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藜

鎖定
魯藜(1914~1999),原名許徒弟。福建同安人。中共黨員。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後參加左聯,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歷任晉察冀軍區民運幹事、戰地記者,天津市文協主席,中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1932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醒來的時候》、《兒時的歌》、《紅旗手》、《鵝毛集》、《魯藜詩選》,短篇小説集《槍》等。 [2]  1999 年 1 月 13 日,魯藜因病不幸去世,享年八十五歲。 [1] 
中文名
魯藜
別    名
許圖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4年
逝世日期
1999年1月13日
職    業
詩人
出生地
福建同安
代表作品
詩集《醒來的時候》
《時間的歌》
《山》
《天青集》等。

目錄

魯藜人物生平

魯藜(1914—1999),原名許圖地, 筆名許流浪、許徒弟、魯加等,翔安區內厝鎮許厝村人。曾任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天津分會主席,七月派詩人之一。他一生髮表了近兩百萬字的文學作品,出版十二部詩集、三部散文和小説集。詩作被譯成英、日、僧伽羅文字在國外發行。
1914 年 11 月 14 日,魯藜出生於內厝鎮許厝村。父親許派纏給剛出生的兒子取名為“圖地”,就是靠耕種土地的意思。這是一個貧苦農民最切實的渴望。
魯藜曾經自述:“我是我母親第十一胎,我還有一個弟弟,我們是雙胞胎,他一出生就送人抱養了。因為家境貧寒,有的兄弟姐妹養不活,當我出生時,只剩下兩個哥哥,一個姐姐。我是不足月而出生的瘦弱的孩子,一輩子也沒有胖過。” 其家境的貧寒,可見一斑。
從晚清到民初,下南洋成了許厝人常見的一種人生選擇。在魯藜三歲時,他們一家人就背井離鄉,漂洋過海,來到了越南的堤岸市(今胡志明市)。
在異國他鄉,魯藜少年時期做過小工、小販、流浪者,他自稱“憂患的寵兒”。
魯藜曾經就學於閩漳小學,因為家庭拮据,僅上了四年小學。當年,在湄公河畔有個鑲牙匠名叫陳天助,是一位祖居台灣的閩南老鄉。他常用閩南話抑揚頓挫地朗讀古詩,這在求學若渴的魯藜心上埋下了詩歌的種子。魯藜曾在《魯藜詩選》中深情回憶:“我至今仍帶着感激之情,很鮮明地記憶着這位在我的文學生涯裏,是我一生難忘的第一個我的啓蒙老師。”
1932 年春,18 歲的魯藜護送病危的父親回鄉。
父親不久就病逝,經村人指點,魯藜報考集美鄉村師範實驗學校。在這裏,他接受了進步思想的薰陶。同年 8 月 26 日,魯藜在廈門《江聲報》副刊上發表了自己的散文處女作《給母親》。
1933 年 1 月,師範學校因學生參與革命被國民黨封了。他在同學陳劍旋的介紹下,參加了“反帝大同盟”“互濟會”等革命組織。1932 年 5 月 20 日,魯藜因參加紀念“五卅”運動宣傳隊被捕,關在同安城關警察局幾個月。而後,又因配合 1933 年的“福建事變”, 魯藜受命組織了農民革命武裝力量,遭到警察圍捕。在逃亡途中,跌傷了腿,隱匿到廈禾路一位遠親家中避難。
1934 年,魯藜來到上海郊區寶山縣鄉村“山海工學團”分團教書。早就對文學抱有濃厚興趣的他,一邊教書,一邊創作,在“左聯”主辦的刊物上,以魯藜、魯加、奴隸、小犁等筆名發表作品,開始在上海文壇嶄露頭角。
1935 年秋,魯藜經作家司馬文森和周鋼鳴介紹加入了“左聯”。1936 年 6 月 19 日,由“山海工學團”地下負責人張勁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6 年,魯藜被組織指定為青年警衞員,常在夜裏護送當時名叫藍蘋的江青到市內排演話劇《大雷雨》。有一天晚上,他們遭到兩個戴墨鏡的特務的跟蹤,魯藜示意江青從里弄溜走,自己走大路引開特務。當特務追上魯藜時,江青已成功逃脱。正因為有過這樣一段交集,“文革”時,魯藜吃盡了苦頭。
1937 年,魯藜奉組織的調命,前往安徽蚌埠、安慶等地做民眾教育工作,又輾轉往武漢指導漢陽兵工廠的抗戰工作團。1938 年秋,奔赴革命聖地延安。
來延安後不久,魯藜也成了家,他的夫人王曼恬是毛澤東的表侄女。這位上海美專的女學生,從上海一路追隨魯藜奔赴延安。
1938 年 7 月,魯藜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同年秋創作組詩《延河散歌》。這些詩歌表達了對革命的嚮往和對獻身者的讚頌,1939 年秋天在重慶的《七月》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傳遍世界的福音”。魯藜由此聲名大震,飲譽詩壇,從此被認為是“七月詩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
1939 年下半年,魯藜和周而復、楊朔等一批文化人奉命去晉察冀前線,深入太行山根據地,寫出了《青春曲》《紅的雪花》《醒來的時候》等名篇,受到了聞一多、朱自清和艾青的賞識和稱道。
1942 年,魯藜參加整風後在魯迅藝術學院任教。期間,他寫下了另一篇代表作《泥土》,成為傳世經典之作。
魯藜雖然個性温和如水,內心卻熾熱似火,永遠秉持着一顆燃燒的心靈。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軍旅的戰鬥歲月裏,他以筆為槍,寫出了許多號召奔赴戰場的詩,成為鼓舞一代人戰鬥的強聲。
1949 年 9 月,在天津市首屆文代會上,魯藜當選為作協主席,兼任文化局黨支部書記、中國大戲院經理等職,並主編《文藝學習》月刊。
1951 年,他赴朝鮮慰問志願軍,回國後發表了不少反映抗美援朝的詩文。幾年間,出版了《毛澤東頌》《星的歌》等五部詩集,堪稱詩的大豐收。
正當魯藜的創作噴湧而出的時候,1955 年,他被定為“胡風集團” 的“骨幹分子”,從此經歷了長達二十六年的屈辱歲月。
“胡風事件”時,已和魯藜生有兩男一女的王曼恬,卻在他入獄一年後宣佈與之斷絕關係。而在“文革”中,江青的一句“魯藜還活着啊”,又讓他遭遇了無休止的批鬥遊街,差點死於非命。
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魯藜獲得了平反,任天津市作協主席、北京《詩刊》編委等職。此時,他已經是六十五歲的老人了,惡劣的生活條件和殘酷的精神壓迫,讓他的身體十分衰弱,但他仍以高昂的精神狀態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1980 年 2 月,魯藜以一首《雲之歌》,宣告重返詩壇。往後的日子,他又相繼在《詩刊》《人民文學》《羊城晚報》等刊物發表了上百首詩作。
1982 年 5 月,魯藜與落難時常去農場探望他的劉穎西組建了新的小家庭,他格外珍惜“命運給我的一片晚霞”。
1984 年 4 月,台灣文學研討會在廈召開,受邀與會的魯藜,帶新婚愛妻劉穎西回到了闊別五十年的許厝村。近鄉情怯,老屋還在,他感慨萬千,寫下了《老榕樹》《鷺之歌》《木棉花》等膾炙人口的詩歌。
1999 年 1 月 13 日,魯藜因病不幸去世,享年八十五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