票碰撞聲。雛鳥比成年鵜鶘更能發聲,會大聲乞討食物。澳大利亞鵜鶘主要使用翅膀、脖子、喙和育兒袋通過視覺線索進行交流,尤其是在求偶表演中,像所有鳥類一樣,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和化學刺激來感知環境 [27]  。斑嘴鵜鶘成熟後相對安靜,很少叫聲,然而,在雛鳥時期,它們會像綿羊一樣發出咕嚕的聯繫叫聲、吠叫、吱吱聲和咩咩聲,使繁殖地變得更加喧鬧。當感知到的威脅時,雛鳥和成年鵜鶘都會變得沉默,一旦威脅變得明顯,大聲的噪音和大幅度的機翼運動可能會被用作恐嚇策略。在交配過程中,鵜鶘會使用許多不同的社交信號,包括聲音和視覺信號,包括鞠躬、搖頭、拍嘴、轉頭以及各種呻吟、咕嚕聲和高亢的叫聲。配偶之間也會用伸展脖子和二重奏的呻吟聲來打招呼 [22] 

鵜鶘生長繁殖

鵜鶘常集大羣繁殖,野生鵜鶘最長壽個體記錄是26歲,而人工飼養的鵜鶘可存活至60多歲 [8]  [9] 
鵜鶘的求愛和育雛方式特別有趣。鵜鶘常集大羣繁殖,雄鵜鶘向雌鵜鶘求愛時,時而在空中跳着“8”字舞,時而蹲伏在佔有的領地上,嘴巴上下相互撞擊,發出急促的響聲,腦袋以奇特的方式不停地搖晃,希望在眾多的“候選人”中得到雌性對自己的垂青 [8] 
每到了繁殖季節,鵜鶘便選擇人跡罕至的樹林,營巢於樹上,有時也在灌木和地上營巢,巢的結構較龐大,主要由樹枝構成,內墊以蘆葦和羽毛。鵜鶘通常每窩產卵2-3枚,孵化期35-37天,卵為白色,大小如同鵝蛋。小鵜鶘的孵化和育雛任務,由父母共同承擔。當小鶘孵化出來後,鵜鶘父母將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裏,供小鵜鶘食用。小鵜鶘再長大一點時,父母就將自己的大嘴張開,讓小鵜鶘將腦袋伸進它們的喉囊中,探取食物。有時小鵜鶘就站在父母的大嘴裏吃食 [12]  [8] 

鵜鶘人工養殖

全球多地的動物園基本都會引入鵜鶘進行人工飼養與繁殖,如中國的廣州動物園曾引入粉紅背鵜鶘、白鵜鶘等進行人工飼養,為其修建湖心島棲息場地,通過投放魚塊、小魚、海魚塊等進行飼養,繁殖期間添加蛋白質、多維素、礦物質等,同時增加適口性較好的禾花魚作為活料,有利於親鳥的繁殖。當成鳥產卵後會對受精卵進行人工孵化,出殼的幼鳥進行人工育幼,定時對雛鳥進行空腹稱重,測量喙的長度、幼雛皮膚顏色、羽毛生長情況、運動、採食等 [28]  [29] 

鵜鶘下級分類

鵜鶘(8種)

中文名稱
拉丁名稱
命名者及年代
1
Pelecanus conspicillatus
Temminck, 1824
2
Pelecanus crispus
Bruch, 1832
3
美洲鵜鶘
Pelecanus erythrorhynchos
Gmelin, 1789
4
Pelecanus occidentalis
Linnaeus, 1766
5
Pelecanus onocrotalus
Linnaeus, 1758
6
Pelecanus philippensis
Gmelin, 1789
7
Pelecanus rufescens
Gmelin, 1789
8
Pelecanus thagus
Molina, 1782
參考資料: [2] 

鵜鶘保護現狀

鵜鶘保護級別

2020年,卷羽鵜鶘、白鵜鶘和斑嘴鵜鶘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14] 
截至2023年,8種鵜鶘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其中卷羽鵜鶘(Pelecanus crispus)、秘魯鵜鶘(Pelecanus thagus)和斑嘴鵜鶘(Pelecanus philippensis)為近危(NT)等級,其他5種均為無危(LC)等級 [1] 
2023年,卷羽鵜鶘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15] 

