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西北

鎖定
魯西北是指山東省內位於黃河以北的地區。包括德州市、聊城市、濱州市、以及東營市的河口區、利津縣和濟南市的商河縣、濟陽區。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人口1800萬。是全國重要的產糧基地和商品棉基地,以聊城市為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魯西北古屬冀州之地,和冀中南地區豫北地區共同組成了海河平原。三區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9000萬,人口以漢族為主,語言以冀魯官話為主。魯西北、冀中南地區、豫北三區毗鄰京津,南界黃河,西依太行山,東臨渤海,人緣相親,文化相融,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中文名
魯西北
別    名
山東省西北部
行政區類別
地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
地理位置
山東省內位於黃河以北的地區
面    積
3 km²
下轄地區
聊城、德州、濱州等
政府駐地
山東省德州市
電話區號
0534
郵政編碼
253000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800 萬
著名景點
唐平原郡故城遺址
光嶽樓等等
機    場
德衡機場
火車站
德州站、聊城站、濱州站
車牌代碼
魯N、魯P等
中心城市
德州

魯西北區域構成

魯西北與冀中南地區豫北地區共同構成了海河平原;魯西北南面黃河,北靠冀中南地區,西鄰豫北地區,東臨渤海,海岸線600公里,屬環渤海經濟區,緊鄰黃驊港,海運發達;京滬高鐵京九鐵路青太客運專線在此交匯,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地理交通位置十分優越。
魯西北地區包括德州、聊城、濱州、東營及商河、濟陽縣區。其中 :
城市
人口(萬人)
面積(平方公里)
德州市
590
10256
聊城市
650
8590
濱州市
380
9600
商河縣
60
1163
濟陽區
60
1076
魯西北,古為冀州之地,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北段,黃河在此入海。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先祖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100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人傑地靈,誕生了以孫武、東方朔為代表的一大批文武將才、歷史名人。

魯西北兄弟區域

冀中南 魯西北 豫北 冀中南 魯西北 豫北
豫北和冀中南、魯西北同處華北腹地,同屬海河平原。也就是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小燕山之南、渤海之西的區域。
冀中南地區是指河北省內位於北京、天津以南的石家莊、保定、滄州、衡水邢台邯鄲6市及廊坊市一部。
豫北是指河南省內黃河以北的地區。包括新鄉、安陽、焦作濮陽鶴壁5個地級市及濟源1個省管縣級市。

魯西北同源關係

冀中南、豫北、魯西北三區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9000萬,人口以華夏族為主,語言以冀魯官話、晉語邯新片為主。三區地勢中東部以平原為主,西部是太行山山脈,背山(太行山)面水(渤海),又有黃河環繞,自古就是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
魯西北、冀中南、豫北三區域緊密相連,三區域作為整體北靠燕山,西依太行山,南濱黃河,東臨渤海,具有天然地理同源性。早在遠古時期,三區同屬冀州,位居九州之首。在隋唐時同屬河北道、宋代同屬河北路、元代同歸中書省直轄,所以三區也具有很深厚的歷史淵源。

魯西北經濟發展

冀中南、魯西北、豫北三區位於華北腹地、東部沿海、環渤海經濟區。區內既有京廣、京滬、京九鐵路;京廣-廣深港高鐵、京滬高鐵、青太客運專線,又有京杭大運河、南水北調中線縱貫南北,還有黃驊綜合大港出海口,因此交通發達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區內大致分為沿海經濟帶和平原經濟帶。沿海經濟帶主要以黃驊港、黃河三角洲為中心,平原經濟帶以京廣鐵路為軸,以石家莊為中心城市,包括保定、邢台、邯鄲、安陽、新鄉等城市。
為了恢復北方元氣,促進區域發展,山東省提出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並提交國務院批准通過;河北省針對冀中南提出了冀中南經濟區建設;河南省提出了中原經濟區建設,包括豫北地區。這樣三區都有了政策的支持,加上河北省為了振興經濟,特別擴建的黃驊大港,為冀中南、魯西北、豫北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礎。

