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鳳雛大橋

鎖定
鳳雛大橋(Fengchu Bridge),是中國湖北省襄陽市境內過江通道,位於漢江水道之上,是漢江首座三塔式懸索橋、湖北省繼鸚鵡洲長江大橋後的第二座三塔式懸索橋 [1] 
鳳雛大橋於2015年10月28日動工興建 [2]  ;於2019年11月20日完成合龍工程,大橋全線貫通 [3]  ;於2020年6月24日通車運營,並舉行通車儀式 [1] 
鳳雛大橋南起龐公路,上跨漢江水道,北至大慶東路;線路全長2603.863米,橋樑總長2023.038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道,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1] 
中文名
鳳雛大橋
外文名
Fengchu Bridge
始建時間
2015年10月28日
投用時間
2020年6月24日
所屬地區
中國湖北省襄陽市
類    型
懸索橋、特大橋、公路橋
長    度
2603.86 m
寬    度
34.5 m
車道設置
雙向八車道
設計速度
60 km/h
起止位置
龐公路、大慶東路
途經線路
鳳雛大道、長征路
管理機構
襄陽市交通運輸局

鳳雛大橋建設歷程

鳳雛大橋全線貫通 鳳雛大橋全線貫通
2014年8月22日,襄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龐公大橋工程進行首次環評公示 [4] 
2015年10月28日,龐公大橋動工興建,並舉行開工儀式 [2]  ;12月29日,龐公大橋進行試樁工作 [5] 
2016年4月10日,龐公大橋完成項目核准申請報告的評估工作 [6] 
2017年8月9日,龐公大橋完成主橋1號墩最後一根樁基的澆築工作 [7]  ;9月5日,龐公大橋完成江心主墩鑽孔樁建設工作 [8] 
2018年8月18日,龐公大橋完成北引橋第一聯箱梁澆築工作 [9]  ;12月4日,襄陽市民政局聯合《襄陽市主城區道路橋樑名稱規劃》編制單位襄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編制研究中心,在襄陽晚報上面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一隧兩橋五路徵名公告》,對龐公大橋進行徵名活動 [10] 
鳳雛大橋通車儀式 鳳雛大橋通車儀式
2019年1月15日,龐公大橋完成主橋橋塔封頂工程 [11]  ;2月24日,龐公大橋完成首個主索鞍吊裝工作 [12]  ;7月20日,龐公大橋完成主纜鋼索安裝工作 [13]  ;10月9日,龐公大橋進行首片加勁梁吊裝工作 [14]  ;11月12日,襄陽市民政局發佈《襄陽市地名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對城區部分道路(橋樑)命名的公告》,龐公大橋命名為“鳳雛大橋” [15]  ;11月20日,鳳雛大橋完成合龍工程,大橋全線貫通 [3]  ;12月5日,鳳雛大橋進行首片橋面板鋪裝工作 [16] 
2020年1月2日,鳳雛大橋完成最後一片混凝土橋面板鋪裝工作 [17]  ;4月24日,鳳雛大橋進行橋面瀝青鋪設工作 [18]  ;6月17日,鳳雛大橋舉行PPP項目橋樑工程竣工驗收會,大橋通過驗收工作 [19]  ;6月24日,鳳雛大橋通車運營,並舉行通車儀式 [1] 

鳳雛大橋橋樑位置

鳳雛大橋位於中國湖北省襄陽市,距正西方向的漢江大橋0.8千米 [26]  ,距東南方向的東津大橋約4.75千米;大橋南起龐公路,上跨漢江水道,北至大慶東路;途徑該橋線路為鳳雛大道、長征路 [1] 
鳳雛大橋位於中國湖北省襄陽市 鳳雛大橋位於中國湖北省襄陽市

鳳雛大橋建築設計

鳳雛大橋建築結構

  • 整體佈局
鳳雛大橋分別由主橋、三座橋塔、纜索、吊杆、引橋及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東南至西北方向佈置 [17]  [20] 
鳳雛大橋橋面 鳳雛大橋橋面
  • 設計特點
鳳雛大橋主橋為三塔鋼板結合梁懸索橋;南引橋五聯連續箱梁,北引橋為五聯連續梁、一跨簡支結合梁及一跨簡支箱梁組成;左右匝道為連續箱梁、簡支結合梁、接線路基組成。大橋主跨橋面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主塔為鋼混凝土結合門型架結構,其中下塔柱為混凝土結構,上塔柱及上橫樑為鋼結構,其中,1號、3號邊主塔分別位於樊城、襄城兩岸,2號中主塔位於漢江江心。錨碇主要由錨定基礎、散索鞍支墩、錨室、壓重塊等部分組成;樊城側錨碇為分離式重力式錨碇,基礎為地連牆結構,襄城側錨碇採用“∞”形地下連續牆基礎。主纜由多根索股組成,每根索股由高強度鋼絲組成 [17]  [20] 
鳳雛大橋主橋為三塔鋼板結合梁懸索橋 鳳雛大橋主橋為三塔鋼板結合梁懸索橋

