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

鎖定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學名:Accipiter trivirgatus Peninsulae)是鳳頭鷹的亞種之一,屬中型猛禽,體長41-49釐米。頭前額至後頸鼠灰色,具顯著的與頭同色冠羽,其餘上體褐色,尾具4道寬闊的暗色橫斑。喉白色,具顯著的黑色中央紋;胸棕褐色,具白色縱紋,其餘下體白色,具窄的棕褐色橫斑;尾下覆羽白色;飛翔時翅短圓,後緣突出,翼下飛羽具數條寬闊的黑色橫帶。幼鳥上體褐色,下體白色或皮黃白色,具黑色縱紋。性善隱藏而機警,常躲藏在樹葉叢中,有時也棲於空曠處孤立的樹枝上。日出性。以蛙、蜥蜴、鼠類、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鳥和小型哺乳動物
別    名
印度西南鳳頭鷹
中文學名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隼形目
鷹科
鷹屬
鳳頭鷹
亞    種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Koelz, 1949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外形特徵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為中等猛禽,前額、頭頂、後枕及其羽冠黑灰色;頭和頸側較淡,具黑色羽幹紋。上體暗褐色,尾覆羽尖端白色;尾淡褐色,具白色端斑和一道隱蔽而不甚顯著的橫帶和4道顯露的暗褐色橫帶;飛羽亦具暗褐色橫帶,且內翈基部白色。頦、喉和胸白色,頦和喉具一黑褐色中央縱紋;胸具寬的棕褐色縱紋,尾下覆羽白色;胸以下具暗棕褐色與白色相間排列的橫斑。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適於撕裂獵物吞食;基部具蠟膜或須狀羽;翅強健,翅寬圓而鈍,扇翅及翱翔飛行,扇翅節奏較隼科慢;跗蹠部大多相對較長,約等於脛部長度。雌鳥顯著大於雄鳥。虹膜金黃色,嘴角褐色或鉛色,嘴峯和嘴尖黑色,口角黃色,蠟膜眼瞼黃綠色,腳和趾淡黃色,爪角黑色。 [1]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棲息環境

通常棲息在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和山腳林緣地帶,也出現在竹林和小面積叢林地帶,偶爾也到山腳平原和村莊附近活動。性情善於藏匿機警,常躲藏在樹葉叢中,有時也棲息於空曠處孤立的樹枝上。 [1]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生活習性

留鳥。性善隱藏而機警,常躲藏在樹葉叢中,有時也棲於空曠處孤立的樹枝上。日出性。多單獨活動,飛行緩慢,也不很高,有時也利用上升的熱氣流在空中盤旋和翱翔,盤旋時兩翼常往下壓和抖動。領域性甚強。
主要以蛙、蜥蜴、鼠類、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鳥和小型哺乳動物。主要在森林中的地面上捕食,常躲藏在樹枝叢間,發現獵物時才突然出擊。叫聲較為沉寂,he-he-he-he-he-he的尖厲叫聲及拖長的吠聲。 [1]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西南部。 [2]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繁殖期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同時發出響亮叫聲營巢於針葉林或闊葉林中高大的樹上,距地高6-30米。巢較粗糙,主要由枯樹枝堆集而成,內放一些綠葉。營巢位置多在河岸或水塘旁邊,離水域不遠。如果繁殖成功,巢下年還將繼續使用。每窩通常產卵2-3枚,卵為橢圓形。孵卵期間領域性極強,有時甚至攻擊進入巢附近的人。 [1] 

鳳頭鷹印度西南亞種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