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鰷,漢語三級字 [2]  讀作鰷(tiáo),魚名。白鰷、魳鰷。魚綱鯉科,體長,側扁,銀白色,側線緊靠腹部,性活潑,善跳躍,常在水面結羣往來,迅速遊動。中國淡水均產 [3]  引申為鰷魚效應又稱“頭魚理論”。
中文名
拼    音
tiáo
部    首
字    碼
U+9CA6
五    筆
QGTS 
含    義
魚名

字詞釋義

繁體字:鰷
部外筆畫:7,總筆畫:15 ; 繁體部首:魚,部外筆畫:7,總筆畫:18
倉頡:NMHED
筆順編號:352512113541234 四角號碼:27194 UniCode:CJK
基本字義
鰷魚 鰷魚
● 鰷(鰷)
tiáoㄊㄧㄠˊ
◎ 〔~魚〕體小,呈條狀,肉可食,生長快,生活在淡水中。也稱“䱗鰷”
◎ (鰷)
English
◎ minnow
tiáo
<名>
魚名。白鰷、魳鰷 [hemiculeer leucisculus]。魚綱鯉科。體長,側扁,銀白色,側線緊靠腹部,性活潑,善跳躍,常在水面結羣往來,迅速遊動。中國淡水均產。
如:鰷魳

引申涵義

鰷魚效應
鰷魚效應又稱為“頭魚理論”。德國動物學家霍斯特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鰷魚因個體弱小而常常羣居,並以強健者為自然首領。然而,如果將一隻較為強健的鰷魚腦後控制行為的部分割除後,此魚便失去自制力,行動也發生紊亂,但是其他鰷魚卻仍像從前一樣盲目追隨!這就是我們在企業管理中經常提到的“鰷魚效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𠀤音迢。白鰷,魚名。《正字通》形狹而長若條然。《詩·周頌》鰷鱨鰋鯉。《傳》白鰷也。《集韻》或作鯈䱔。
《集韻》先了切,音小。義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