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鮮卑族

鎖定
鮮卑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興起於大興安嶺,屬東胡族羣,蒙古語族,是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秦漢之際,東胡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鮮卑山,均以山名作族名,形成烏桓和鮮卑,受匈奴統治,所以鮮卑一些風俗習慣與烏桓匈奴相似。
公元45年鮮卑侵犯邊境,東漢大破之,鮮卑震怖。49年東漢以偏何鮮卑大都護,使鮮卑連年出擊北匈奴 [63]  隨後各部鮮卑大人皆歸附東漢,明章二帝時期一直為東漢保衞邊塞。 [64]  91年北匈奴被迫西遷,鮮卑佔據蒙古高原,95年漢和帝冊立鮮卑大都護蘇拔廆率眾王 [65]  同時設丞輔佐,視作漢之郡縣。 [66]  和帝之後鮮卑時叛時降。 [67] 
二世紀中葉,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他死後各部獨立發展。三世紀早期曹操將南匈奴安置於中原,鮮卑人據其舊地。三世紀前葉,軻比能再統一東部和中部鮮卑,交好曹魏,他死後各部又獨立發展,與中原王朝時和時戰。
十六國時期,鮮卑各部落建慕容氏諸燕西秦南涼代國等國。386年拓跋部建北魏 [2-3]  439年統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漢化。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在青海、甘肅一帶,還有鮮卑慕容部分化出來的吐谷渾政權,663年被吐蕃吞併。拓跋支裔建西夏國。鮮卑史上建11國。
南下的鮮卑人建國後,從遊牧轉向城鎮生活和定居農業,大力漢化。小部分融入藏族。關外的鮮卑拓跋部有一支後來定名錫伯族 [4]  。慕容部的一支建國吐谷渾,一部分成為土族的主體 [5] 
中文名
鮮卑族
構    成
拓跋、慕容、宇文、乞伏、禿髮等部落
慕容部
建有慕容氏諸燕吐谷渾
拓跋部
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

鮮卑族歷史發展

鮮卑族民族起源

鮮卑族生活場景模擬雕塑 鮮卑族生活場景模擬雕塑
對於鮮卑的民族起源,史學界還沒有定論,但基本認為鮮卑為中國古代北方民族轉化而來。主要有四種説法:
民族起源
起源説
具體內容
東胡説
鮮卑源於東胡是最廣泛的説法。《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和《十六國春秋》均説鮮卑就是東胡的餘部。晉代王沈編纂的《魏書》與司馬彪的《續漢書》等史籍也提到,鮮卑與東胡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史記索隱》引東漢胡廣雲:“鮮卑,東胡別種”,更證明鮮卑來源於東胡。
東夷説
三國韋昭在《國語·晉語》:“昔成王盟諸侯於歧陽。楚為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為盟。”一條註解為:“鮮卑,東夷國。”很多學者據此論證,詳細解讀了鮮卑起源於東夷。比如李德山認為鮮卑是東夷支系邾婁族 [6] 黃烈認為鮮卑應是九夷之中的白夷 [7]  等等。1960年夏,考古工作者在今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礦區北部達蘭額羅木河東岸發現了鮮卑早期墓羣。這座大型的古墓羣考證約為2900年前至東漢初期的鮮卑人墓地,出土遺物300餘件。墓葬中有大量的牛、馬、羊殉葬和陶器、銅器、骨器、木器、貝殼等隨葬品,其中袋形三足陶銅器和頭北單塋墓葬方式都説明了墓羣主人與黃河流域文明悠久的聯繫,木器和貝殼等隨葬品的出土更讓人猜測他們與東夷文化的淵源。
山戎説
史記集解》引東漢服虔雲:“山戎北狄,蓋今鮮卑。”
逃亡漢人説
史記索隱》引東漢應奉上奏漢桓帝書雲:“秦築長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鮮卑山,引以為號。”
翰苑集》引《漢名臣奏》雲:“鮮卑者,秦始皇蒙恬築長城,徒亡塞外。鮮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種眾少陋也。”西漢時期
盧朐河水系 盧朐河水系

鮮卑族西漢時期

西漢初期,東胡被匈奴擊敗後,鮮卑退保鮮卑山,世屬匈奴奴役。漢武帝時期,漢朝擊敗匈奴,將烏桓遷到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鮮卑也開始南下到烏桓故地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流域。此前,鮮卑由於在烏桓北方,一直沒有同中原王朝產生聯繫 [8] 

鮮卑族東漢都護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鮮卑與匈奴、赤山烏桓多次聯兵入塞,殺掠東漢官吏和百姓,光武帝下詔拜襄賁令祭肜為遼東太守。祭肜有勇力,北虜每次犯塞,常為身先士卒當先鋒,多次擊破並迫使北虜逃走。 [68] 
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秋,鮮卑一萬多騎兵入寇遼東,遼東太守祭肜率數千人迎擊,親自披甲陷陳,鮮卑敗逃,投水死者過半。於是,祭肜出塞追擊,鮮卑急了,都丟棄兵甲赤裸身子逃走。此戰祭肜斬首三千餘級,獲馬數千匹。從此以後,鮮卑驚恐,害怕祭肜而再也不敢窺探塞內。
祭肜擔心鮮卑與匈奴、烏桓三虜聯合犯邊,於是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祭肜派出使者招呼鮮卑,示以財利。於是,鮮卑首領偏何遣使奉獻,請求歸化。祭肜接納了他們,從此鮮卑親近並依附東漢,東漢以偏何為鮮卑大都護,讓他招降鮮卑各路豪強,使他們駱驛款塞 [69]  於是偏何部落各路豪強全都歸順,願為漢效力。祭肜説:“如果想立功,就去打匈奴,斬首送來我才相信你們是真心歸順。”偏何等人都仰頭向天指着心口説:“一定效力!”於是便攻打匈奴左伊秩訾部落,斬首二千多,帶着匈奴人頭送到遼東郡。此後年年攻打匈奴,總是送來人頭接受東漢賞賜。從此匈奴日益衰弱,東漢邊境無寇警,鮮卑、烏桓一併入東漢朝貢。 [63] 
54年,鮮卑首領滿頭、於仇賁也率部到洛陽朝賀,被東漢封為王侯 [9] 
漢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祭肜鮮卑大都護偏何討伐赤山的烏桓部落,大敗烏桓人,斬殺其首領。自此震懾塞外,西起武威郡、東到玄菟郡之間的異族部落都來歸附東漢。 [70]  其餘的鮮卑大人全都來歸附東漢,一同到遼東接受東漢賞賜。於是明章二帝時期,鮮卑人始終保衞東漢邊塞,以至邊境無事。 [64] 
永平十六年(73年)騎都尉來苖、護烏桓校尉文穆率領各郡兵以及烏桓和鮮卑1萬1千騎兵出平城塞,討伐北匈奴。來苖、文穆來到匈河水上,匈奴人皆逃走。 [71] 
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鮮卑聯合烏桓、丁零、南匈奴和西域各國大敗北匈奴,北匈奴勢弱。87年,鮮卑攻擊北匈奴,大破之,斬殺匈奴的優留單于,取其匈奴皮而還,北匈奴陷入大亂。 [1] 
漢和帝永元三年(91年),東漢政府聯合南匈奴擊敗北匈奴,北匈奴被迫遷往中亞。永元五年(93年),北匈奴於除鞬單于竇憲死,逐率其眾北還。在任尚等追殺北匈奴單于之戰後,鮮卑佔據蒙古草原,吞併匈奴餘種十餘萬落,開始強盛 [10] 
永元六年(94年),北匈奴歸降漢朝的十五部二十幾萬人皆叛變,脅迫前南匈奴單于屯屠何之子奧鞬日逐王逢侯為單于,匈奴再次分裂。任尚調動鮮卑大都護蘇拔廆的軍隊擊破逢侯單于,斬首1萬7千餘級;次年(95年)正月,劉肇冊立鮮卑大都護蘇拔廆為率眾王, [65]  同時置丞輔佐,視作漢之郡縣。 [66] 
漢安帝永初年間,鮮卑大人燕荔陽來到東漢京師洛陽朝賀,鄧太后賜其王印綬,讓他們到護烏桓校尉所居的上谷郡寧城下,通胡市,築造南北兩部質館。鮮卑邑落120部,都各遣入質 [72] 
永初三年(109年)南匈奴反,鄧太后詔遼東太守耿夔率領鮮卑兵及各郡兵共同討伐,擊破了南匈奴薁鞬日逐王 [73] 

