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鴨病毒性肝炎

鎖定
鴨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簡稱DVH)又稱背脖病,是由鴨病毒性肝炎(Duck Hepatitis Virus,簡稱DHV)引起、發生在鴨身上的一種病害。病鴨表現精神萎靡,不能隨羣走動,眼睛半閉,打瞌睡。隨後病鴨不安定,出現神經症狀,運動失調 [1] 
鴨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性傳染病,具有急性、高度致死性等特點。鴨病毒性肝炎逐漸成為危害養鴨業的重大疫病。 [1] 
平時要加強衞生消毒和加強飼養管理,發現病鴨及時隔離消毒。應用疫苗免疫,主要有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 [1] 
中文名
鴨病毒性肝炎
外文名
Duck viral hepatitis
別    名
背脖病
危害物種
病    原
鴨病毒性肝炎

鴨病毒性肝炎病害學史

1945年,Levine PP等首次在美國發現一種雛鴨的急性疾病,以肝臟腫大和出血為主要特徵。 [2] 
1950年,Levine PP等首次用雞胚分離出鴨肝炎病毒。 [2] 
1954年,Asplin 報道了英國暴發流行鴨病毒性肝炎。 [2] 
隨後,德國、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時、意大利、前蘇聯、印度、巴西、法國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報道了鴨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2] 
1963年,中國黃均建報道該病在上海地區的發生與流行。 [2] 
1965年,在英格蘭的諾福克(Norfolk)首次報道了雛鴨暴發Ⅱ型病毒性肝炎。發病鴨羣已免疫過Ⅰ型DHV弱毒,雛鴨交叉免疫保護實驗表明,此次暴發的病原與Ⅰ型鴨肝炎病毒不同,命名為Ⅱ型鴨肝炎病毒。該病原引起的DVH僅在英格蘭East Anglia地區有報道,而且自1980年代中期暴發後,該地區也未見有本病發生。 [4] 
Ⅲ型鴨肝炎病毒由Toth首次在紐約長島報道。截止2022年只知道美國發生過這種由Ⅲ型鴨肝炎病毒引起的DVH。 [4] 

鴨病毒性肝炎病原特徵

鴨病毒性肝炎DHV-Ⅰ

DHV-Ⅰ屬於小核糖核酸病毒,病毒顆粒直徑為20-40納米球形,呈二十面體對稱。DHV-Ⅰ可耐受乙醚和氯仿,具有一定的熱穩定性,在自然環境中病毒可在未清洗的污染孵化期內至少存活10周,在陰涼處的濕糞中可存活37天以上。在4℃條件下病毒可存活2年以上,在-20℃則可長達9年,在37℃條件下可以存活21天。DHV-Ⅰ可耐受乙醚和碳氟化合物、氯仿、胰酶及30%的甲醇或硫酸銨的處理。 [1] 

鴨病毒性肝炎DHV-Ⅱ

DHV-Ⅱ為類星狀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其直徑為28-30納米。DHV-Ⅱ可耐受氯仿、pH3、胰酶處理和 50℃加熱 60分鐘,能在多種鴨和雞的細胞培養物上生長。 [1] 

鴨病毒性肝炎DHV-Ⅲ

DHV-Ⅲ為小RNA病毒科,經中和試驗和熒光抗體試驗證實,其與DHV-Ⅰ無共同抗原。DHV-Ⅲ亞在鴨腎細胞漿中呈晶格狀排列,病毒粒子的直徑約為30納米。DHV-Ⅲ可以耐受氯仿和pH3.0處理但對50℃熱處理敏感。鴨胚絨毛尿囊膜接種可以使該病毒增殖,但對雞胚接種不敏感。鴨胚初次接種後死亡無規律性,一般在接種後8-9天死亡,在高代次傳代中死亡時間會進一步縮短。 [1] 

