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鳳凰涅槃

(郭沫若詩作)

鎖定
《鳳凰涅槃》是郭沫若創作的一首長篇抒情敍事詩,發表於1920年,後收入詩集《女神》。此詩是現代詩歌史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詩篇。它以鳳凰的傳説為素材,通過鳳凰集體自焚,從烈焰中新生的神話傳説,鞭撻醜惡的現實,呼喚美好的未來,塑造了一隻浴火更生的鳳凰形象,表達了對祖國的深沉眷念與無限熱愛之情,暗喻只有徹底破壞舊的社會體制和舊的封建思想才能營造一個全新的光明新世界,表現了徹底埋葬舊社會、爭取祖國自由解放的思想,體現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全詩基調雄渾悲壯,洋溢着對革命的熾烈追求,對中華民族新生、解放的熱切企盼,以不可遏止的愛國主義激情,抒寫了徹底改造腐朽、黑暗的舊中國,建設壯美、光明的新中國的磅礴理想,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詩作之一。
作品名稱
鳳凰涅槃
作    者
郭沫若
創作年代
1920年
作品出處
《郭沫若詩集》
文學體裁
新詩

鳳凰涅槃作品原文

鳳凰涅槃
天方國古有神鳥名“菲尼克司”(Phoenix),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
按此鳥殆即中國所謂鳳凰:雄為鳳,雌為凰。《孔演圖》雲:“鳳凰火精,生丹穴。”《廣雅》雲:“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
序曲
除夕將近的空中,
飛來飛去的一對鳳凰,
唱着哀哀的歌聲飛去,
銜着枝枝的香木飛來,
飛來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後有陰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風凜冽的冰天。
天色昏黃了,
香木集高了,
鳳已飛倦了,
凰已飛倦了,
他們的死期將近了。
鳳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點迸飛。
凰扇火星,
一縷縷的香煙上騰,
鳳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煙彌散,
山上的火光彌滿。
夜色已深了,
香木已燃了,
鳳又啄倦了,
凰已扇倦了,
他的死期已近了!
啊啊!
哀哀的鳳凰!
鳳起舞、低昂!
凰唱歌,悲壯!
鳳又舞,
凰又唱,
一羣的凡鳥,
自天外飛來觀葬。
鳳歌
即即!即即!即即!
即即!即即!即即!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鐵!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茫茫的宇宙,腥穢如血!
宇宙呀,宇宙,
你為什麼存在?
你自從哪兒來?
你坐在哪兒在?
你是個有限大的空球?
你是個無限大的整塊?
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
那擁抱着你的空間
他從哪兒來?
你的外邊還有些什麼存在?
你若是無限大的整塊,
這被你擁抱着的空間
他從哪兒來?
你的當中為什麼又有生命存在?
你到底還是個有生命的交流?
你到底還是個無生命的機械?
昂頭我問天,
天徒矜高,莫有點兒知識。
低頭我問地,
地已經死了,莫有點兒呼吸。
伸頭我問海,
海正揚聲而嗚唈。
啊啊!
生在這個陰穢的世界當中,
便是把金鋼石的寶刀也會生鏽!
宇宙啊,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詛咒:
你膿血污穢着的屠場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羣鬼叫號着的墳墓呀!
你羣魔跳梁着的地獄呀!
你到底為什麼存在?
我們飛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場。
我們飛向東方,
東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們飛向南方,
南方同是一座墳墓。
我們飛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獄。
我們生在這樣個世界當中,
只好學着海洋哀哭。
凰歌
足足!足足!足足!
足足!足足!足足!
五百年來的眼淚傾瀉如瀑。
五百年來的眼淚淋漓如燭。
流不盡的眼淚,
洗不淨的污濁,
澆不熄的情炎,
蕩不去的羞辱,
我們這縹緲的浮生,
到底要向哪兒安宿?
啊啊!
我們這縹緲的浮生
好像那大海的孤舟。
左也是漶漫,
右也是漶漫,
前不見燈台,
後不見海岸,
帆已破,
檣已斷,
楫已飄流,
柁已腐爛,
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喚,
怒了的海濤還是在海中氾濫。
啊啊!
我們這縹緲的浮生。
好像這黑夜裏的酣夢。
前也是睡眠,
後也是睡眠,
來得如飄風,
去得如輕煙,
來如風,
去如煙,
眠在後,
睡在前,
我們只是這睡眠當中的
一剎那的風煙。
啊啊!
有什麼意思?
有什麼意思?
痴!痴!痴!
只剩些悲哀,煩惱,寂寥,衰敗,
環繞着我們活動着的死屍,
貫串着我們活動着的死屍。
啊啊!
我們年青時候的新鮮哪兒去了?
我們青年時候的甘美哪兒去了?
我們青年時候的光華哪兒去了?
我們年青時候的歡愛哪兒去了?
去了!去了!去了!
一切都已去了,
一切都要去了。
我們也要去了,
你們也要去了,
悲哀呀!煩惱呀!寂寥呀!衰敗呀!
鳳凰同歌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氣蓬蓬了。
時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內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請了!請了!
羣鳥歌
巖鷹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後該我為空界的霸王!
孔雀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後請看我花翎上的威光!
鴟梟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哦!是哪兒來的鼠肉的馨香!
家鴿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後請看我們馴良百姓的安康
鸚鵡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後請聽我們雄辯家的主張!
白鶴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後請看我們高蹈派的徜徉!
鳳凰更生歌
雞鳴
昕潮漲了,
昕潮漲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漲了,
春潮漲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漲了,
生潮漲了,
死了的鳳凰更生了。
鳳凰和鳴
我們更生了。
我們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們便是他,他們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鳳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新鮮,我們淨朗,
我們華美,我們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熱誠,我們摯愛。
我們歡樂,我們和諧。
一切的一,和諧。
一的一切,和諧。
和諧便是你,和諧便是我。
和諧便是他,和諧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生動,我們自由,
我們雄渾,我們悠久。
一切的一,悠久。
一的一切,悠久。
悠久便是你,悠久便是我。
悠久便是他,悠久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歡唱,我們翱翔。
我們翱翔,我們歡唱。
一切的一,常在歡唱。
一的一切,常在歡唱。
是你在歡唱?是我在歡唱?
是他在歡唱?是火在歡唱?
歡唱在歡唱!
歡唱在歡唱!
只有歡唱!
只有歡唱!
歡唱!
歡唱!
歡唱!
1920年1月20日初稿
1928年1月3日改削 [1-2] 

