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龜鱉目鱉科動物)

鎖定
鱉是龜鱉目鱉科鱉屬的爬行動物,俗稱甲魚、團魚、水魚、王八 [19]  鱉的外形呈橢圓,比龜更扁平; [20]  頭前端瘦削;眼小,瞳孔圓形;鼻孔位於吻突前端;吻長,形成肉質吻突;四肢較扁,通體被柔軟的革質皮膚,無角質盾片;頸基兩側和背甲前緣均無明顯的瘰粒或大疣;腹部有7塊胼胝體;體色為橄欖綠色;雌鱉尾比雄性短。 [21]  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鱉行蹩蹙,故謂之鱉。” [22] 
鱉在中國除寧夏、新疆、青海和西藏外,其他各地均有分佈。在日本、朝鮮和越南等國也有分佈。 [21]  鱉夏天棲息在江河、湖泊、池塘、水庫和山間溪流中,冬季在池底冬眠。鱉喜陽怕風、喜靜怕驚、喜潔怕髒、喜挖穴與攀爬。鱉食性廣而雜,以動物性食物為主,也食腐敗的植物及較嫩的水草等植物性食物,具有很強的耐飢餓能力,屬變温動物,攝食和生長隨水温的變化而變動。 [23]  鱉一年多次交配多次產卵,或一次交配數次產卵,發情交配期為5-8月,2周後開始產卵, [24]  時間一般在夜間或黎明。鱉每次產10-20粒卵, [25]  壽命可達60齡以上。 [26]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甕中捉鱉”,甕指的是大罈子,即從大罈子裏捉鱉,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的事情。 [27]  近年來人類活動的影響、市場消費需求加大、貿易量劇增外,棲息地的毀壞、森林的大面積砍伐、化學污染和大壩截流使得野生鱉種羣的形勢更為嚴峻。 [28]  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VU)保護等級。 [29] 
中文名
外文名
Chinese Softshell、Chinese Softshell Turtle
別    名
中華鱉
甲魚
水魚
團魚
老鱉 展開
別名
中華鱉
甲魚
水魚
團魚
老鱉
王八
泥龜 收起
中文學名
拉丁學名
Pelodiscus sinensis
二名法
黿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無孔亞綱
龜鱉目
亞    目
曲頸龜亞目
鱉科
鱉族
鱉屬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Wiegmann,1835
保護級別
(IUCN 2000年 ver 3.1)——易危(VU) [2] 

動物學史

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鱉行蹩蹙,故謂之鱉。” [12] 
中國鱉類動物的養殖以中國台灣省起步較早,20世紀50年代台灣省已開始養殖鱉,養殖户主要集中在台灣省南部,年產近千噸,大陸幾乎沒有鱉類動物養殖。20世紀70年代前後,中國鱉類動物的來源以野外捕捉為主,當時因缺乏保護動物和持續利用意識,人們捕撈到何種類就食用和藥用之。從文獻記載和傳媒報道來看,人們捕撈的種類有山瑞鱉黿和鱉3種,數量以鱉居多。20世紀70年代末,由劉筠院士牽頭,在湖南省漢壽縣開展鱉人工繁殖研究並取得成功,從此拉開了中國大陸鱉類養殖的序幕。回顧中國鱉類動物養殖歷程,其發展過程歷經3個轉型階段,即從“捕撈型”到“養殖型”(1970-1990年);從“養殖型”到“數量型”(1990-1995年);從“數量型”到“質量型”(1996年-)。 [3] 

