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鳴矣河鄉

鎖定
鳴矣河鄉為安寧市南部水資源保護區鄉鎮之一, [1]  也是安寧地區種養殖業得天獨厚的生產基地,全鄉總面積107平方千米,海拔1864米,河谷區域,耕地面積739.4公頃。2005年末總人口1341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50人,外來人口369人。轄6個村委會,45個村民小組,總户數3892户,勞動力資源數8927人。
中文名
鳴矣河鄉
行政區類別
面    積
107 km²
海    拔
1864 m

鳴矣河鄉農田水利

2005年,鳴矣河鄉共完成各類水利工程16件,總投資938萬元。其中市立重點工程2件,農開項目6件,煙水配套工程3件,人畜飲水工程2件,鄉村小件工程3件。農業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又進一步遵守了基礎。

鳴矣河鄉烤煙生產

2005年,鳴矣河鄉為鞏固烤煙主產業,按照"市場引導、計劃種植、主攻質量、調整佈局、扶優限劣"的方針,提早規劃,合理佈局,加大輪作力度,嚴肅合同管理,努力提高科學種植及烘烤水平。年內全鄉烤煙種植任務為7500畝,僅機耕翻犁面積就達6400畝,並實現了100%漂浮育苗,為提高移栽質量奠定了基礎。全鄉共計收購上調烤煙22820擔,兑付農户烤煙款1350.82萬元,平均斤價11.6元,上等煙比例達51.8%。

鳴矣河鄉產業調整

2005年,鳴矣河鄉切實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種養兩業。全鄉完成洋薊種植2236.78畝,但全年乾旱嚴重,1至5月底基本無雨水,雖然比往年加大了種植科技措施力度,全鄉洋薊生產並未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共計收購合格花苞115.46萬千克,平均畝產值僅為809.9元,其間由於120畝洋薊種植示範樣板取得成功,激發了羣眾種植洋薊的積極性,秋季全鄉新增洋薊種植面積達2994.8畝。以7000畝無公害蔬菜認證為契機,加強蔬菜訂單產業的引導,全鄉種植蔬菜4861.1畝;通過樣板帶動,加強對已改紅梨3265(全鄉實有梨園3779畝)畝的管護,使其初見效益;產調糧經種植比突破了2∶8的目標,全年糧食總產達4149.11噸,比2004年增長10%,單產達5.93噸/公頃,比2004年增8.5%。
把畜牧業作為全鄉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增長點,切實加大了扶持培育力度。積極組織做好動物重大疫病和禽流感防控工作,依託曾衝肉牛養殖示範村和廣西力源公司,加大了政策扶持和科技推廣指導力度。全年生豬存欄13750頭,出欄12800頭,家禽出欄51000只,大牲畜存欄3195頭,實現畜牧業總產值486萬元,比上年增長9.2%。

鳴矣河鄉護林防火

2005年,鳴矣河鄉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揮所,組建了7支305人的森林防火義務搶險隊伍,一支20人的季節性專業撲火隊伍。在集鎮、林區主要路口、公路沿線刷新警示標牌34塊、廣播宣傳258次、板報38期,簽訂責任狀414份。各項工作的到位,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森林火災的發生,實現了連續18年無森林火災發生的佳績。在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同時,積極完成市下達的綠化造林任務,全年共育苗5.7萬株,義務植樹4.5萬株,完成荒山造林1000畝,封山育林1000畝。完成了201畝退耕還林補兑工作。

鳴矣河鄉生態保護

2005年,鳴矣河鄉認真貫徹執行土地基本國策,按照總量控制,合理佈局,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原則,對土地進行合理開發利用。批辦臨時用地3户15646平方米,社員拆舊建新25户2935平方米;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完成了全鄉的土地利用現狀更新調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農村集體土地"兩權"確認發證等工作;充分利用"國家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和復墾力度,切實保護耕地,實行新增建設用地佔一補一,指標流轉,總量平衡"的耕地保護政策,搶抓機遇,完成了王家莊楊梅箐320畝荒山荒坡、耳目候家箐900畝鈦礦尾礦庫的開發復墾,啓動了省級重點項目投資975萬元的王家莊6800畝的土地整理項目。堅持以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嚴格執行《礦產資源法》,強化對資源開採型企業的管理,依法關停了3個手續不完善和生態破壞嚴重的磷礦開採點;對出現重大山體滑坡隱患的耳目下壩塘磷礦開採點採取了果斷的治理處置措施,對位於下方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的壩塘居住點21户59人實施了整體搬遷;配合相關執法部門,對羣眾反應強烈的甸西磷礦移位開採、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等問題進行了妥善處理。

鳴矣河鄉財政增收

2005年,鳴矣河鄉財政運行平穩,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償還和化解了部分政府歷年所欠債務,農民人均純收入穩步增長。全鄉完成財政總收入786.3萬元,比上年602.9萬元新增183.4萬元,增長30.4%。其中:國税完成311.2萬元,比上年增長33.4%;地税完成475.1萬元,比上年增長28.5%。完成一般預算收入519.5萬元,比上年增長26.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62元,比上年增長6%。

鳴矣河鄉企業發展

2005年,鳴矣河鄉嚴格執行《礦產資源法》,強化對資源開採型企業的管理。按照安寧工業強市發展戰略,配合雲南昆鋼嘉華水泥建材有限公司做好耳目石灰石礦山建設前期工作。2005年底,全鄉共有各類企業422個(新增註冊企業3户),從業人員2190人。全年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5300萬元,現價工業產值10080萬元,上交税金304萬元,完成營業收入17850萬元。強化安全生產責任重於泰山,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經常性的督促檢查,確保了安全生產。