鮮卑族叛漢自立

121年,鮮卑首領其至鞬叛漢。
123年,萬氏屍逐鞮單于為鮮卑大人其至鞬將萬餘騎敗於曼柏(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被殺千餘人,奧鞬日逐王戰死。
140年,南匈奴句龍吾斯與句龍王車紐舉兵反漢,率3千騎攻西河(治今內蒙古東勝縣東南),招誘右賢王,合兵七八千,圍美稷(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殺朔方、代郡長吏。五月,為漢度遼將軍馬續及烏桓、鮮卑、羌胡兵所敗。九月,擁車紐為單于,繼東引烏桓,西收羌、戎諸胡數萬人,破京兆虎牙營,殺上郡都尉及軍司馬,掠並、涼、幽、冀4州。
鮮卑山 鮮卑山
156年,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 [11]  ,分地為三:右北平以東為東部,右北平到上谷為中部,上谷以西為西部。三部各置大人管理,直屬檀石槐 [12]  。遊牧民族所依恃的重要戰略物質即是“水草”和“芻禾”、“鹽地”,檀石槐在成為鮮卑大人後,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措施:“乃立庭於彈汗山仇水上,去高柳北三百餘里,兵馬甚盛,東西部大人皆歸焉。”之後,在他的統帥之下,“因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萬四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網羅山川水澤鹽池”(P2022),“種眾日多,田畜射獵不足給食,檀石槐乃自拘行,見烏侯秦水廣從數百里,水停不留,其中有魚,不能得之。聞樓人善網浦,於是東擊俊人國,得千餘家,徙置秦水上,令捕漁以肋糧食。”統一後,鮮卑連年侵擾東漢邊境 [13-15] 
177年,東漢靈帝命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各率騎兵萬餘人,分別從高柳(今山西陽高)、雲中郡(今內蒙托克托東北)、雁門郡(今山西代縣西北)出塞,分三路進攻鮮卑。漢軍出塞二千餘里,鮮卑首領檀石槐命東、中、西三部大人率眾分頭迎戰 [16-17] 
181年,檀石槐死後,鮮卑分裂 [18]  ,西部鮮卑叛離,漠南自雲中以東分裂為三個集團:一是步度根集團,擁眾數萬,據有雲中、雁門一帶,二是軻比能集團,分佈於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來聯盟“東部大人”所領屬的若干小集團,散佈於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其中軻比能集團勢力最強。
216年,曹操南匈奴分為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別安置在陝西-山西-河北等地,鮮卑人乘虛據其舊地,進一步進入漠南,取代了南匈奴的地位,靠近中原。

鮮卑族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軻比能志在統一鮮卑,所以對剛建立的曹魏表示恭順 [19] 
220年,軻比能向魏文帝曹丕獻馬 [20] 
221年,軻比能交還留居鮮卑的漢族500餘家歸漢;
匈奴故地 匈奴故地
222年,又率部3000餘騎,驅趕牛馬7000餘口與魏國“互市”,再送歸漢人千餘家返回上谷等地 [21]  。同曹魏保持良好關係後,軻比能開始兼併其他部落 [22] 
228年,軻比能吞併東部鮮卑各部落。
233年,軻比能吞併步度根部,統一漠南,對曹魏邊境形成威脅 [23-24] 
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派遣使者聯絡軻比能,意圖前後夾擊曹魏。軻比能率兵至石城(今甘肅皋蘭),屯兵邊境。為防鮮卑南下。
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遣刺客韓龍將軻比能刺死,鮮卑開始“部落離散,互相征伐”,鮮卑各部進入獨立發展時期 [25] 
237年,曹魏遣名將毋丘儉率幽州諸部聯合鮮卑、烏恆伐之,衞臻柬之,魏帝不聽,公孫淵逆與儉戰,儉不利,引還。公孫淵於是自立為燕王,設置百官,派使者拿着符節,藉助鮮卑單于的王印,給邊疆北方民族加封晉爵,並引誘鮮卑人去侵擾魏國北方地區。 [26] 
曹魏時期,魏滅燕之戰中慕容鮮卑因與司馬懿、烏恆、高句麗、流星聯軍滅公孫氏燕國之功得據遼西。東部鮮卑先後形成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佔據遼西;拓跋部也在拓跋力微的率領下,第三次南遷來到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禿髮部也從拓跋部中分離出來,由塞北遷居到河西;乞伏部在西晉建立以前,就已經大規模遷入雍、涼二州。 [27] 

鮮卑族兩晉時期

  • 西晉時期
西晉建立後,對周邊鮮卑各部採取安撫政策,並授予某些部落首領官職稱號,加強統治。雖然鮮卑時有反叛(比如慕容涉歸、慕容廆父子倆侵擾邊境,禿髮樹機能的反晉起義等),但總體來説,西晉和鮮卑保持着良好的隸屬關係。但在八王之亂開始後,西晉王朝內部混亂不堪,國力衰弱,天下大亂,各少數民族紛紛南下,逐鹿中原。此時的鮮卑,特別是遼西鮮卑各部也趁機分一杯羹,段部、拓跋部兩部投靠西晉邊疆重臣,參與中原紛爭。
段部鮮卑發源於遼西走廊一帶,其始祖為段日陸眷,原位烏桓大人的家奴,因饑荒,在遼西郡附近乞食,招誘亡叛,逐步強盛。八王之亂爆發後,段部跟隨西晉幽州刺史王浚南下中原,攻克鄴城,搶掠甚多。段部首領段務目塵因此被西晉封為遼西公,領有遼西郡。
拓跋部起源於大興安嶺北段,1980年在大興安嶺發現的嘎仙洞,證實其發源於此。拓跋部多次南遷,並參與檀石槐組建的部落聯盟。310年,拓跋部首領拓跋猗盧同西晉幷州刺史劉琨結盟,共同對抗石勒,被西晉封為大單于,代公。315年,又封為代王,置百官,拓跋代國至此建立。
  • 東晉時期
東晉時期,鮮卑各部在北方掀起建國高潮,從337年到420年,共建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南涼、西秦、北魏等國家。
四燕:遼西鮮卑慕容部在東晉建立前,鮮卑部在慕容廆的帶領下一直未參與中原混戰,專注培育實力。慕容部先後擊敗扶余高句麗和宇文部、段部等鮮卑部落,逐漸成為遼西最強存在。321年,慕容廆被東晉封為都督幽、平二州及東夷諸軍事、車騎將軍、平州牧,封遼東郡公,賜丹書鐵券,允許他承製選置平州官員。慕容廆死後,其子慕容皝即位。慕容皝即位後,先是平定了國內的叛亂,後又打敗段部和宇文部。337年,慕容皝被東晉封為燕王,史稱前燕。352年,前燕攻滅冉魏。同年,慕容皝子慕容儁在中山(今河北定縣)成帝,後遷都鄴城。370年,前燕被前秦所滅。 [28] 
淝水之戰後,慕容鮮卑先後建立了後燕西燕南燕
394年,西燕被後燕吞併。
407年,後燕內亂,馮跋、張興等推翻慕容寶統治,推寶養子高句麗裔慕容雲(高雲)登基,稱天王。409年,後燕內亂,馮跋平定內亂,登基稱天王,建立北燕國,統治歸善王,後燕滅亡。《魏書》將出自鮮卑一系或東北諸族的北燕馮氏描述成漢人,系因繼承了依據馮太后旨意編纂的《燕志》將馮氏漢人化的結果。 [58] 
410年,劉裕攻破廣固城(今山東青州),南燕滅亡。 [29] 
西秦:乞伏鮮卑為隴西鮮卑最重要而又強大的一支,東漢中後期南遷至陰山,同高車部落融合。385年,乞伏國仁稱大將軍、大單于、領秦河二州牧,史稱西秦。388年乞伏國仁死,其弟乞伏乾歸繼位,稱河南王,遷都金城(今甘肅蘭州)。394年前秦主苻登敗死,乾歸盡有隴西之地,改稱秦王。400年遷都苑川(今甘肅榆中)。同年敗於姚興,遂降附後秦,為其屬國。407年乾歸被姚興留居長安,兩年後回到苑川,複稱秦王。412年乾歸死,子乞伏熾磐繼位,稱河南王,遷都臨夏(今甘肅臨夏)。414年攻滅南涼,十月改稱秦王。431年,被夏國滅亡,西秦滅亡。 [29] 
北魏:前身為拓跋猗盧建立的代國。公元338年,首領拓跋什翼犍繼代王位,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邁入奴隸主佔有制的階級社會,逐漸強大起來。376年,前秦攻代,拓跋什翼犍戰敗,後被拓跋寔君殺死(公元已在377年),前秦乘勢進軍,最終使代滅亡。 [30]  386年,拓跋什翼鍵孫拓跋珪糾合舊部,在牛川(今內蒙錫拉木林河)召開部落大會,即代王位。 即位不久,因牛川偏遠,便遷都盛樂。同年四月,改國號為魏,自稱魏王,史稱北魏。
南涼:禿髮鮮卑是拓跋鮮卑的一支,與北魏同源。397年,禿髮烏孤自稱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史稱南涼 [31]  次年中歷十二月(公元398年末、399年初)改稱武威王, [32]  399年遷都於樂都(今青海海東),同年烏孤死,弟禿髮利鹿孤繼立。 [33]  利鹿孤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寧),401年改稱河西王。402年,利鹿孤死,弟禿髮傉檀繼位,改稱涼王,又遷回樂都。404年因後秦強盛,傉檀向姚興稱臣。姚興後涼,因涼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不便控制,乃署傉檀為涼州刺史,入鎮姑臧。408年,傉檀與姚興決裂,複稱涼王。從此為與鄰國爭奪河西走廊領導權而連年征戰。先是夏出兵侵犯南涼北邊,殺掠人畜,傉檀追擊敗歸,南涼受到致命打擊。後傉檀率五萬騎兵攻打北涼,又大敗而歸,只得放棄姑臧,於410年遷還樂都。414年,傉檀降於西秦,南涼亡。 [29] 
吐谷渾:吐谷渾部是四世紀初在首領吐谷渾的率領下,西遷到甘肅、青海一帶,與慕容鮮卑同源。後來,吐谷渾的孫子葉延為首領時,模仿漢族,以父王字為姓氏,取國號吐谷渾,標誌吐谷渾政權的建立。由於吐谷渾控地比較貧窮,基本上處在受強鄰欺凌的境地。南北朝時,吐谷渾先後臣屬劉宋南齊北魏等。431年,吐谷渾擊敗夏國餘部,俘虜末主赫連定(後送交北魏處死)。原屬西秦和夏國的部分領土、財物以及大量人口都歸屬吐谷渾統治之下。其疆域包括青海東部、隴南地區東部、武威地區東部、敦煌安西一帶,吐谷渾民族政權進入了黃金時代。唐朝建立後,同吐谷渾保持密切的關係。到了7世紀50年代,吐谷渾被吐蕃吞併。 [29] 