形態特徵

龜鱉目鱉科鱉屬的爬行動物,俗稱甲魚、團魚、水魚、王八。鱉的外形呈橢圓,比龜更扁平;頭前端瘦削;眼小,瞳孔圓形;鼻孔位於吻突前端;吻長,形成肉質吻突;四肢較扁,通體被柔軟的革質皮膚,無角質盾片;頸基兩側和背甲前緣均無明顯的瘰粒或大疣;腹部有7塊胼胝體;體色為橄欖綠色;雌鱉尾較短,不能自然伸出裙邊,體形較厚。雄鱉尾長,尾基粗,能自然伸出裙邊,體形較薄。 [4]  [19-21] 
鱉
(9張)
成體背盤長192.0-345.0毫米,寬138.8-256.0毫米。頭中等大,前端瘦削。吻長,形成肉質吻突,鼻孔位於吻突端。眼小,瞳孔圓形。吻突長於或等於眼間距,等於或略短於眼徑。耳孔不顯。兩顎有肉質唇及寬厚的唇褶,唇褶分別朝上下翻褶。頸長,頸背有橫行皺褶而無顯著瘰粒。 [4] 
背盤卵圓形,後緣圓,其上無角質盾片,而被覆柔軟的革質皮膚。背盤前緣向後翻褶,光滑而有斷痕,呈一列扁平疣狀。正對頸項中線,駢列二枚平瘰粒。背盤中央有稜脊,脊側略凹,呈淺溝狀。盤面有小瘰粒組成的縱稜,每側7-10餘條,近脊部略與體軸平行,近外側者呈弧形,與盤緣走向一致。骨質背板後的軟甲部分有大而扁平的棘狀疣,疣之末端尖出,遊離。 [4] 
腹甲平坦光滑,有7塊胼胝體,分別在上腹板、內腹板、舌腹板與下腹板聯體及劍板上。腹甲後葉短小。 [4]  [11] 
第五指、趾外側緣膜發達,向上伸展至肘、膝部,形成一側遊離的膚褶。其寬可達10毫米。前臂前緣有4條橫向擴大的扁長條角質膚褶,寬約10-22毫米,排列略呈品字形。脛跗後緣亦有一橫向擴大的角質膚褶。指、趾均具3爪,滿蹼。 [4] 
體背青灰色、黃橄欖色或橄欖色。腹乳白色或灰白色,有灰黑色排列規則的斑塊。幼體裙邊有黑色具淺色鑲邊的圓斑,腹部有對稱的淡灰色斑點。顎與頭側有青白間雜的蟲樣飾紋。 [4] 
幼體背部隆起較高,脊稜明顯。 [4] 

棲息環境

鱉夏天棲息在江河、湖泊、池塘、水庫和山間溪流中,冬季在池底冬眠。 [13]  在安靜、清潔、陽光充足的水岸邊活動較頻繁。 [4] 

生活習性

鱉喜陽怕風、喜靜怕驚、喜潔怕髒、喜挖穴與攀爬。鱉食性廣而雜,以動物性食物為主,也食腐敗的植物及較嫩的水草等植物性食物,具有很強的耐飢餓能力,屬變温動物,攝食和生長隨水温的變化而變動。 [13]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為冬眠期,潛於水底泥沙中。在中國河北白洋淀,鱉於10月下旬水温為6-8℃時開始冬眠,單獨或羣集一處,入泥7.5釐米左右,多在滋生馬來眼子菜、蓖齒眼子菜及紅心菜的地方。四月間水温達13-15℃時,解除冬眠。 [4] 
春天在水温18℃左右,鱉於上午10時許常爬上岸靜伏於地,頭足伸開,“曬蓋”。在飼料充足、管理良好的條件下,剛出殼的小鱉甲長2.87釐米,重3.37克。至年底甲長3.63釐米,重6.75克。第二年底甲長8.42釐米,重93.7克。第三年甲長12.1釐米,重225克。第四年底甲長16.66釐米,重450克。性成熟為5-6齡。作為種鱉,最好為14齡以上,尤以重2-5千克者為佳。在中國華南地區性成熟可更早,為3-4齡。華中地區4-5齡。 [4] 
在27-28℃的氣温條件下,生長速度最快。氣温在18℃時,就少進食,或基本停食。氣温低於15℃時,鱉就完全停止進食,鑽入泥中冬眠。夏季當氣温超過33℃時,鱉也出現少食或停食的現象,這時鱉晝夜棲於岸上,很少到水中活動。在河南,鱉每年11月進入冬眠,第二年四月開始活動。 [4] 

