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浪杜鵑

鎖定
魯浪杜鵑(Rhododendron lulangense L. C. Hu & Tateishi),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4米;小枝近圓柱形,直徑4—5毫米;幼枝密被緊貼的灰白色絨毛;老枝無毛。葉厚革質,長圓狀橢圓形或窄長圓形,長8.5—15.5釐米,寬1.5—5釐米,先端急尖,具短小尖頭,基部寬楔形或近於圓形,邊緣反捲,上面光亮,無毛,幹後淡黃綠色, 中脈凹入,側脈13—16對,下面密被薄層由短分枝毛組成的白色毛被, 中脈凸起,側脈微顯;葉柄長2—2.5釐米,疏被淡灰色叢捲毛。
中文名
魯浪杜鵑
拉丁學名
Rhododendron lulangense L. C. Hu & Tateishi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杜鵑花屬
魯浪杜鵑
分佈區域
中國西藏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易危 )
拼    音
lǔ làng dù juān

魯浪杜鵑形態特徵

魯浪杜鵑線稿圖 魯浪杜鵑線稿圖 [1]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4米;小枝近圓柱形,直徑4-5毫米;幼枝密被緊貼的灰白色絨毛;老枝無毛。葉厚革質,長圓狀橢圓形或窄長圓形,長8.5-15.5釐米,寬2.5-5釐米,先端急尖,具短小尖頭,基部寬楔形或近於圓形,邊緣反捲,上面光亮,無毛,幹後淡黃綠色,中脈凹入,側脈13-16對,下面密被薄層由短分枝毛組成的白色毛被,中脈凸起,側脈微顯;葉柄長2-2.5釐米,疏被淡灰色叢捲毛。頂生短總狀傘形花序,有花6-10朵,總軸長約1釐米,被微柔毛二苞片脱落,小苞片條形,長6毫米,密被絹狀柔毛;花梗紅色,長2.5-3釐米,疏被分枝毛,混生短柄腺體;花萼小,長1-2毫米,無毛,裂片寬三角形或近於圓形;花冠漏斗狀鐘形,長3-4釐米,淡粉紅色或白色,裏面向基部紅紫色,被微柔毛,無斑點,裂片5,近於圓形,長1.4-1.5釐米,寬1.8-2釐米,頂端微缺;雄蕊10,不等長,長1.5-2.4釐米,花絲扁平,基部被白色微柔毛,花葯長圓形,淡紫褐色或淡褐色,長2.5-3毫米;子房圓柱形,長7毫米,疏被短柔毛和短柄腺體,花柱粉紅色,長2.4釐米,無毛,柱頭近盤狀,果未見。花期5月。 [1]  [4] 
本種與藏南杜鵑R.principis Bur. Et Franch.相近,但本種葉花均較大,葉長 8.5--15.5釐米,寬2.5—5釐米,下面毛被一層, 白色, 花冠長3—4釐米,無斑點,花 梗和子房疏被短柔毛利短柄腺體而與藏南杜鵑不同。 [1] 

魯浪杜鵑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0—3900米的高山林緣冷杉林中。

魯浪杜鵑分佈範圍

產我國西藏南部。生於海拔3000—3900米的高山林緣或冷杉林中。模式標本採自西藏林芝魯浪。 [1] 

魯浪杜鵑栽培技術

土壤的選擇,對杜鵑花生長髮育至關重要。栽培杜鵑花的培養土的配法很多,因栽培品種而異,但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疏鬆、排水通暢、通氣良好,酸性土壤、腐殖質豐富、基肥充足。通常杜鵑花生活在酸性壤土才會長得旺盛,如果在鹼性土壤中,不久就葉黃衰竭而死。杜鵑花被視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腐葉土一般均屬酸性土,而以松葉腐殖土最好,是種植杜鵑花比較理想的培養土。可到山區松柏林下挖取,也可到庭院種植松柏樹多的地下取土。並在使用前增加適量的硫磺粉、白礬,提高其酸性後再使用。腐殖質含量高的土壤最適合杜鵑花的生長。腐殖質多,可及時補充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保水,保肥、通氣、吸熱保温。還能減輕土壤中有毒物質的危害,促進杜鵑花的根系向四處擴展。
播種繁殖:播種為有性繁殖。由於自然雜交的結實率很低,一般都要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鵑的結實率,獲得較多的種子。其主要做法是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選擇長勢好,花色美的健壯母本,移至温室,每盆選留花朵大、開花早的花3-4朵,摘去雄蕊和花附近的新芽,使養分集中,待到花柱頭上出現粘液時,即用新毛筆蘸取父本的花粉去塗幾次就行了。授粉一週後,將花盆移至室外,加強水、肥管理,大概經過5-6個月的生長髮育,到ll一12月即可見到果實逐漸由青色變為褐色,種子就成熟了。隨即將其採下,讓其陰乾,揚淨,置於陰涼通風處。 杜鵑種子很細小,不宜長時間貯存,否則發芽率低。若是常綠杜鵑種子,即應隨採隨播,播在温室內的盆中;若是落葉杜鵑種子,則可放到明年春天播種。 播種的盆宜採用淺瓦盆,播種的泥土,可在背陽的山坡表面挖取帶青苔的疏鬆表土,揀去石粒,最好用40%的福爾馬林加100倍水的稀釋液噴灑一次,進行消毒,再行晾乾。也可放到蒸汽中蒸15-25分鐘消毒,然後曬至半乾即可待用。播種前,先將淺盆澆潮,在底層放入一層約2釐米的木炭屑,再鋪上一層5-6釐米厚的消毒土,刮平,稍壓實,然後均勻地將種子分格在上面,輕輕壓一壓,不可用噴壺噴水,最好採用浸盆坐水的方法。在上面蓋一塊玻璃,移至温室內。盆土表面乾燥時,可霧狀地噴些水,但不可噴得太多,經常保持盆土潮潤就可以了。
播種後,一般經5-6星期即可發芽。在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用小竹片輕輕夾出,分栽於另外的盆中,不要栽得太密,要稀些,栽好後用蘆蓆等遮蔭,不可讓太陽直曬,也不可讓雨水淋到。在苗幼嫩時,不要施肥,等到第二年小苗長到近10釐米高時,再開始澆施薄肥;一般第二年春末到早秋,可單株分栽。到第三年苗株長到20釐米高時,如果萌養得好,就有少數株苗可以開出鮮花來。

魯浪杜鵑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2] 
參考資料