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迅風

鎖定
《魯迅風》是以繼承魯迅雜文風格為宗旨,由中共上海地下黨文委委員王任叔創辦、金性堯承擔編輯工作。
中文名
魯迅風 [1] 
語    種
中文
類    別
民國舊書
創刊時間
1939年1月
出版週期
半月刊
價    格
20000
開    本
16 開
簡    介
民國老期刊《魯迅風》
裝    幀
平裝
作    者
金性堯 [1]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 
ISBN
9787300075402 [1] 

魯迅風辦刊歷史

1937至1941年,在上海“孤島文學”中,最有影響的雜文刊物當屬《魯迅風》。在四年多時間裏,“孤島”的雜文運動經歷了曲折的發展。1938年,《文匯報》副刊《世紀風》和《譯報》副刊《大家談》先後出版。隨後,一批報紙副刊如《導報》的《晨鐘》、《大美報》的《早茶》、《華美晚報》的《鍍金城》等,也以專門發表雜文而推波助瀾。

魯迅風創辦發起人

金性堯生於1916年,浙江定海人,是我國著名古典文學學者。上世紀30年代末,金性堯是周氏兄弟的追隨者,文風上偏向周作人。1939年1月,年僅23歲的金性堯發起創辦了《魯迅風》文學雜誌,新中國成立後,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做編輯工作。“文革”結束後,金性堯著有《唐詩三百首新注》、《宋詩三百首》、《明詩三百首》及《爐邊詩話》、《伸腳錄》、《不殤錄》、《飲河錄》、《清代筆禍錄》等文史隨筆。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表示,金性堯早年以“魯迅風”式樣的雜文著稱,後來寫文史類的散文,再後轉到研究古典文學,晚年達到創作的第二個高峯。2006年8月 ,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金性堯的《三國談心錄》 [1] 

魯迅風特徵

所謂“魯迅風”雜文,就是魯迅式的革命現實主義戰鬥雜文,它當然不能囊括中國現代雜文的一切,但無疑是中國現代雜文的主流。“魯迅風”革命現實主義戰鬥雜文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徵:(一)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打擊敵人、匡正時弊、張揚真理,進行廣泛、尖鋭、巧妙的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為基本內容;(二)有自覺的美學追求和美學創造,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相結合,注重多樣化、形象化的説理以及筆調的諷刺和幽默的雜文味,追求一種“理趣美”;(三)在雜文的藝術風格上,文體的樣式上,不拘一格,隨物賦形,允許有廣闊自由的創造天地。“魯迅風”革命現實主義戰鬥雜文,是一個比創作方法、藝術風格和藝術流派廣泛得多的概念,也是一個在時代的運動中不斷流動、不斷豐富、不斷髮展的概念。

魯迅風文化傳統

《發刊詞》
好久以前,我們就想辦個同人刊物,一苦於沒有機會,二苦於想不到好名字,這回出版《魯迅風》,也不過就近取便,別無其他用意。
我們景仰魯迅先生,那是無用多説的,高天之下,厚地之上,芸芸眾生,景仰魯迅先生者,何啻萬千。我們不過是萬千人中的少數幾個。我們知道魯迅先生並不深,偶沾片光吉利,即覺欣然有得,其實還是一無所知。這是學識所限,無可如何的。
以政治家的立場,來估量魯迅先生,毛澤東先生説他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而且是新中國的聖人。我們為文藝學徒,總覺得魯迅先生是文壇的宗匠,處處值得我們取法。
通過魯迅先生的全生涯,他所研究的學術範圍之淵博與精到,在今天,我們實在還沒有找到第二個人。他有豐富的科學智識,他有甚深的國學根底,他極其嫺習歷史,他正確把握現實,他思想深刻,他眼光遠大,他那卓越的文藝作品,奠定了中國新文學的國際地位,而這一切,魯迅先生都以鬥爭精神貫徹着。
誰都知道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的鬥爭精神,但誰都忘卻我們更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的鬥爭精神所附麗的學術業績;沒有這業績,也沒有魯迅先生的鬥爭精神,這該是自明之理,無須我們嘮叨;然而我們呢將怎樣來接受這一份遺產,沿着魯迅先生所走過的,所指示的路走去,這是我們日夜憚思而企求着的。
固然,各人的稟賦不同,學殖模傲,並非絕對的事。魯迅先生之於青年,也未必如果蠅之於青蟲,祝望“類我!類我!”但“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是我們徵末的心情,類與不類,本非所計。
生在鬥爭的時代,是無法逃避鬥爭的。探取魯迅先生使用武器的秘奧,使用我們可能使用的武器,襲擊當前的大敵;説我們這刊物有些用意,那便是唯一的用意了。
然而,我們將在虛心的學習中,虛心地接受一切批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