魯西北各市概況

魯西北德州市

德州市一景 德州市一景
德州市歷史悠久,德州自古屬於山東省,德州市是建國初期屬於山東省的地區之一。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先祖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精美的黑陶器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文化底藴豐厚。古代德州地處燕趙齊三鄰,黃河運河穿境而過,黃河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源遠流長,大禹文化、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境內現有禹王亭、全國最大的秦漢墓羣、東方朔畫贊碑、蘇祿王墓、董子讀書枱等眾多歷史古蹟。
德州區位優勢、交通便利,德州市上位於黃河下游,地處山東平原腹地,東臨渤海歷史上,德州就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重要碼頭,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户”之稱,是華東、華北重要的交通樞紐。京滬鐵路、石德鐵路和在建的德龍煙鐵路在這裏交匯,京福、濟聊、青銀高速公路穿境而過,5條國道、14條省道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

魯西北聊城市

聊城地標-光嶽樓 聊城地標-光嶽樓
聊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市境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100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
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規劃中的鄭濟高鐵和濟聊高速公路,德商高速公路,莘南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
聊城不僅起着輻射和帶動魯西北經濟發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與山西、河南等內陸省份進行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還可利用東部省份的豐富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中原經濟區東部核心城市,中原城市羣北部重要城市。

魯西北濱州市

濱州一角 濱州一角
濱州歷史悠久,濱州自古屬於山東省,濱州市是建國初期屬於山東省的地區之一,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濱州位於黃河下游、魯北平原,地處黃河三角洲尾閭,北臨渤海,東與東營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鄰,西同德州市和濟南市搭界,是山東的北大門。在商朝時建有蒲姑國,秦朝開始建縣,從西漢起至民國先後設有郡(國)、州、府、道等地方行政建置,五代時期置濱州,以瀕臨渤海而得名。
傳統民間藝術異彩紛呈,發源於惠民的胡集書會、泥塑、木版畫及濱州剪紙具有深厚的鄉土氣息,獨具藝術風格。濱州民風淳樸,人傑地靈。

魯西北商河縣

温泉研發廣場 温泉研發廣場
商河縣歷史悠久,商河自古屬於山東省,商河縣是建國初期屬於山東省的縣區之一,春秋戰國時屬齊國麥丘邑,公元1086年改縣為商河縣。地處魯西北平原,隸屬濟南市,是濟南市的北大門。
商河縣東靠濱州市的惠民、陽信,公路直達渤海沿岸;西與德州市的臨邑毗鄰,距津浦鐵路及德州市90公里,南臨濟陽縣,到濟青、京福高速公路70公里,距濟南國際機場50公里,北與德州市的樂陵接壤,公路暢通京津。省道s248線(商河至濟南路段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縱貫南北,s316線橫跨東西,全縣公路通車裏程達1170公里,公路密度名列全省之首。全境呈菱形,南北最長51公里,東西最寬43公里。

魯西北濟陽區

濟陽縣 濟陽縣
濟陽縣(今濟南市濟陽區)位於魯西北平原的南部,濟陽自古屬於山東省,濟陽縣是建國初期屬於山東省的縣區之一,是濟南的近郊縣,公元1129年(金太宗天會七年)置縣,因其位於古濟水之北,故名濟陽。
南靠黃河,西鄰齊河,北依臨邑和商河,東接惠民。全縣轄8鎮1個辦事處,850個行政村居,人口53萬,面積1076平方公里。縣城距濟南市區30公里,距濟南國際機場8公里。境內有104、220兩條國道和248、249兩條省道穿越,濟南北三環高速公路、黃河三橋和濟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三座大橋將把濟陽和濟南市區聯為一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優勢明顯。

魯西北自然地理

魯西北氣候特點

該地區屬於温帶季風氣候區,具有顯著的季節變化和季風氣候特徵,屬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大陸地度為62.8-64.8,年乾燥度為1.7-1.9。聊城春季乾旱多風,回暖迅速,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夏季高温多雨,雨熱同季;秋季天高氣爽,氣温下降快,太陽輻射減弱。
總的看,該地區農業氣候資源較為豐富,適合種植多種農作物。年平均氣温為13.1℃,1月份最冷,平均氣温為-2.5℃;7月份最熱,平均氣温為26.7℃。全年≥0℃積温4884--5001℃,全年≥10℃積温4404--4524℃,地區範圍內熱量差異較小,熱量分佈東南部東偏多,西北部偏少。無霜期平均為193-201天,初霜日平均出現在10月24-28日,最早出現在10月6-11日,最晚出現在11月10-22日;終霜日平均出現在4月9-14日,最早出現在3月23日,最晚出現在5月5日。年平均降水量578.4mm,最多年降水量為1004.7mm(信發,1961),最少年降水量為 187.2mm(臨清,1992年),降水分佈東南部多於西北部。全年降水近70%集中在夏季,夏季易出現局部內澇。秋季雨量多於春季,春季乾旱發生頻繁,有“十年九春旱”之説,冬季降水最少,只佔全年的3%左右。全年降水多集中於農作物生長期內,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

