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鰭腳類

鎖定
食肉目(Carnivora)鰭腳亞目(Pinnipedia)是足如鰭狀的水棲哺乳動物,身體紡錘型,非常適於游泳。鰭腳類平時生活在水中,在水中覓食,但是需要在陸地上繁殖,也在陸地上休息。鰭腳類通常在繁殖期成大羣雲集在岸邊,為一雄多雌制,雄獸長體型比雌獸大數倍。現存3科︰海象科海豹科(Phocidae)和海獅科
中文名
鰭腳類
外文名
pinniped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食肉目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亞    目
鰭腳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鰭腳類形態特徵

鰭腳類體呈紡錘形或流線型,體表密生短毛,頭圓,頸短。四肢具5趾,趾端一般有爪,趾間被肥厚的蹼膜連成鰭狀,適於游泳。耳廓小或無。鼻和耳孔有活動瓣膜,潛水時可關閉鼻孔和外耳道,尾小,夾在後肢間。口大,周圍有觸毛。牙齒為一出齒,齒分化不顯著。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除少數種外,僅在交配、產仔和換毛時期才到陸地或冰塊上來。皮下脂肪極厚,用以保持體温。聽覺、視覺和嗅覺靈敏,在水下有回聲定位能力,潛水時心率減慢,只相當於正常心率的1/10,外周血管收縮,保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給。潛水時間可持續5~20分鐘。屬一雄多雌類型。肉食性,無裂齒,多為整吞食物,不加咀嚼,主食魚、貝類和軟體動物。分佈於南、北半球寒帶和温帶海洋。有3科︰海象科、海豹科(Phocidae)和海獅科。

鰭腳類分類介紹

海象科(Odobenidae)
海象科 海象科
僅1屬1種,即海象Odobenus rosmarus。分佈於北冰洋海域。因其長達30~40釐米的上犬齒,突出口外形成獠牙,與象牙相似而得名。雄性體長330~360釐米,體重約1000~1300千克。雌性體長約300釐米,體重僅及雄者之半;體型呈紡錘狀;皮膚粗而厚、皮下脂肪厚達10~15釐米,皮上多皺,裸而無毛,灰黃色;四肢寬大,肥厚,呈鰭狀,借鰭狀肢支撐可在陸地上移動;頸部粗,吻部有很多硬毛。羣居,常數10只或100~200只同棲在一起。在陸地上行動笨拙,但在水中較活躍,力大又善於游泳,能在水中潛伏很久才上到水面呼吸。獠牙是自衞的武器,又可用以攀登冰丘和挖掘食物。從沙灘泥中掘出蚌、蛤、蝦、蟹等作為主食,有時也吃魚和水中的嫩植物,甚至捕食海豹。食量較大,每天可食魚50千克。合羣本能較強,當受到獵捕小艇攻擊時,可以聯合防禦甚至使小艇覆沒。數量逐漸變少,分佈範圍縮小到極地附近的海岸或浮冰上。
海獅科(Otariidae)
海獅科 海獅科
又名海狗科。包括:海狗亞科 (Arctocephalinae)以及海獅亞科(Otariinae),有6屬14種。主要分佈温帶海域。海生食肉獸,體型紡錘狀;牙齒與陸棲食肉獸相似,但犬齒、裂齒等分化不明顯;肢呈鰭狀,大部隱於皮下,後肢遙在體的後端與發達的尾部連在一起為主要游泳器官;趾間具蹼,前肢第一趾最長,後肢第一、五兩趾較中央的三趾長陸地行動較靈活。主要以各種魚類為食。雌雄兩性體型大小差別顯著,雄性一般大於雌性一倍左右。繁殖時期在海島岸邊或浮冰上進行交配、育幼和換毛。多具集羣性,一雄多雌制,雄獸往往為爭偶爾相互爭鬥。我國有2屬2種。北海獅(斯氏海獅)Eumetopias jubatus分佈於北太平洋,是分佈最北者,也是最大者,雄獸體重可達1噸。海狗(腽肭獸)Callorhinus ursinus分佈於北太平洋沿岸,毛皮質量佳,我國稱為海龍皮,雄獸陰莖作為名貴中藥,稱“海狗腎”或“腽肭臍”,因此遭到大量的捕殺,處於瀕危狀態。有些種類是海洋館常見的表演動物。
海豹科(Phocidae)
海豹科 海豹科
身體肥胖而圓,皮下有厚脂肪層,體型呈紡錘狀;頭圓,頸粗,頭上無外耳殼;四肢短而寬,具5趾,均呈鰭狀,但後肢和尾相連在一起,永遠向後,故上陸後不能步行;牙齒尖利。在水內能靈活上升到水面呼吸,俯仰均能游泳,但上陸後則行動緩慢、笨拙,只能匍匐蠕動,拖曳前進。以魚類為主食,兼食貝類。在沿岸、島嶼或冰塊上繁殖,每胎1仔,初生幼獸多遍體白色,為天然保護色。我國有3屬3種。斑海豹(港海豹)Phoca largha為我國遼寧、山東等省沿岸最常見種類,體長1~1.5米,體重50千克。海豹皮和油脂均可利用,因此常遭捕殺,數量減少。象海豹Mirounga leonina為最大的種類,雄性體長6米,體重達3噸,並有長30釐米的鼻子,可以自由伸縮,分佈於南太平洋和南極,一雄多雌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