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鳩山一郎

鎖定
鳩山一郎(はとやまいちろう,1883年1月1日—1959年3月7日),日本政治家,日本第52任、第53任、第54任首相(內閣總理大臣),被認為是二戰後日本最重要的首相之一。一生堅信議會政治,並敢於堅持自己的主張。因為戰爭期間曾站在議會政治的立場公開反對東條內閣獨裁式的推薦候選人方法和《戰時刑法特別修正法案》,一度被迫隱居。在戰後初期的日本政壇,享有極大威望。任內積極擺脱美國控制,擴展外交空間,發展經貿。
鳩山一郎是日本政壇統領黑白兩道的鳩山家族的第二代掌門人,日本前任首相鳩山由紀夫的祖父。
中文名
鳩山一郎
外文名
Ichiro Hatoyama [1] 
國    籍
日本
出生日期
1883年1月1日
逝世日期
1959年3月7日
畢業院校
東京帝國大學(法科)
職    業
政治家

鳩山一郎顯赫家族

鳩山政治家族 鳩山政治家族
出身於日本美作勝山藩的世襲武士家庭,父親鳩山和夫,日本知名律師和政治家,曾任日本政府眾議院議長。母親春子,是共立大學創始人之一,稱得上是教育界的女傑。弟弟鳩山秀夫,日本民法第一人。鳩山一郎生於東京。鳩山自幼受母親良好教育,發奮讀書,1907年以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東京帝國大學法科畢業。開始在父親開辦的法律辦事處當律師,同年娶妻薰子,其父為日本政治團體玄洋社的巨頭寺田榮,曾擔任日本眾議院書記長。鳩山家族與玄洋社的聯姻,被在日台灣媒體人林育勳先生稱為“鳩山家統合黑白兩道”的里程碑。那時候正是日本浪人與孫中山的中國革命關係最為密切的“蜜月時期”。黑龍會用大把的資金支持孫中山進行反滿清政府的活動。

鳩山一郎政黨骨幹

受其父影響,鳩山一郎從小立志當一個政治家。在其步入社會時,正值日俄戰爭後日本民權運動高漲時期,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鳩山加入政友會。1911年當選為東京市議會議員,1915年起歷任眾議員、田中義一內閣書記官長等職。1926年成為政友會幹事長、與姐夫政友會總裁鈴木喜三郎和好友牀次竹二郎把持政壇,還接受奉系張學良的政治獻金。1930年浜口雄幸首相遇刺住院期間,他攻擊幣原喜重郎代理首相是蔑視憲政大義名分。幣原的答辯也成為問題,國會持續混亂,還發生打鬥事件。浜口雄幸不得已重回議會,終於因傷口發作而死亡,浜口的死標誌着日本憲政的崩潰。1931年起連任犬養毅內閣、齋藤實內閣的文部大臣。任內發生“瀧川事件”,嚴厲壓制左翼力量。1937年一度擔任政友會代理總裁。其時年54歲,正所謂美妙年華,可望大幹一番事業。
但是,進入30年代的日本政治,正急劇的向右轉,隨着昭和天皇神秘獨裁的建立、軍部大臣現役制的確定和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議會政治實際上完全被否決,各資產階級政黨相繼解散,被統統納入近衞文麿公爵首相的大政翼贊會中,鳩山一郎所在的政友會,這個日本第一屆首相伊藤博文創立的政黨,也在1940年宣佈解散,鳩山不甘心就這樣失去自己的政治生命,便與蘆田均,大野伴睦等人組織同交會,還進行了抵制東條組閣的活動,因此與軍部當政的東條英機不合,雙方矛盾深刻,有人認為鳩山一郎是“反東條,但是不反侵略”。1941年鳩山宣佈辭職,隱居於輕井澤以待時機。