魯西北礦產資源

探明礦種比較齊全,探明礦產儲量總量較大,儲量豐富的一些重要礦產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該地區現已探明的保有儲量列全國前10位的礦產有58種,列全國前5位的有36種,其中金礦、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等8種礦產居全國首位;石油、稀土、鈷礦、菱鎂礦、金剛石等7種礦產居全國第二位;晶質石墨、滑石、鋰鹽、鹼用灰巖等8種礦產居全國第三位。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15種支柱性重要礦產在我省都有探明儲量,其中煤、石油、鐵礦、鋁土礦、金礦、鉀鹽、石灰岩、礦鹽等礦產居全國前10位。已探明的各種礦產資源,為發展魯西北各市經濟和礦業開發奠定了物質基礎。

魯西北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種類多、數量大。境內有各種植物3100餘種,其中野生經濟植物645種。樹木600多種,分屬74種209屬,以北温帶針、闊葉樹種為主。各種果樹90種,分屬16科34屬,因此被稱為“北方落葉果樹的王國”。中藥材800多種,其中植物類700多種。魯西北是全國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重點產區,素有“糧棉油之庫,水果水產之鄉”之稱。小麥、玉米、地瓜、大豆、穀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煙、麻類產量都很大,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陸棲野生脊椎動物450種,佔全國種數的21%。其中獸類55種,鳥類362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25種。陸棲無脊椎動物特別是昆蟲,種類繁多,居全國同類物種之首。在山東境內的動物中,屬國家一、二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71種,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16種。

魯西北海洋資源

海洋資源得天獨厚,近海海域佔渤海和黃海總面積的37%,灘塗面積佔全國的15%。近海棲息和洄游的魚蝦類達26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有40多種,淺海貝類百種以上。其中,對蝦、扇貝、鮑魚、刺蔘海膽等海珍品的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此外,魯西北已建成多處大中型鹽場,是全國四大海鹽產地之一,還有可供養殖的內陸水域面積400多萬畝,淡水植物40多種,淡水魚類70多種。

魯西北歷史沿革

魯西北先秦時代

魯西北石器時代文明包括距今6300年(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龍山文化。漢字的較早發掘品目前追溯到龍山文化的陶片。歷史發展到夏商時期,魯西北西部曾是商部落的活動中心,也是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之一;對魯西北東部未華夏化的東夷人,商王朝通過盟國奄國、薄姑國等對其進行統治。
西周時,魯西北區域地屬於齊、魯。及至公元前221年,齊國成為最後被秦國吞併的諸侯國。中國首次實現統一,魯西北之地從此成為中國的有機組成部。

魯西北漢朝時期

漢朝時,魯西北屬青州及至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爭戰頻仍,經濟有所破壞,但魯西北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譽,早期就有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秦漢以來,成為中國的經濟重要組成部分。魯西北的糧食不斷沿黃河西溯,供應關中。

魯西北隋唐時期

到隋朝,魯西北恢復發展。當時主要屬於河北道。在隋煬帝時期,開通了京杭大運河,從進了魯西北的經濟發展。開元天寶年間,每年都有幾百萬石的粟米運至關中,當地物價等地的物價仍遠低於中國其他地方。唐代兗州的鏡花綾、青州的仙紋綾,都是馳名全國的精美織品。至唐後期,戰亂又起。

魯西北宋元時期

北宋時期,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宋江等人為了民族大義,紛紛揭竿而起。金元時期,剝削嚴重,加上受到不斷的外來侵擾及野蠻統治,社會與經濟處於滯退狀態,人口鋭減。