鳳雛大橋設計參數

鳳雛大橋大橋線路總長2603.863米,橋樑總長2023.038米,橋面總寬34.5米,匝道橋面總寬8.5米,跨越漢江部分長756米,採用(2×378米)跨徑佈置,共有84片加勁梁,樊城側、襄城側各42片。首片加勁梁長36.5米,寬9米,高3.22米;主跨共有164片橋面板,寬34.5米,厚0.2米,單塊最大吊重約21噸。大橋懸索長達1075米,重22.8噸,共有122根鋼索,左右各61根索股,每根索股內含127根鋼絲,直徑5.2毫米 [17]  [20]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
城市主幹道
設計速度
60千米/小時
車道設置
雙向六車道
荷載標準
公路—Ⅰ級
運營時間
15年
抗震等級
按VIII度設防
參考資料: [17]  [20] 

鳳雛大橋運營情況

  • 票價票制
2020年6月24日,鳳雛大橋通車運營,免費通行 [1] 

鳳雛大橋建設成果

  • 技術難題
鳳雛大橋採用的主要技術為:
1、在樁徑2.5米、長105米的中塔大直徑超長鑽孔灌注樁施工中,靈活採用大直徑液壓回旋鑽成孔工藝,突破了含較大碎石的卵石層阻礙,將全部鋼護筒施打至設計深度;在雙壁鋼圍堰下沉施工中,採用在圍堰隔倉內澆築混凝土、注水、灌砂等方法增加圍堰自重,同時利用“T”形水淼和“一”字形水淼配合空氣吸泥機施工等手段衝散河牀、吸泥除土,有效加快了圍堰在進入礫石層後的下沉速率,為項目縮短了半個月工期 [11] 
2、在臨江城區錨碇施工中,在中國國內首次實現了將液壓抓鬥與衝擊鑽相結合的成槽施工工藝應用於國內最小直徑(35米)圓形地連牆施工,有效解決了強透水地層易塌孔的技術難題,保證了地連牆成槽精度、質量與工效;在鋼混結合型主塔施工中,將自主研發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於鋼塔柱與混凝土塔柱結合段大體積混凝土澆築中,有效解決了索塔鋼混結合段混凝土易開裂的技術難題,大幅提升了橋塔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 [21] 
3、主橋加勁梁的安裝精度誤差需控制在5毫米以內,為保證吊梁過程中的同步協調運動,纜載吊機採用集人機界面、傳感器技術、通訊技術於一體的PLC控制技術;該技術能保證加勁梁在頂升、下放及前進過程中實現同步動作,及時糾偏;同時纜載吊機還採用“滾輪式行走方式”,有效提高行走速度 [22] 
4、《三塔鋼混結合梁懸索橋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首次研發了低熱、低收縮、低粘度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並應用於橋樑索塔鋼混結合段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有效解決了混凝土(UHPC)易開裂的技術難題,研發了小直徑圓形地連牆液壓抓鬥成槽施工方法,解決了強透水礫石地層成槽的技術難題,研發了三塔懸索橋空間纜索股架設技術,保證了外傾式主纜架設精度 [23] 

鳳雛大橋價值意義

鳳雛大橋夜景 鳳雛大橋夜景
鳳雛大橋建成後,將與樊城大慶西路、襄城龐公路形成平面交叉,與解放路、沿江大道、濱江大道東延伸、建錦路形成立體交叉,將大大提高襄城龐公片區和樊城人民廣場片區的交通通行能力,對於緩解襄城與樊城的交通壓力、帶動龐公片區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4] (《楚天快報》 評)
鳳雛大橋建成通車後,將有效緩解襄陽新老城區間的交通壓力,有力提升襄城龐公片區和樊城人民廣場片區的交通通行能力,同時與鳳雛大道發揮整體效用,帶動龐公新區經濟發展,助力襄陽實現新跨越 [21]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評)

鳳雛大橋所獲榮譽

2023年2月,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發布2022至2023年度(第一批)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李春獎)評選結果,龐公大橋(後改名鳳雛大橋)榜上有名。 [2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