鳴矣河鄉集鎮建設

2005年,鳴矣河鄉按照安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集鎮城市化,城鄉一體化"的要求,加強對集鎮容貌的綜合治理,完成了鳴矣河集鎮老街改造工程,完善綠化、美化管理,新移栽黃槐樹100株,柳樹35株,投資2.1萬元對鳳鳴橋修復後的空地進行了綠化,對34宗集鎮小宗地成功的實施了協議轉讓,支持甸東村委會完成了辦公樓及附屬工程建設。加強亂堆亂放治理,清理佔道堆放材料。協同配合工商管理部門查處假、冒、偽、劣商品,打擊欺行霸市、缺斤少兩行為。全年查處不合格商品20件,過期用品17種34件,解決市場糾紛31件,賠償1起,保障了經營者、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了市場經濟秩序

鳴矣河鄉科教文衞

2005年,鳴矣河鄉共完成各類科技培訓55期15345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7600餘份,舉辦"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普日"活動,對各類科技知識、法律法規進行宣傳和諮詢。安裝太陽能熱水器96平方米,新增液化氣用户102户,推廣高效節能環保氣化灶芯560眼,已改灶的262眼。支持和協助主管部門加強對學校的管理,給予經費支持,為中心小學新建了回族食堂,維修擴寬了進校道路,對本鄉考取大學本科以上的6名學生實施獎優助學,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依靠成技校把成人的再教育工作全面展開,完成了30人的成人小學培訓,通過了考試驗收。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羣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組織業餘文藝隊、龍獅隊、方隊參加了安寧市的文藝會演、舞龍展演和遊演踩街、撤縣設市10週年慶典文藝晚會,以及昆明市舉辦的14縣市區文化藝術"百龍鬧春"活動。春節期間,全鄉各業餘文藝隊組織文藝演出104場次,觀眾達8000餘人次。開展"2131"工程,放映電影34場次。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視,2005年底,全鄉安裝有線電視總户數2702户,佔全鄉總户數的98.5%。加強對文化市場和王仁求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不斷夯實羣眾文化生活基礎。以"十星級文明户"評比和黨員評星掛牌為載體的創建活動在全鄉普遍展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村容村貌進一步改善。衞生工作堅持以鄉衞生院及各村衞生所為醫療陣地,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為解決農民身體健康,防止農民因病致貧提供保障。全鄉2005年住院費報銷823人次,共計補償報銷資金1591087.45元,門診診療費減免2094人次,減免費用6921.02元。於10月對全鄉3362名45週歲以上農民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參檢率達91.2%。積極開展愛國衞生運動,加大對環境衞生的整治力度。

鳴矣河鄉計劃生育

2005年,鳴矣河鄉認真抓好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獎、優、免、補"工作,全面貫徹落實《農業人口獨生子女家庭獎勵規定》,認真落實"三為主",積極推進"三結合",層層落實責任制,繼續執行"黃牌警告"、"一票否決"制度。全鄉共出生119人,其中一孩76人,二孩43人,計劃生育率100%;結紮51人,放環、皮埋205人,長效節育率83.01%;人口自然增長率3.12‰;流動人口驗證率100%;"獎、優、免、補"兑現率達98%。計劃生育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鳴矣河鄉民政老齡殘聯

2005年,鳴矣河鄉以維持社會穩定為根本目標,充分發揮民政、老齡、殘聯在解決社會問題,緩解社會矛盾中的作用。全年發放救濟糧22750千克,發放優撫款90180元,五保户救助款4500元,現役軍人優待金27500元,低保金11600元;辦理結婚登記31對,協議離婚10對;辦理殘疾證31人,加強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定期發放精神病預防藥,解除關鎖精神病人禁錮3人;爭取上級的支持,投資133254.09元改造了鄉敬老院。

鳴矣河鄉民主法制

2005年,鳴矣河鄉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開展了創"平安鳴矣河"、"平安村組"活動,落實責任制管理,推進和落實政務、村務、賬務公開制度,民主理財制度以及一事一議制度。充分發揮村治保會、調解會作用,把不安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全年受理各類糾紛105件,調處105件,調處率100%,調處成功100件,成功率95.2%,羣眾來訪10件,辦理10件,辦結9件。重視和加強普法宣傳教育,開展普法骨幹培訓2期,計196人次。

鳴矣河鄉自然災害治理

鳴矣河鄉耳目村委會小秧田村民小組壩塘居住點處於耳目磷礦壩塘開採區底端,整個壩塘礦區由於多年連續開採,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出現嚴重大面積山體滑坡險情,直接威脅着該居住點22户59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經2005年4月8日安寧市政府現場辦公會議決定:對該居住點實施整體易地搬遷,於2005年4月30日前緊急撤離。按照安寧市人民政府4月8日現場辦公會議及《關於對鳴矣河鄉耳目村委會小秧田村民小組壩塘居住點農户實施易地搬遷安置的通告》精神,於5月底將該居住點農户搬遷安置到小新橋村民小組村莊規劃區內。

鳴矣河鄉富餘勞力轉移

2005年,鳴矣河鄉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是加快城鄉就業一體化、調整農村勞動力組織結構、解決"三農"問題、推動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安寧市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辦的指導、幫助、協調下,按照安寧市勞動力資源建設工程要求,結合實際積極開展工作。全鄉共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545人,其中省外68人,市內277人,省內市外200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