魯西北明清至今

魯西北從明朝時屬於山東布政使司,即後來的山東省。1421年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京杭大運河沿線的德州和臨清由於漕運的發展而繁榮起來。北洋政府時,屬於直係軍閥統治。在抗日戰爭時期,經濟遭到極大破壞。
解放後,魯西北屬於山東人民政府管轄,經過60多年的發展,魯西北經濟已快速發展,成為較發達地區,人均GDP及居民可支配收入都已步入全國前列,全區1700萬人口正朝着全面小康社會奮發前進。

魯西北歷史文化

慶雲千年棗樹
位於漳衞新河南岸,周、尹村之間。樹幹周長四米,高六米,主幹朽裂、大部空洞,慶雲1600年的古棗樹一主枝尚活,其長勢仍很茂盛,每年可結棗百餘斤。此樹相傳為南北朝所植,據傳隋末羅成曾在此樹拴過馬。明朝燕王掃北之時,百姓避於樹下,正值大霧彌天,倖免於難。抗日戰爭時期,日寇砍伐這一帶樹林,羣眾集此樹下抗爭,此樹遂得以保護。
光嶽樓
位於山東省聊城市古城中央。高樓凌空,巍峨壯麗,氣勢非凡,為魯西一大名勝。它始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聊城在此時為東昌府治。明朝初年,平山衞守禦指揮僉事陳鏞為與元朝殘餘部隊作戰,將東昌土城改建為磚城,並在洪武七年利用修城餘木修建了這座高達百尺的更鼓樓。所以初名“餘木樓”,後因地而名“東昌樓”。當時建造此樓的目的是為了“嚴更漏、料敵望遠、報時、報警”,隨着明王朝統治的鞏固,此樓的軍事功用很快被遺忘,但光嶽樓卻以她的雄偉高大而名揚天下。其中尤其以清康熙皇帝御筆“神光鍾暎”匾,乾隆帝詩刻,清狀元傅以漸、鄧鍾嶽手跡,郭沫若、豐子愷匾額、楹聯。這些至為珍貴。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日前,倍受世人關注的中國第一座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在山東聊城東昌湖風景區內落成並投入使用,吸引了世界各國專家學者和旅遊者的目光。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於2004年11月在山東聊城動工建設。該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分為陳列區、收藏區和研究及學術交流區3個功能區域。中國是世界上開鑿運河最早的國家之一。
中國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工工程之一,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該館的建設對於研究和傳承運河文明,弘揚京杭大運河的歷史文化,促進和提升提升運河沿線城市乃至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聊城市是受運河文化影響比較早的地區。隋代開鑿的京杭大運河流經聊城的西部。元代會通河縱貫聊城腹地,為聊城帶來了數百年的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形成了豐富的運河文化資源。
該博物館將系統介紹運河發展史、科技史以及沿岸地區的重要文化面貌和文化內涵,對於進一步弘揚運河文化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魯西北歷史名人