鵜鶘種羣現狀

截至2023年,8種現存的鵜鶘種羣數量趨勢大致可分為4種:秘魯鵜鶘、褐鵜鶘、美洲白鵜鶘種羣數量呈上升態勢;澳洲鵜鶘、粉紅背鵜鶘種羣數量穩定;白鵜鶘總體種羣數量是否增加暫未有明確數據;斑嘴鵜鶘和卷羽鵜鶘的種羣數量則呈下降趨勢 [1] 

鵜鶘瀕危原因

鵜鶘種羣數量減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外來物種入侵、疾病、氣候變化和天敵捕食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棲息地破壞、非法狩獵、人類活動干擾和環境污染等威脅。2015年3月,禽流感(H5N1病毒)導致保加利亞斯雷巴納生物圈保護區繁殖地的至少45只成年卷羽鵜鶘死亡。在緬甸錫唐河山谷的斑嘴鵜鶘繁殖種羣,因為森林被砍伐,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而消失 [30-31] 

鵜鶘保護措施

針對不同鵜鶘種類,各國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白鵜鶘被列入《遷徙物種公約》附錄一;《伯爾尼公約》附錄二;鳥類指令附件一。在歐洲範圍內,它出現在 43 個重要鳥類區域內。在歐盟,它被列入 108 個特別保護區。並通過監測和審查主要棲息地的水管理實踐,保護繁殖和飼養場所;監測重金屬和農藥水平,並改進水體管理以減少污染物負荷 [32] 
針對斑嘴鵜鶘的保護措施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設立保護區,在印度幾個關鍵的繁殖地都在保護區,其中泰米爾納德邦15個鵜鶘築巢地中有8個受到保護;在柬埔寨,鵜鶘繁殖地是保護區的核心區域。第二是建立保護計劃以及研究站,一些印度社區也有鵜鶘保護計劃斯里蘭卡建立了有關鵜鶘的研究站,致力於提高對該物種的認識 [30] 

鵜鶘主要價值

鵜鶘觀賞價值

世界範圍內,很多動物園引進鵜鶘人工飼養與繁殖,可供人們欣賞參觀 [28]  [29]  。在山東德州齊河縣的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可以看到渾身雪白,時而飛翔,時而踱步的白鵜鶘 [33] 

鵜鶘藥用價值

鵜鶘的藥用價值只針對人工養殖品種,人工養殖鵜鶘的嘴、舌、油、羽毛、皮均可入藥。嘴具有收斂澀腸之功效,主治赤白久痢;舌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疔瘡腫痛;油具有消腫毒、祛風濕、通經絡之功效,主治癰瘡腫毒、風濕腰腿疼、耳聾;羽毛和皮具有降逆止吐之功效,主治反胃吐食 [34] 

鵜鶘其他內容

鵜鶘文載

鵜鶘之名最早見於《莊子》。而《嘉祐本草》雲:“鳥大如蒼鵝,頤下有皮袋,容二升物,展縮由之,袋中盛水以養魚。”《爾雅》中則注:“好羣飛,沉水食魚,故名澤。”《本草綱目》中則又云:“鵜鶘,處處有之,水烏也。似鴞而甚大灰色如蒼鵝,喙長尺餘,直而且廣,口中正赤,頷下胡大如數升囊,好羣飛,沉水食魚,亦能竭小水取魚,俚人食其肉,取其脂人藥用。” [10] 

鵜鶘寓言

鵜鶘也常成為許多民間傳説的主題,有一則印度寓言敍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隻鵜鶘對它的後代極為殘暴,它把它們殺死,事後又充滿自責地讓鮮血從自己的胸口滴下,滴到後代的身上,使它們復活。由於人們認為鵜鶘具有自我犧牲的精神,因此在西方文化中鵜鶘經常與“虔誠”聯繫在一起,也成為教會紋章和雕刻的主要圖案之一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