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鱗果草

鎖定
鱗果草(Achyrospermum densiflorum Blume),是鱗果草屬草本植物,不分枝。莖基部匍匐,常常生出細長的不定根,上升部分長約16釐米,有明顯的條紋,密被短柔毛。花期11月,果期12月。產廣東海南;生於山谷陰處、疏密林中。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有。
中文名
鱗果草
拉丁學名
Achyrospermum densiflorum Blume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鱗果草屬
鱗果草
分佈區域
中國廣東、海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保護級別
近危(IUCN標準)

鱗果草形態特徵

鱗果草整體

鱗果草
鱗果草(6張)
草本,不分枝。莖基部匍匐,常常生出細長的不定根,上升部分長約16釐米,有明顯的條紋,密被短柔毛。 [1]  [4] 

鱗果草

莖葉卵圓形,長6.5-9.5釐米,寬3-4釐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小圓齒或鋸齒狀圓齒,薄紙質,上面淡紫色,散佈糙伏毛,下面深紫帶綠色,沿中肋及各級脈上密被短柔毛,脈網在上面平坦且不明顯,下面明顯突出,葉柄長0.5-3釐米,下部莖葉葉柄最長,向上漸變短,扁平,向上具狹翅,密被短柔毛;苞葉與莖葉同形,但較小,毛被同莖葉,具短柄。 [1] 

鱗果草

鱗果草標本
鱗果草標本(20張)
輪傘花序6花,在莖頂密集成長3.8-5釐米近長圓柱狀的穗狀花序;花梗長約1毫米,密被短柔毛。花萼管狀鐘形,長6-7毫米,15脈,在上半部有明顯的脈網,外面被短柔毛或近無毛,散佈淡黃色小腺點,齒5,被緣毛,不等長,組成較明顯的二唇形,上唇3齒,齒卵圓形,近等長或中齒稍長,下唇2齒,齒不等大,頂端互相靠合。
花冠長約7.5毫米,稍伸出萼外,外被微柔毛,內面無毛,冠筒纖細,近等粗,至喉部微擴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短小,先端2淺裂,裂片半圓形,下唇開展,大,3裂,裂片近圓形,中裂片較大,全緣,側裂片具緣毛。雄蕊4,近等長或前對較長,靠着上唇上升,微伸出,花絲絲狀,短小,插生在花冠喉部,花葯2室,室極叉開,匯合為一室。花盤淺杯狀,具4齒。花柱纖細,先端近相等2淺裂。 [1] 

鱗果草

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圓形,頂端及腹面密被鱗片狀條狀物,背面光滑。 [1] 

鱗果草花果期

花期11月,果期12月。 [1] 

鱗果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谷陰處、疏密林中。 [1] 

鱗果草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廣東、海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有。 [1] 

鱗果草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鱗果草物種區別

中國廣東、海南產的花萼明顯15脈,與原描寫花萼10脈有出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