魯西北歷史名人

伏羲———遠古時期部族領袖,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傳説為中華遠古帝王“三皇”之一。
廉頗,山東德州陵縣人,漢族,生於前327年卒於前243年,死時已是84歲高齡.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家。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東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德州陵縣神頭鎮人,一説山東惠民人,有誤)人。性詼諧幽默,善辭賦,武帝時大臣、文學家。漢武帝即位,徵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東方朔原有集2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東方太中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程紹,(明1557-1639),字公業,明工部尚書,德州市德城區人。程紹為人嚴峻耿直,沉靜穩重,雄才大略,蔑視權貴,亢直敢言,不徇私情,遇事果斷,不以難易而回避屈服。
管輅,(公元210—256年),字公明,三國時期魏國術士平原郡(今德州平原縣人),是歷史上著名的術士,被後世卜卦觀相的人奉為祖師。管輅一生著述甚豐,主要有《周易通靈訣》2卷、《周易通靈要訣》1卷、《破躁經》1卷、《佔箕》1卷,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死後葬於平原城西南周寨村西、尚廟附近。舊志記載有墓,今已不存。
劉峻,(462—521),字孝標,今德州平原縣人。南朝梁學者,文學家。曾注《世説新語》,引證詳確,為世所重,原有集已散失,明人輯有《劉户曹輯》。
禰衡,(173-198)字正平,東漢末名士,文學家。平原郡人(今臨邑縣德平鎮小禰家村),幼聰敏好學;成年後博學多識,才華橫溢。甚受北海太守孔融賞識,説他“其才十倍於我”有恃才傲物、善辯好勝、不畏權勢的性格。禰衡著作原有兩卷,已失傳。後世見到的僅《吊張衡文》、《魯夫子碑》、《顏子碑》、《鸚鵡賦》等四篇文章。
李愚(?—935)字子晦,後唐渤海無棣縣李太譜家(今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人。因傾慕晏嬰(字平仲)為人,初名晏平。唐昭宗景福年間,代理安陵縣主簿,去職後寄身關中。唐天覆元年(901)冬,李愚應試中舉,任河南府參軍。三年(903),梁末帝即位後,拜李愚為左拾遺,後遷至崇政院直學士。後唐莊宗滅梁,拜愚為翰林學士。同光三年(925),以都統判官隨魏王西征前蜀。李愚認為蜀主王衍荒淫無道政局不穩,倉促之間難於組織防禦,急速進軍為上策。西征軍勢如破竹,所至之處相繼歸降。李愚以軍功升任中書舍人。後唐天成元年(926)6月充任太常卿,翌年4月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後命為相。長興四年(932)患病,明宗派宦官探視,只見室徒四壁,病榻之上只有舊氈破席。明宗聞後,感嘆不已,遂賜以供帳之物。應順元年(934),李愚任左僕射。同年5月,末帝即位,李愚充太徽宮使,宏文館大學士。因與劉煦不睦,議事多不合,李愚仍守左僕射職,劉煦罷相。清泰二年(935)10月,李愚病故。李愚著有《白沙集》、《創業功百傳》。李愚特別在在中國九經的傳承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他的倡導下開始了雕版印刷,使得大量有價值的優秀傳統文化得以保存。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男,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滄州無棣(今屬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人。熙寧三年(1070)進士。哲宗元佑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佑末從蘇軾於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後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後遇赦復官,晚年就卜居其地。《慶雲縣志》裏記載朝請大夫李之儀等八位慶雲籍的名人,供奉於明朝的慶雲縣城“鄉賢祠”內。李之儀以他的那首《卜算子》被後人銘記,在慶雲縣的北海公園就有李之儀的雕像。“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這美好的詞句帶給後人多少的回味啊!
杜受田(公元1787~1852年),字芝農,清濱州舊城裏人(今濱城鎮南街杜家)。清咸豐皇帝之師。其父杜堮為清嘉慶時期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其家世顯赫,久有“書香官宦門第,進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門七進士”、“父子五翰林”,並有加授“太師太保”的高官,《中國文學大詞典》、《書畫大詞典》、《中國名人大詞典》對其家均有記載。
孫臏———戰國時齊國阿(今陽穀縣阿城鎮)人。著名軍事家,孫臏所著兵法失傳久已,1973年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之竹簡,經鑑定內有《孫臏兵法》殘編,整理得440簡,11000餘言。

魯西北現代名人

張自忠———(1891-1940),1891年出生,山東臨清人,愛國將領,參加過察北抗戰。1935年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1938年,在著名的台兒莊戰役中擔任主要指揮官之一,表現卓著。1940年在對日作戰中壯烈犧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陣營的五十多個國家中,張自忠是陣亡將士中軍銜最高的將領。
宋哲元,(1885-1940),著名抗日將領,字明軒,漢族,1885年10月30日生於山東省樂陵縣趙洪都村,21歲考入北洋武衞右軍隨營武備學堂。自21歲從軍到56歲病故,他治軍嚴謹,作戰勇敢,馮玉祥對他十分賞識,為西北軍五虎之一,在三十多年中他歷任連、營、團、旅、師、軍長、方面軍總指揮、集團軍總司令、戰區副司令長官等軍職,並先後任熱河省都統,西路、北路軍總司令,陝西省政府主席,察哈爾省政府主席。
馬本齋——山東聊城莘縣張魯回族鎮人,在抗日戰爭中犧牲,曾被編入歷史課本。在張魯鎮有一個“馬本齋烈士陵園”,每年清明是鎮上中小學生集體組織掃墓必去的地方。
孔繁森———山東聊城人。他主動報名到西藏工作。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他犧牲後,江澤民記總書記於1995年4月29日親筆題詞“向孔繁森同志學習”。
季羨林———生於1911年,山東清平(今臨清)縣人。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