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鯨背觀瀾

鎖定
在河南省安陽市北5裏,元至元二年建,即今安陽橋,站在安陽橋上看東西兩邊,河水泛瀾景色十分壯觀。從大生禪寺北行不遠便是洹河,也就是安陽老百姓説的安陽河。安陽八大景之一的鯨背觀瀾就位於此處。在金元時期,洹河一帶就有着秀美的自然景色。到上世紀90年代,安陽市又對安陽河及兩岸進行了大規模治理和修繕。遊園綠地,堤岸垂柳,儼然一座天然花園。鯨背觀瀾的具體地點就是老安陽橋處。有人説五代時期就有了老安陽橋,還有一説老安陽橋是元代至元二年(1336年)中書左丞許有壬所修。石橋長40米,寬可並行4車。
中文名
鯨背觀瀾
地    點
河南省安陽市
橋    長
40米
修建時間
元代至元二年

鯨背觀瀾基本概述

清乾隆《彰德府志》記述,“洹水繞城東北,上架石樑,若鯨之背……當夫春水秋濤,浪白波青,縈迴於虹影之下。於斯時也,而感濟川而念切,或瞻鷗返而情遙。功施利濟蓋不獨逝者如斯。”站在石橋上俯瞰洹河,但見漩渦漣漪,浪濤起伏,波瀾壯闊。當年孔夫子曾站在大河之濱感嘆:“逝者如斯!”面對着這悠悠流水,許多觀者都禁不住發出懷古思今之幽情。鯨背觀瀾由此得名。
如此説來,這裏就不僅僅是自然景觀層面上的視覺享受了,更深層次的是心靈的滌盪,心情的鬆弛,心緒的放飛。還有人把這一景稱為鯨背觀欄。是説橋兩側的石欄杆風姿迥異,欄杆上的石獅更是宛若活物。遊人站在石橋上,既可賞水色之美,又可觀石雕之精。但無論從史書記載還是安陽人的認同來看,鯨背觀瀾才是正宗。
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時,有一次被敵人追得潰不成軍,一路逃至安陽河北岸。往前是翻滾的河水,後面是瘋狂的追兵。朱元璋心裏暗叫“不好!”這時,河裏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個龐然大物從河裏一躍而起,橫跨在洹河兩岸。朱元璋定眼一看,是一條身長數丈的大鯨魚。他急忙從鯨背上向南逃去,躲過一劫。當上皇帝后的朱元璋對此念念不忘,命人修建鯨背狀石橋以示紀念。

鯨背觀瀾歷史興亡

到了清末年間,八國聯軍打到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帶着光緒皇帝和一幫大臣以“西狩”的名義跑到了西安。等到留守京城的官員簽訂完一系列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後,以為天下太平的慈禧等人便打道回府了。這一次,他們就從安陽橋經過。一行人也沒有閒情雅緻來欣賞一下鯨背觀瀾的美景,一心向着紫禁城趕路。
1937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了侵華戰爭,侵略者的戰車很快就開進了安陽。守城的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他們炸燬了安陽橋以掐斷日軍道路,延緩時間。“鯨背”就此斷為兩半。現存的安陽橋經歷過多次大的翻修,據説在一些地方還保留着元代的一些石墩。
如今,幾乎再也沒有人會選擇到老安陽橋做一次旅遊了。只有到了每年正月十六安陽橋廟會時,安陽人才會來到這裏賞景。但此景已非彼景,唯有奔流了不知多少年的洹河水依舊滔滔東去。

鯨背觀瀾外形變化

鯨背橋魚尾即是長40米用石條鋪設的凹形路面,此路面低於北邊流水橋孔頂部尺餘。這段低凹路面平時供車馬人行,汛期供流水排洪,實質是泄洪處。為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1961年填平了魚尾,使橋面南北成為平坦大道。1963年洪水瀑漲,但失去了魚尾的泄洪處,洪水無處可排,8月8日下午3時,洪水淹泡了安陽橋村大半個村莊,袁林馬鞍橋下,洪水滾滾東流。駐安部隊用兩個連的力量,速將橋南挖開兩條深溝,下午5時,洪水才排泄東流。此後,政府又在橋南加修了兩大孔,其北邊原七孔未動。1988年,又將橋面拓寬,兩側有了人行道,下邊的七孔橋體未動。
注:安陽有一觀瀾園,觀瀾園得名於安陽八大景之一的“鯨背觀瀾”,位於安陽橋北端路東,佔地約15583平方米,園內將會採用舒緩的草坪、蜿蜒的園路、混交的林帶、點綴的小品等佈局手法,形成錯落有致的公園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