鮮卑族北魏時期

在拓跋鮮卑族的歷史中,神元皇帝力微率部遷駐盛樂地區是一個大的轉折點。從這時開始,拓跋鮮卑在與曹魏政權、西晉政權以及北方其他各族建立的割據政權的接觸中,顯示了其旺盛的發展勢頭,最後終於建立了雄據北方的北魏皇朝。同時,拓跋鮮卑在向西南發展過程中,對中原曹魏、西晉政權採取和好政策,亦是使拓跋鮮卑得以強盛的因素之一。力微與曹魏“聘問交市,往來不絕”。曹魏贈給拓跋氏金幣繒絮,歲以萬計。 [34] 
261年(魏景元二年),力微還遣其子沙漠汗(文帝)至魏都洛陽“且觀風土”,實為質子。接受漢人文化,穿着漢服,掌握彈丸等武藝。魏晉禪代,沙漠汗仍留質於晉,每次北歸,晉均具禮護送。拓跋珪建立北魏後,對拓跋鮮卑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部族制度進行改革,“離散諸部,分土定居”,使各個民族都成為北魏的編民,加強了中央集權。並且大興農業,開立屯田,穩固了北魏的經濟基礎,加速了拓跋鮮卑封建化的進程,為日後魏王朝的強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5] 
395年,後燕攻北魏,拓跋珪率軍在參合陂(今山西大同東南)大敗後燕軍,並乘勝南下。397年,攻破後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縣),後燕滅亡。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稱帝,史稱道武帝拓跋珪擊敗後燕進入中原後,鼓勵農業生產,其奴隸主貴族也逐漸漢化轉化為封建地主。拓跋珪招納漢族大地主參加統治集團,加快了鮮卑拓跋部的漢化進程。422年,拓跋珪子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乘宋武帝劉裕病卒之機,憑藉強大軍力,沿黃河流域全面同劉宋開戰,奪取黃河以南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洛陽、滑台(今河南滑縣東)等軍事重鎮。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
423年,拓跋燾即位,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雄才大略,通曉兵法,在歷次戰爭中,常親自率軍出征,臨陣勇猛,多獲勝利。431年擊破夏國,夏國餘部又為吐谷渾所擊,末主赫連定被俘,次年被送交北魏處死; [36]  436年滅北燕 [37-38]  439年滅北涼,統一北方。拓跋燾死後,文成帝拓跋濬、獻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相繼登基,逐步實施了改革,使社會經濟由遊牧經濟轉變為農業經濟。孝文帝即位後,為了緩和階級矛盾,限制地方豪強勢力,在馮太后的輔佐下進行了大範圍的改革。諸如實行俸祿制、均田制三長制、遷都等,極大地促進了北魏經濟社會的發展,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也為隋唐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大多數鮮卑上層家族定居於洛陽一帶,都改了漢姓,此後就以河南洛陽為籍貫,死後也葬於洛陽。 [62] 
後期北魏統治者日趨腐化,吏治逐步敗壞,大多農民家破人亡。從而在523年,爆發了六鎮起義。雖然起義被鎮壓,但北魏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528年,契胡人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掌控朝政。530年,北魏孝莊帝元子攸殺死了專權的爾朱榮,爾朱榮弟爾朱兆又殺死孝莊帝,立元恭為帝,政權又為爾朱氏所握。532年,高歡滅爾朱氏,殺元恭,另立魏孝武帝元修。元修為擺脱高歡所控,從洛陽出逃,奔鎮守關中的將領宇文泰。宇文泰祖先來自遼西的宇文部鮮卑。至此北魏開始分裂:高歡又立元善見為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宇文泰殺元修,立元寶炬為帝,都長安,史稱西魏。

鮮卑族後世發展

  • 周齊時期
建立北周的宇文氏來源於東部鮮卑時期的宇文部,分佈於今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一帶。宇文部祖先是北匈奴遷往中亞後,留在故地漠北的部眾東遷與鮮卑人混居以後被同化的族羣,為匈奴裔。宇文部在首領宇文莫那帶領下,自陰山南遷至遼西,同遼西慕容部發生多次爭鬥,並且大多被擊敗。最終在344年,宇文部受到慕容部毀滅性的打擊,宇文部部眾散落各地。
557年,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西魏恭帝禪而登基,是為北周孝閔帝(生前稱天王,此為諡號)。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557年,孝閔帝年幼,大權掌握在堂兄宇文護手中。九月,宇文護殺孝閔帝,立宇文毓為帝,即北周明帝(初亦稱天王)。公元560年,宇文護又毒死明帝,立宇文邕為帝,是為北周武帝。公元572年,周武帝殺宇文護,親掌朝政。親政後,周武帝宇文邕採取了一些經濟政治的重大舉措,國勢日漸強大。而東鄰北齊在高緯的統治下,朝政敗壞,民眾怨聲載道。這也激發了北周武帝統一北方的決心。
576年,北周發兵攻北齊,先佔晉陽(今山西太原),繼續東進,577年攻陷北齊都城鄴城,北齊後主高緯和幼主高恆被周人所擒,北齊滅亡,儘管此後營州刺史高寶宇, [39-40]  但北方已基本統一。北齊滅亡後,以鮮卑文化作為主體建立的國家不復存在。後北周又進軍南方的陳朝,取得了長江以北的土地,北周領域擴大,為後來隋朝的統一打下了基礎。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北周亡。北周滅亡後,以鮮卑族作為主體建立的鮮卑國家不復存在,成為民族融合道路上又一消失的古代民族。 [41]  583年,高寶宇統領的北齊殘餘勢力也隋被平定。 [42-43] 
  • 隋唐外族
關隴集團是一個政治統治集團亦稱關隴六鎮集團、六鎮胡漢關隴集團或武川鎮軍閥。武川鎮軍閥之名來自清代考據學史家趙翼所著的廿二史箚記卷十五,其中提到“北周隋唐皆出自武川”。陳寅恪再提出新學説,用以闡釋西魏、北周、隋、唐三代政權的特點。關隴集團是一個政治統治集團,最早源自宇文泰的八柱國,由北魏六鎮武將、代北武川鎮的鮮卑貴族和關隴地區的漢人豪右如京兆韋縝、河東柳澤、太原郭彥、武功蘇椿、河內司馬裔、敦煌令狐整等所組成。他們互相通婚加強紐帶,其後代並有鮮卑姓名,故鮮卑族為隋唐皇帝外族(古代母族之意)。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曾言:“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啓,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 [44]  10多個少數民族一千多萬人口融入漢族後,對中古歷史發展進程影響深巨,因而隋唐以後政治、經濟、文化出現了空前繁榮。一到六世紀的鮮卑人是唐代漢人的祖先。 [56]  隋唐政權繼承了北朝多元文化的基礎。隋文帝楊堅長期生活在鮮卑人之中,並娶匈奴鮮卑化之獨孤氏為妻。唐太宗李世民的祖父娶獨孤氏為妻,其父李淵則娶鮮卑紇豆陵氏(竇氏)為妻,自己娶鮮卑長孫氏為妻。朱熹曾説“唐源流出於夷狄”,鄭思肖也説,“李唐為《晉·載記》涼武昭王李暠七世孫,實夷狄之裔”。 [55]  唐初高祖、太宗倚重的關隴貴族集團中人,大多為西魏、北周以來之世胄或胡漢混血世族。 [61] 
  • 隋唐以後
隋唐以後,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安史之亂導致晚唐兩宋的中原鮮卑與漠北鮮卑地域遠隔,一些漠北的鮮卑族先是漢化後來又胡化。直到蒙古帝國時期他們雖然落魄不復隋唐盛況,但依然以做為李唐外族(即李唐母族)為榮。《元史》記載:“速哥,蒙古怯烈氏。世傳李唐外族。父懷都,事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嘗從飲班術尼河水。”根據吉林大學古DNA實驗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周慧教授的古人遺骸線粒體古DNA研究,證實現代錫伯族人羣很可能是古代拓跋鮮卑的後裔。語言認同可能因為政治變遷,經歷鮮卑語—漢語—蒙古—滿化語的轉換過程。 [45] 

