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鎖定
“鴻海科技集團”是“富士康科技集團”母公司。
成立於1974年,鴻海科技集團是全球3C(電腦、通訊、消費類電子)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國際集團,集團旗下公司不僅在中國台灣省、中國香港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更囊括當前中國台灣最大的企業、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華地區最大出口商、2015年美國財富雜誌全球企業排名第31名,及全球3C代工服務領域龍頭等頭銜。
公司名稱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
1974年
總部地點
中國台灣省新北市土城市工業區自由街2號
公司類型
有限公司
年營業額
2225.35 億美元(2022年) [14] 
員工數
667680(2019年) [3] 
官    網
http://www.foxconn.com/
世界500強
第20(2022年) [14]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集團規模

鴻海科技集團 鴻海科技集團
集團多年來致力於研發創新,以核心技術為中心,包括:納米技術、環保製程技術、平面顯示器技術、無線通訊技術、精密模具技術、伺服器技術、光電/光通訊技術材料與應用技術及網路技術等。集團不僅具完善的研發管理制度,更在知識產權管理上努力耕耘,積極地以提升華人之國際競爭力為己任;截至2009年底鴻海科技集團已在全世界獲得超過30,000件專利,不僅連續三年蟬聯台灣年度專利申請數及獲准數雙料冠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球年度專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中,集團亦是全球前二十名中唯一上榜的華人企業。也因如此,鴻海被美國財富雜誌評鑑入選為全球最佳聲望標竿電子企業15強,併成為全球連續五年名列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科技百強(IT100)前十名的公司。在2012年世界財富榜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以營業收入為117514.4百萬美元名列全球第43位,比2011年提升了17位。在2013年世界《財富》榜排行榜中,以營業收入為132076.1百萬美元名列全球第30位,比2012年提升了13位。
主要商品/服務項目:五大產品策略:速度、質量、工程服務、彈性、成本。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歷史發展

1974年鴻海在董事長郭台銘以30萬台幣、十來個員工創業時,生產的產品是黑白電視機旋鈕,由於旋鈕與他後來生產的連接器一樣,模具開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產品品質,所以從1977年開始,好不容易蓄積起第一筆資金的郭台銘,面臨三個選擇:一是到日本買進模具設備,蓋自己的模具廠;二是買地建廠,不用再租借廠房;三是在原料面臨漲價的情況下,買原料囤積居奇。面對金錢遊戲的誘惑,幾經掙扎,郭台銘決定選擇第一個。而就在模具廠蓋好半年後,郭台銘原先想購買的那塊土地已漲了3倍,原料也水漲船高。許多同仁不理解:“到外買(模具)反而比較便宜,為什麼還要自己做呢?”如果求近利,他還可以把模具廠賣掉,回去買地。但是一心想打出江山的郭台銘,始終沒有回頭。1980年鴻海模具廠開始出現業績,後來鴻海陸續建立電鍍部門與衝壓廠,迅速拉開與同業的距離。進入80年代,PC工業起飛,黑白電視衰退。擁有模具技術的鴻具駕輕就熟,很快切進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從此建立起連接器霸主地位。
鴻海以模具起家
鴻海以模具起家,郭台銘總愛對外強調他做的是“機械”而非“電子”。在富士康集團,鴻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FOX-cavity”,饒有趣味地以“狐穴”喻精密模具大家能夠理解;而其內部代號或簡稱竟是一本正經的“核心”。
一位IT之腕説:“代工是生產別人不能做的產品,而不是生產別人不想做的產品”郭台銘憑藉模具為龍頭的技術基礎,成功地做到了“在我的領域內,沒有競爭對手。”這就是為什麼會在EMS廠中排名第五而盈利居然第一的原因。但鴻海做大的最關鍵一步,是選客户。郭台銘甚至不惜以“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來突出鴻海的“一流客户”。郭台銘在30歲時即發誓只與世界一流大廠做生意,緊跟一流高手才能迅猛發展。現IBM康柏英特爾索尼惠普戴爾思科諾基亞摩托羅拉台達電子等著名的IT業公司均是鴻海的客户。鴻海早已具備電腦等整機生產能力,但郭台銘卻沒有自己的“品牌夢”。各大公司不用擔心會突然冒出一個“鴻海牌”來和自己競爭,更加放心地拓展與鴻海的合作。鴻海沒有自己的品牌,然而每一個品牌都有鴻海!換言之,任何一個名牌都可能因失誤而重挫倒下,如果鴻海遭遇類似命運,只能有一個前提,每一個至少大多數名牌都已重挫倒下。
80年代個人電腦工業起飛中,以成熟的模具技術進入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其連接器王國自此開始建立起來。
1999年,一口氣吞下華升、廣宇等企業進行逆向整合,使鴻海精密發展成為鴻海集團,由地區性大廠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2002年,鴻海躍居中國台灣第一大民營製造企業,在《商業週刊》2002年“全球科技百強”中排名第三。
2003年,鴻海在手機代工毛利率急劇下降的情形下逆勢而上,顯露出其強大的野心。將其在PC代工上構造的完整價值鏈移植到手機上,進一步發揮這種結構的潛力,是鴻海顯而易見的目標。作為台灣製造業的後起之秀,業界已經看到,未來的鴻海有望直逼手機代工業的龍頭寶座。
集團藍圖:紮根中國、全球運籌。堅持在多元化發展方向基礎上着力於一體化建設的鴻海集團。
赴祖國大陸投資
“鴻海”於1977年赴大陸投資,現今“鴻海”已成為大陸台商的第二大出口商,“鴻海”大陸廠的成本競爭優勢、研發技術不斷提高,獲利更是逐年提升。據悉,鴻海連續五年銷售成長62%,成績驕人,而其中公司大陸廠的生產佔了相當重要部分。
鴻海企業集團大陸主要製造基地富士康集團系台灣鴻海集團投資大陸發展而來,主要生產計算機、網絡通訊、消費電子等高科技關鍵零組件與系統產品。在中國大陸深圳、崑山、杭州、天津、鄭州、成都、等地設有36家全資子公司
2023年11月6日,據富士康官微消息,2023年11月06日,Exolaunch宣佈已與集團簽署發射服務協議(Launch Services Agreement, LSA),為鴻海首批低地球軌道衞星提供任務管理、軌道硬件部署和相關服務。 [24] 
2023年11月20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鴻海,2317.TW)在官網披露,由鴻海集團與裕隆集團(2201.TW)所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58.TW)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創新板掛牌上市。 [26] 
2024年1月5日,鴻海公告,2023年12月營業收入淨額為4601.25億元新台幣,同比下降26.9%;2023年全年累計營業收入淨額為6.16萬億元新台幣,同比下降6.98%。 [27]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

