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鴨嘴竹葉蛙

鎖定
鴨嘴竹葉蛙為新近定立的物種,是一種兩棲動物,身體為褐色或綠色,產地在廣東、海南。體型不大,皮膚光滑,背面淺褐色,有背側褶,褶外綠色;頭長,吻尖圓,吻稜明顯;四肢均細長,後肢股部有橫紋。
中文學名:
鴨嘴竹葉蛙
界    :
動物界
門    :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
兩棲綱(Amphibia)
目    :
無尾目(Salientia)
科    :
蛙科
屬    :
臭蛙屬
分佈:
廣東、海南

鴨嘴竹葉蛙形態特徵

鴨嘴竹葉蛙 鴨嘴竹葉蛙
雄蛙體長57~63 mm,雌性體長73~74 mm;頭部窄長而扁平; 頭長大於頭寬; 吻部長遠大於眼徑,呈盾狀,前端寬,遠突出於下唇,吻稜稜角狀,兩眼間有一小白點; 雄性的鼓膜大於雌蛙; 犁骨齒兩短列。體和四肢背面光滑,上唇緣有一排鋸齒狀乳突; 背側褶平,體後部、體側及股後方均有扁平小疣; 體腹面皮膚光滑。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趾吸盤顯著,均有腹側溝; 後肢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吻端或略超過; 左右跟部重疊; 無跗褶,趾間全蹼,蹼凹陷較深,張度較窄,第一、五趾外側連線夾角小於90度,無跗褶。背面顏色多為暗褐色、綠色或褐綠色; 頭側、顳部紅棕色,唇緣至頜腺,腹側和股後部均為淺棕黃色,後兩者密佈褐色細斑; 四肢各部有褐黑色橫紋3~5條; 腹面淺黃色,咽胸部有褐色斑。雄蛙吻部長而寬圓,第一指有乳黃色婚墊; 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 無雄性線。卵徑2.5 mm,卵乳白色。 [1] 

鴨嘴竹葉蛙生物學資料

該蛙生活於海拔350~850 m植被繁茂的山區。成蛙多棲息在流溪瀑布下大水凼兩側的巖壁上,受驚擾後即跳入水中,體色常與岩石顏色相近。1964年5月6日獲一隻雌蛙產卵197粒。 [1] 

鴨嘴竹葉蛙種羣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蛙分佈區較窄,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羣數量減少。受脅等級:易危VU。 [1] 

鴨嘴竹葉蛙分佈

海南(瓊中、陵水、白沙、昌江壩王嶺)。 [1] 
參考資料
  • 1.    費梁,葉昌媛,江建平 編著.中國兩棲動物及其分佈彩色圖鑑: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第3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