鮮卑族內部分類

鮮卑族分類有兩種。
一種是按照其部落起源的地區和同其他部落融合的情況,分為東部鮮卑和拓跋鮮卑
另一種是按照分佈地域不同,分為西部鮮卑、中部鮮卑和東部鮮卑。其中西部鮮卑主要指河西鮮卑、隴西鮮卑,包括吐谷渾部、乞伏部和禿髮部等;中部鮮卑包括拓跋部和柔然等;東部鮮卑包括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等。

鮮卑族族稱族源

鮮卑族族名來歷

《三國志》《後漢書》 [46]  《晉書》和《十六國春秋》都記載“鮮卑”族名是“依鮮卑山,以山為號”,《魏書》記載為“大鮮卑山”。據考證,鮮卑山即為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的蒙格罕山;而大鮮卑山則位於發現有嘎仙洞的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境內的大興安嶺北段。

鮮卑族族名釋義

“鮮卑”一詞,王國維白鳥庫吉均認為鮮卑即“犀毗”,亦稱“師比”,指胡人的帶鈎而言。此帶鈎初出自東胡,戰國時傳入趙國等。《史記索隱》引張晏雲:“鮮卑郭落帶,瑞獸名也,東胡好服之。“郭落”為獸之義,“鮮卑”意為祥瑞或神,合之為瑞獸或神獸。東胡人以鹿等瑞獸狀鑄鏤帶鈎上,即所謂“鮮卑郭落帶”,譯言瑞獸帶或神獸帶。
另外,有的學者認為“鮮卑”是祥瑞之意,以鮮卑作為族名,符合古代遊牧民族命名的習慣方式;還有的學者認為“鮮卑”包含有動物含義,是作為部落圖騰的動物或是神獸。

鮮卑族血緣種族

鮮卑人中某些部具有典型的白種人特徵。
晉明帝生母荀氏的身份是宮人,《晉書·后妃傳》未載其出身,《晉書·明帝紀》稱其為“燕代人”,據《晉書·地理志上》:“起雁門以東,盡遼陽,為燕代”,《晉書·劉聰載記》稱“鮮卑之眾星布燕代”,足見燕代地區是鮮卑人的主要分佈區,暗示荀氏是鮮卑人。
世説新語·假譎》載王敦晉明帝為:“黃鬚鮮卑奴”,並稱其相貌特徵是“黃鬚”。《永嘉行》載:“黃頭鮮卑入洛陽,胡兒執戟升明堂”。注引《異苑》所載王敦語作:“黃頭鮮卑奴”,並加以解釋:“帝所生母荀氏,燕國人,故貌類焉”。黃頭指的是金髮,黃鬚指的是黃鬍子,可見晉明帝的相貌特徵就是金髮黃鬍子,具有白種人的相貌特徵。《晉書·明帝紀》亦載王敦稱晉明帝為“黃鬚鮮卑奴”,並稱“帝狀類外氏,須黃,敦故謂帝雲”,明確指出晉明帝的相貌與其母族相近,説明其母族的相貌具有白種人的特徵。既然晉明帝被稱為“黃頭鮮卑奴”或“黃鬚鮮卑奴”,其生母荀氏應為鮮卑人。
東晉人認為,晉明帝因母親是鮮卑人而相貌類似於鮮卑人,所以才被稱為“黃頭鮮卑奴”或“黃鬚鮮卑奴”,證明“黃頭”或“黃鬚”正是鮮卑人的相貌特徵。金髮是白種人的顯著特徵之一,可見鮮卑人具有白種人的特徵。 [47] 

鮮卑族民族文化

鮮卑族語言文字

鮮卑語在中國史書中稱為夷言、國語、北語、胡語或者胡言,為中國與蒙古歷史上鮮卑族使用的一種語言,其使用時期為2、3世紀交替至7世紀中葉,在東晉十六國至北朝時期被廣泛地入主中原的鮮卑族作為本民族語言使用。作為當時統治者所使用的語言,鮮卑語一度在中國北方成為僅次於漢語的聲望語言。至到北魏時期,孝文帝和馮太后下令進行漢化改革,遷都洛陽,改用漢語代替鮮卑語,更改鮮卑語姓名為漢字姓名。禁止入住中原的鮮卑人使用鮮卑語,無疑使到鮮卑語的生存空間大幅度地縮小。六鎮之亂後,胡化比較深的六鎮部將再度推廣鮮卑語的使用,中國北部掀起了鮮卑化熱潮。直至隋朝末期,鮮卑語失傳。
但是,在北魏的改革過程中,為現代語言學家留下了解讀鮮卑語的線索。北魏更改胡名為漢名,基本採用了語音相近而轉寫和語義相近而直譯的兩種方法。 [48]  前者提供了一些鮮卑語的語音信息,後者相當於一套鮮卑語—漢語對義詞彙表。例如更改拓跋為元、獨孤為劉、賀賴為賀、步六孤為陸、吐奚為古,更改可汗為皇帝、可孫為皇后、莫賀為父、麼敦為母及阿幹為兄等等。 [49]  白鳥庫吉與方壯猷等現代學者首先正確地認識到這些詞語原名與漢名為鮮卑語語音語義對應漢語語音語義的關係,並且進行了對比研究。
關於鮮卑文,《隋書·經籍志》中有關於使用鮮卑語翻譯中國傳統漢文書籍的記載,共記有《集解論語》、《集註論語》等108部圖書,447卷,此外在唐朝初期編纂《隋書》時還統計另有亡佚圖書135部,569卷。 [50]  但是以上這些鮮卑語圖書無一本傳世,故其文字無法考證。

鮮卑族物產食源

貝加爾湖地區、東北地區自古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於家屯遺址出土的生產工具中,佔較大比例的是不同質料的鏃、錐、網墜。同時,遺址內出土了大量的鹿、狗、牛、熊、野豬、狍子、兔、鼠、魚、河狸、蚌、鳥等動物遺骸,房址中出土有山核桃、山杏、橡子、菱角。這表明,當時人們以漁獵和採集為主。而鐵和石磨棒、石斧的出現,説明原始農業已經出現。但由於其數量較少,我們推測,農業在當時的經濟領域應當處於輔助地位。

鮮卑族風俗習慣

早期鮮卑保持有遊牧民族的習俗特性。因為鮮卑同烏桓同源,又受到匈奴奴役,所以習俗與烏桓、匈奴類似。《後漢書》記載:“鮮卑者,亦東胡之支也,別依鮮卑山,故因號焉。其言語習俗與烏桓同。唯婚姻先髡頭,以季春月大會於饒樂水上,飲燕畢,然後配合。又禽獸異於中國者,野馬、原羊、角端牛,以角為弓,俗謂之角端弓者。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蝡,故天下以為名裘。” [51]  其社會組織為邑落組織,分為部、邑、落,由小到大組成。 [41]  後期鮮卑由於同漢族接觸加深,漸漸漢化,其生活習性逐漸向漢族靠攏。隋唐帝國的人與漢帝國的人,並不相同,應該稱之為“隋唐人”。在漢代以後,即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人,就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就是説,在魏晉南北朝時代,胡漢通婚等現象,最終導致兩者合為一體,是一股大的歷史潮流。如果説胡族已經漢化,那麼也可以説漢族已經被胡化,漢帝國式的胡漢分類,不再符合新時代的區分標準。 [59] 

鮮卑族宗教信仰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早期鮮卑族由於風俗習慣、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等原因,長期保持着一種原始狀態,所以在其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薩滿崇拜氣息比較濃厚。薩滿教是中國北方蒙古語系民族信奉的一種原始宗教,從根本上説,這是一種建立在萬物有靈性的基礎上的原始多神信仰。在這種崇拜下,對於自然、圖騰、祖先各鬼神的信奉都能夠涵納在它的宗教活動中。由於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和各種知識的極度匱乏,人們擊鼓完全處於自然力量的支配之下,自然界中的各種自然物和自然現象,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都能夠對人的生活造成影響,也容易使人產生敬畏感和神秘感。
後來,隨着鮮卑族的不斷南遷,並且日益深入中原腹地之後,同漢族的雜居和交流加深,加之高僧大德不遺餘力的弘傳,以及統治者的推動,在宗教信仰方面,佛教和道教日益成為鮮卑宗教信仰的主流,與此同時,薩滿教也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據史書記載,慕容部是最早接觸佛教的鮮卑部落。342年,慕容皝遷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後,出現兩龍相飛的祥瑞景象,“皝大悦…立龍翔佛寺于山上”。這是已知最早建立在東北地區的佛寺,也是慕容部傾心向佛的明證。自此以後,佛教開始在慕容燕內廣泛傳播,佛教信仰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對於慕容鮮卑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
相對於佛教而言,拓跋鮮卑對於道教的接觸更早,早在代國的拓跋沙漠汗時期就有了奉道的跡象。北魏建立者拓跋珪對於道教也頗為熱衷,天興年間,拓跋珪設立道教仙牌,煮煉白藥。太武帝時,因為出身於奉道世家的司徒崔浩大力推舉,道教更是受到了統治者的青 睞。實際上,早在道武帝平定後燕之時,便下令大興佛法。到明元帝時,佛法開始在拓跋貴族和民間廣泛傳播,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也先後開始修建。但與此同時,薩滿影響依然沒有完全根除。在當時的重大政治、軍事決策中,仍有神巫參與其中;在拓跋鮮卑的祭祀當中,仍有大量的原始色彩;在民間,薩滿巫師仍然很受歡迎。 [52] 
道教、佛教在鮮卑族的發展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一是佛教先後經歷了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二武滅佛;二是在大力舉薦者崔浩被殺後,道教便也開始衰弱。

