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鰥鰥

鎖定
鰥鰥,是漢語詞彙,出自《宿晉昌亭聞驚禽》,解釋為因憂愁而張目不眠的樣子。
中文名
鰥鰥
讀    音
guān guān
解    釋
因憂愁而張目不眠的樣子
出處1
李商隱《宿晉昌亭聞驚禽》詩
出處2
《釋名·釋親屬》

目錄

鰥鰥涵義

憂愁難寐目不閉貌。 [1] 

鰥鰥出處

《釋名·釋親屬》:“愁悒不寐,目恆鰥鰥然也。”
唐·李商隱 《宿晉昌亭聞驚禽》詩:“羈緒鰥鰥夜景侵,高窗不掩見驚禽。”
金·元好問 《洛陽衞良臣以星圖見貺漫賦》之一:“鰥鰥魚目漫漫夜,盼到明星老卻人。”
清·唐孫華 《漁父詞》之三:“湖上鴛鴦亦竝頭,鰥鰥魚目夜長愁。” [1] 
“羈緒鰥鰥夜景侵,高窗不掩見驚禽。”
形容失眠的樣子。鰥,一種大魚,喜獨行;又因“鰥”從“魚”字,魚目不能閉和,所以用“鰥鰥”形容孤獨而無眠。
出處2:曹雪芹《紅樓夢》--------香菱學詩“各自散後,香菱滿心中還是想詩。至晚間對燈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後上牀卧下,兩眼鰥鰥,直到五更方才朦朧睡去了。”鰥,一種大魚,其性獨行,其目長睜不閉,所以常用“鰥鰥”形容憂愁失眠的樣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