鴨病毒性肝炎為害症狀

  • DHV-Ⅰ的發生和傳播很快,且死亡幾乎都發生在3—4天內,感染雛鴨首先表現為跟不上羣,此後短時間內就停止運動,蹲伏並半閉眼。本病的潛伏期很短,人工感染大約24小時。雛鴨均為突然發病,開始時病鴨表現精神萎靡,不能隨羣走動,眼睛半閉,打瞌睡。隨後病鴨不安定,出現神經症狀,運動失調,身體倒向一側,兩腳發生痙攣,死前頭向後倒,咀端和爪尖呈暗紫色淤血,呈角弓反張姿態,通常在出現神經症狀後的幾小時內死亡。人工感染的病鴨一般都在接種後第4天死亡。鴨羣感染後在3—4天內全部死亡,絕大多數在第二天死亡。有些發病很急的病鴨往往突然倒斃,常看不到任何症狀。剖檢主要病變在肝膽,可見肝臟腫大,質脆易碎,呈黃紅色或斑駁狀,肝表面有大小不等出血點或出血斑,肝臟有壞死灶。膽囊脹大,充滿膽汁,膽汁變淡。脾腎有腫大,心肌變軟,呈熟肉狀。一些病例有腦充血或水腫。在衞生條件不良的鴨場,較大日齡發病的雛鴨尚可見繼發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和敗血症變化。 [1] 
  • DHV-Ⅱ臨牀症狀和剖檢變化和DHV-Ⅰ表現稍有不同,DHV-Ⅱ主要器官為肝臟和腎臟,肝腫大、出血,腎臟腫脹,血管充血並凸於腎臟表面,脾臟腫脹,表面散佈有白色病灶,形成“西米樣”外觀。 [1] 
  • DHV-Ⅲ表現出DHV-Ⅰ典型症狀,只是該型引起的雛鴨死亡率較低,一般不超過30%。新型鴨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臨牀表現和DHV-Ⅰ引起的臨牀症狀和剖檢變化極為相似,主要表現為:雛鴨發病突然,很快出現明顯的神經症狀,抽搐,並很快死亡,死後雛鴨呈角弓反張姿勢,剖檢可見肝臟腫大,肝表面有大量的出血點及出血斑,並且隨着死亡發生時間的延長,出血表現越為明顯,接種後96小時死亡的雛鴨出血點明顯減少,腎臟輕度淤血。 [1] 
DHV DHV
圖a:表現出角弓反張的家鴨。 [3] 
圖b:肝臟有不規則的蒼白色區域和少量出血點。 [3] 

鴨病毒性肝炎分佈範圍

  • DHV-Ⅰ最早於1945年發現於美國,1953開始蔓延到加拿大、英國、德國、意大利法國匈牙利、前蘇聯、印度、日本等國。中國流行的主要是DHV-Ⅰ型,黃均建最早於上海報道了DVH的發生,之後北京、福建、浙江、遼寧、江蘇、河南、湖南、廣東、西藏、深圳、四川、新疆等地先後報道了DVH的發生,給養鴨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1] 
  • DHV-Ⅱ最於1965年在英格蘭的諾福克暴發,它雖然有與DHV-Ⅰ相似的病理性質,但是是由一種完全不同的病原體引起的,該病僅在英格蘭發生,並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暴發後並未見該病發生的報道。 [1] 
  • DHV-Ⅲ最早發生於美國長島,以前認為僅在美國發生過該型鴨肝炎,中國學者劉兆等在1998年和1999初在中國首次發現了DHV-Ⅲ鴨病毒性肝炎Ⅲ新型鴨病毒性肝炎最初由蘇敬良等人在北京廣西等地發現並命名。 [1] 