分佈範圍

原產於中國、朝鮮、俄羅斯(遠東)、日本、越南、東帝汶、菲律賓(班乃島)。在中國除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外,其餘各省(市、區)均有分佈。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美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等地有引種。 [2]  [5-6] 
鱉分佈圖 鱉分佈圖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當鱉體重達250克時,性腺開始成熟。一年多次交配多次產卵,或一次交配數次產卵 [14]  。每年4-8月為繁殖期。此時氣温在20℃以上。雌雄鱉在水中經發情追逐後,大多在夜裏上岸交配。5-8月產卵。盛期為6-7月。產卵多在前半夜進行。雌鱉選擇泥沙鬆軟、背風向陽有遮蔽的地方,以後肢挖一個口小底大,深約10釐米的坑穴,產卵其中。產畢,用泥沙覆蓋。甚至還在產卵坑穴旁另挖一兩個小坑,以惑敵害。產卵數依鱉體大小而異。通常首次產卵僅4-6枚。體重在500克以上的雌鱉可產卵24-30枚。最多一次可產近40枚。老年鱉的產卵數則明顯減少。雌鱉在繁殖季節一般可產卵3-4次。卵球形,乳白色,卵徑15-20毫米,重8-9克。卵在自然温度下約經二個月孵化。剛孵化的稚鱉背甲長約3釐米。 [4]  壽命可達60齡以上。 [15] 

人工繁殖

  • 親鱉選擇
親鱉的個體大小、健康水平與產蛋數量和質量有密切關係。優質種鱉,每年可產蛋5批,每批產蛋20個以上,蛋重平均在6克左右,其受精率和孵化率較高,而且稚鱉生長髮育也快。選擇親鱉,應先正確識別雌雄,然後選擇符合上述要求的優質種鱉。凡是性成熟的鱉,雌鱉的尾部較短。不能自然伸出裙邊外,反之雄鱉尾較尖,能自然伸出裙邊外。親鱉選定放養時,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1為宜。此外,有的鱉不宜人工養殖,應注意選擇。 [7] 
  • 性成熟
依各地氣候不同,鱉的性成熟也不同。在温帶、亞熱帶地區鱉需要冬眠,全年只有幾個月或半年多的生長髮育期。在熱帶地區,鱉可全年生長髮育,如果全年生長期較長,其達到性成熟則較短,反之性成熟就較長。鱉性成熟的,在華北地區需5-6年,長江流域需4-5年,華南熱帶地區需3-4年,台灣只需2-3年。關於親鱉的適宜,國內外看法不一致。有人提出最佳為15-20年之間,這樣的親鱉每批可產出50個優質的蛋,年產蛋可達200個以上。根據中國的情況,認為一般在6年左右為宜,此時其個體有500克左右即可達到性成熟,體重為3-5千克的鱉繁殖能力最強。 [7] 
  • 親鱉的飼養