郭台銘 郭台銘
郭台銘,中國台灣省著名企業家,祖籍山西晉城市澤州縣(現屬晉城市)南嶺鄉葛萬村,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中國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華人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1971年進入中國台灣復興航運公司,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1985年創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開辦只有百來人的工廠,之後發展成為富士康龍華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國相對成熟的基地已超過13個。2001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週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13]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揚偉 劉揚偉
劉揚偉,1978年畢業於台灣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1986年取得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碩士學位。2007年加入鴻海擔任董事長特助一職,2010年接任B次集團總經理,2014年4月兼任集團子公司IC設計服務公司虹晶科技董事長,2016年10月任新成立的半導體次集團並擔任總經理。2019年經集團董事會通過,正式接任集團董事長一職。 [15]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糾紛案

原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台灣省台北縣土城市中山路66號。
法定代表人郭台銘,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丁紀鐵,上海市丁紀鐵律師事務所。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委託代理人劉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審查員。
委託代理人曹銘書,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審查員。
第三人力銘電子(蘇州)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吳江市松陵鎮工業勝信路。
法定代表人鄭嘉正,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毛依星,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劉橋民,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鴻海公司)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簡稱專利複審委員會)第1147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11474號決定),於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於2008年維持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作出的第1147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案件受理費一百元,由原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原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第三人力銘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並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一百元,上訴於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8年6月25日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並通知力銘電子(蘇州)有限公司(簡稱力銘公司)作為本案的第三人蔘加訴訟,於2009年2月2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鴻海公司委託代理人丁紀鐵,被告專利複審委員會的委託代理人劉穎、曹銘書,第三人力銘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委託代理人毛依星、劉橋民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巴西設廠

路透社報道,鴻海精密週三稱,它將在巴西投資大約10億雷亞爾(5億美元)建設一個生產台式電腦智能手機和組件的新的生產設施,創造大約1萬個工作崗位。
鴻海精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設備組裝廠商,以富士康的名稱在股票市場交易。鴻海精密在聲明中稱,新的生產設施位於巴西聖保羅,可容納5個生產基地。鴻海精密將在本週四與聖保羅市簽署一個協議。
鴻海精密沒有披露這些生產基地將生產什麼品牌的產品。這些生產基地將在2014年投產,在2016年達到全面的生產負荷
鴻海精密是蘋果的主要生產合作夥伴,其大多數工廠都在中國。鴻海精密正在尋求向巴西和印度尼西亞擴張。鴻海精密已在巴西有8個工廠。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情況

2023年5月11日,鴻海發佈第一季度財報,第一季度營收1.46萬億元新台幣,營業利潤405.23億元新台幣;淨利潤128.25億元新台幣,環比下降68%,同比下降56%。 [16] 
2023年7月5日,鴻海公佈6月份營收4227.75億元新台幣,同比下降19.65%。 [17] 
2023年10月5日,鴻海公佈9月營收為6607.4億元新台幣,環比增長60.05%,同比減少19.65%。 [23]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印尼