鮮卑族漢末三國

漢和帝永元中,大將軍竇憲曾派遣右校尉耿夔擊破匈奴,北匈奴遠逃。在任尚等追殺北匈奴單于之戰後,東漢未有效地控制匈奴故地的情況下,鮮卑很快就佔據了這一地區。此時,“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鮮卑不僅取代了匈奴成為我國北方的主要民族,也開始與東漢的北方邊郡為鄰,開始了與漢朝更為密切的關係。這時,鮮卑和漢朝的關係,有時誠服,有時戰爭。
在建光元年(121年)鮮卑首領其至鍵叛漢,至陽嘉二年(133年),他死的時期內。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裏,戰爭最為頻繁,幾乎無年不戰,並且又都是鮮卑侵擾東漢邊郡。而對鮮卑向東漢政府歸順的記載也就只有三次。這些也都能説明在這一階段,鮮卑的強大已經成為僅次於羌的東漢重大邊患之一。
桓帝時,鮮卑又誕生了一位傑出的領袖——檀石槐。據記載他“年十四五,勇健有智略。……乃施法禁,平曲直,無敢犯者,遂推以為大人。”檀石槐在成為鮮卑大人後,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措施:“乃立庭於彈汗山歠仇水上,去高柳北三百餘里,兵馬甚盛,東西部大人皆歸焉。”之後,在他的統帥之下,“因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萬四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網羅山川水澤鹽池”,“種眾日多,田畜射獵不足給食,檀石槐乃自拘行,見烏侯秦水廣從數百里,水停不留,其中有魚,不能得之。聞樓人善網浦,於是東擊俊人國,得千餘家,徙置秦水上,令捕漁以肋糧食。”成為漢北邊的嚴重威脅。東漢政府擔心患檀石槐寇邊,曾派遣使者要封其為王,並與他和親。但檀石槐不接受,反而寇抄更加厲害。
同時亞歐大陸由於帕米爾山結的存在極大阻礙東西方的交流。中原想要到達歐洲,只能通過絲綢之路翻越帕米爾高原,但北方情景就截然不同,隨着緯度半徑不斷減小地貌也越平整,是北大西洋暖流以北受到北冰洋濕潤氣流影響的區域,騎兵可以一路從嶺北杭愛山快速機動到喀山汗國境內,僅僅只有3000多公里,遠不如東漢首都洛陽到西域喀什的距離。
從嶺北出土的遺蹟以及突厥碑文證實漢唐曾在這裏設置過統治機構,但漢唐都以為這地方不適合耕種,忽必烈卻建五衞,每衞萬人,其中屯田者2000人,屯田軍與其他軍人為二與八之比。京師六衞,每軍抽兵士二人屯田,以供兵士八人之食。這就説明,十分之二屯田,即滿足其餘十分之八的糧食需要。之後,其他各衞抽調的屯田軍有多有少,都與2000户相去不遠,雖然中原有的地方屯田軍人數要高出,但還是少數。歷史上中原軍民不斷打走一波總會有另一波不知名的遊牧民族從蒙古高原淵源不斷的湧下,為此元朝從嶺北扼守北方成為重中之重。
在褒華貶夷的思想下,很少有人去願意瞭解當地的語言與習俗思想,通常施行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北匈奴西遷後,漠北之地空矣,此時按照范曄説法,應“因其時勢,及其虛礦,還南虎於陰山,歸西河於內地”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光武帝的權宜之略,而且還能防止戎羯亂華之變的發生。然而在共同出擊北匈奴的同時,鮮卑盡據北匈奴故地,並獲得北匈奴殘餘部眾,侵擾邊郡,成為東漢王朝新的邊患,根本不可能使南匈奴歸回故地。從這一結果來看,東漢推行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利用少數民族捍禦少數民族,通過武力解決邊患,治理邊疆,只能在一定時期內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而古代人口就是先進生產力,單于逃走,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馬長壽的《烏桓與鮮卑》中做過統計:拓跋氏親緣部落(即代北鮮卑)十個;匈奴部落六個;丁零部落六個;出於鮮卑後成柔然的部落三個;烏丸和東部鮮卑部落九個;其他雜部七個。上述四十一個部落,是進入中原前的北魏能有效控制的。還有通過盟誓入貢的傳統遊牧汗國政治手段,羈縻控制的其他雜部:三十五個。根據《魏書》的記載,北魏當時能控制的,為七十五姓,由於羈縻控制的部落是動態變化的,所以這個數字應該是個概數。在與國力強盛的劉宋大戰時,魏太武帝戰書寫道:“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城東北是丁零與胡,南是氐、羌。設使丁零死,正可減常山、趙郡賊;胡死,減幷州賊;氐、羌死,減關中賊。”前秦時《十六國春秋》載:“時東夷、西域凡六十二國,入朝於秦,北盡大磧,置司隸於長安,秦州於上わ,南秦州於仇池,雍州於安定後併入司隸。”隋文帝就曾説:“突厥人猖狂,動不動就侵犯邊塞,像犬羊那樣多,瀰漫了整個山嶺原野。” 《朝鮮實錄》、《明史》、《英宗實錄》和《宣府鎮志》載:在明朝先遣部隊被消滅後,明英宗領兵八萬親征瓦剌,而瓦剌的兵力並不亞於明軍。也先的本部兵馬約二萬人,其他蒙古各部動員則上十萬,雙方打到最後蒙古部落甚至還不斷有增援趕到。因三國大戰、八王之亂中原人口大減,陸權時代最重要的就是人口,所以身為遊牧民族的鮮卑族有這麼多人不是玩笑話。鮮卑和前秦都很好的通過人管理了漠北,而到了蒙古時更把歷史上的各遊牧民族統一了起來,其無外乎:共同祖先(阿蘭豁阿夫人聖潔的腰身傳説)、共同宗教(薩滿巫師)、共同語言(創造蒙古文)、共同敵人(連年戰爭創造共同敵人)、和親聯盟(鐵木真(韃靼部)與斡亦刺(瓦剌部)家族世代聯姻),這些都是中原王朝沒有想到的。 [53-54] 

鮮卑族現代遺存

鮮卑族漢藏遺存

秦漢以來,鮮卑民族是影響中華文明進程最為持久的北方遊牧民族。十六國時期,鮮卑各部族政權為數最多,持續最久。分別為慕容氏的前燕後燕西燕南燕,乞伏氏的西秦,禿髮氏的南涼,吐谷渾氏的吐谷渾國,拓跋氏的代國北魏東魏西魏,宇文氏北周以及鮮卑化的高氏北齊,先後持續近三個世紀。宇文鮮卑“別種”契丹族遼國持續近二個世紀,亡於女真族金國後進而西遷建立西遼國,直至被蒙古汗國所滅,又持續近一個世紀。北宋至清,有拓跋鮮卑支裔党項羌拓跋部的西夏國,持續近二個世紀。自十六國以來影響中華文明進程約千年之久。
南下的鮮卑人主要活躍於十六國和北朝時期的政治舞台。而這一時期,是中華文明大轉型時期,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基本定格成型的歷史。民族大遷徙、大融合和社會大轉軌是魏晉南北朝歷史的主旋律。胡漢民族的共同性日漸增多,差別性日漸減少,一步步水乳交融般地融為一體了。在當時社會現實的驅動下,北方各民族相繼步入了漢民族的封建化道路。北魏全盛期國家掌握的人口總數據推測不到兩千萬,而北魏初期的非漢民族總數就已達數百萬之眾,因此當時的北方民族絕不是“少數”。此外還可以看到為數眾多的非漢族出身者、跨種族混血兒活躍於北朝、隋唐的政治中,因此胡三省稱:“自隋以後,名稱揚於時者,代北之子孫十居六七矣。” [60] 
在這方面,鮮卑人最具典型意義,尤其是鮮卑拓跋氏。特別是北魏太和年間馮太后孝文帝的“漢化改制”,其不朽功業在於把胡人的“漢化”進程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使之法制化、定型化、常規化和普及化。現在漢族的祖先有很多是鮮卑人,但在他們的記憶認同中自己就是漢族,並且記入户籍,這種認同的基礎是漢民族的歷史和文化。 [57] 
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建國吐谷渾,663年為吐蕃所並,後來一部分融合於藏族,因此,鮮卑先民是後來的青海-甘肅藏族的重要先祖之一。另外,鮮卑人古代在廣大的區域活動,其一部分可能融入其他民族。