親鱉放養前,要放幹培育池中的水。每畝用75千克生石灰溶成漿後,潑灑全池消毒,池底要多潑一些。潑灑後將淤泥和石灰混合一遍,15天后再進水放養。親鱉放養在池中如果發現池水淺,第2天可用萬分之一濃度的福爾馬林將池水消毒1次,以使鱉不易得病。每畝可放養300-400只,換水條件好或1千克以下個體佔多數的可多放。鱉放養最佳水温為15-17℃。放養後,鱉往往頭幾天吃食不多,甚至不吃,此時可停食數天後,用鱉最喜吃的蛙肉、蚌肉等引食,直到正常吃食為止。親鱉餌料以小魚、小蝦、蚯蚓、蠅蛆、動物內臟、熟動物血、蠶蛹、螺肉、蚌肉等為主,鱉尤其愛吃蛙肉、鼠肉、蛇肉。它也能吃熟麥粒、餅類、瓜類、蔬菜。魚粉和非親鰻用的配音飼料也可用來飼養親鱉。每日投飼量,鮮飼料為池中鱉總重量的7-20%。水温適宜,天氣好,水質清爽,鱉較活躍,可多投,反之則少投。 [7] 
在鱉的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飼養環境的安靜,揚水落水時儘可能不要有水流聲,尤其在鱉的交配期,因水流聲會造成鱉之間的咬鬥;要注意水質清爽,絕不能讓水發臭,必要時要更換新水;要經常檢查防逃設備有無損壞,發現損壞立即修好。如有鼠、蛇等進入傷害鱉或吃其所產的蛋,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親鱉在水温15℃以下時開始鑽入土中冬眠,此時可停止投飼,並在晴天將池水放淺,待鱉全部鑽入土中後,即將池水加滿保温,以防止鱉冬眠期被凍壞。 [7] 
  • 產蛋
鱉產蛋是從半夜到天亮期間,有時可延遲至11:00。鱉產蛋的方法與海龜相同,用後肢的蹼爪挖掘成直徑約7釐米、深12-15釐米的洞穴,將蛋產於內,產完蛋即用砂土蓋上。而後返回水中,產蛋時間.在常温池中鱉的產蛋是從6月上旬至8月下旬。一般在該期間產蛋3-4次。若在加温池中採取長光照處理,可全年產蛋。 [7] 
  • 孵化
改進的恆温器孵化:根據鱉蛋孵化的要求把恆温器加以改造,裏面隔上格子保持30℃的温度,即可進行孵化。也可利用深度為6-7釐米的搪瓷盤作孵化盆。在盆中鋪上2-3釐米厚的小粒(0.5毫米)沙子,把蛋放在上面(動物極向上),並加以固定。然後,再蓋上3-4釐米厚的沙子,放入孵化器中,器內宜保持30℃,為防止沙子乾燥,要經常用噴壺灑水。 [7] 
車牀式孵蛋器孵化:利用有設置保温房和加温設施的飼養池的孵化方法。把池水放淺至30-40釐米,使水温保持在30℃。把深約20釐米的玻璃容器作為孵化盆利用,在盆中放入7釐米厚的小粒沙子把蛋同定後,在蛋上覆蓋5釐米厚的沙子,之後把容器放入温度為30℃的飼養池中,不要讓水浸入容器內。使沙子温度維持在30℃,但沙子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使用該方法孵她的稚鱉可以自然地進入飼養池。這種飼養池較方便給稚鱉餵食。 [7] 
常温孵化設施的孵化:在一定地段挖一個長1米、寬3米、深60釐米的孵化場,混凝土鋪底,與排水口連接在一起易於排水。在場內填入30-40釐米厚的沙子,把蛋埋入沙內12-15釐米深處,表面沙子乾燥後。要用噴壺灑水。孵化場上方如蓋上屋頂,可防止雨水浸入。夏季沙子温度易上升,因此,白天要打開屋頂,晚上要關閉,儘可能使沙子温度維持在30℃。 [7] 