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台灣製造業巨頭—富士康(Foxconn)結束了為期一週的考察,於上週五(7月20日)確定將在印度尼西亞投資10億美元創建工廠。屆此,富士康在印度尼西亞的總投資額將達到100億美元,它還創建了一所類似硅谷的科技園。
富士康(在中國台灣被稱為鴻海)指出,這項舉措將為印度尼西亞創造約一百萬個工作機會,印度尼西亞政府認為這次投資將促進當地科技和製造業的發展。
事實上,工業部長M.S西達耶(M.S.Hidayat)對雅加達郵報(Jakarta Post)説富士康不僅僅是要創建一個工廠,而是要建立起一個“科技產業園”。工業部長西達耶還説道:“富士康正在尋找1000畝土地。他們計劃在印度尼西亞建造一個類似硅谷的地方。”
2022年11月,印尼投資部長巴赫里爾發佈視頻聲明稱,鴻海擬在印尼中爪哇省巴塘綜合工業區新建的電動汽車工廠將於2023年初動工。 [8]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印度建廠

2023年7月,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決定退出與印度國家韋丹塔 (Vedanta)公司生產半導體的合資企業。 [18]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世界排名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蘋果劫難

“2013年3月15日,蘋果公司退回500萬部手機,原因在於外觀不符合標準或者是出現功能不良的問題。”富士康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者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質量不合格的蘋果手機總數甚至高達800萬部。
為了提升“良率”,郭台銘於2013年4月16日12時許來到深圳觀瀾鴻觀科技園C03樓3層視察。他提出了“提升良率、專業培訓、凝聚士氣”的12字主張,並表示自己在觀瀾設立了辦公室,良率達不到要求他就不走。
按照蘋果手機“重工”(即重新生產)出來,還用原來機器的部分原件每台約200元的人工成本核算,僅上述500萬~800萬部不合格iPhone一經重新處理,鴻海就需要支付10億~16億元的額外成本。這意味着,2012年,鴻海內部負責iPhone代工的iDPBG(數位產品事業羣)2/3的利潤將付諸東流。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槍擊案

2014年4月28日確曾接獲鴻海報案,警方前往調查時發現5樓、鄰近郭台銘辦公室座位前方會議室的1塊強化玻璃及4樓的2塊強化玻璃有裂痕,由於案發時間為27日凌晨2時許,廠區僅有保全人員巡邏,沒有任何人受傷。鴻海集團台北總部2014年發生了連發6槍的槍擊案,開槍者鎖定的是郭台銘。對於這一説法,鴻海集團發佈聲明給予了否認。 [5]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獲榮譽

2022年12月,位列2022胡潤世界500強309位。 [9] 
2023年1月,位列《2022年·胡潤中國500強》第19名。 [11] 
2023年7月,位列2023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第5位。 [20] 
2023年8月,以222535.3(百萬美元)營收,入選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第27位。 [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社會責任

2024年4月3日,台灣花蓮強震後,鴻海科技集團宣佈將捐贈新台幣8000萬元協助受影響民眾重建以及儘速恢復正常生活。 [28]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新聞

2023年1月5日,鴻海公佈2022年營收達6.62萬億新台幣,創歷年同期新高。鴻海表示,自2022年10月份鄭州廠區疫情發生以來,公司與地方政府、客户密切聯繫與合作,在遵守官方的防疫政策下,照護員工健康以及安全生產一直是公司始終堅持的首要經營原則,公司也盡力維護員工權益,讓現有與新進員工都能受到最好照顧,一起度過此波疫情。在全體同仁努力下,12月份鄭州廠區生產營運基本上已經回覆正常。預估2023年第一季營運展望將與外界預期大致相當。 [10] 
2023年3月,鴻海2022年第四季度淨利潤400億元新台幣,同比下降9.9%,預估409.1億元新台幣。2022年淨利潤1414.8億元新台幣,預估1424.9億元新台幣。 [12] 
2023年7月10日,蘋果主要供應商、中國台灣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在一份聲明中稱,公司決定不再推進與印度金屬石油集團Vedanta的195億美元(約1400億人民幣)工廠建廠行動。 [19] 
2023年8月1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決定對特定功率轉換器模塊及包含該模塊的計算系統(Certain Power Converter Modules And Computing Systems Containing The Same)啓動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370),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為列名被告。 [22] 
2023年11月14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的業績説明會上,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在回答“鴻海近幾個月在接受中國有關部門檢查,檢查是否已結束”的問題時表示,目前集團生產經營一切正常,會積極配合相關單位,希望可以儘快完成相關的工作,減輕大家對於不確定性的擔心。“我們也在積極的應對之中,若是有明確的結果,其實現在還沒有結果,我們一定會公告讓大家知悉。” [2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