鳩山一郎悲喜政壇

1950年隱居的鳩山一郎 1950年隱居的鳩山一郎
日本投降後,鳩山一郎重新出山召集舊部,於1945年11月創立日本自由黨,自任總裁。1946年4月,日本進行戰後首次大選,自由黨獲得141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幣原重喜郎內閣辭職。按照議會政治的常規,新內閣應由議會第一大黨的組織,也就是説,首相一職非鳩山莫屬,鳩山本人也深信不疑,緊鑼密鼓籌備組閣。但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天皇準備履行任命鳩山組閣手續時,佔領軍當局發出開除鳩山公職的整肅令,理由是他在戰時出版的《世界之面貌》一書中,吹捧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經過筆墨官司,鳩山被迫離開政壇,因此被稱為“悲劇政治家。”
他被開除公職後,自由黨內沒有適當的人選接替總裁職位,而推不出總裁就無法組閣,政權將落入其它政黨之手。性格直爽的鳩山當即把好友吉田茂請入黨中,讓當時還不是議員的吉田坐上自由黨第一把交椅,組織吉田內閣,吉田也拍着胸脯保證,鳩山如果恢復公職,他第二天就交回總裁職位。
鳩山賦閒五年,直到1951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才恢復公職,但馬上又患了腦溢血,修養了半年多始見好轉。按照約定,自由黨總裁一職應該物歸其主了。但吉田茂五年經營,已經在黨內培植了大批黨羽,遂以總裁職位是公器,不應私相授受為由,拒絕了鳩山的奢望。鳩山深受刺激,從此與吉田茂決裂,帶着自己的一批人從自由黨出走,同改進黨合併,組成日本民主黨,任總裁。最後吉田茂在內外交困下,不得不下台,1954年12月,鳩山終於登上首相寶座。

鳩山一郎修憲獨立

鳩山一郎1955 鳩山一郎1955
鳩山上任之初,輿論普遍持歡迎態度。這不僅是悲劇性的人物容易引起輿論的同情,還由於吉田茂長期的日益腐敗統治已喪失民心,人們期待鳩山上台 能給他們帶來新的利益,一時間全國範圍內出現鳩山熱。
鳩山充分利用並助長了這種鳩山熱,上任伊始,便開始所謂提倡淨化的新生活運動,宣佈取消大臣警衞和大臣官邸,禁止平時賽馬賽車,禁止國家公務員與民間企業家打麻將和高爾夫球,政府使用的汽車一律改成國產等,起到為鳩山熱加温的效果。接着不失時機,與內閣成立兩個月的1955年2月舉行大選,使民主黨大獲全勝,上升為議會第一大黨。鞏固了政權基礎。
戰後10年,日本人飽經磨難,終於在戰爭廢墟上重建了家園,恢復了經濟。鳩山上任的1954年底,日本經濟已經全面復興,國民生產總值早已超過戰前最高水平,正處於高速增長的前夜。由於簽訂了《舊金山對日和約》合《日美安全保障條約》,佔領軍統治時代已經結束,日本政治出現半佔領半獨立局面。政治與經濟,是互為表裏密不可分的,如果説吉田時代把重點放在經濟恢復和復興方面,那麼鳩山時代謀求政治上完全獨立便應運而生。鳩山一郎的內外政策,正是據此制定和實施的。
1954年鳩山內閣合影 1954年鳩山內閣合影
鳩山上台之前,便強烈主張修改憲法,重建軍備,對外展開自主外交,恢復日蘇邦交。他把吉田茂的即時擁有保安隊乃至警備隊也不得擁有正規軍的説法,斥之為白馬非馬論,公然提出修改憲法第九條的基礎上,名正言順的重建自衞的武裝。並主張為使日本的獨立得到國際上的承認,避免美蘇戰爭時把日本作為戰場,要實現日蘇關係正常化。
戰後日本的和平憲法,在飽受戰爭災難的日本人民中有着廣泛的思想基礎,鳩山內閣成立前後,日本各地發生反對運進核武器,撤出美軍基地,禁止原子彈的羣眾運動。在議會中有三分之一左右議席的社會黨,也把維護憲法,反對重建軍備寫入黨章中。和平運動的巨大聲勢,迫使鳩山遲遲不敢正面提出改憲問題。但在第三次鳩山內閣成立後,由於自由,民主兩黨合併成為自由民主黨,政府勢力加強,鳩山始加快改憲步伐,強迫議會通過《憲法調查會法案》,為修改憲法做準備。同時提出的還有小選區法案,因遇到社會黨和參議院的抵制而流產。鳩山承認,小選區法案的流產,是內閣最大的失敗。
由於和平力量的威懾,鳩山最終未敢着手修改憲法,但在重建軍隊方面,卻切實付諸行動。在他執政的兩年內,自衞隊的兵力由15.2萬人,增加到21.4萬人,並強迫議會通過了旨在擴軍的《國防會議法案》,比之於他的前任,他走的更快,更遠。
鳩山執政期間重開了國家干預教育的先例俄,提出設立新教育委員會法和教科書法案,即所謂的教育二法。前者是把地方公共團體教育委員公選制改為任命制。在議會審議時,這一法案遭到社會黨等在野黨的強烈反對,最後調來500名警察威臨議會,強行通過。後者旨在強化教科書檢查制度,實現教科書國定化,因遇到包括部分自民黨黨員在內的整個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最後陷於流產。