養殖技術

  • 土池準備
鱉塘的選擇:養殖鱉塘選擇在環境安靜、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底質為壤土和黏壤土、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鱉塘東西走向,呈長方形,單口鱉塘面積3-8畝,池深2米,有效水深1.0-1.3米,坡比1:3,鱉塘主埂寬2米,支埂寬1.6米,底泥深度小於20釐米,進、排水口獨立,呈對角設立。 [8] 
防逃設施的建設:鱉塘四周用鐵皮建好防逃設施,四角圍成圓弧形,鐵皮埋入土下20釐米,高於塘埂50-60釐米,防逃鐵皮用竹樁固定。利用防逃牆內寬度為0.5米以上的空地作為曬背、休息場所。在鱉塘背風向陽、環境安靜的一邊的水陸交界處用石棉瓦設置食台,供鱉曬背和攝食用,一半淹於水下,一半露出水面。鱉塘的進、排水口要安裝過濾網,防止野雜魚等敵害生物進入鱉塘。 [8] 
鱉塘消毒:因為是新建鱉塘,用生石灰100千克/畝帶水清塘,將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如果利用舊池塘一定要乾塘曝曬,除潑灑生石灰消毒外,還要徹底清除鱉塘中的敵害生物。 [8] 
施足基肥:鱉塘清塘消毒後,用編織袋裝35-40千克的腐熟羊糞肥,掛在鱉塘的四個角落,以培養浮游生物、水蚯蚓等鱉的天然適口餌料。 [8] 
  • 苗種放養
放養密度:規格為400-500克/只,共27200只,放養在一口近4小時平方米的土池中養殖(鱉塘面積4.87小時平方米,除了蓄水池和備用鱉塘,實際成鱉養殖面積4小時平方米)。 [8] 
鱉種的消毒:鱉苗種放養前要用塘水配製5-10毫克/升的聚維酮碘浸泡2-5分鐘,或用3%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也可以用200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分鐘,以殺滅鱉種體表的病原體。 [8] 
鱉種的放養:鱉放養應一次放足,同一口鱉塘放養的鱉種規格要整齊,以免弱肉強食。於2014年7月中旬晴天的早晨放養,放養時挑選體質健壯、無傷無病、大小一致的健康鱉种放養於同一鱉塘,將消毒過的鱉种放在食台邊,讓鱉種自行遊入鱉塘。在鱉塘中套養250克/尾的草魚5尾/畝、400-500克/尾的鱅魚5尾/畝,投放的魚種要用3-4%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後下塘。放養時,要特別注意放養的鱉塘水温與鱉原來養殖水體温度不宜相差過大,若温差大,要先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運鱉容器內調節至水温一致。 [8] 
  • 飼養管理
投餵的飼料是金甲牌生態甲魚配合飼料,剛放養的前幾天應少投飼料,一方面鱉種經過長途運輸,體質有待恢復;另一方面鱉塘水質經過培育,有大量的浮游動物、水蚯蚓等適口天然餌料可供攝食。3-5天后恢復正常投餵,固定在食台投餵甲魚配合飼料,日投餵量是鱉體總體質量的5%,分上、下午兩次投餵,在8:00-9:00投餵1次,佔日投餵量的40%,16:00-17:00投餵1次,佔日投餵量的60%,以投餵後1小時內吃完為度。投餌必須嚴格遵循“四看”(即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氣、看鱉的吃食情況)、“四定”(即定時、定位、定量、定質)的原則,一般晴天正常投餵飼料就行,遇到雷雨悶熱天、連綿陰雨等惡劣天氣時,要減少或停止投餌,根據天氣變化和鱉的吃食情況適時增減投餵量。越冬前一個月要添加蛋白質含量高的配合飼料投餵,增加體內營養物質積累,有助於鱉魚越冬。 [8] 
  • 日常管理
水質、水位管理:鱉種在放養初期水位不宜太深,30-50釐米就行,水淺有利於鱉種在水中減輕水壓力,減輕鱉種體能消耗。隨着鱉個體的逐步長大和水温的上升,鱉塘水位要逐步提高至1.2米。春秋季節,每15天加水1次,夏季每週加水1次。高温季節或水色過濃時,應及時換水,每次換水量為20釐米,水體透明度保持在20-30釐米。當天氣過熱或過冷時,應適當加深池水,以穩定塘底水温。養殖期間適時(尤其是遇暴雨等惡劣天氣,待暴雨過天晴時)用氨基酸碘溶液25-30毫升/畝(1米水深)全池潑灑,但要注意水體缺氧時不用,不與鹼性物質混合使用。始終保持鱉塘水質“肥、活、嫩、爽”。 [8] 
日常管理:堅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觀察鱉在鱉塘中的活動、攝食及生長情況,及時清除殘餌,清掃食台。經常檢查進、排水口的過濾網,防止由於過濾網破損而使鱉外逃或野雜魚等有害生物進入鱉塘,發現損壞及時修補。 [8] 
做好日誌:每天如實記好工作情況,記錄鱉的攝食與活動情況、日投餌量、投餌時間與次數,病害防治等各方面的內容。 [8] 
  • 病害防治
防敵害生物:在成鱉養殖過程中要認真做好防範,預防鳥、水蛇、老鼠等敵害生物的侵害。鳥害可以在鱉塘邊燃放鞭炮驅趕,但是注意這種辦法也會驚嚇到鱉,可以用竹樁拉一些反光驅鳥帶驅鳥。對於水蛇和老鼠,可以在鱉塘邊上潑灑一些硫磺,其味可以驅趕水蛇和老鼠。同時,要經常檢查進、排水口的過濾網,防止由於過濾網破損讓野雜魚等有害生物進入鱉塘。 [8] 
防治鱉病的方針是∶全面預防,積極治療,防重於治。以生態預防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混養草魚和鱅魚調節水質。適時用氨基酸碘消毒池水、食台和投餌工具;適時加、換池水,保持鱉塘水質“肥、活、嫩、爽”;不投餵腐敗變質餌料;一旦發現病鱉,馬上隔離,並查明病因及時採取措施。7-8月高温季節是甲魚發病的高峯期,做好這一階段的防範是保證成活率的關鍵,一定要科學、合理投餵,將鱉魚的日投餵量控制在平常日投餵量的80%左右,這樣可以減輕鱉魚肝臟的負擔,有利於鱉魚的健康生長,反之,會造成鱉在高温季節產生厭食,或因攝食過飽造成肝臟超負荷而發病。為此,在高温季節要適時投餵雙黃連5-7毫升+保肝寧2-5克/千克拌料投餵,越冬前半個月也要進行一次,促進鱉魚安全越冬。 [8]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VU)保護等級。 [18]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瀕危(EN)。 [9]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0] 