鮮卑族錫伯族遺存

南下的鮮卑人在古代的廣泛區域活動,多數融入到漢族羣體,少數的融入藏族等。但有的支系或小部落在家鄉(關外)長期獨立地生活和發展,其中的拓跋部的一支成為後來的錫伯族。中央政府門户網站的文章《錫伯族》介紹:“錫伯族發源於東胡系拓跋鮮卑部,原活動於大興安嶺地區。自漢代前後由大興安嶺地區往南遷徙,到明末清初,已分佈於嫩江中游各支流適宜農耕地區,從事農業生產。清初被編入八旗……錫伯族是本民族的自稱。在歷史上,漢文史籍對錫伯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寫法,如須卜、犀毗、犀比、悉比、失比、失必爾、師比、西卑、室韋、失韋、斜婆、西伯、史伯、洗白、西北、席白、席北、錫北、錫窩等,都是xiwe的同音異寫,到明末清初定為錫伯。其含義有不同的解釋,一説是鮮卑帶鈎的名稱,即所謂“黃金犀毗”;一説是瑞獸之名;一説則由地名演變而來;另一説系鮮卑的音轉。據多年來學界研究認為,錫伯族發源於漢代以前的東胡系,由東胡——鮮卑(拓跋部)——室韋(失韋)——錫伯演變而來。……鮮卑是一個龐雜的部族羣體,主要由拓跋、慕容、宇文等不同部分組成。其中的拓跋鮮卑是比較強盛的部分之一,錫伯族就發源於該部。” [4] 

鮮卑族土族遺存

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建國吐谷渾(藏族稱其為霍爾人),其一支成土族的主體,其另一支則與來此的蒙古人通婚而後裔劃屬於土族。中央政府門户網站的文章《土族》介紹:“663年,吐谷渾為吐蕃所並,一部分人仍留居青海故地。從地域上看,現今土族主要聚居區在湟水沿岸,而這裏曾是吐谷渾人的活動地區。現今互助縣和大通縣的土族地區有十幾個村莊,土語稱為“吐渾”,當地漢民則訛稱為“土觀”或“託紅”,均為“吐渾”的音轉。……綜上所述,吐谷渾亡國後,東遷的一部分逐漸融合於漢族,降服於吐蕃的後來融合於藏族,留居於涼州、祁連山一帶、浩門河流域、河湟地區的一部吐谷渾人,則成為今日土族的先民主體部分。”“在互助縣土族中,廣泛流傳着祖先來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大將格日利特(格熱台)率部留駐索卜灘(今互助縣境內,意為蒙古灘),不久病死,其部屬留駐下來,以後與當地霍爾人通婚,逐漸繁衍而成土族的傳説。” [5] 