鴨病毒性肝炎流行情況

DHV-Ⅰ感染途徑主要為通過與病鴨的直接接觸,也可通過病鴨的糞便、食具、飲食、活動水池等間接傳播沒有證據表明可以垂直傳播。Demakov等報道棕色大鼠可作為DHV-Ⅰ的儲存宿主,這對於該病的流行病學有重要意義。 [1] 
DHV-Ⅱ只感染鴨,感染可通過口腔、泄殖腔和皮下注射發生。 [1] 
DHV-Ⅲ致病力較低,一般引起的死亡率不超過30%。DHV-Ⅲ能引起雛鴨感染,1日齡易感雛鴨皮下和肌肉注射感染雛鴨的肝勻漿不一定能複製出該病。 [1] 

鴨病毒性肝炎診斷方法

鴨病毒性肝炎血清學診斷

血清學方法是檢測DHV的主要方法包括中和試驗、間接血凝試驗、SPA協同凝集試驗、瓊脂凝膠擴散試驗(AGDP)、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熒光抗體技術和空斑減少試驗等。 [4] 
  • 中和試驗
中和試驗分為鴨胚、雞胚或病毒適應細胞中和試驗。1950,Levinel首次報道該方法應用於DHV-Ⅰ的診斷。1969年Hwang改進待檢血清和病毒反應的温度,研究表明DHV-Ⅰ雞胚中和試驗準確、重複性好。1997年陳琨用鴨病毒性肝炎病毒及其陽性血清在鴨胚肝細胞單層上進行微量血清中和試驗,結果表明,其敏感性高於鴨豚中和試驗。中和試驗仍然是公認的權威方法,但其操作繁瑣、費時,不適於快速診斷,不能進行基層推廣。 [4] 
  • 間接血凝試驗
間接血凝試驗,即以紅細胞作可溶性抗原的載體來檢測抗體。1996年,孫泉雲等粗提DHV經SephadexG200柱層析純化後作為致敏用抗原,戊二醛法固定綿羊紅細胞、BDB法致敏抗原紅細胞,建立了檢測DHV抗體的間接血凝試臉,然而由於非特異性凝血因子的影響,以及不同批次製備的紅細胞在敏感性和穩定性方面有波動,限制了該方法的推廣應用。 [4] 
  • SPA協同凝集試驗
1996年,汪銘書等應用葡球菌A蛋白作協同凝集試驗,快速檢測出了鴨肝炎病毒,對DHV攻擊死亡的雛鴨肝臟的檢出率為100%。結果表明SPA-CoA用於檢測DHV的含毒材料,具有較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適用於臨牀及基層推廣。 [4] 
  • 瓊脂凝膠擴散試驗(AGDP)
1961年,Murty等首次報道採用瓊脂凝膠擴散試驗診斷DHV。1997年,許偉琦等將2%PEG加入到瓊擴試驗中,能大大加快沉澱反應,而且提高了沉澱線清晰度。2002年張濟培等用氯仿去脂和反透析法進行病毒的提純濃縮,研究鴨肝炎的瓊脂擴散實驗。並發現瓊脂凝膠配製的最佳方案是pH7.2,NaCl為80克/升和瓊脂糖的質量分數為1%。瓊脂擴散試驗易產生抗原不純的現象,且檢測靈敏度不高。 [4] 
  •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是常用的一種簡包括競爭便、快速、敏感的診斷檢測方法之一。包括競爭ELISA法、間接ELISA法和雙抗體夾心ELISA法等。1990年,趙新柳等最先建立ELISA法檢測鴨病毒性肝炎(DVH)抗體,並與瓊脂免疫擴散試驗(AGDP)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ELISA的特異性與AGDP相一致;而在敏感性方面,ELISA的檢出率為 100%而AGDP為60%。隨着DHV 單克隆抗體的研製成功,1992年,陳溥言等建立了夾心ELISA 檢測方法,對蔗糖密度梯度離心和柱層析提純病毒的檢測,效果較好。1991年,範偉興等建立Dot-ELISA 法,用抗DHV 單克隆抗體檢測DHV抗原,並獲成功。除此之外,一些新興的ELISA檢測方法也相繼報道26,34-401。ELISA法,有簡便、快速及特異性強等優點,但抗原純度要求較高,陰性血清製備存在難度及單克隆抗體尚未商品化供應,推廣受到一定限制。中國已有ELISA試劑盒申請專利。 [4] 
  • 熒光抗體技術
1972年,Maiborda報道熒光抗體技術是檢測接種雛鴨DHV最快速準確的診斷方法。1984年,郭玉璞等運用該方法證實了北京地區流行的DHV由Ⅰ型DHV引起。免疫熒光抗體法雖然具有快速、靈敏和準確等特點,但其費用較高,對設備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基層推廣應用該方法不太現實。 [4] 
  • 空斑減少試驗
Woolcock等首先建立了空斑減少試驗檢測DHV中和抗體,報道這一方法比雞胚中和試驗敏感。 [4] 

