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鳴鷲鎮

鎖定
鳴鷲鎮,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地處蒙自市東北部,東靠老寨苗族鄉,東南部與屏邊苗族自治縣新華鄉相連,南與芷村鎮接壤,西鄰西北勒鄉,西北與開遠市羊街鄉相接,北接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文山市,距蒙自市區36千米, [1]  區域總面積241.4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鳴鷲鎮户籍人口為22470人。 [5] 
宋元朝時,屬舍資部地;2001年,由鳴鷲苗族鄉改為鳴鷲鎮。 [1]  截至2020年6月,鳴鷲鎮轄6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鳴鷲街。 [1] 
截至2019年末,鳴鷲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5]  農業
中文名
鳴鷲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
地理位置
蒙自市東北部
面    積
241.4 km²
下轄地區
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鳴鷲街
電話區號
0873
郵政編碼
66110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緣獅洞石窟寺
車牌代碼
雲G
人    口
22470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鳴鷲鎮歷史沿革

宋元朝時,屬舍資部地。
明朝時,屬安南長官司。
民國至中華人民共的國成立初,屬文山縣。
1957年,劃屬蒙自縣,置鳴鷲區。
1958年,成立鳴鷲公社。
1962年,改為鳴鷲區。
1966年,複名鳴鷲公社,析置老寨公社。
1984年,改為鳴鷲區。
1988年,鳴鷲區改為鳴鷲苗族鄉。
2001年,由鳴鷲苗族鄉改為鳴鷲鎮。 [1] 

鳴鷲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轄鳴鷲、猛拉、楊柳河、大石板、扎門、舍所壩6個行政村,下設92個村民小組、63個自然村。 [1] 
截至2020年6月,鳴鷲鎮轄6個行政村:鳴鷲村、舍所壩村、扎門村、猛拉村、楊柳河村、大石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鳴鷲街。 [1] 

鳴鷲鎮地理環境

鳴鷲鎮位置境域

鳴鷲鎮地處蒙自市東北部,東靠老寨苗族鄉,東南部與屏邊苗族自治縣新華鄉相連,南與芷村鎮接壤,西鄰西北勒鄉,西北與開遠市羊街鄉相接,北接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文山市,距蒙自市區36千米, [1]  區域總面積241.4平方千米。 [5] 

鳴鷲鎮地形地貌

鳴鷲鎮地處喀斯特地貌區,地形破碎,石山縱橫起伏,多溶洞、漏斗;地勢由東向西傾斜;主要山脈有尖山、大箐山、樑子山等;境內最高點位於楊柳河行政村頗者村放羊坡,海拔2361米;最低點位於猛拉小寨,海拔1828米。 [1] 

鳴鷲鎮氣候

鳴鷲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4.4℃,1月平均氣温7.1℃,極端最低氣温-5℃(2013年12月16日);7月平均氣温19.3℃,極端最高氣温33℃(2010年8月10日);最低月均氣温6℃(2013年2月);無霜期年平均33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05.7小時,日照率32%;有效光時985.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273.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84天,最多達97天(1997年),最少為44天(2010年);最大雨量1370毫米(1997年),最少雨量900毫米(201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8月,8月最多。 [1] 

鳴鷲鎮水文

鳴鷲鎮境內河道有楊柳河,楊柳河發源於谷堆山,屬珠江源頭,河流總長12千米,河道寬5米,流域面積98平方千米,平均徑流深479毫米,徑流總量0.47億立方米;楊柳河自東向西流經楊柳河、老鳴鷲、周家寨、鳴鷲、獨家、石洞等村民小組,由石洞村流至開遠南洞暗河。 [1] 

鳴鷲鎮自然災害

鳴鷲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冰雹等;洪澇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7—8月,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01年6月5日,暴雨成災,房屋倒塌52間,農作物受災6150畝,成災5100畝。 [1] 

鳴鷲鎮自然資源

鳴鷲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錳,儲量413萬噸,平均含錳15.5%,平均厚度0.76米;森林覆蓋率達38.6%,有杜鵑科植物。2011年,鳴鷲鎮有耕地26851畝,其中水田4720畝,旱地22131畝。 [1] 

鳴鷲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總人口有2040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3人,城鎮化率1.5%;另有流動人口137人。總人口中,男性10704人,佔52.46%;女性9699人,佔47.54%;14歲以下4634人,佔22.7%;15—64歲14383人,佔70.5%;65歲以上1386人,佔6.8%;以苗族為主,達9723人,佔47.6%;漢族7036人,佔34.5%;彝族3503人,佔17.2%;其它少數民族141人,佔0.7%;超過3000人少數民族有畝、彝2個民族;其中苗族972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72.7%;彝族3503人,佔26.2%。2011年,鳴鷲鎮人口出生率10.54‰,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長率7.5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1人。 [1] 
截至2017年末,鳴鷲鎮常住人口為19042人。 [3] 
截至2018年末,鳴鷲鎮户籍人口為22224人。 [4] 
截至2019年末,鳴鷲鎮户籍人口為22470人。 [5] 

鳴鷲鎮經濟

鳴鷲鎮綜述

2011年,鳴鷲鎮財政總收入656.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37元。 [1] 
截至2018年末,鳴鷲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4] 
截至2019年末,鳴鷲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5] 