鮮卑族存疑

東胡(是一個方向多民族的泛稱)——鮮卑——室韋(失韋),三者的大小不同,鮮卑是東胡的一部分,而室韋是東北的古國,室韋人包括其他東胡人和關外的鮮卑人。遼東漢人、東胡、濊貊、肅慎都在廣大的東北區域活動,與鮮卑人有多少關係?有待學術界進一步研究。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章和元年,鮮卑入左地擊北匈奴,大破之,斬優留單于,取其匈奴皮而還,北庭大亂。
  • 2.    《魏書·本紀一》:登國元年春正月戊申,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大會於牛川。復以長孫嵩為南部大人,以叔孫普洛為北部大人。班爵敍勳,各有差。二月,幸定襄之盛樂。息眾課農。三月,劉顯自善無南走馬邑,其族奴真率所部來降。夏四月,改稱魏王。
  • 3.    《晉書·本紀九》:十一年春正月辛未,慕容垂僣即皇帝位於中山。壬午,翟遼襲黎陽,執太守滕恬之。乙酉。謁諸陵。慕容衝將許木末殺慕容衝於長安。三月,大赦。太山太守張願以郡叛,降於翟遼。夏四月,以百濟王世子餘暉為使持節、都督、鎮東將軍、百濟王。代王拓拔圭始改稱魏。
  • 4.    錫伯族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2006-04-14[引用日期2021-02-18]
  • 5.    土族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2006-04-14[引用日期2021-02-18]
  • 6.    《試論鮮卑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李德山著
  • 7.    黃烈.《中國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224-225頁
  • 8.    《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漢初,亦為冒頓所破,遠竄遼東塞外,與烏桓相接,未常通中國焉。
  • 9.    范曄《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三十年,鮮卑大人於仇賁、滿頭等率種人詣闕朝賀,慕義內屬。帝封於仇賁為王,滿頭為侯。
  • 10.    范曄《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和帝永元中,大將軍竇憲遣右校尉耿夔擊破匈奴,北單于逃走,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
  • 11.    范曄《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桓帝時,鮮卑檀石槐者……年十四五,勇健有智略。異部大人抄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單騎追擊之,所向無前,悉還得所亡者,由是部落畏服。
  • 12.    范曄《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乃自分其地為三部:從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接夫餘、濊貊二十餘邑為東部,從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餘邑為中部,從上谷以西至敦煌、烏孫二十餘邑為西部。各置大人主領之,皆屬檀石槐。
  • 13.    范曄《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永壽二年秋,檀石槐遂將三四千騎寇雲中。延熹元年,鮮卑寇北邊。冬,使匈奴中郎將張奐率南單于出塞擊之,斬首二百級。二年,復入雁門,殺數百人,大抄掠而去。六年夏,千餘騎寇遼東屬國。九年夏,遂分騎數萬人入緣邊九郡,並殺掠吏人。
  • 14.    范曄《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靈帝立,幽、並、涼三州緣邊諸郡無歲不被鮮卑寇抄,殺略不可勝數。熹平三年冬,鮮卑入北地,太守夏育率休著屠各追擊破之。遷育為護烏桓校尉。五年,鮮卑寇幽州。六年夏,鮮卑寇三邊。
  • 15.    范曄《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十二月,鮮卑及濊貊寇幽並二州。……鮮卑寇幷州。……冬,鮮卑寇幷州。……鮮卑寇幷州。……鮮卑寇幽並二州。……鮮卑又寇幷州。……鮮卑寇幽州。……是歲,鮮卑寇幽州。……鮮卑寇三邊。謂東、西與北邊。……鮮卑寇幽並二州。……鮮卑寇幽、並二州。……鮮卑寇幽並二州。……鮮卑寇幽、並二州。……十二月,鮮卑寇幽並二州。
  • 16.    范曄《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帝不從,遂遣夏育出高柳,田晏出雲中,匈奴中郎將臧旻率南單于出雁門,各將萬騎,三道出塞二千餘里。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帥眾逆戰,育等大敗,喪其節傳輜重,各將數十騎奔還,死者十七八。
  • 17.    范曄《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八月,遣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出雲中,使匈奴中郎將臧旻與南單于出雁門,護烏桓校尉夏育出高柳,並伐鮮卑,晏等大敗。
  • 18.    范曄《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光和中,檀石槐死,時年四十五,子和連代立。和連才力不及父,亦數為寇抄,性貪淫,斷法不平,眾畔者半。後出攻北地,廉人善弩射者射中和連,即死。其子騫曼年小,兄子魁頭立。後騫曼長大,與魁頭爭國,眾遂離散。魁頭死,弟步度根立。自檀石槐後,諸大人遂世相傳襲。
  • 19.    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建安中,太祖定幽州,步度根與軻比能等因烏丸校尉閻柔上貢獻。
  • 20.    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延康初,比能遣使獻馬。
  • 21.    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黃初二年,比能出諸魏人在鮮卑者五百餘家,還居代郡。明年,比能帥部落大人小於代郡烏丸修武盧等三千餘騎,驅牛馬七萬餘口交市,遣魏人千餘家居上谷。
  • 22.    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後與東部鮮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三部爭鬥,更相攻擊。田豫和合,使不得相侵。五年,比能復擊素利,豫帥輕騎徑進掎其後。比能使別小帥瑣奴拒豫,豫進討,破走之,由是懷貳。乃與輔國將軍鮮于輔書曰:“夷狄不識文字,故校尉閻柔保我於天子。我與素利為仇,往年攻擊之,而田校尉助素利。我臨陳使瑣奴往,聞使君來,即便引軍退。步度根數數抄盜,又殺我弟,而誣我以抄盜。我夷狄雖不知禮義,兄弟子孫受天子印綬,牛馬尚知美水草,況我有人心邪!將軍當保明我於天子。”輔得書以聞,帝復使豫招納安慰。比能眾遂強盛,控弦十餘萬騎。
  • 23.    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太和二年,豫遣譯夏舍詣比能女婿鬱築鞬部舍為鞬所殺。其秋,豫將西部鮮卑蒲頭、泄歸泥出塞討鬱築鞬,大破之。還至馬城,比能自將三萬騎圍豫七日。上谷太守閻志,柔之弟也,素為鮮卑所倍。志往解喻,即解圍去。後幽州刺史王雄並領校尉,撫以恩信。比能數款塞,詣州奉貢獻。至青龍元年,比能誘納步度根,使叛幷州,與結和親,自勒萬騎迎其累重於陘北。
  • 24.    陳壽《三國志·魏書·明帝紀第三》: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與比能合寇邊。
  • 25.    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至三年中,雄遣勇士韓龍刺殺比能,更立其弟。素利、彌加、厥機皆為大人,在遼西、右北平、漁陽塞外,道遠初不為邊患,然其種眾多於比能。建安中,因閻柔上貢獻,通市,太祖皆表寵以為王。厥機死,又立其子沙末汗為親漢王。延康初,又各遣使獻馬。文帝立素利、彌加為歸義王。素利與比能更相攻擊。太和二年,素利死。子小,以弟成律歸為王,代攝其眾。
  • 26.    《三國志》
  • 27.    《東北漢族人口史研究》
  • 28.    《僑郡改置與前燕政權中的胡漢關係》
  • 29.    《南遷西進後鮮卑諸部的發展及其歷史地位》 朱亞峯著
  • 30.    《十六國春秋·卷三十七·前秦録五》:十二月還至漠中帝病益篤繼嗣未定世子獻明帝[諱寔]早卒太祖[諱珪獻明帝子]尚幼諸子每夜執兵警衞以備秦兵其族子斤説庻長子寔君曰王將立慕容妃之子欲先殺汝故頃來諸子每夜戎服以兵遶廬帳伺便將發耳寔君信之旬有二日遂殺諸弟而弒帝國中大亂
  • 31.    《十六國春秋·卷八十八·南涼録一》:太初元年春正月烏孤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大赦境內殊死已下建元太初
  • 32.    《十六國春秋·卷八十八·南涼録一》:太初二年春二月涼後將軍略陽楊軌以司馬郭緯為西平相率歩騎三萬北赴郭黁烏孤遣弟車騎將軍傉檀率騎一萬助軌軌至姑臧營於城北夏六月軌自恃其眾欲與呂光決戰光使太原公纂來迎軌與驃騎將軍利鹿孤共邀擊之為纂所敗秋九月軌南奔廉川收集夷夏眾至萬餘王乞基謂軌曰禿髪氏才高而兵盛且乞基之主也不如歸之軌乃遣使降於烏孤尋為羌酋梁飢所敗西奔僊海襲乙弗鮮卑而據其地烏孤謂羣臣曰楊軌王乞基歸誠於我卿等不速救使為羌人所覆孤甚愧之平西將軍渾屯曰梁飢無經逺大畧兼以軍無紀律多所殘殺可一戰擒也冬十月飢進攻西平西平人田玄明執太守郭幸而代之以拒飢遣子為質於烏孤烏孤欲救之羣臣憚飢兵強多以為疑左司馬趙振曰楊軌新敗呂氏方強洪池以北未可冀也嶺南五郡庻幾可取大王若無開拓之志振不敢言若欲經營四方此機不可失也使羌得西平華夷振動非我之利也烏孤喜曰吾亦欲乘時立功安能坐守窮谷乎乃謂羣臣曰梁飢若得西平保據山河不可複製飢雖驍猛軍令不整此易擒耳遂進擊飢大破之飢退屯龍支堡烏孤進攻拔之飢單騎奔澆河俘斬數萬以田玄明為西平內史樂都太守田瑤湟河太守張稠澆河太寸王稚皆以郡降嶺南羌胡數萬餘落莫不歸附十一月楊軌王乞基帥户數萬來奔十二月烏孤更稱武威王署弟利鹿孤為驃騎大將軍西平公傉檀為車騎大將軍廣武公其宗族子弟為公侯者二十餘人文武百官進位有差
  • 33.    太初三年春正月烏孤徙治樂都遣西平公利鹿孤鎮安夷廣武公傉檀鎮西平叔父素渥鎮湟河若留鎮澆河從弟替引鎮嶺南洛回鎭廉川從叔吐若流鎮浩亹以楊軌為賓客金石生時連珍四夷之豪雋陰訓郭幸西州之德望楊統楊貞衞殷曲承明[一作丞]郭黃郭奮史暠鹿嵩文武之秀傑梁昶韓疋張昶郭韶中州之才令金樹薛翹趙振王忠趙晁蘇霸秦雍之世門皆內居顯位外宰郡縣隨才授任鹹得其宜烏孤從容謂羣臣曰隴右河西區區數郡地耳因其兵亂分裂遂至十餘國幹歸擅命河南叚業阻兵張掖虐氐假息偷據姑臧吾藉父兄遣烈思欲廓清西夏兼弱攻昧三者何先楊統進曰乞伏氏本吾之部落終當歸命叚氏書生才非經世權臣擅命制不由己千里伐人糧運懸絶且結好於我許以分災共患乘其危弊攻之不義呂光衰耋嗣紹衝闇二子纂弘雖頗有才而內相猜忌若天威臨之必應鋒瓦解宜遣車騎鎮浩亹鎮北據廉川乘虛迭出多方以誤之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彼必疲於奔命人不得安其農業兼弱攻昧於是乎在不出三年可以坐定姑臧姑臧旣拔則二寇不待兵戈自然歸附矣烏孤曰善遂陰有吞併之志二月造刀一口狹小長二尺五寸青色匠人云當作之時夢見一老人朱衣被髪雲吾是太乙神故來看爾作刀且雲若有敵至刀必自鳴[後歸突厥可汗處]夏四月北涼王叚業為呂纂所侵遣使求救烏孤遣驃騎大將軍利鹿孤及楊軌救之纂懼燒氐池張掖谷麥而去六月署利鹿孤為涼州牧徙鎭西平召車騎大將軍傉檀入録府國事秋八月烏孤因酒醉走馬馬倒傷脅笑曰幾使呂光父子大喜俄而患甚顧謂羣臣曰方難未靖宜立長君言終而死在位三年偽諡武王廟號烈祖弟涼州牧西平公利鹿孤嗣立