鳩山一郎重返世界

和吉田茂交談 和吉田茂交談
鳩山特別重視與中國的關係。儘管由於政治形勢的限制,當時實現中日邦交的突破尚不成熟,但鳩山一郎第一次組閣期間,即通過其親信部下石橋湛山的努力,達成了中日之間發展民間貿易的協議,為中日關係的發展奠定了發展的基礎。石橋湛山等奠定的這種低調發展的外交基調,影響日本政壇達數十年之久,被稱作“小日本主義”。
鳩山在任內的最大目標,是恢復日蘇邦交,使日本真正實現外交上的獨立。他為此不惜一賭自己的政治生命。他説:“我作為政治家的使命,在於修改憲法和日蘇交涉。特別是日蘇交涉,在我任期內一定要予以解決。”鑑於修改憲法已經沒有希望,他便把全部精力用在日蘇邦交問題上。
但是,實現日蘇邦交,要經過一段艱難的歷程。以吉田茂、池田勇人為代表的親美派,明確表示反對態度,財界甚至聯合起來對鳩山提出彈劾,身為外相的重光葵也主慎重論,在對蘇交涉中態度消極。因此,鳩山內閣成立不久即以開始的日蘇談判時斷時續,遲遲沒有實質性進展,關鍵是在北方四島歸屬問題上,日蘇雙方都不肯讓步。
鳩山一郎沒有為政府內外的反對意見而卻步,而是執着的追求既定目標。1956年10月,他帶病前往莫斯科,舉行日蘇首腦會談,簽定《日蘇共同宣言》。結束了兩國的戰爭狀態,恢復了邦交,對最為敏感的北方領土問題,雙方同意在簽訂和約之後,將齒舞、色丹兩島歸還給日本。《鳩山一郎回憶錄》寫到《共同宣言》簽字儀式結束後,在克里姆林宮雪白的大理石牆壁的大廳裏舉行了盛大招待會。當樂隊在1500人的來賓面前演奏日本國歌時,他百感交集,熱淚盈框。1952年9月18日,蘇聯否決了日本申請加入聯合國的提案。1956年12月18日,第11屆聯合國大會全體一致承認日本加入聯合國,這標誌着日本重新正式回到國際大舞台上。
由於實現日蘇邦交正常化和日本加入聯合國,鳩山如願以償,1958年當選為眾議員。1959年(昭和34年) 逝去。追授大勳位菊花大綬章。著有《我的自傳》、(1951)、《鳩山一郎回憶錄》(1957年)。其子外務大臣鳩山威一郎,其孫為日本前任首相、日本民主黨前任黨代表(黨首)鳩山由紀夫

鳩山一郎政治遺產

鳩山由紀夫 (中)兄弟與祖父 鳩山由紀夫 (中)兄弟與祖父
鳩山一郎作為日本戰後有遠見的政治家,在舊金山體系下,果敢地選擇對蘇調整關係的外交路線。在他執政時,積極、主動地展開日蘇交涉活動,特別是在北方領土問題上,果敢地選擇了暫時擱置待日後談判解決的對策,使日蘇復交得以實現。日蘇復交為日本真正邁入國際社會創造了條件,鳩山一郎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
鳩山留給日本的另一筆政治遺產,是在任的1955年11月,實現了民主黨和自由黨的合併,建立了以自己任總裁的自由民主黨,結束了戰後10年的多黨政治時代,使自民黨在議會中取得了兩倍於社會黨等其他政治勢力的優勢,並一直保持到1993年沒有變化,這就是所謂“五五年體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