鳳凰涅槃創作背景

這首長詩創作於1920年,誕生於五四運動的高潮之中。當時洶湧激盪的反帝、反封建的浪潮,正在全國波瀾壯闊地展開,時代的狂濤,使詩人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其時詩人在日本留學,雖然遠在國外,卻繫念祖國,關心人民的解放,民族的新生。於是,他用犀利的筆,呼嘯着加入了戰鬥,將“個人的鬱積,民族的鬱積”噴瀉於詩篇之中,希望“通過文學使中國起變化”,“鼓動起熱情來改革社會”。 [3] 

鳳凰涅槃作品鑑賞

《女神》這部詩集,歷來被譽為中國新文學史上具有革命浪漫主義因素的最早、最重要的名著。作為其代表作的《鳳凰涅槃》,正是其中洋溢着革命浪漫主義氣息的名篇。
《鳳凰涅槃》全詩由“序曲”“鳳歌”“凰歌”“鳳凰同歌”“羣鳥歌”“鳳凰更生歌”六節組成。“序曲”可以看作“鳳凰死期將近”的預言。“鳳歌”“凰歌”“鳳凰同歌”是詩人對“冷酷如鐵”“黑暗如漆”“腥穢如血”的舊世界的憤怒和詛咒。如果説“鳳歌”是對宇宙、世界的詛咒,那麼“凰歌”主要是對人類自身存在的否定。“我們年青時候的新鮮哪兒去了?/我們年青時候的甘美哪兒去了?/我們年青時候的光華哪兒去了?/我們年青的歡愛哪兒去了?”這些發問不僅是對造成“我們”現在這樣“悲哀”“煩惱”"“寂寥”“衰敗”的世界的痛恨,更是表達了“我們”必須“更生”的強烈願望,唯有同焚,方能新生。於是“鳳凰”雙雙在“火光熊熊”中同歌——“死期已到了”,“一切的一切,清了!清了!”“羣鳥歌”描寫了鳳凰自焚期間世界的混亂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醜惡即將毀滅的歡暢之情,同時暗示了“和諧”世界的到來。最後一節“鳳凰更生歌”由“雞鳴”預告新世界的來臨,讓“鳳凰同鳴”展示了新世界的和諧、歡樂的景象:世界變得“新鮮”“淨朗”“華美”“芬芳”;人類變得“生動”“自由”“雄渾”“悠久”。鳳凰的更生,就是詩人自我的更生,人類的更生,世界的更生。
在徹底的破壞和否定中,尋求新生,這就是詩人在那個時代思考人類存在的辯證法,這就是郭沫若詩中的“新東西”:“動的精神”、“反抗的精神”和創造的精神。
“泛神論”是郭沫若詩中另一樣“新東西”。郭沫若曾説過:“泛神便是無神。一切自然只是神的表現,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現。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現。”《鳳凰涅槃》同《女神》其它作品一樣也活躍着一個鮮明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這個“我”就是鳳凰的化身,就是鳳凰的代言人:“他們便是我”“你便是我”“火便是我”“和諧便是我”“芬芳便是我”“悠久便是我”。這些“我”已不再是鳳凰涅槃本身所能包容的,而是詩人自我的宣言:“我要焚段一切黑暗,再造光明的世界。”這飽含了詩人強大的鬥爭意志和無畏的獻身精神,洋溢着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懷。
《鳳凰涅槃》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雄偉的構思、開闊的詩境、豐富的想象、自由的形式、急驟的節奏。有人稱郭沫若是繼屈原之後又一位面對整個宇宙、整個人類社會和整個中國進行對話的詩人。《鳳凰涅槃》中詩人借鳳凰的翅膀自由地馳騁於世界的四面八方,宇宙的各個角落,顯示了詩人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想象力。