主要威脅

近年來人類活動的影響、市場消費需求加大、貿易量劇增外,棲息地的毀壞、森林的大面積砍伐、化學污染和大壩截流使得野生鱉種羣的形勢更為嚴峻。 [17] 

其他內容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甕中捉鱉”,甕指的是大罈子,即從大罈子裏捉鱉,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的事情。 [16]  [27] 
參考資料
  • 1.    Pelodiscus sinensis (Wiegmann,1835)  .itis[引用日期2020-04-15]
  • 2.    Pelodiscus sinensis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4-15]
  • 3.    鄧時銘,李成,黃華偉.鱉生態養殖.湖南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2,19-26,87-90,175-179
  • 4.    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 張孟聞, 等.中國動物志 爬行綱 第一卷 總論 龜鱉目 鱷形目:科學出版社,1998.01:66-71
  • 5.    魏剛,張維勇,郭鵬主編,梵淨山兩棲爬行動物,貴州科技出版社,2017.11,第246頁
  • 6.    Pelodiscus sinensis  .reptile-database[引用日期2020-04-15]
  • 7.    蔣業林. 鱉的人工繁殖技術[J].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0, 031(003):70-72
  • 8.    崔文妹.中華鱉成鱉的生態養殖技術[J].水產養殖,2017,(第3期):28-30
  • 9.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0-04-15]
  • 10.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4-15]
  • 11.    黎振昌,肖智,劉少容編著,廣東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廣東科技出版社,2011.11,第105頁
  • 12.    常學輝編著,《本草綱目》全解,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8,第493頁
  • 13.    戈賢平主編,名特優水產品養殖實用技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09,第356頁
  • 14.    蔣業林主編,稻鱉綠色種養技術,海洋出版社,2019.07,第29頁
  • 15.    蔣業林主編,稻鱉綠色種養技術,海洋出版社,2019.07,第30頁
  • 16.    《畫説漢字》編輯部編著,畫説成語 五年級-六年級 小學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06,第212頁
  • 17.    吳遵霖,曾旭權主編,中華龜鱉文化博覽,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01,第77頁
  • 18.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引用日期2023-05-29]
  • 19.    本社編,百珍千味,知識出版社,1992.12,第57頁
  • 20.    《健康大講堂》編委會主編,《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中的養生秘方 珍藏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2,第251頁
  • 21.    黎振昌,肖智,劉少容編著,廣東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廣東科技出版社,2011.11,第105頁
  • 22.    常學輝編著,《本草綱目》全解,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8,第493頁
  • 23.    戈賢平主編,名特優水產品養殖實用技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09,第356頁
  • 24.    蔣業林主編,稻鱉綠色種養技術,海洋出版社,2019.07,第29頁
  • 25.    戈賢平主編,名特優水產品養殖實用技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09,第357頁
  • 26.    蔣業林主編,稻鱉綠色種養技術,海洋出版社,2019.07,第30頁
  • 27.    畫説漢字》編輯部編著,畫説成語 五年級-六年級 小學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06,第212頁
  • 28.    吳遵霖,曾旭權主編,中華龜鱉文化博覽,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01,第77頁
  • 29.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引用日期2023-06-2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