鴨病毒性肝炎分子生物學診斷

隨着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對DHV基因組研究的不斷深入,分子生物學檢測DHV有多種方法。主要包括RT-PCR 方法、巢式RT-PCR和SYBRGreenI熒光定量RT-PCR方法等。
  • RT-PCR
2007年,馬秀麗等根據Genebank中Ⅰ型鴨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設計引物對DHV分離株採用RT- PCR,最低RNA模板檢出量為100皮克,成功建立DHV-Ⅰ的RT-PCR方法,結果表明該方法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同年,程安春等建立了檢測DHV-Ⅰ的RT-PCR方法,敏感性達到30皮克,且證明RT-PCR方法比病毒分離和DOt-ELISA 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羅玉均等通過已發表的DHV-Ⅰ基因組序列相對保守的區域,設計引物,成功建立了RT-PCR方法檢測鴨肝炎病毒Ⅰ型。王非等根據GeneBank中Ⅰ型鴨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設計引物對DHV-ⅠZJ-V 株採用RT-PCR結果表明該方法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2008年,高駿、張祥斌、劉豔分別對 DHV-Ⅰ分離株(S1、S2)福建DHV分離株(DH1~DH6)以及河北北京和天津DHV分離株(HB3、BJ5TJ1)採用RT- PCR結果表明該方法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隨後,2009年,邵澤香、黨龍、何冉婭,2010年,魏雪濤對RT- PCR條件優化,成功建立了Ⅰ型鴨病毒性肝炎病毒和新型鴨肝炎病毒的鑑別RT-PCR檢測方法。
  • 新型RT-PCR方法
2008年,黃顯明建立了適合DHV-Ⅰ快速檢測的RT-nested-PCR,第1次擴增的敏感性是100皮克,第2次擴增的敏感性是1飛克,第2次比第1次擴增的敏感性高105倍。同年,羅玉均等建立了巢式PCR與SYBR Green Ⅰ實時熒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結果表明巢式PCR敏感性為6皮克/毫升,實時熒光定量RT-PCR確定特異性產物的Tm值為85.6℃,最低能檢測到含 0.015飛克/微升陽性質粒標準品,顯示了較好的特異性、敏感性。關育芳、Yang M先後成功地建立了一步法RT-PCR檢測方法。該方法靈敏度高,目一步法的操作,既方便又減少污染的機會,具備了特異、快速和敏感的特點,更加適合於臨牀大量樣品的檢測。2011年,孫濤等用RT-PCR結合變性高效液相色譜技術(DHPLC),建立Ⅰ型鴨肝炎病毒的快速檢測方法。PCR-DHPLC與熒光RT-PCR檢測方法相比較,兩種方法檢測DHV-Ⅰ的符合率為100%。李嬌等對DHV-Ⅰ的逆轉錄巢式PCR檢測方法進行優化,該方法第1次擴增的敏感性為100皮克,第2次擴增的敏感性達到1皮克,敏感性提高了100倍表明該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是一種有效的新方法。 [4] 
  • RT-LAMP
反轉錄—環介導等温擴增(RT-LAMP)是最早由Notomi等報道的一種新型核酸擴增與檢測方法。即採用能特異識別靶序列上6個位點的4條引物及一種具有鏈置換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恆温條件(60~65°C)下,不到1小時的時間裏進行核酸擴增,其擴增效率可達到10⁹~10¹⁰個數量級。2012年,Song等建立了快速檢測Ⅰ型鴨肝炎病毒的反轉錄—環介導等温擴增(RT-LAMP)快速檢測法,研究結果表明該方法與RT-PCR相比,具有更為快速、靈敏及可視化的優點。 [4] 