另外,在形式上,詩人不拘泥於固定的格式,追求詩的絕對自由,追求“詩意詩境底純真的表現,命泉中流出來的Strain,心琴上彈出來的Melody,生底顫動,靈底喊叫”。在《鳳凰涅槃》中,最短的詩節只有3行,而最長的詩節卻有22行,形式完全從於詩人情感自然流露的需要。但這並不妨得這首詩的藝術魅力,全新的形式一且與獨特的意象、激越的情感交織一起,必然會產生急驟、強烈的搖滾樂章,給人以激動人心的震力。朱湘在評《女神》時説:“我看郭君的詩,覺得很緊張。”或許這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4] 

鳳凰涅槃名家點評

現代文藝理論家周揚《悲痛的懷念》:他的有名的《鳳凰涅槃》,預告了舊世界、舊中國的滅亡和新世界、新中國的誕生。涅磐不是寂滅,而是新生,是經過劇痛和死亡的新生。這首詩充滿了辯證的哲理,熱烈的幻想,對自己祖國的眷戀之情和對未來世界的光明理想。 [5] 
南陽教育學院教授齊子義《〈鳳凰涅槃〉辯》:《鳳凰涅槃》儼然是一出神話歌舞劇(可惜至今藝術家們沒有把它搬上舞台),除了“序曲”是交待涅槃的時間、地點、環境和準備活動外,其他都是角色的輪唱和合唱。 [6] 
現代詩歌評論家趙國泰《郭沫若創作《鳳凰涅槃》》:郭沫若創作《鳳凰涅槃》時,恰東瀛南窗,莘莘在讀。課間,當詩情募然襲來之頃,詩人在抄本上東鱗西爪地寫着,或伏諸枕上,援鉛筆匆匆揮寫。這時,彼全身都有點作寒作冷,連牙關都在打戰;心摹筆追,連寫也寫不贏了。於是乎,長達396行的詩篇,分兩次寫完,一共只“用了一個鐘頭,就脱稿了”。繆斯寵幸,天縱其才,佳篇茂起,華章珠聯,百年一遇詩之光。 [7] 

鳳凰涅槃作者簡介

郭沫若,中國現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四川樂山人。早年赴日本留學,後接受斯賓諾沙、惠特曼等人思想,決心棄醫從文,與成仿吾、郁達夫等組織“創造社”,積極從事新文學運動。一生著述頗豐,詩歌與歷史劇的創作成就最大。有《郭沫若全集》《甲骨文字研究》《中國史稿》等。 [8] 
參考資料
  • 1.    李 瑩.大學語文與實用寫作.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1:163
  • 2.    郭沫若.郭沫若詩.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33-44
  • 3.    爵蓉.淺談《鳳凰涅槃》的藝術特色[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1(2):124-130
  • 4.    李福堅.《鳳凰涅槃》賞析[J].學語文,2003(3):31
  • 5.    周揚.悲痛的懷念[N].文匯報,1978-06-19(4)
  • 6.    齊子義,《鳳凰涅槃》辯[J].周口師專學報,1996,13(4)
  • 7.    趙國泰.郭沫若創作《鳳凰涅槃》[J].寫作(中學版),2008(10):48
  • 8.    周揚 等.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第Ⅰ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