  • 34.    北都盛樂與拓跋鮮卑的代政權  .知網[引用日期2020-06-27]
  • 35.    盛樂時期拓跋鮮卑歷史初探  .知網[引用日期2020-06-27]
  • 36.    《十六國春秋·卷六十八·夏錄三》:勝光四年春正月定擊西秦將姚獻敗之遂遣叔父北平公韋代帥騎一萬攻南安乞伏暮末窮蹙輿櫬出降夏六月定殺暮末及其宗族五百餘人定畏魏軍之逼擁秦民十餘萬口自冶城濟河欲擊河西王沮渠蒙遜而奪其地河南王吐谷渾慕璝因戎狄之東面以爭天下遣益州刺史慕利延寧州刺史拾寅帥眾三萬乘其半濟邀擊之執定以歸秋八月慕璝遣侍郎謝大寧奉表於魏請送赫連定己丑世祖以慕璝為大將軍西秦王其明年春三月壬申慕璝送定至魏世祖殺之是魏延和元年也初勃勃僭號龍升歲在丁未至定滅亡歲在辛未凡二十五年
  • 37.    《十六國春秋·卷九十九·北燕錄二》:太興六年春二月戊子弘遣使入貢於魏請送侍子世祖不許將舉兵討之壬辰遣使者十餘輩詣東方髙麗等諸國告諭之三月弘所居端門無故自崩辛未世祖遣侍中安西將軍建興公古弼徵南將軍東平公娥清[一作鵝青]率精騎一萬攻白狼城平州刺史元嬰率遼西諸軍會之夏四月古弼等克白狼城弘迫急復遣使求迎於高麗高麗王璉遣大將葛居盧[一作葛蔓盧]孟光等率眾數萬隨陽伊至和龍來迎髙麗屯於臨川弘欲東奔民多難之弘大臣單于右輔古泥及尚書令郭生因民心之憚遷開城門納魏兵魏兵疑古泥譎詐不敢入城生遂勒兵攻弘弘引髙麗兵入自東門與生戰於闕下生中流矢死葛居盧孟光既入和龍城命軍士脱其弊褐取燕武庫精仗以給之城內皆髙麗軍大肆摽掠五月乙卯弘率和龍見户東徙焚燒宮殿火一旬不滅令婦人披甲居中陽伊等勒精兵居外葛居盧孟光率騎殿後方軌而進前後八十餘里古弼部將高茍子率騎欲追擊弘弼因酒醉拔刃止之故弘得逃去魏之將士皆怨弼不擊世祖聞之怒檻車徵弼及娥清至平城皆黜為門卒戊午世祖遣散騎常侍封撥使髙麗諭令送弘秋九月髙麗不送弘於魏遣使奉表稱藩乞與馮弘俱奉王化世祖以髙麗故違詔旨議擊之初弘至遼東髙麗王遣使勞之曰龍城王馮君爰適野次士馬勞乎弘慚怒稱制答讓之髙麗王乃處之於平郭尋徙北豐弘素侮髙麗政刑賞罰猶如其國髙麗王奪其侍人取其太子王仁為質弘忿怒之遣使上表求迎於建康詔遣使者王白駒等迎之並令高麗資遣高麗王不欲弘南來遣別將孫潄高仇等殺弘於北豐子孫同時死者十餘人偽諡弘曰昭成皇帝自馮跋太平元年歲在己酉至弘滅亡之歲歲在丙子凡二十八年
  • 38.    《魏書·卷四上·帝紀第四·世祖紀上》:二年春正月甲寅,車駕還宮。二月戊子,馮文通遣使朝貢,求送侍子,帝不許。壬辰,遣使者十餘輩詣高麗、東夷諸國,詔諭之。三月丙辰,劉義隆遣使朝貢。辛未,平東將軍娥清、安西將軍古弼,率精騎一萬討馮文通,平州刺史元嬰又率遼西將軍會之。文通迫急,求救於高麗,高麗使其大將葛蔓盧以步騎二萬人迎文通。甲戌,以闕鎮虎牢。   夏四月甲申,皇子小兒、苗兒並薨。五月乙卯,馮文通奔高麗。戊午,詔散騎常侍封撥使高麗,徵送文通。丁卯,行幸河西。赫連定之西也,楊難當竊據上邽。秋七月庚戌,詔驃騎大將軍、樂平王丕等督河西、高平諸軍討之。詔散騎侍郎、廣平子游雅等使於劉義隆。八月丁亥,遣使六輩使西域。帝校獵於河西。詔廣平公張黎發定州七郡一萬二千人,通莎泉道。甲辰,高車國遣使朝獻。九月庚戌,驃騎大將軍、樂平王丕等至略陽,難當奉詔攝上邽守。高麗不送文通,遣使奉表,稱當與文通俱奉王化。帝以高麗違詔,議將擊之,納樂平王丕計而止。
  • 39.    《周書·卷六·帝紀第六》:是月,北營州刺史高寶寧據州反。【按,此處指建德六年十二月】
  • 40.    《北齊書·卷十二·列傳第四》:高寶寧在營州,表上尊號,紹義遂即皇帝位,稱武平元年。以趙穆為天水王。他缽聞寶寧得平州,亦招諸部,各舉兵南向,雲共立範陽王作齊帝,為其報仇。周武帝大集兵於雲陽,將親北伐,遇疾暴崩。
  • 41.    馬長壽.《烏桓與鮮卑》: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 42.    《隋書·卷三十九·列傳第四》:時有高寶寧者,齊氏之疏屬也,為人桀黠,有籌算,在齊久鎮黃龍。及齊滅,周武帝拜為營州刺史,甚得華夷之心。高祖為丞相,遂連結契丹、靺鞨舉兵反。高祖以中原多故,未遑進討,以書喻之而不得。開皇初,又引突厥攻圍北平。至是,令壽率步騎數萬,出盧龍塞以討之。寶寧求救於突厥。時衞王爽等諸將數道北征,突厥不能援。寶寧棄城奔於磧北,黃龍諸縣悉平。壽班師,留開府成道昂鎮之。寶寧遣其子僧伽率輕騎掠城下而去。尋引契丹、靺鞨之眾來攻,道昂苦戰連日乃退。壽患之,於是重購寶寧,又遣人陰間其所親任者趙世模、王威等。月餘,世模率其眾降,寶寧復走契丹,為其麾下趙修羅所殺,北邊遂安。
  • 43.    《隋書·卷一·帝紀第一·文帝上》:三年春正月庚子,將入新都,大赦天下。禁大刀長槊。癸亥,高麗遣使來朝。二月己巳朔,日有蝕之。壬申,宴北道勳人。癸酉,陳遣兼散騎常侍賀徹、兼通直散騎常侍蕭褒來聘。突厥寇邊。甲戌,涇陽獲毛龜。癸未,以左衞大將軍李禮成為右武衞大將軍。三月丁未,上柱國、鮮虞縣公謝慶恩卒。己酉,以上柱國達奚長儒為蘭州總管。丙辰,雨,常服入新都。京師醴泉出。丁巳,詔購求遺書於天下。庚申,宴百僚,班賜各有差。癸亥,城榆關。夏四月己巳,上柱國、建平郡公於義卒。庚午,吐谷渾寇臨洮,洮州刺史皮子信死之。辛未,高麗遣使來朝。壬申,以尚書右僕射趙煚兼內史令。丁丑,以滕王瓚為雍州牧。己卯,衞王爽破突厥於白道。庚辰,行軍總管陰壽破高寶寧於黃龍。甲申,旱,上親祈雨於國城之西南。丙戌,詔天下勸學行禮。以濟北郡公梁遠為汶州總管。己丑,陳郢州城主張子譏遣使請降,上以和好,不納。辛卯,遣兼散騎常侍薛舒、兼通直散騎常侍王劭使於陳。癸巳,上親雩。甲午,突厥遣使來朝。五月癸卯,行軍總管李晃破突厥於摩那渡口。甲辰,高麗遣使來朝。乙巳,梁太子蕭琮來賀遷都。丁未,靺鞨貢方物。戊申,幽州總管陰壽卒。辛酉,有事於方澤。壬戌,行軍元帥竇榮定破突厥及吐谷渾於涼州。丙寅,赦黃龍死罪已下。
  • 44.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
  • 45.    《元史》
  • 46.    范曄《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鮮卑者,亦東胡之支也,別依鮮卑山,故因號焉。
  • 47.    楊軍.鮮卑人中白種人來源考:吉林大學文學院,2007年
  • 48.    白鳥庫吉.《東胡民族考》.東京:史學雜誌,1991年 第21-24期
  • 49.    聶鴻音.《鮮卑語言解讀述論》.北京:民族研究,2001年第一期:63-70頁
  • 50.    《隋書》 房玄齡等著
  • 51.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
  • 52.    《試論鮮卑早期的宗教信仰及其轉變》 邵正坤著
  • 53.    《後漢書·鮮卑傳》
  • 54.    《朝鮮實錄》
  • 55.    關於中國古代華夷關係演變規律的理性思考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9-01]
  • 56.    遊牧民族是如何參與中國古代的歷史進程的?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9-01]
  • 57.    中國各民族應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安全和利益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9-02]
  • 58.    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史料批判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9-07]
  • 59.    魏晉政治與族羣︱中世的起點:五胡十六國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9-07]
  • 60.    漢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9-07]
  • 61.    華夏民族與國家認同意識的演變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9-07]
  • 62.    走進文明起源地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9-07]
  • 63.    《後漢書·列傳·銚期王霸祭遵列傳》:“(建武)二十一年秋,鮮卑萬餘騎寇遼東,肜率數千人迎擊之,自披甲陷陳,虜大奔,投水死者過半,遂窮追出塞,虜急,皆棄兵裸身散走,斬首三千餘級,獲馬數千匹。自是後鮮卑震怖,畏肜不敢復窺塞。肜以三虜連和,卒為邊害,二十五年,乃使招呼鮮卑,示以財利。其大都護偏何遣使奉獻,願得歸化,肜慰納賞賜,稍復親附。……其後偏何邑落諸豪並歸義,願自效。肜曰:"審欲立功,當歸擊匈奴,斬送頭首乃信耳。"偏何等皆仰天指心曰:"必自效!"即擊匈奴左伊秩訾部,斬首二千餘級,持頭詣郡。其後歲歲相攻,輒送首級受賞賜。自是匈奴衰弱,邊無寇警,鮮卑、烏桓併入朝貢。”
  • 64.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永平元年,祭肜復賂偏何擊歆志賁,破斬之,於是鮮卑大人皆來歸附,並詣遼東受賞賜……明、章二世,保塞無事。”
  • 65.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任尚率鮮卑大都護蘇拔廆、烏桓大人勿柯八千騎,要擊逢侯於滿夷谷,復大破之。前後凡斬萬七千餘級。逢侯遂率眾出塞,漢兵不能追。七年正月,軍還。馮柱將虎牙營留屯五原,罷遣鮮卑、烏桓、羌胡兵,封蘇拔廆為率眾王,又賜金、帛。”
  • 66.    《後漢書·百官志》:“率眾王、歸義侯、邑君、邑長,皆有丞,比郡縣。”
  • 67.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永初中,鮮卑大人燕荔陽詣闕朝賀,鄧太后賜燕荔陽王印綬,赤車參駕,令止烏桓校尉所居寧城下,通胡市,因築南北兩部質館。鮮卑邑落百二十部,各遣入質。是後或降或畔,與匈奴、烏桓更相攻擊。”
  • 68.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五》:“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七年(辛丑,公元四一年)匈奴、鮮卑、赤山烏桓數連兵入塞,殺略吏民;詔拜襄賁令祭肜為遼東太守。肜有勇力,虜每犯塞,常為士卒鋒,數破走之。”
  • 69.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六》:“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公元四九年)肜又以財利撫納鮮卑大都護偏何,使招致異種,駱驛款塞。”
  • 70.    《資治通鑑·卷四十四》:“遼東太守祭肜使偏何討赤山烏桓,大破之,斬其魁帥。塞外震懾,西自武威,東盡玄菟,皆來內附。”
  • 71.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七》:“永平十六年(癸酉,公元七三年)騎都尉來苖、護烏桓校尉文穆將太原、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定襄郡兵及烏桓、鮮卑萬一千騎出平城塞,伐北匈奴……來苖、文穆至匈河水上,虜皆奔走。”
  • 72.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安帝永初中,鮮卑大人燕荔陽詣闕朝賀,鄧太后賜燕荔陽王印綬,赤車參駕,令止烏桓校尉所居寧城下,通胡市,因築南北兩部質館。鮮卑邑落百二十部,各遣入質。”
  • 73.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一》:“永初三年(己酉,公元一零九年)漢人韓琮隨匈奴南單于入朝,既還,説南單于雲:“關東水潦,人民飢餓死盡,可擊也。”單于信其言,遂反。……南單于圍中郎將耿種於美稷。冬,十一月,以大司農陳國何熙行車騎將軍事,中郎將龐雄為副,將五營及邊郡兵二萬餘人,又詔遼東太守耿夔率鮮卑及諸郡兵共擊之。以梁慬行度遼將軍事。雄、夔擊南匈奴薁鞬日逐王,破之。”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