鴨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

鴨病毒性肝炎預防措施

平時要加強衞生消毒和加強飼養管理,發現病鴨及時隔離消毒。 [1] 
應用疫苗免疫,主要有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 [1] 
弱毒疫苗:在生產實踐中一般使用弱毒疫苗。 [1] 
免疫種鴨以保證其後代雛鴨得到高水的母源抗體。在開產前2周每隻注射鴨肝炎病毒疫苗1毫升隔1周再注射2毫升在第二次射後2—3周種鴨的蛋種所出的鴨具有天然抗病力,能抵抗本病。這些母鴨的抗體至少可維持7個月,其後代母抗可保持2周左右。 [1] 
對雛鴨要儘早建立動免疫,直接用疫苗免疫雛鴨。未免疫母鴨後代,雛鴨於1-2日皮下注射鴨肝炎病毒疫苗0.25毫升。在肝炎常發生的鴨場,經免疫母鴨後代雛鴨在10-14日仍需進行免疫。免疫3天后即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期可達5-6個月。 [1] 
滅活疫苗:滅活疫苗有雞胚和鴨胚組織滅活苗兩種,一般鴨胚滅活帶比雞胚滅活帶的效果好,這可能是由於鴨胚的病毒收穫量高所致。有人用具有鴨肝炎典型病變的病死鴨的新鮮肝臟製成滅活苗,用於鴨場的緊急預防,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1] 
對無母源抗體的雛鴨要儘早建立被動免疫。給出殼後3日內鴨皮下注射抗鴨肝炎高免血清0.5毫升,預防效果可達90%-100%。 [1] 

鴨病毒性肝炎治療措施

鴨病毒性肝炎一旦發生,無特效治療藥物,一般採用肌注鴨肝炎高免血清0.5毫升,有治療作用,保護率可達90%以上,越早注射越好,能有效制止疫病的流行和死亡。 [1] 
中草藥物治療:板藍板、金銀花、茵陳各100g,菊花、龍膽草、大黃、黃柏、黃芩、甘草各50克,白糖500克煎水供1000只雛鴨飲水,連用3劑。雛鴨第一週服藥可預防,第二週用藥量加倍,可預防也可治療。重症病鴨可用板藍根針劑和維生素B12混合治療病鴨,每隻1-2毫升。 [1] 
參考資料
  • 1.    董新榮,張興曉,楊靈芝,等.鴨病毒性肝炎研究概況[C]//山東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禽病學術研討會.0[2023-07-27].DOI:ConferenceArticle/5aa05097c095d722206e4284.
  • 2.    趙瑞宏,張小飛,魏建忠,等.鴨病毒性肝炎診斷技術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 2006, 27(004):42-45.DOI:10.3969/j.issn.1007-5038.2006.04.012.
  • 3.    Kamomae, M., Kameyama, M., Ishii, J., Nabe, M., Ogura, Y., Iseki, H., Yamamoto, Y., & Mase, M. (2017). An outbreak of duck hepatitis A virus type 1 infection in Japan. Th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Science, 79, 917 - 920.
  • 4.    陽佑天,郭霄峯,魏平華.鴨肝炎病毒研究進展[J].養禽與禽病防治, 2012(10):5.DOI:10.3969/j.issn.1005-8567.2009.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