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穆公

鎖定
魯穆公(前410―前377年在位),姬姓,名顯,戰國初期魯國國君,《史記索隱》作不衍,是魯國第二十九任君主。他為魯元公兒子,在位33年。他注重禮賢下士,曾隆重禮拜孔伋(子思),諮以國事;容許墨翟在魯授徒傳道,組織學派,使魯國一度出現安定局面。
別    名
不衍
諡    號
穆公(繆公)
所處時代
戰國
出生地
曲阜
逝世日期
公元前 377年
前    任
魯元公
繼    任
魯共公
主要成就
注重禮賢下士,曾隆重禮拜孔伋(子思),諮以國事
本    名

魯穆公人物生平

魯穆公處於戰國之初,是從“三桓”手中收回政權後的第一位魯國國君。魯穆公即位後,面對紛亂的戰國局勢,開始着手於內政上的改革以振興魯國。廢除世卿世祿制是魯穆公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使魯國的政體、官制以及選拔制度發生了改變,這些改變在魯國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的,在戰國初年的各諸侯國中也處於先進的行列。世卿世祿制的廢除使魯國由宗法貴族政體逐漸轉變為封建官僚政體,國君掌握着官吏的任用與官位的高低,人才選拔的範圍增大,使魯國出現了禮賢下士、廣納人才的局面。魯國開創了設置“博士”以優待儒生的先例,這與魯穆公改革是有重要關係的。由此可見魯國對於任用人才的重視程度。  
魯穆公在位期間,禮賢下士,與當時的賢才多有交流,充分發揮了人才的作用,給魯國帶來了相對安定繁榮的發展局面。魯穆公任用公儀休為相,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史記·循吏列傳》中載,公儀休“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意思是讓官吏不與民眾爭奪利益。除此之外,公儀休還主張輕徭薄賦,《説苑·政理》載:“公儀休相魯,魯君死,左右請閉門。公儀休曰:‘止,池淵吾不税,蒙山吾不賦,苛令吾不布,吾已閉心矣,何閉於門哉!’”公儀休主導的經濟改革促進了魯國經濟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除公儀休外,子思也深受魯穆公重視。魯穆公以儒治國,在其執政初期,常請教子思關於治國理政之事。如《孔叢子·公儀》篇記載魯穆公向子思請教過如何使魯國興盛之事;郭店簡《魯穆公問子思》中記載了魯穆公詢問子思什麼樣的人可稱為忠臣;《禮記·檀弓下》記載了魯穆公問子思“為舊君反服”是否為古禮一事。魯穆公對子思十分重視,《孟子》中有“昔者魯繆(穆)公無人乎子思之側,則不能安子思”之説,焦循對此作注曰:“往者,魯繆(穆)公尊禮子思,子思以其道不行則欲去,繆(穆)公常使賢人往留之,説以方且聽子為政,然後子思復留。”可見子思在魯穆公心中的重要地位。  
除公儀休和子思外,魯穆公還向墨子請教過戰國形勢問題,向曾子諮詢過喪禮之事,還曾因大旱向縣子詢問過應對旱災的措施,可見魯穆公有重視人才的胸懷和氣度。魯穆公廣泛聽取賢士的意見,使人才的作用得以發揮,為眾多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這些情況在魯穆公改革前是比較少的。 [2] 

魯穆公家庭成員

父親:魯元公
兒子:魯共公

魯穆公史書記載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元公二十一年卒,子顯立,是為穆公。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奮立,是為共公。 [1] 
《韓非子》:魯穆公使眾公子或宦於晉,或宦於荊,犁鉏曰:“假人於越而救溺子,越人雖善遊,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遠水不救近火也。今晉與荊雖強,而齊近魯,患其不救乎?”
註釋:
1. 假,借也。
2. 越,今紹興市一帶。
3.魯,今山東省曲阜
4.晉,今山西省絳縣
5.齊,今山東省臨淄區營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