鳴鷲鎮農業

2011年,鳴鷲鎮農業總產值2.1億元。鳴鷲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豆類、蕎麥等為主。2011年,鳴鷲鎮生產糧食8652噸,其中水稻2184噸,小麥81噸。鳴鷲鎮經濟作物以烤煙、三七、蔬菜等為主。2011年,鳴鷲鎮烤煙種植面積10469畝,產量28226擔;大白菜種植面積23000畝,產量58695.4噸;三七種植面積3500畝,產量1867噸。鳴鷲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鳴鷲鎮生豬出欄22930頭,年末存欄17350頭;大牲畜出欄3532頭,年末存欄7211頭;山羊出欄4241只,年末存欄4581只;家禽出欄2.61萬羽,上市家禽2.55萬羽。2011年,鳴鷲鎮生產肉類2567噸,其中豬肉1913噸,牛肉492噸,羊肉112噸,禽蛋360噸;畜牧業總產值8038萬元。 [1] 

鳴鷲鎮工業

鳴鷲鎮形成以開採錳礦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鳴鷲鎮工業總產值為2059萬元;有工業企業1家。 [1] 

鳴鷲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商業網點360個,職工450人。 [1] 

鳴鷲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農村信用合作聯社1家金融機構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9577萬元,比2010年增長101%;人均儲蓄1368萬元;各項貸款餘額4528萬元,比2010年增長136%。 [1] 

鳴鷲鎮電信業

2011年,鳴鷲鎮電信業務收入為42.6萬元。 [1] 

鳴鷲鎮社會事業

鳴鷲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26人;完小9所,在校生2213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26%;初中1所,在校生730人,專任教師3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32%,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鳴鷲鎮教育經費達709.49萬元,比2010年提高了22.5個百分點。 [1] 

鳴鷲鎮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獨立農技推廣機構1個,農技推廣人員1人,科技農業產業合作經濟組織6個,人員333人。 [1] 

鳴鷲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6個,有文化藝術團體14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3人。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體育場地17處;3%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5%。2011年,鳴鷲鎮有廣播喇叭63只,入户率1%,通響率100%。2011年,鳴鷲鎮完成“村村通”衞星直播工程天線安裝3647户,數字電視用户184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0%。 [1] 

鳴鷲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中心衞生院1所,計生服務站1所,鄉村衞生室5個;設病牀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03張;專業衞生人員9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035人、執業(助理)醫師0.003人。2011年,鳴鷲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051人次,出院病人356人次。2011年,鳴鷲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6.37/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6.94%;新生兒死亡率為7.94‰。 [1] 

鳴鷲鎮社會保障

2011年,鳴鷲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13户,人數14人,支出42840元,月人均25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84户,人數732人,支出82.6萬元,月人均94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人;農村醫療救助24人次,支出7.2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8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33746元。2011年,鳴鷲鎮新增就業人員447人,有17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7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98%,全年共幫助3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組織2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31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1人。 [1] 

鳴鷲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1998年,鳴鷲鎮開通程控固定小靈通130部。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郵政網點6個,村村設有郵政投遞點,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3367户。 [1]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5.28千米,生產能力1000噸/日,年生活用水36.5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70%,年人均生活用水5.2噸;排水管道0.1千米。 [1]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變電所1座,有主變壓器2台,有高壓輸電線路4條。 [1] 

鳴鷲鎮交通運輸

2011年,鳴鷲鎮客運總量18.25萬人次,貨運總量73萬噸。鳴鷲鎮有蒙自至文山公路穿境而過,境內長30千米,雙向單車道,經芷村、鳴鷲通往老寨出境至文山。截至2011年末,鳴鷲鎮有縣鄉(鎮)級公路35條,總長150千米。 [1] 

鳴鷲鎮歷史文化

鳴鷲鎮地名由來

鳴鷲鎮因有鷲鳥在鷹蹲山長鳴而得名。 [1] 

鳴鷲鎮文化遺產

鳴鷲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洞經音樂、民族民間口述文學鳴鷲名的傳説、僕人山歌、漢族花燈、蘆笙舞、花山節、嗩吶、民居建築老鄉政府、苗族扎染。 [1] 

鳴鷲鎮民俗風情

  • 花山節
花山節又稱踩花山,時間為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九,是苗族人民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幾天,苗族同胞們無論男女老少都身穿節日盛裝趕往花山場地盡情愉樂。花山節原為苗族青年男女進行自由戀愛的節日,節日當天花山場上人山人海,主要進行鬥牛賽、爬花杆、蘆笙舞、男女採青對歌等活動項目。隨着形勢的發展,除保留原有的傳統項目外,還增加了鬥雞、鬥羊、鬥鳥、鬥腳架等活動。
  • 花燈
每逢喜事、喪事都可表演。成員男女老幼不限。鳴鷲花燈主要唱有故事情節的本子戲,如《三訪親》、《駝子回門》、《秦雪梅弔孝》、《小放羊》等,現代花燈曲目有相聲、小品並緊跟有中央的思想路線創作編排的一些節目。重要扮演角色有蚌鳥、漁翁,樂器有鼓、笛子、二胡、鑼、弦子。

鳴鷲鎮風景名勝

  • 緣獅洞石窟寺
緣獅洞石窟寺位於鳴鷲鎮西部,坐落於蒙自縣鳴鷲鎮靜靈山。緣獅洞石窟寺,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緣獅洞為石灰岩溶洞,是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共處一地的佛教寺院,因靜靈山形似雄獅,故名緣獅洞。鳴鷲緣獅洞分內八景和外八景。內八景為八卦池;整個緣獅洞古建築羣呈一個“靈”字形佈局;古建築羣倒影;外八景為魁閣、玉帶河、虹橋鎖翠、美女梳鬏、雙石頭、仙人腳、大石洞、結緣橋。

鳴鷲鎮地方特產

鳴鷲鎮名優特產品有大白菜、三七、烤煙、櫻桃、桃、雪梨、乾巴菌、松茸等。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段麗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雲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1749-1750.
  • 2.    鳴鷲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07]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565.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583.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